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爹留了封书信就过来了。”

    朱鸿信闻言一愣,他一直以为乔璇是经过她父亲同意,才走这么远来蒙仓的。“这是为何?”

    乔璇仿佛是为朱鸿信打抱不平,“哼,爹他听说你带兵攻占蒙仓城,就一直说你胆大包天,连带着也不许我来找你了。不过我知道,你这样做肯定是对的,我相信你,所以我偷偷跑出来找你啦。”

    乔璇说后面几句话的时候表情有些不自然,朱鸿信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不过他不会傻乎乎的点破。

    朱鸿信有些生气,“你一个人路上很危险的,怎么不托人给我带话,我让人去接你。”

    “说的好听,我不过来,你会让人去接我吗?”

    朱鸿信一本正经的说道:“璇妹让人带话,我肯定是要照办的。”

    乔璇:“信哥,你变了!!”

    朱鸿信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我哪里变了?”

    “你是不是有了喜欢的人,而且还总是对她说花言巧语?”

    朱鸿信一脸惊愕,“璇妹,你是说你自己吗?”

    “什么我自己?我是说……啊,信哥,你真的变坏了!哼!”正好小二上菜,乔璇赶紧借着吃菜转移了话题。

    吃完晚饭回来,朱鸿信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他让人在县令府收拾了一个院子给乔璇住,给她安置好后朱鸿信才回到自己房间,洗了个澡,上床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17章 新塘告急() 
第二天早上,朱鸿信起床的时候只觉得浑身神清气爽,好不舒服。

    今日是他的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一早朱鸿信就来到了军营,看着集合好的两千军士,以及两百来个即将派驻到各村的吏员。朱鸿信心中不禁豪情大涨,当这些人派驻到各村后,不出意外,系统权限就可以升级了。他很期待系统到时候会带给他什么惊喜。

    朱鸿信站在点将台上,入秋的晨风吹在身上,他此刻的心神无比坚定。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今这些地主老财欺压我们多年,是时候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这次你们的任务很重要,你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全县五十多个村镇的地主全部抓获,然后清查其家产,所有清查的家产必须全部查封,银两运到县城。粮食就地安放。”

    “此外,地主查抄结束后,吏员第一时间进驻村镇,建立组委制度,并且重新丈量、划分田地。做到公平公正。我会派遣巡检四处暗访,若是有人不按规矩来做,等待你的也是和地主一样的命运。”

    “杨宇、李易,即刻带队出发吧”

    “是,大人。”

    这次朱鸿信并不打算和他们一起去,因为这些事其实没什么难度。地主再有势力,也就百十来个家丁而已,面对他的火枪完全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他只需要派出巡检防止查封地主和划分田地的时候出现铤而走险的人。

    此次清理地主大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其后把他的组委制度推广下去,差不多也需要十天左右。也就是前后二十天差不多就可以升级权限了,想到这里,朱鸿信很是开心。

    回到书房,陈庆年赶来禀报关于商税的事情。

    “大人,目前城中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商家已经全部登记在册,请大人过目。”

    朱鸿信接过文书,仔细查看起来。很快,他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大部分的商家登记的年收入这一项都低的可怜。

    朱鸿信有些不悦的说到:“陈大人,这些人登记的时候你可有带人核对他们的账本?”

    陈庆年有些尴尬的说到:“大人,各家账本都是其紧要之物,如何肯拿出来给外人查看?”

    朱鸿信看着陈庆年有些无语,他觉得陈庆年应该不是这么迂腐的人才对啊。怎么在这件事上这么束手束脚。

    朱鸿信只好给他解释道:“你们不核查账本,那这每年多少税还不是他们说了算?你呀,思想觉悟太低了,现在我们控制了蒙仓县,在这里我们最大,谁不听话就揍他,直到让他听话为止。要学会运用手中的资源!”

    “比如这次这个商税事件,你可以这样做,凡是不配合办事的商家,先派人警告,若是执迷不悟,那就把店铺暂时查封,什么时候他们想通了,乖乖配合我们,什么时候就给他解封。”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打破原来社会的一切旧制度,建立我们的新秩序。所有在这个过程中阻碍我们的人,都不要手软,必须用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你懂了吗?”

    陈庆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他大致懂了,特别是那一句“建立我们的新秩序”,一下让他茅塞顿开。以前他一直没有头绪,做事束手束脚,其实完全是没有放开的缘故,此时朱鸿信给他指明,让他终于明白该怎么样做了。

    他语气诚恳的对朱鸿信说到:“下官明白了,多谢大人栽培。”

    闻言朱鸿信也是欣慰起来。没办法,地盘大起来了,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得培养一些跟得上他的步伐的人才。不然迟早的累死。

    “嗯,今年是第一年,我们的任务比较重,你在那些培训的吏员中挑几个得力的进入县衙,充实一下人手。”

    “对了,那个培训的院子不要退了,继续招收人员培训,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嗯,给取个名字,就叫新政院吧。”

    “是,大人。”

    “告诉他们,有空我也会去看看的。”

    陈庆年笑着说道:“大人若是肯去上几节课,效果肯定比我们教的要好的多。”

    朱鸿信眼珠一瞪:“别学卢青他们几个麻溜拍马屁,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事,比多拍几个马屁更让我开心。”

    虽然朱鸿信此时还没满17岁,但曾经地球多年的经历让他也自有一番威势。陈庆年此刻便如此觉得。不过他没有感觉害怕,反而有些高兴,就是不知道他高兴什么了。

    ……

    这边蒙仓县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改革,新塘县宋向天也动作频频。

    宋向天带着六千人行军三日后,来到新塘县县城外。他也不攻城,就在城外驻扎下来。然后派人去周边树林使劲伐木,建造攻城器械。

    此时城中县衙气氛非常凝重,县令坐在上首焦急不安的说到:“宋向天那贼子果然来打我们县城的主意。”他看向驻扎县城的几个千户,“凭借我们城中三千兵力,能不能守住?”

    那三个千户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起身答到:“大人无需担忧,我们三千人虽说出城野战或许不是对手,但仅仅是守城却是绰绰有余。”

    那县令听到这话顿时安心了不少。这几个人他也有些了解,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大话的。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他听说宋向天依旧在扩充军队,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加入。

    所以他还是决定派人出去请求援兵,“嗯,你们说的话我当然相信,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还是应该让人去周边县城求援。”

    那千户面无表情的说道:“大人安排便是。”

    这名千户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名叫张怀楚,年约四十多,早年家境贫寒,灾年的时候父母为了让他活下去,吃的都留给他,自己却活活饿死了。所以他从小便比别的孩子更加刻苦寡言。后来机缘巧合下加入军队,在十几年中凭借努力一步一步爬到千户官的位置。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虽然他嘴上说任凭县令安排,其实心里却不看好县令此举。如今各地起义成燎原之势,此起彼伏,周边县令为了稳妥是不可能派兵援助的。所以说他们现在就是一座孤城。即便如此,他也有信心和另外两个千户守住新塘县城。

    回到驻地,三人便开始商议守城事宜。营帐灯火通明,直到深夜。

    新塘城外,宋向天营帐。

    这几天宋向天格外沉得住气,大军除去一部分驻守营帐外,其他的都去伐木建造攻城器械了。

    这个时代想要攻城,没有这些攻城器械可以说是不可能攻下的。

    在宋向天于新塘县城城外驻扎的第十七天,赵勋带着三千多人赶到。建造的云梯箭楼等器械都已经完成,宋向天决定不等下去了,他要立即就发动进攻。

    帅帐之中,宋向天坐在主位,他看着下面这段时间新增的6个千户官,很是欣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有了上万的兵马,只是被那无耻袁谆弄得连一座城池都没有了。所以他现在攻打新塘县的愿望特别的急切。

    “各位,从我们来到新塘县开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我们养精蓄锐、招兵买马,就是为了打下新塘城,现在万事都已经准备妥当。我们当尽快发动进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明天一早,许戈带1500人进攻西城门,赵勋带1500人进攻东城门。先试试新塘县官军的虚实。”

    许戈和赵勋一起出列抱拳应到:“遵命。”

    第二天旭阳初升,两处城门外边传来沉重的擂鼓声。两面城墙上的守军都严阵以待,弓箭手张弓待发,各种滚石檑木堆了一地。

    许戈赵勋昨天便已经得到命令,今天一早便带着各自的人马,推着箭楼往城墙逼近,几百名弓箭手纷纷爬上箭楼和城墙上的守军对射起来。虽然宋向天找工匠打造的弓箭不如官军的精良。不过数量上的差距足够弥补质量上的些许不足。

    这段时间宋向天一共打造了三十多座箭楼,此时两边城门每一边都投入了十座箭楼,每座箭楼可容纳三十名弓箭手,这样算起来其实宋向天在远程压制上面还是占据了上风的。

    只是当士卒抬着一架架云梯冲向城墙,顺着云梯往上争夺城墙的时候,伤亡开始迅速加大起来。偶尔有登上城墙的,也瞬间被守城军士围杀。许戈和赵勋此时都不得不亲自上阵,甚至许戈还带人一度冲上了城楼,可以后继无力,不得不重新退了下来。撤退的时候许戈手臂还挨了一刀,疼的龇牙咧嘴。

    宋向天和韩中泽在营帐前注视着战场,此时距离开始攻城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两处城门的进攻力度都有所下降。宋向天对身边亲兵说到:“鸣金收兵!”然后转身进了营帐。

    “军师,敌人抵抗的有些强烈,应该是早走准备。我们这样强行攻城,即便能攻下来,也必然损失惨重。”宋向天回到主位坐下开口说到

    韩中泽很是思考了一会才开口说到:“大王,依靠城中内应之事难有作为,为今之计,只有从兵力上做文章,城中守军只有三千人,需要防守四面城墙,人手是肯定不够的。而我们有九千人,且只需要选择一面城墙主攻即可。所以我想出了一个疲敌之策。”

第18章 久战破城() 
宋向天有些意动,“军师详细说来听听?”

    韩中泽也不卖关子,对着宋向天拱了拱手,“疲敌,便是让城中敌军身心俱疲。如今战场主动权在我们,那么我们可以把九千人分成八队。每次随机选择两面城墙进攻,每次出动两队。每次进攻只需要调动敌人就好,不用强攻。每一队进攻三个小时,然后换下一队。我们日夜不停地进攻,那么城中敌军必然疲于应对,最后不可避免会战斗力大大降低。那时候便是我们总攻的时候。”

    宋向天想了想,的确除了这个办法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点头同意了韩中泽的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