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还京途经姑熟,王敦却非留郗鉴。次年,王敦因为周氏宗族强盛,恐为后患,听从钱凤之计,杀周嵩、周莛,又进兵会稽袭杀周札,周氏宗族死亡殆尽。五月,王敦病重,矫诏拜其子王应为武卫将军、其兄王含为骠骑大将军。钱凤问对策,王敦说:“我死之后,归身朝廷,保全门户,是上策;退还武昌,收兵自守,不废贡献,是中策;乘我还活着起兵,万一侥幸而胜是下策。”钱凤认为王敦所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积极准备叛乱。

    明帝聪明而有谋略,能断大事。各方面的消息证明王敦必然再次叛乱,于是下决心要讨伐王敦。六月,明帝亲自到于湖侦察王敦营垒,然后进行周密的布置;任命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为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郗鉴为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为左卫将军,卞壶为行中军将军,又征召兖州刺史刘遐、临淮太守苏峻、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等入卫京师。这时,司徒王导听说王敦病危,于是率子弟发哀,大家以为王敦已死,斗志更加旺盛。尚书省转发诏书至王敦府,历数王敦之罪。王敦见了诏书非常生气,但病重已不能亲自率兵,以于是王含为元帅,令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众进攻建康。七月,王含等率水陆兵众五万,进至秦淮河南岸。温峤退屯北岸,烧朱雀桥阻断敌军前进道路。明帝亲募壮士千人,由将军段秀等带领,乘夜渡河,大破叛军。王敦听到战败的消息,又气又急而死。这时,沈充带领万余人与王含会合,而刘遐、苏峻带领的援军也到达建康。刘遐、苏峻的精兵万人从南塘出击,大破沈充、钱凤军,落水而死的有三千人。接着,刘遐又在青溪大败沈充。第二天,王含等火烧大营趁夜而逃。明帝命诸军乘胜追击,沈充、钱凤均被追斩,王含父子逃奔荆州,荆州刺史王舒使人沉之于江。王敦之乱终告平息。

    苏峻之乱

    咸和二年(327年),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继王敦之乱之后又发生了苏峻之乱。

    苏峻,西晋末被举为孝廉,北方大乱之后纠集数千家,建立豪强地主武装,周围的豪强武装又推他为首领。当时,青州刺史曹嶷想收苏峻为部属,任之为掖县县令,但遭到拒绝。曹嶷准备讨伐苏峻,苏峻率领所部数百家从海路向南北奔逃,投奔东晋。

    苏峻历任淮陵内史、兰陵相。永昌元年(322年),王敦首次进逼建康,元帝召苏峻进讨王敦,而他观望形势,迟迟不予进行。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作乱,所遣王含、钱凤又进逼建康城下,京城危急。明帝召苏峻、刘遐等流民帅入京护场,苏、刘率精卒万人驰援。当时沈充、钱凤夜渡秦淮河、从竹格渚上岸,护军将军应詹领兵拒战失利,叛军已到宣阳门外。这时,苏峻、刘遐率领军队从南塘横击,大破敌军,敌军落水淹死者三千人。接着,苏峻又随从庾亮追击沈充至于吴兴。平叛后,苏峻因功进位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从此,苏峻威望逐渐提高,手中精兵已达万人,装备优良,实力雄厚,被朝廷委以捍卫江北的重任。但是,苏峻自恃兵强,日益骄横,藐视执政,招纳亡命。朝廷运送给养去历阳的船只首尾相属,而稍不如意,他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明帝死后,成帝继位。成帝年幼,外戚庾亮摄政。为加强中央集权,庾亮对内压制宗室,对外削夺强藩。咸和元年(326年),庾亮诛杀南顿王司马宗,司马宗亲信卞阐逃窜到历阳投奔苏峻,庾亮令苏峻交人,而苏峻将阐茂匿,拒不交人。庾亮觉得苏峻在历阳终究是一个祸患,主张把他征调进京,剥夺他的兵权。此议一出,举朝皆认为不可,但大多不敢吭声,唯有王导、卞壶等人表示反对。卞壶说:“苏峻拥有强兵,逼近京城,从历阳至建康,不到一日的路程,一旦发生变乱,后果十分严重,此事应为慎重考虑。”庾亮不从。苏峻闻讯,遣司马何仍到京,对庾亮说:“只要是外任,无论远近,我唯命是听;至于内任,实非我能干的。”庾亮仍然不从。咸和二年(327年)十月,庾亮用诏书命征苏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苏峻上表声称:“昔日明皇帝亲执臣手,委臣北讨胡寇之重任。今日中原尚未平定,臣何敢自安!请求补青州界一荒郡给我,使臣以展鹰犬之用。”但朝廷还是不许。苏峻无奈,整装待发,但心中却又犹豫不决,参军任让对他说:“将军求补荒郡尚且不许,事到如此,恐无生路,不如拥兵自守。”于是,苏峻遂不奉诏,暗中遣使与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联络,祖约因所赐官位不满足他所愿望,颇为怨恨朝廷,所以一拍即合,约定以讨庾亮为名,一同起兵。

    于是一场动乱爆发了。十二月,苏峻派部将韩晃、张健袭取了东晋屯积食盐、大米的姑熟,直捣慈湖。苏峻起兵之前,江州刺史温峤奏请率军下援建康,三吴也请求发兵,庾亮都加以制止,特别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不可越过雷池一步。”苏峻起兵后,徐州刺史郗鉴又请求统兵御敌,同样被制止。然而,作为都督征讨诸军事的庾亮并没有很好地部署兵力,抵制敌人。咸和三年(328年)正月,韩晃歼灭慈湖守军。苏峻率领苏、祖联军二万余人从横江渡口抢渡长江,抵队陵口。晋中军抵挡不住,连战连败。二月,苏峻占领蒋陵、覆舟山,建康已经近在咫尺,城内惶惶不安。有人建议在小丹杨打伏击战,庾亮不予采纳,而苏峻果真绕道小丹杨,因夜里行军竟然迷路。这样一个歼灭敌人、扭转战局的大好机会又被庾亮贻误了。没几天,苏峻击败建康城外守军,突破青溪栅。庾亮率领诸将在宣阳门内抵抗,而队伍尚未成形,士众皆弃甲而逃。庾亮与诸弟也匆匆乘船逃往寻阳,把成帝和皇太后都扔在建康。苏峻攻陷宫城后,遂“纵兵大掠,侵逼六宫,穷凶极暴,残酷无道”,又“裸剥士女,皆以坏席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他自任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以祖约为太尉、尚书令,又改换百官,树置亲党,除庾亮兄弟矫诏大赦,同时,他分兵攻略义兴、晋陵各地。

    庾亮既至寻阳,与温峤共同推举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兴兵讨伐苏峻。“戎卒四万、旌旗七百里,钲鼓之声,震于远近”,浩浩荡荡地开往建康。不久,三吴也兴兵讨伐苏峻,会稽内史王舒以庾冰为行奋武将军,令其他领兵一万,西渡浙江。吴兴、吴国、义兴等诸郡纷纷起兵响应。五月,陶侃、温峤会师茄子浦,陶侃推举王舒监浙东军事,虞潭监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郗鉴率众渡江,与陶侃会师。接着,各路大军进据蔡洲;直逼石头城。苏峻率主力屯守石头城,并把成帝迁入石头城中。双方相持数月,陶侃因敌军兵势甚盛,难与争锋,所以在石头城西筑白石垒,又在京口一带筑大业等三垒,坚守不战。苏峻攻所白石垒,乃分遣诸将东西抄掠,多所擒获,兵威更盛。从建康逃出来的官吏都说:“苏峻狡黠多智,其徒党极其骁勇,所向无敌。如果上天惩罚罪人,苏峻终当灭亡;如果依靠人力,则难以取胜。”温峤听了很生气,但累战不胜,也深为恐惧。

    苏峻遣将张健、韩晃急攻大业垒,垒中缺水,士卒渴极,只好喝粪汁解渴。守将郭默突围求援,陶侃准备派兵救援。长史殷羡说:“我军不习陆战,如救大业不能取胜,则全盘皆输。不如急攻石头城,大业之围自解。”陶侃听从。于是,陶侃督水军驶向石城,而庾亮、温峤、赵胤等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垒南上地战。苏峻统领八千人迎战,其子苏硕与将领匡孝分兵冲击赵胤军,将赵胤打败。苏峻见赵胤军溃逃,大叫:“匡孝能破贼,我还不如他吗?”只带领数骑急急追赶,没有赶上。在回业途径白木陂时,他的马突然被踩倒,又被陶侃部牙门将彭世、李千投过的长矛击中。苏峻坠落下马,立刻被斩首、割肉、焚骨。三军齐呼万岁。苏峻余众退据石头城。任让等立苏第五苏峻弟苏逸为主,闭城自守。次年春天,诸军攻破石头城,斩杀苏逸等。祖约败后,率左右数百人向北逃到后赵,被石勒杀死。

    苏峻之乱平定后,东晋进入相对安定时期,以后70年无内战乱,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争权夺利

    苏峻之乱平定以后,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依然剧烈,主要在王导、陶侃和庾亮之间进行。

    咸和四年(329年)三月,陶侃因功进位太尉、侍中,在原任都督荆、雍、梁、益四州兼荆州刺史之外,又加任督交、广、宁三州,坐镇巴陵。郗鉴亦拜司空、侍中,仍都督徐、兖、青三州,兼任徐、兖刺史、镇京口。庾亮由于执政失误,而酿成苏峻之乱,不得不出外为都督豫州兼刺史,镇芜湖。司徒王导则独秉中枢,但在王敦死后,东晋政治格局大变的情况下,中枢受到陶、庾的牵制。王导在外依靠京口郗鉴的支持,在内擢用亲信赵胤、贾宁、匡术等为武官,以保持王、陶、庾之间的势力均横,维护自己的地位。

第98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9)() 
咸和四年十二月,陶侃借口讨伐郭默,向东扩张,夺取江州。当时后将军郭默由于不服朝廷的调遣,拒不入京,同时乘江州刺史刘胤因罪免职之机,矫诏杀死刘胤。王导对郭默不仅不加以追究,而且任以为江州刺史。陶侃送书信责备王导说:“郭默杀方镇刺史却用为方镇刺史,如果害宰相便任为宰相吗?”他不待朝廷下令,就擅自起兵讨伐郭默,朝廷只好让他加督江州兼刺史。陶侃又企图与庾亮、郗鉴进兵建康废黜王导,夺取中枢大权,但遭到郗鉴反对,庾亮居中斡旋。庾亮与王导有隙,而与陶侃也不和,他决不能允许寒门将帅陶侃攫取中枢。他对陶侃解释说:王导罪重,应该废黜,不过此时国家正危免,不是时候,只要方镇联合,便可加以节制,目前宜暂且容忍。陶侃只好作罢。陶侃时年已过古稀,后来渐渐不预朝政,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回到其封地长沙,咸和九年(334年)去世。

    青铜灶陶侃死后,庾亮加任江、荆、雍、梁、益诸州,领江、豫、荆刺史,移镇武昌,专制长江上游。庾亮离开芜湖,王导如释重负,暂时减轻了外部压力。次年四月,他以石虎大军南下为由,分命刘仕救历阳、赵胤戍守慈湖、路永戍牛渚、王允之戍守芜湖,控制了原庾亮的豫洲治所以及附近的战略要地。这时王导德高望众均行,地位稳固。成帝见了王导,每次跪拜之大礼,给王导的手诏,称“惶恐言”,中书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有一次,成帝亲临王导家中,拜见王导及其妻曹氏,侍中孔坦认为有违君臣大礼,又密谏成帝应当“博纳朝臣,谘诹善道”,王导知道后大为恼恨,贬孔坦为廷尉。王导为政以“愦愦”自诩,“愦”,糊涂也。他说:“人家虽说我愦愦,但后人却会思念的我愦愦!”他的“愦愦”就是宽纵大族,姑息豪强,以寻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安定。他曾派扬州八位从事去视察属郡,让他们汇报郡长官的优劣,从事顾和一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