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争重-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于辅大军走后,刘通又无聊了几日,不过没有几日就高兴起来了,因为不但伍汲回来了,一并来的还有韩综,韩综乃是韩当长子,韩当出于长久考虑让与刘通年纪相当的韩综前来跟随刘通,随刘通征战。

    从此刘通出入便有了四大跟班:韩综、楼班、陈到、伍汲。楼班、陈到用枪,韩综、伍汲用刀,五人每日不是在府衙练武就是到军营去训练兵卒,几个年纪相仿的青年很是投机,其乐融融。

    通过多日了解,刘通发现楼班最沉稳,陈到军略最优,武艺楼班、韩综、陈到在伯仲之间,陈到略胜一筹,伍汲力道最大。

    汝南本来就处于僵持阶段,刘表大将黄祖攻取弋阳后一直在巩固城防,汝南城中老太守陈纪为人稳重,面对西线黄祖,东线牵招、赵云部,就是坚守不出。牵招因为鲜于辅的战略,也不急于进攻,一时汝南、汝阴很是平静。

    不久,一个消息彻底打破了这平静,噩耗传来,大将高顺、潘凤战死寿春城下!

第142章 同门聚() 
刘通听到消息后既震惊又悲恸。

    与高顺、潘凤刚分别不久,就传来了噩耗。尤其是高顺,是自己亲自招降的,一同参加了多次战役,虽然其话不多,却一诺千金,真诚待人,治军严谨,忠勇无比。高顺擅长练兵,精通军阵,其部下单兵素质最高,协同作战能力最强,其陷阵营几乎无往而不胜,是刘宽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之才。

    对于潘凤,刘通虽然不太熟悉,却知道也是刘宽手下一员难得的猛将。

    刘宽统兵以来,还从来没有如此高级别的将领战死过,如今一下就失去了两位高级将领,不管是对刘宽还是对国民军而言,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随着噩耗传来的还有鲜于辅的调令,因为一下子失去了两位军长,鲜于辅调赵云前往寿春统兵。赵云部则由刘桥统领,刘桥部骑兵全由刘通统领。自此刘通统领了虎豹营三万骑兵。

    赵云走后,刘通与四虎卫在营帐呆坐,毫无去校场练兵的兴致。所谓四虎卫的称呼是伍汲所取,指的是楼班、韩综、陈到、伍汲四人。

    “伍汲,有没有打听清楚,是谁杀死了高顺、潘凤将军,战阵之上,能杀了高顺、潘凤将军的人不多啊,孙权手下谁有如此能耐?”刘通像是问伍汲又像是自言自语说道。伍汲平日最喜欢打听,这次却毫无头绪,只得摇头。

    “听说是在寿春城外斗将时候,被纪灵、阚泽领着五个小将所杀。”陈到在豫南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答道。

    刘通一把抓住陈到的胳膊,“什么样的小将?孙权手下有这么厉害的小将?”刘通知道纪灵、阚泽乃是太清玄字辈的高手,却未曾听说过孙权手下还有厉害的小将,而且一下子出来了五个!

    陈到见刘通如此关心此事,说道:“这些小将刚出道不久,具体姓名我也未打听到,据说他们七人布下了阵法,高顺、潘凤、太史慈三位将军与之对战,两死一伤,太史慈将军受了些轻伤。”

    刘通听后点头说道:“这也难怪,以三敌七!能与阚泽、纪灵组阵的必是太清门徒!”刘通想着太清门徒曾追杀自己,今又以多欺少,斩杀高顺、潘凤,怒道:“我要去寿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我也去!”

    韩综刚从军,还未经历过战阵,附和道。

    楼班摇头,“无鲜于大帅将令,岂可擅离。”刘通见楼班扫兴,一头倒在地上,伸直了四肢,不再言语。众人陷于沉默。

    三日后临近中午时分,刘通突然被毋丘俭派人从校场叫回府衙。刘通听毋丘俭传令官声称紧急,知道有大事发生,带着四虎卫快马回到府衙。

    刘通一进府衙大堂,便看见了刘电坐在大堂毋丘俭下首。刘通刚进门,刘电就站了起来,刘通大步向前给了刘电一个熊抱,“电叔,您不是在襄平吗?”

    刘电推开刘通,仔细打量刘通,说道:“大将军让都督府迁往洛阳,也把我召回了。”

    “奶奶和三娘他们也去洛阳了?还有大爷爷他们呢?”

    “公子,除了几位道长不愿意迁来,其他人都迁往洛阳了。”

    毋丘俭见刘通与刘电见过面了,对刘通招手,让其坐到自己左手来,“刘电,事情紧急,快传大将军将令吧。”

    刘通也很好奇,刘宽要自己干嘛,赶紧入座。刘电正色说道:“大将军口令:‘传正一盟威道弟子毋丘俭、赵云、刘通速至寿春阵前听用!牵招、赵云部退守汝阴,牵招将军负责守城!’”

    刘电停顿一下,又说道:“既然赵云将军已经去了寿春,毋丘大帅和公子赶紧启程吧。”

    毋丘俭听后让副将和传令官进来,让传令官去牵招、刘桥军营传令去了,又对副将交代了一番。

    刘通纳闷,听这意思,刘宽是去寿春了,刘宽传的不是将军,而是正一盟威道弟子,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电叔,我三叔田豫呢?他来了没有?”刘通心想,既然要正一盟威道弟子集合,怎么能少了田豫呢?

    却见刘电摇头道:“田豫将军去了宛城,大将军并未召唤。”

    “张绣师叔呢?”

    “宣威候在长安。”

    刘通听得刘电回答,有奇怪了,不叫田豫和张绣,也全不是召唤同门啊,难道是就近召唤?

    当日午后,毋丘俭、刘电、刘通等人匆匆吃了午饭紧急赶往寿春。

    刘通将虎豹营也交给了刘桥,只带着四虎卫一同前往了。毋丘俭也只带了亲卫一百骑前往。

    当夜宿营后,第二日上午众人赶到寿春西南鲜于辅大营。毋丘俭带着刘通直接来到帅帐,却见帅帐前列队站了几百中高层军官,刘宽正在讲话。典韦、刘风站在刘宽身后,鲜于辅站在刘宽右手。

    刘宽见两人过来,对毋丘俭招手,示意他站到自己身边来,毋丘俭赶忙过去站在刘宽左手。

    刘通不敢吱声,悄悄过去站到第一排赵云身边,赵云看了刘通一眼,目无表情地又望向了刘宽。

    这时听到刘宽继续说道:“高顺将军虽然与我未曾谋面,但仍不失为我心腹大将,我神交已久,高将军清白威严君子,乃我练兵第一大将!潘凤将军昔日与我共讨董卓逆贼,亦兄亦友,这些年也为我北方都督府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大将去矣,我断臂膀!悲哉痛乎!今聚诸将送别先烈,先烈遗志,我必秉承,烈火化躯,升入天堂,骨灰永存,立祠传世!”

    刘宽说罢向右转身,刘通这是才看见在队列左边早已立起薪柴,高顺和潘凤的遗体被放置在薪柴之上,曹性和沮授两人一人手上拿着一个火把,点燃了薪柴。

    高顺、潘凤被火化后,骨灰被装在两个黑色木制骨灰盒里,准备送往洛阳北邙山安葬。刘宽已经派人在北邙山原张祖修炼之处建筑五行道观,道观位于山顶,在北邙山南侧山腰也已经派人修筑先烈祠。

    刘宽在迁往洛阳途中得知高顺、潘凤死讯后,转道而来前便思考了这个问题,在今后的统一战争中还会大量伤亡,建立先烈祠也就提上了日程。

    全军知道刘宽得知高顺、潘凤战死后特意赶来送行,今又为其立祠于帝都,无不感动。

    众将散后,刘宽带着鲜于辅、毋丘俭、刘通、荀攸、沮授、陈宫等人由曹性领着来到高顺军。刘宽见高顺陷阵九营营寨规范,军容肃穆,既伤感又满意。

    来到大营,魏续、侯成、宋宪俱来相见,刘宽对众人安慰一番,“陷阵九营乃我军精锐,不可因高将军就义而解散,不但不能解散,反而要继承高顺遗志,将其锻造成我军的一面旗帜!成为让敌人闻之丧胆的铁军,今令曹性为军长,表为安众将军。”刘宽又对魏续、侯成、宋宪等人进行了封赏,曹性等人跪拜谢了封赏。

    众人原来以为高顺死后,吕布旧将陈宫已经离开军队,再无统兵大将,自己部属肯定会被其他军队整编,不曾想,刘宽不但没有解散,反而要将陷阵营打造成国民军的旗帜,又用曹性掌军,高顺旧将都得到了升迁,一颗一直悬着的心不但放下了,反而更加热乎。

    刘宽说道:“各位将军,寿春城下高顺就义,来日我要血洗寿春,为高将军报仇雪恨!”

    侯成性子最急,“大将军,侯成请战,我旅誓要第一个登上寿春城头!”魏续、宋宪纷纷请战。

    刘宽起身,“好,遂众将军之愿,来日攻城,陷阵九营必为先锋!众将近日务必鼓舞士气,加紧练兵,来日攻下寿春为高将军雪恨!”

    之后刘宽又去了潘凤军中巡视,并任命高览为军长,接替潘凤职务。

    刘宽带着众人回帅帐后,留下了毋丘俭、刘通,又叫人去传赵云,刘通知道,刘宽要说为何召自己和毋丘俭过来的的事情了。

第143章 五行阵() 
帅帐内,众人围坐在刘宽身边,“在来寿春的路上我遇到了王长祖师门下李意师伯,师伯正前往邯山五行观寻访二师伯他们,李意师伯告知了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张任师兄在与曹操的战斗中,已经被上清弟子杨涂、卢斌杀害。”刘宽看着赵云说道。

    赵云也知道这个师兄,只是从未谋面,然而师出同门,不免悲愤,低头不语。

    刘宽继续说道:“李意师伯特意提醒,杨涂、卢斌亲自出手,只是因为张任师兄是我正一盟威道弟子。如今天下,由于我和张鲁的缘故,我正一盟威道已经被其他道门所仇视。师伯要求我们行事务必注意道门之宜,却也不必委曲求全!据都督府探报,前些日子通儿、端儿曾经击杀了太清凌字辈几名弟子。太清门已经与我正一盟威道结下了血仇。这次太清弟子击杀高顺、潘凤就是报仇之举。否则战阵之上,也不用全派太清弟子出战,也不用刻意用太清阵法击杀。想必这也是为了引我等前来。”

    刘宽看了刘通一眼,刘通不敢抬头。

    “如今孙权与我虽是诸侯相争,但也是道门较力。张鲁师叔那边也是压力很大,上清众多弟子下山助力曹操,企图将我正一盟威道祖庭势力彻底歼灭。李意师伯让我摒弃成见,守望相助,师伯前往五行观,是想相劝几位师叔伯,重视同门之宜,否则一损俱损。段奕师伯也已经去汉中见张鲁师叔了。我已经去信张绣,让其襄助汉中,如果张鲁师叔能归顺朝廷,我正一盟威道,何惧他人!”

    “然,虽然我们正一盟威道掌控州郡广袤,却三支分立,门中门人较少,上清、太清却均是千年大派,弟子众多,还有那玉清一直隐藏,也不知其意图如何,李意师伯特意提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次召集各位,就是要在这寿春城下,向众道门宣告,我正一盟威道人才济济,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刘通听刘宽一说,顿时头脑清醒起来。

    当今天下,正一盟威道刘宽、张鲁势力雄厚,与之争锋的不正是太清弟子孙权和上清曹丕吗?曹操显然与上清交好,玉清郭嘉离开曹操难道也是因为身份问题?今后世争,表面看主要是刘宽、孙权、曹操之争,实际上不就是太清、上清和正一盟威道之争吗?至于隐藏起来的玉清,虽然看不清其意图,估计也是谋划深远,不是不争,而是躲在暗处,伺机致命一击罢了。大汉独尊儒术,道门隐忍几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