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良平不会怜悯这些人,所以他没有让蒙仓卫停下,而是一边射击的时候一边前进,此时自卫军前锋在蒙仓卫不断地火枪射击下几乎已经死伤殆尽,那名带军冲锋的将领早已经死在了流弹之下。

    后面的人早已经吓得亡魂大冒,纷纷转头就跑,营地里面肯定是不能呆了,于是大部分人就中间屯兵的地方跑去,这样正和王良平的意。所以他在后面带着人不断的驱逐着这些人往中间逃去。

    而北方李汉炳这边上演的几乎和王良平这里一模一样的情况,自卫军这边也是刚一接触便全线溃退,然后直奔中间的屯兵之地而来。就这样一前一后一追一逃,大约一个小时后王良平和李汉炳都跟着逃兵来到了自卫军最后一处驻地,此时汇合到这里的自卫军差不多还有三万六七,路途上不断有跑的靠后的被子弹击倒在地。

    虽然自卫军人数依然有些很大的优势,但此刻被溃兵冲击。也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同时外围王良平和李汉炳也已经扎紧了口袋,利用火枪的射程优势不断的压缩着自卫军的活动空间。靠外面的人拼命地往里面挤,而里面的人一时半会儿又出不来。看的王良平和李汉炳直摇头,不约而同的说道:“真是一群乌合之众。”

    其实这是自卫军的组成有问题,由于扩张匆忙,地主家丁也不够,所以南北两边据点的驻军几乎都是后来招募的,战斗力的确非常低下,也没什么战斗意志,所以只是一接触遭遇挫折便全线溃退。

    但中间这个据点的两万余人都是地主家丁组成的,他们的战斗力比那些匆忙招募而来的自卫军要强上很多,指挥这支自卫军的便是范鳞麟的大儿子,名叫范文芳,他见对方已经对他们形成包围之势,便果断命人带兵突围,因为他们没有援兵,若是长期被围困在这里,绝对是死路一条。

    范文芳担任中军主将后,利用职务之便搜罗了几百匹好马,全部给了由他们自家豢养的家丁组成的亲卫队,此刻他就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带着亲卫做督战队,指挥着中军突围。

    突围的方向是往西,这样便于他撤出去后回到九尧镇。

    只是,有些出乎范文芳意料之外的是,对方火枪的威力似乎强的有些过分了,他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这时候范文芳已经有些焦急了,几次冲锋突围不成,反而折损了几千兵力。

    李汉炳和王良平打退了自卫军组织了几次突围后,继续指挥者青河卫和蒙仓卫收紧口袋,压缩敌人的活动范围。几万人被挤在中间乱成一团,不过,虽然看起来声势惊人,但一直到现在,自卫军的死伤还只有六七千人。不过随着包围圈逐渐的缩小,自卫军的伤亡开始迅速攀升起来。

    范文芳见自己这一方死伤越来越多,敌人却几乎不见损失,不由得感到有些绝望,但是他不敢投降,因为他们范家是这次自卫军的发起者,朱鸿信肯定会拿他们开刀杀鸡儆猴。所以他只得再次组织了一次突围,让他感到无力的是这次突围依然以失败告终。

    随着包围圈逐渐缩小,各个方向上的火力密度都在成倍增加。范文芳当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他知道,若是在不找机会突围,很可能就得留在这里了,之前几次突围,他还想带着这一万多中军冲出去,但现在他已经放弃了,只要自己能够逃出去就好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这次他带着亲卫跟在突围的士卒后面,不断在后面驱赶着他们往前冲去,这些人看到后面几百骑士手拿着明晃晃的马刀向他们挨过来,也是不要命的往前冲去,不过依然无法突破封锁,只是在他们刚要溃退的时候,从他们身后冲过去几百骑兵,骑兵中间护着的正是范文芳。

    王良平见到这一幕顿时暗叫不好,他立即带着警卫连准备前去支援被突击的这个方向。只是此时这些骑兵距离封锁线已经很近,又是突然杀出,在付出了一百多骑士的代价下终究是突破了封锁扬长而去。

    王良平气的脸色铁青,他也没想到这个主将居然如此有魄力,几万人说丢下就丢下了。

    不过他反应也不慢,立即便从各处抽调了一个营的兵力,直接前往九尧镇。他怕这人回去报信,然后主谋范家直接跑路了。

    不过好在范文芳见后面有一队人马直奔九尧镇而去,他自己也不敢在回九尧镇,于是绕道九尧镇一路向西,却是不知道他最后会去到哪里。

    却说这边战场上,主将都已经带着亲卫跑路了,剩下的士兵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继续抵抗,于是很快包围圈里的人就开始成片成片的投降,不一会儿,整个包围圈里面的自卫军已经全部投降。

    李汉炳和王良平商量了一会儿,决定由王良平带着人继续赶往九尧镇,而李汉炳则在这里看守俘虏。

    商议好后王良平立即便带着蒙仓卫往九尧镇出发了,从这里到九尧镇已经只有十几里地的路程,在急行军的状态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便赶到了九尧镇,此时之前派去的那个营已经进入了镇里面。

    九尧镇不是县城,没有城墙,所以一路上毫无阻碍,只是在快要抵达范家庄的时候遇到了抵抗。一队两千左右的士卒拦住了这个营的去路。

    见到只有两千多人,这个营的营长很不客气的下令直接进攻,十多分钟这两千人就伤亡过半,剩下的人一哄而散。这时王良平也带着人赶到这里,两人合兵一处后迅速前进,很快来到占地巨大的范家庄。

    王良平一挥手,几个营长很自觉的带着人四散开来,从两边开始沿着范家庄的外墙前进,很快便包围了范家庄。用一个卫的兵力攻打一个小小的地主,即便这个地主在怎么厉害,也只是瞎蹦哒罢了。

    等手下的人把范家庄完全包围后,王良平亲自带着一个营从大门进去,此时外院一个人也没有,王良平也不在意,而是径直往内院走去,最后在内院一间最大的房子里面,看到了挤在一团的十几个人。王良平把这些人指给自己在九尧镇顺路找来的几个农民,这里人纷纷点头说到:“大人,中间那个大肚子的人便是范鳞麟,其他的也是范家的人,差不多都在这里。等等,对了,大人,这范鳞麟还有一个大儿子,却不在这里,听说好像是去自卫军做将军去了。”

    王良平点了点头,让警卫拿了些银子给这些农民,让他们回去。

    回头看了看瘫坐在地上的范鳞麟,王良平有些厌恶的吐了口口水,“这些人全部押起来带走,另外这里的所有东西全部查封,等后面的人来清点。”

    ……

    五天后,王良平和李汉炳带着三万多俘虏还有范鳞麟一家回到了县城,此时朱鸿信正在都卫司听取这两人的报告。

    “……,自卫军投降后,我便带着蒙仓卫迅速赶到了九尧镇,在九尧镇还遇到一些抵抗,不过很快就打散了,后来我带人包围了范家庄,在当地农民的指认下,确认了这些人的身份,把他呢全部押了过来,只是范鳞麟的大儿子范文芳却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走了,看他的方向,大致是穿过九尧山往航浦县去了。”王良平汇报道

    李汉炳接着说道:“从下午大约两点钟接战开始,到王指挥使带着范鳞麟一家回到中军大营为止,前后不过四五个小时,我军便以绝对的优势击败自卫军,敌方伤亡总计一万两千余人,府库三万一千余人,我方伤亡八十四人,其中阵亡者十六人。这些人都是范文芳带着骑兵队突围的时候造成的。”

    朱鸿信听完点了点头,看着王良平和李汉炳满意地说道:“你们二人这次攻打自卫军指挥有方,先给你两人记一功。另外阵亡者一律按照抚恤条例执行,受伤的尽快找大夫医治。”

    “遵命,都指挥使大人。”

    “嗯,另外,这些俘虏把他们都弄到周围去修路,和蒙仓县一样,先平整路基,等蒙仓县水泥产量上来后,主要道路全部建成水泥路。”

    “好了,这些天你们都辛苦了,明天在营地休整一天,后天便开始清理全县的地主,这件事你们两个卫都要参与,各地的清理进度最好保持一致,不要让这些地主给跑了。这些事情你们记住了,现在都回去休息吧。”

    “是,都指挥使大人。”

第41章 白驹过隙的,永远是抓不住的时光() 
这章漏发了,好无语,请大家原谅。另外感谢我是江婉儿的500币打赏!

    ——

    12月的天气愈加寒冷,冷冽的寒风已经有些刺骨。

    青河县清理地主的工作昨天已经开始了,两个卫除开炮营外一万两千人撒下去,也才差不多刚好够。

    早在11月26日的时候,北方马永明和张开霁的联军便已经兵临白泉县县城城下,这次马永明拿出了一万二千人的主力,加上张开霁带过来的八千主力,一共是两万主力部队。其中有一千五百人是火枪兵。

    在城外寻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扎好营寨后,马永明便让然去周围伐木,建造攻城器械。马永明和张开霁都是军队出身,知道攻打几千人把守的坚城是何等的困难。马永明在有四倍兵力的情况下才敢来打县城的主意便说明了一切,所以他不会吝啬这点建造攻城器械的时间。

    没有火炮等重型攻城设备,想要攻下一座几千人把守的城池,必须要两种建筑,一种是攻城云梯,另一种是箭楼。攻城云梯能上士兵迅速爬上城墙,也箭楼的作用便是发射箭雨,掩护攻城士兵登城作战。

    在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只用了三天,便建造了足够的攻城云梯和箭楼。

    11月29日,白泉城攻防战正式打响。

    与此同时,南方三县。

    杨青山、韩棣钊、王岳三人的军队在官溪县汇合,组成联军。

    两天后,联军抵达官溪城城下,同样开始建造攻城器械。

    12月3日,官溪城攻防战正式爆发。

    ……

    坐在都卫司里面的书房里,朱鸿信听取这廉峰的报告:

    “目前蒙仓卫和青河卫的士兵已经分散到各村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清理地主的工作。根据派往各地的探子回来禀报,到现在各地进展顺利,没有发生抵抗很激烈的事情。只是有些地主妄图藏匿一部分财务,不过大部分都被清查账目的找了出来。“

    “在清河县本地培训,和蒙仓卫已经培训好送过来的吏员一共684人,已经分别前往清河县下属的221个村镇。部分人数比较多的镇,比如九尧镇,郑元善和张之平商议过后派出了更多的人。“

    说完这些,廉峰从身后拿出一叠文书,放在朱鸿信桌子上,“大人,这是昨天交到我这里的文书,请大人过目。”

    朱鸿信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嗯,我知道了,放在这里,你先出去吧。”

    “是,大人。“

    廉峰转身走了出去,顺便还带上了房门。

    回想着刚刚廉峰的报告,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这个九尧镇这种地方的确有必要重新规划一下。

    打开第一卷文书,正是张之平对一些人口比较多的村镇的治理想法。朱鸿信便仔细看了起来:

    “……,目前我们实行的基本制度组委制只适合人数几千人左右的村落,对于人口上万的村镇来说便有些不适用了,下官拟考虑增加一个行政单位,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