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争重-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哄着龙端儿,刘通一边心急不已。玉真子没有宝剑,即使有,张娥连龙端儿都不愿意跟随离开,不可能跟玉真子离开的。

    除了这些人外,知道这个洞口的就是张卫、张愧兄弟了!

    当时自己父子进洞之前明明只有一根苍龙棍,而且不是他们兄弟的对手,出洞后多了一根苍龙棍,而且瞬间就打败了他们,稍微想想就能猜到洞内有蹊跷了。

    看来自己父子大意疏忽了。何况从玄铁链断口来看,只有他们的雌雄斩邪剑可以做到。刘通心道,希望他们看在张娥是他们亲姑奶奶的份上,善待张娥了。

第105章 上架感言() 
明天,六一儿童节的零时,本书就要上架了。我希望它能像小朋友一样,虽然稚嫩,却必定能茁壮成长,有着令人期待的未来。也希望自己,一个网文写作新手,能在磨砺中迅速成长。

    一种要求也好,一个传统也罢,上架感言确实有必要写上一写。小说之外,作者的心声可以直白地向各位读者君袒露。

    作为一个资深的网文读者,曾在在阅读某部心仪的小说时总会对作者有这样那样的好奇。站在读者的角度,我想首先帮支持我的读者君们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大争重》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要描述自己,突然觉得这个疑问有点毫无必要。

    人群中,着实是个难以辨认的普通人,若是要说出点不一样,或许在湘南那个美丽的小镇,曾经因为入了一所名校,曾经被一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们奉为了一个标杆,曾自我感觉良好,有些许骄傲。现在想想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在内心,这样的感觉值得珍惜。

    值得珍惜,是因为如今的缺乏。我想大家也许有过类似的情感。

    之后便从事了法律专业工作,一入此门,便难以脱身。如同所有的职业,它有让你精研一生也无法穷尽的空间。即使做的再好,也不敢妄称专家,即使省里曾经稀里糊涂地给了个某某业务指导专家的称谓。至止,我还是稀里糊涂,诚惶诚恐,不敢认同。

    我唯一敢肯定的是,虽然自己也稚嫩过,也犯过某些低级的错误,但我是个为公平正义坚守的人,是一个谦忍的人。

    其次,我为什么会写网文?

    我写小说,身边知道的不多。有一天,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怎么现在突然重提文笔?我说,或许是对逝去才情的缅怀吧。有一天,大学室友突然看到了我的小说,说道:“我就知道,你怎么可能闲着!”

    是的,在他看来我闲了很久。他是如此地了解我!知道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我们共同来自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充满幻想、充满追寻的地方,那里无时无处不是涌动着青春的美。知识的海洋中,我曾是缪斯女神的钟情者,相比于先哲时贤的洪钟大吕,我曾怡情于疏瀹性灵、澡雪精神。血气方刚又灵气盈盈,虽然生涩、稚嫩,但年轻的心能随着诗歌一起搏动。

    创办诗社,主编校园期刊,出版校园诗集,那是段美好的时光!

    平淡地遗忘,已经不知道开始于哪一天,放弃那种“无病呻吟”,也不知道开始于哪一天,我开始对偶尔发表的专业论文有了种成就感。而如今,面对一堆杂乱的期刊,发现自己的文章又是如此的不谐,我知道,这些其实不能让我自我认同,不是我青春时期的梦幻,这是一种奇怪的情绪。

    操觚者总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却难免当局者迷;旁观者作壁上观或许会旁观者清。

    同学、友人的话语让我惊醒。

    重拾文笔,却发现才情不再,这是一种让人悲伤的情形。

    但我相信,我还是那个做事投入,有点强迫症和偏执的人。

    有时我想,就像我钓鱼,从决定开始到成为一个野钓高手,也就是短短一年,就像我研究那烛图,等身高的书籍,也能研究出个一二。

    我不想再痛惜网游、棋牌、野钓消磨的时光,不想再流连于一个个场,不想再犹豫于来之不易的自由时光。呵,我还年轻。

    或许,我可以补上少年才情的之外之物,那是我最敬爱的教授希望我当时补上的部分。

    不囿于坦诚、浪漫、孤独、情思,而应追寻生命的大气、历史的啸鸣、风沙扑面的粗粝和金戈铁马的悲壮!

    一旦开始,必达彼岸。请读者君们用推荐、收藏、打赏来支持,让我们同行!

第106章 大汉贤宗子() 
刘通再无心思欣赏大赫山的美景,下得山来,快马奔蓟城而来。

    一路上龙端儿抹着眼泪,最终累了,靠在刘通后背睡着了。刘通思量着,祖庭一直想重新拥有张祖飞升要术,劫走张娥也在情理之中。但张娥修炼灵气的法门明显是上清苍椿子所授,难道张鲁会不顾亲情、不顾门派之别,逼迫张娥教授灵气修炼法门?

    如果让上清教得知他人偷学自己门中要术,上清门灵气高手众多,张鲁就不怕上清门问责,给正一教带来灭顶之灾?张鲁现在因本教没有要术,专注于争霸天下,必定不敢得罪三清。何况张娥乃是张鲁父亲张衡的亲姑姑,张鲁也不会用强相逼吧?张娥性格刚毅,经受苦难,也不是一般逼迫能让其低头之人。

    刘通心思百转,始终不得其理。

    二人一路快马来到刘家堡,却见刘家堡残破,堡内储存的粮食被一扫而空,刘通知道曹操也是有见识之人,来到幽州后必然见过并了解了在幽州已经推广的新作物。幽州以后在作物品种、粮食产量方面的优势会逐渐丧失。

    刘通看着残破的刘家堡叹气不已。

    两人来到蓟城城外却发现曹操大营已经残败,像是被辽东大军攻破,人马早已不见踪迹。

    进城后,刘通发现蓟城又恢复了原来模样。刘通来到刘府刚好遇见一个十八岁左右的短须黑壮大汉快马来到府门前,飞身下马,门房小厮赶紧过来为其牵马,这时小厮看见刘通高兴冲府内大喊:“小爷回府啦!”

    府门内顿时冲出一群小厮和丫鬟围住了刘通,嘘寒问暖、牵马抬棍。

    刘通是刘府霸王,对下人却客气,在刘府乃是小皇帝的存在。

    黑壮汉子见后,打量了几眼刘通离身的坐骑和苍龙棍,大步向前,举起刘通,呵呵大笑,“你是通儿?你是通弟!”

    刘通被陌生人举起、知道不是外人,虽然尴尬却也不反抗,任由他举着,低头问道:“阁下何人?”

    大汉笑嘻嘻放下刘通,蹲在地上,好奇似的平视打量着刘通,像是打量着一件稀奇物件。

    早有刘通房中大丫鬟香玉从府内跑来,揽着刘通双肩,“小爷,这位是大公子刘桥啊!”

    刘通顿时醒悟,这必定是讨董时候,从洛阳接回来的大伯刘和的长子刘桥了。刘通赶紧摆脱香玉与刘桥见礼。刘桥拉起刘通往府内走去。

    早有人通报,刘沉、刘默、刘实等人鸡飞狗跳地冲了过来,围着刘通东拉西扯、七嘴八舌起来,刘通一阵头晕,这时刘通看见一个十六岁左右,身材修长、英武不凡的少年也在打量自己,刘通见少年眉目之间颇像刘虞,向其行礼后转头向刘桥问道:“这位也是我哥哥?”

    少年不待刘桥点头,就拱手说道:“刘北见过通弟。”

    刘通也听说过刘北,赶紧说道:“见过二哥!”

    刘通见众人身后孔氏、及母亲张氏、二娘何氏三人看着自己正在抹泪,刘通赶紧过去扑在孔氏怀里,“奶奶!”孔氏一听刘通一声奶奶,顿时泪如雨下,哽咽不已。龙端儿也早已扑进了张与娘的怀里,虽然是自己儿媳妇,张与娘早已将龙端儿看成自己的亲闺女,抱着龙端儿也是不住抹泪。

    刘通何等聪慧,此时已经感觉府内气氛,及众人神态有异,不仅仅像迎接自己。

    刘通离身,问道:“爷爷呢?”话音刚落,见众人瞬间悲戚,哭声顿起……

    “怎么了?”

    刘通甩开众人飞奔刘虞书房,刘沉等人追来,大喊,“爷爷不在书房!”

    刘通转身奔向刘虞卧室,刘通一把推开房门,身后众人都停步站在屋外。刘通进来后,见刘虞卧室床前,荀彧和几个大臣坐在刘虞床前,便扑过去,看见刘虞脸色苍白斜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和几人在说着什么。

    刘通扑在床上,拉着刘虞的手痛哭不止,“爷爷你怎么了?爷爷你怎么了?”

    刘虞苦笑,抬手抚摸着刘通的后脑勺,“我家的小苍龙回来了,我家的小苍龙回来了……”

    刘通摸索这刘虞胸前包扎处,扭头问荀彧道:“这是何人所为?”

    荀彧身旁一个身体略胖,长相与刘宽有三分相似的儒雅中年男子答道:“通儿,爷爷巡城时,与曹操城头叙话,曹操之子史阿射毒箭偷袭了你爷爷。”

    “我要将其碎尸万段!”刘通听说又是史阿,咬牙恨道。

    刘虞摇头,瞪着刘通颤巍巍问道:“通儿,你父子几十万大军,为何在北方穷兵黩武?为何不去解救陛下!咳咳……”

    刘通见刘虞气结不顺,如此问话,赶紧帮其顺抚胸口,自己却不知如何回答。

    刘通知道刘虞夙夜忧勤、志存王室,乃是大汉真正的忠臣,如此问话,看来对刘宽在北方整合各州,而不去解救汉献帝意见不小。刘通不敢辩驳,低头不语。

    刘虞见状说道:“和儿,你带大河下去,为父有要事和诸公商量。”

    刘和闻言,拉起刘通离开了房间。刘通只得随刘和出门,跟着张与娘、锦秀等人回屋了。

    刘虞房内,荀彧、齐周、毛玠、程绪、尾敦留了下来。刘虞看着众人,问道:“刘宽穷兵黩武,无心王室,我死后幽州托付刘和如何?”

    众人听后知道刘虞是在与自己商量继承大事,纷纷低头沉默不语。刘虞叹气,“可惜魏攸先我而去,幽州少了一个直谏之人!”

    继而提高声调,几乎恳求的语气说道:“我引诸公为心腹,事关江山社稷,直言何妨?”

    齐周乃是刘虞老部下,跟随时日最久,早已被触动,答道:“大公子宽仁笃厚,谦恭博学,乃是守成之人。”刘虞听后见齐周不再明言,转头看向其他几人。

    尾敦性子耿直,见刘虞望向自己,说道:“幽州不到十年,日新而月异,今北方四州平定,使君一人可否做到?”

    刘虞眼神迷离,毛玠接话道:“战者,天下之凶,乱世之战,以战止战必由之路也。卫将军不平定州郡,百姓何辜?”

    刘虞听后,拉起荀彧的手问道:“文若乃中直君子,可否肺腑直言?”

    荀彧点头,说道:“四州初平,不可祸起萧墙,二世之后,苍龙相继,北方之福也!”

    刘虞听后,何其了然。

    不要说跟随刘宽出征的武将、谋臣、几十万将士,就是自己身边的重臣也早已归心刘宽了。荀彧之言,刘宽之后,还有刘通,刘通打出生就有异象,行事风格、手段比其父亲更加凌冽。是啊,传位刘宽,几代之内幽州将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传位刘和,即使刘和性子最像自己,也不是刘宽父子的对手,顷刻之间就会被刘宽父子所灭。兄弟相残,这是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而刘宽父子显然不会将大汉王室放在眼里,自己祖孙几辈以来诸世忠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