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集中看管起来。

    如此严密的封锁下,几十年的时间,投石机就已经完全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一千多年过去,现在就连一个知道投石机这种东西的人都没有了,更别说建造出来了。

    而大夏国这种故步自封的作为,却正好为现在朱鸿信的攻城,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虽然如今朱鸿信麾下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攻打这样一座二十万人防守的坚城,依然不是一两天可以攻下的。

    朱鸿信也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才带了三万多的民壮,运送了大量的粮草物资,特别是弹药。

    城墙上此时已经是旌旗招展、兵戈林立。宽大厚重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墙上站满了人,在墙垛的掩护下只露出一个个如同皮球般的脑袋。

    见到城内的守军似乎是准备充足的样子,朱鸿信不由得冷笑一声。冷兵器与热兵器对抗的结果,在地球上边已经有了定论,所以朱鸿信对他们这种盲目的自信,感到非常可笑。

    回到刚刚搭建好的中军大帐,此时各卫的统领以及都卫司参谋处的人都已经到齐了,朱鸿信也没有客气,直接在首位坐了下来,然后大声的说道:

    “各位,丹靖城现在看起来,似乎守备森严,城中尚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同时周围的府县也有可能出兵增援。那么我们该如何攻下这座城池呢?”

    在朱鸿信的设想中,制定作战计划是参谋处的事情,但到现在为止,参谋处都没有发挥出这个作用,所以他现在也只能将就着,慢慢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在这里的这些人,除了已经在拦截范文芳的卢青之外,资历最高的,当数王良平几人了。

    所以在朱鸿信问出来后,王良平便当先答到:“回大人,丹靖城城坚墙厚,想要用取巧的方法攻下城池,是万万行不通的,在我看来,我们想要攻下这座城池,只有用密集的火力,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才是取胜之道。”

    听了王良平的话,朱鸿信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指挥使说的不错,这次的攻城战,可不会向以前攻打青河城和蒙仓城一样那么轻松了,这是一场硬仗。但是我也相信,最后肯定是我们取得胜利。”

    说到这里,朱鸿信微微顿了一下,然后又看向冯士骐说道:“冯团长,炮兵团的阵地找好了吗?”

    为了方便这八个卫的炮营协同管理,在这次攻打丹靖城的时候,朱鸿信特意临时成立了一个炮兵团的编制,把这八个卫的炮营全部放在这里面,并且让之前青鹿卫的炮营营长冯士骐担任炮团团长。

    听到朱鸿信的问话,冯士骐赶紧站起来说道:“回大人,炮团的阵地已经选好了,现在各个炮营正在安置火炮,预计明天早上之前,所有的火炮都可以处于待发射状态。炮团的阵地位于北城墙外一公里到两公里的位置,火力可以覆盖整个北城墙。”

    冯士骐说的很详细,朱鸿信也都听明白了,如果依靠火力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北城墙将是这次攻城作战的主攻方向。

    “好,冯团长的安排很好,请坐吧,”待冯士骐坐下后,朱鸿信继续说道:“炮营距离城墙的位置,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公里的距离,为了防止敌军冲出城门毁坏我们的火炮,我们得专门派人保护炮团。这个任务就由李易带着金鼓卫来完成。”

    “谨遵大人调令。”李易站起来说道。

    “从明天开始,炮团保持低烈度火力,持续向北城墙倾泻火力。同时王岳和杨青山各自带着自己的部下,前出逼近城墙,给城墙上的守军施压。王良平秦瑞还有杨宇,你们三人带着各自的部下,分别前往另外得三面城墙,做出围攻丹靖城的姿态。”

第112章 热身() 
第二天一早,朱鸿信便来到了北城墙外面的炮兵阵地。

    四百门火炮整齐的排列在城外一公里宽的地方,一眼看去竟然看不到边。整整六千多人围在这四百门火炮旁边,如同一个个蚂蚁在合力准备抬走自己的食物一样。

    城墙上的守军大部分都没有真正的见过火炮的威力,所以这会儿城墙上的守军许多都探出脑袋来,盯着城外的炮兵阵地不明所以。只是看着狰狞的炮管隐隐的觉得似乎有些不妙。

    如此多的火炮,自然不可能做到开火的时候整齐划一。基本上都是以一个连十二门火炮为基本单位。

    早上大概九点多的时候,炮兵阵地上最左边的十二门火炮终于打响了开战来的第一轮炮。不过第一轮的炮击,明显效果不怎么样,只有区区两发炮弹正好落在城墙上面,爆炸的弹片横扫了周围方圆七八米内的士兵,巨大的冲击力把弹着点周围的人全部震了好几米之外去。

    周围的人呆愣了好久,才从这种如同天降神雷的异响中清醒过来。然而还没等他们做出什么应对的动作,又是一连串密集的炸响传来,紧接着城墙上又被六发炮弹命中,顿时密集的人群又是死伤一片。

    直到这个时候,守城的官军,才真正的回过神来。

    其实早在开战之前,他们就已经被反复告知过这次攻城的叛军火器的厉害,只不过毕竟没有亲眼所见,很多人对于火炮并没有什么直观的了解。

    在这次被猛烈炮火迎头痛击后,他们才想起来之前教给他们躲避炮弹的方法,纷纷寻找掩体蹲了下来,有的甚至直接趴在了城墙上。虽然看起来似乎乱七八糟的样子,但实际效果还挺不错的。

    刚开始的八枚炮弹平均一发就能够带走七八条人命,而现在的落到城墙上的炮弹,平均一发只能带走不到一两条人命了。

    不过,随着不断地炮击,火炮的精度也在不断的矫正,命中率开始逐渐提高,后来基本能够稳定在五成的命中率上下。

    朱鸿信的位置,距离炮兵阵地尚有些一里多地的距离,但即便如此,连绵不绝的火炮轰鸣声依旧如同滚雷炸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朱鸿信没有带耳塞,此时耳朵竟然隐隐的感觉到有些作痛,无奈之外朱鸿信只好和那些炮团士兵一样带上了耳塞。

    转眼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低烈度的炮击火力并不是很密集,但接近四百门火炮的数量,弥补了速度上的差距。短短一个小时,便足足有五千多发炮弹发射了出去,整个阵地上此时已经是硝烟弥漫,上空如同乌云密布泰山压顶一般。空气中硝烟味混杂着汗臭难闻无比。

    太阳已到中空,大地上滚滚的热浪让人的视线都变得扭曲起来。眼看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马上就要来到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朱鸿信便让冯士骐暂停炮击等到下午五点的时候,在继续炮击。而中午最热的这段时间,呆在炮兵阵地上,真的是挥汗如雨,折磨煎熬。

    五千多发炮弹,落在城墙上的也差不多两千多发,虽然守军已经尽可能的寻找掩体保护自己,但依然出现不小的伤亡,两千多人在这次的炮击中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其中超过一半人,都长眠在这段长长的城墙上了。

    他们想过暂时撤下城墙,但他们能想到,朱鸿信自然早也就想到了,所以他安排了两个卫的兵力,逼近北城墙,作势要直接攻城的样子,让守城的官军不好轻易的走下城墙,只能在城墙上面被动挨打。

    炮兵在疯狂的倾泻火力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闲着,包括三万民壮在内的接近五万人的大军,迅速的开始在周围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

    攻城战朱鸿信也经历过几次了,手下的士兵对于建造攻城器械也是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同时有着几万民壮的协助,预计两天时间,就可以建造出初步满足攻城的器械数量。

    彭世玉虽然尽量在心中高估了朱鸿信不少,但等到朱鸿信摆开阵势准备攻城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许多。他最没有预料到的,便是朱鸿信火炮的数量。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朱鸿信做的非常好,火炮的数量,一直保密的非常好。上次阅兵只出动的两个营的火炮,而其他的火炮一直隐藏着。同时大军出发的时候周围也是哨探密布,彭世玉派出来的探子根本接近不了朱鸿信的大军,所以朱鸿信的火炮直到在北城墙外面全部展开后,彭世玉才知道是四百门,而不是一百门。

    如果说一百门火炮,他还自信凭借坚固的城防,能够支撑两个月的话,那么现在在四百门火炮的压力面前,他就不敢如此的自信了,他甚至觉得,可能一个月的时间,都撑不下去。

    而且似乎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范文芳支援过来的十万大军,也被朱鸿信派人给堵在了丹靖城西北几百里外的地方。失去了这十万人的支援,彭世玉的心再次的往下沉了不少。

    想起朱鸿信火枪兵对阵官军的战绩,彭世玉不禁打了个冷噤,犹豫再三后,他还是趁着月黑风高,从城墙上放下去了十几个斥候,带着他的求援信,四散而出。

    彭世玉之所以会这么犹豫,主要是他已经抽调过一次援军了,如今再次向周围的府县求援,实在是有些过于丢脸。只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大夏国的应急制度就是这样,因为地域广阔,寻常的州城距离各府县都非常得遥远,想要等州城派人支援,恐怕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地方上出现叛军的时候,周围每个府县都有权利和责任酌情扩军剿灭叛军,待叛军剿灭之后,同样也得削减军队到正常数量。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应对一般中等规模的叛乱,比如现在朱鸿信这种还在一个府之内活动的叛军。

    如果叛军规模持续增大,那么州城才会出动大军前去围剿。而大夏国真正的军力,也都集中在十个州城和两个都城里面。这些地方的军队,占据了大夏国整体军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113章 血腥() 
茫茫的大洋深处,波涛汹涌,狂风呼啸。如果正好遇到一次飓风,那它掀起来的巨浪能够达到几十米之高。

    一般的木头船不管他建造的有多么的坚固,在这种巨浪下面,都只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然而此时在波浪滔天的海面上,暴雨的冲刷下,却正有着三艘钢铁巨舰一往无前的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穿梭着。

    这三艘钢铁巨舰,正是维希尔帝国的远东探索舰队。在这三艘巨大的战舰后面,还有七八艘小上一号的木船,它们被用铁链连接在前面的三艘装甲舰上。此时这些木船早已经千疮百孔,似乎随时都可能解体一般。

    他们已经在大洋上航行了快两个月了,还好他们准备的物资足够多,否则现在就要想着压缩物资的供应了。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三艘装甲舰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让他们能够在巨浪之间穿行。但距离找到东方的那个夏洲,依然还遥遥无期。

    大海上的气候变幻无穷,上一刻还狂风暴雨,下一刻就雨过天晴。

    舰队司令麦勒斯站在维希尔号的前甲板上,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的看着远方。除了他之外,甲板上还有些许多的人,也在目视着远方。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的激动的神色,许多人还互相拥抱在一起。

    是的,在经过无数次的狂风暴雨之后,麦勒斯和他的舰队,终于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看不到边的陆地。

    一路上他们虽然也看到过不少的陆地,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