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音久久的环绕在大堂上,朱鸿信眉头紧皱,心中却是心潮澎湃。做皇帝啊,有哪一个人敢说他不想做皇帝的?朱鸿信也是个正常人,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也不能免俗。况且他拥有系统,还是个穿越者,如果连个皇帝都当不了,那就真的给穿越者大军丢脸了。

    而且他也理解这个人的心情,水涨船高就是这个道理。丹靖府虽然放到大夏国内不算什么,但如果在地球上,那妥妥的也是一个大国了。何况丹靖府地域广博,人口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地步。丹靖府东西大约一千三百公里,南北大约一千一百公里,总的面积超过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只有两千万多一点。用地广人稀来说一点也不为过。要知道他在地球上的时候,有的一个城市,人口就超过了两千万。

    而之所以人口这么少,就是因为地主一直以来的压迫与剥削,导致底层农民没有能力养育更多的子女。而如今地主已经被清理干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丹靖府的人口,肯定会迎来一轮大爆发。按朱鸿信的预估,整个丹靖府承载一亿人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丹靖府已经具备成为一个国家所有的条件,而现在就看朱鸿信到底愿不愿意,接受陈庆年等人的请求了。

第121章 作茧自缚() 
朱鸿信内心是并不怎么拒绝的,而且从整体上考虑,他的势力已经发展到足够大了,占据的地盘、人口都已经不少,很多事情都需要统筹管理,这时候国家制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况且他现在已经是和大夏国不死不休的局面,继续这样松散的制度,总感觉低了大夏国一等,所以建国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起码可以把朱鸿信的身份和楼承云拉平。

    其他方面同样也有些不少的好处,朱鸿信成功立国,就是对那些想要起兵反抗大夏国统治的人一个最大的鼓励,同时也把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给挑明了摆在了台面上。虽然朱鸿信知道,没有热武器的农民起义军,必然不会是官军的对手,但能够给他们制造一点麻烦,也是好的。

    坐在上首,朱鸿信思考了很久。其实对于这次的突发情况,他是一点儿也没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才会显得如此的被动。

    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朱鸿信脸色不变的说道:“现在是不是有点为时过早?”

    听到朱鸿信的话,陈庆年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立即拱手答道:“回大人,这建国一事,非同儿戏,需要确定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早一点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朱鸿信微微点头,但依然没有答应,而是接着说道:“那我们现在真的已经拥有了立国的必要条件了吗?”

    陈庆年用比刚刚更加响亮的声音说道:“回大人,如今我们三败朝廷官军,雷霆之势攻下整个丹靖府,正是大人您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加上丹靖府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以及查抄地主得来的充足的钱财,此时正是建国称帝的最好时机。”

    朱鸿信闭上眼睛,微微调整了一下心情,睁开眼时,已是古井无波。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行这开天辟地的大事。”看到下面因为自己的这一句话而变得激动不已的众人,朱鸿信微微一笑,想起地球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帝国的煌煌天威,而自己同样也是信朱,他便继续说道:

    “我朱鸿信,自夏元历1358年7月起兵,到夏元历1359年9月,经过数次大战占据大夏国丹靖府,今日,我以丹靖府府城丹靖城为都城,改名青鹿城,并以丹靖府土地为国土,建立大明帝国。愿大明帝国万世昌盛,大明永固。”

    朱鸿信说完,下面自然而然的响起了朱鸿信后面的八个字:

    “万世昌盛,大明永固。”

    “万世昌盛,大明永固。”

    “万世昌盛,大明永固。”

    呼声完毕,陈庆年便迫不及待的拍起了马屁:“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一时间恭贺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鸿信对着这些有点不喜欢,但现在他们正在兴头上,他也没有喝止。

    “既然已经决定立国,许多事情都需要提前安排好,这样吧,成立一个建国事物小组,由陈庆年任组长,专门负责建国的事情。为了让准备更加的充分,建国仪式,就定在十一月十五吧,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准备了。”

    “遵命,都指挥使大人。”刚刚过过嘴瘾就好了,现在陈庆年就不敢逾越了,毕竟还没有称帝。

    伴随着丹靖府全面失守的消息,朱鸿信即将在丹靖府建国称帝的消息,也一同传播了出去。

    最开心的,当属朱鸿信势力内的人员了,水涨船高,他们的地位肯定也会随之提高,虽然待遇什么的,可能不会有多大的提升,但至少光耀门楣了。

    而除了这些人之外,整个丹靖府内的底层百姓,包括还没有彻底清理完地主的这几个县的百姓,也都是开心不已,最早的蒙仓县内的许多百姓,甚至在家门口张灯结彩,在大街上敲锣打鼓,以此来表示对这件事情的支持。

    而朱鸿信呆的最久的青河城,大街小巷上,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这让本来就非常迷茫的楼兰,更是疑惑了。可是她现在已经16岁了,很多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懵懵懂懂,他知道,这些百姓发自内心的支持朱鸿信,肯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应该就是他不惜与整个大夏国为敌,也要坚定的铲除地主阶级。

    曾经的楼兰,从没有亲眼看到过底层百姓的生活,从来也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传到她的耳边。她知道的,只有皇宫的奢华,地主的阔绰。至于百姓的生活,她一概不知。

    直到来到丹靖府,来到青河城后,她才知道底层的百姓,原来过的如此的艰难。原本她映像中出手阔绰的地主,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可是为什么父皇他们,对此都是视而不见呢?

    为什么,掌握着天下十二州的父皇,却对此无动于衷呢?反而是一个草莽英雄,一步一步的反抗地主的剥削与压迫,一步一步的帮助底层的农民站了起来,帮助他们从地主的魔爪中解脱了出来。

    曾经在她心中无比高大的父皇,此时却摇摇欲坠起来,这让她的心中十分的彷徨,还有煎熬。

    更加让她煎熬的是,朱鸿信和朝廷的对立,已经来到最激烈的时候。丹靖府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县能比的,丹靖府被全面攻占,陪都必然会震怒,甚至连帝都都会震怒不已。

    最近几十年里,已经没有整个府包括府城都被攻占的情况了,这次肯定会引发朝廷的重视,那么她大哥会派多少人来呢?陪都五十万禁卫军?或者是漳州五十万漳州军?随便哪一个,都够朱鸿信受的了。

    想到这里,她心里微微叹了口气。看着院子外张灯结彩的百姓自言自语的说道:“我这么担心他是为什么呢,他不过是误打误撞救了我一次,更何况后来还一直把我留在青河城,不让我回去,实在是坏的透顶了,”街道对面的一户人家,正在往门檐两侧上挂灯笼,一边一串五个红色的灯笼,甚是漂亮,“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些事情即便发生了,可心里如果不愿意承认,潜意识里,就会选择性的压抑这件事情。

    多愁善感的人,最是容易作茧自缚。

第122章 政府规划() 
这段时间,除了处理一些日常的事物之外,朱鸿信做的最多的,就是和建国事物小组,讨论这些建国的准备工作。

    原本朱鸿信对这个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知,觉得建国很简单,直到后来每天都被陈庆年弄的烦不胜烦的时候,才知道建立一个国家,原来这么的麻烦。

    倒不是说有什么困难,而是很多的事情都需要朱鸿信来拍板,弄的他头大不已,还不能不去看。

    对这次的建国仪式,他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这些事情,他也还算是上心。不过更主要的是,很多想法,都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因为他是从地球穿越过来的,很多事情,比这里的人,要知道的很多,眼光看的也更加的高远。

    此时都卫府的书房里,朱鸿信就在和陈庆年商议着这些事情。

    这几天朱鸿信也思考了许多,他觉得照搬大夏国朝廷的制度,有些不太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大夏国朝廷的制度,和以前地球上的封建官吏制度差不多,行政效率底下,官吏人数臃肿,而且得不到有效的制衡以及监督,很容易发生贪污腐败自己滥用职权的事情。

    “陈大人,在我的设想中,大明帝国的都城,也就是青鹿城,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政务院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政务院设总理一人,副总理一人,直接且只对我负责。”

    “在政务院之下,设立各个具体的部门,姑且用部来称呼。暂时设立十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具体如下:

    商务部,部长李世安

    交通运输部,部长袁谆

    农业部,部长张之平

    教育部,部长苏学民

    科学技术部,部长叶重

    安全情报部,部长王良平

    法务部,部长陈敬文

    财政部,部长韩中泽

    国土资源部,部长郑元善

    监察部,部长郑刚

    大法官,崔扬

    后勤保障部,部长魏勇。”

    听着朱鸿信的安排,陈庆年赶紧把这些用笔都记了下来。

    想了想,似乎是感觉有些遗漏,朱鸿信继续说道:“青河研究院,作为政务院下的特设机构,院长依旧由东方穆羽担任。另外还需要成立一个国有资产管理部,负责管理我们的工厂和企业,部长由曹允博担任,同样作为政务院的特设机构。以上涉及到的人员变动,导致空缺下来的职位,就由政务院来拟定接替人选。”

    把这些一一记下后,陈庆年忽然问到:“大人,这个政务院,由谁来负责?”

    “哈哈,政务院总理,自然是由你陈庆年来担任了,至于副总理,就让李汉阳来担任吧。”

    听了朱鸿信的话,陈庆年是一脸的激动与感激。这个政务院总理,实际上,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他一年前还不过是一个流民,而一年后,他就平步青云。这一切,都是朱鸿信带给他的,所以他不仅仅是激动,更多的是感激。

    “大人,大人,这在下何德何能,能够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

    朱鸿信微微一笑,然后有些感叹的说道:“陈大人,我是经过考虑的,你就不要推辞了,这个位置,论资历名望还有能力,你都能够胜任。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这是中央政府的基本规划,另外,我准备在青鹿城,修建一座政府大楼,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为主材料建造,作为政务院的办事场地,这件事由曹允博负责。”

    “是,大人。”陈庆年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虽然在这之前,他们并没有人有施工钢筋混凝土的经验,但这些本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到时候他去稍微指导一下,应该就可以了。水泥有现成的在这里,而需要的钢筋可以用鉞合金来锻造,所以现在只要成立一个钢筋工厂就好了。

    对于钢筋怎么生产,朱鸿信自己却不怎么清楚,不过交给研究院,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