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第25章 春秋战国(17)()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

    合纵与连横

    战国中期的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后,国力迅速强大起来。而山东诸侯国中,魏国的力量这时已经衰落,最东端的齐国力量和秦国相当。由于领土的互相接壤,各大国之间的冲突更加剧烈。秦、齐两个大国彼此展开争取与国,孤立敌国的斗争。而赵、魏、韩等国国内,由此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大派,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活动。

    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说,原是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从策力上讲,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起初,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直到秦赵长平之战后,才凝固成合纵是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之意。适应这种需要,当时产生了一些在诸侯国之间四处活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打动诸侯王,或取合纵,或采连横,而自己借机谋取高官厚禄的人。后来把这些人称之为“纵横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苏秦和张仪。

    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习纵横游说之术于齐鬼谷先生。出游数年,无所遇,大困而归。苏秦之兄弟嫂妹妻妾都在背后耻笑他不事产业、力工商,弃本务而事口舌。苏秦听说后,既自感惭愧,又感悲伤,乃杜门不出,寻书遍读。一年后,觉得自己可以说当世之君,便出而求说周显王。周显王不信其言。苏秦又西至秦国,欲说秦惠王。恰巧秦国刚杀了商鞅,嫉辩士,不用苏秦之言。苏秦被迫又北至燕国,一年多后,才见到燕文公。苏秦对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不被诸侯国侵扰,是因为赵国在燕国之南而为之障蔽。而且,秦若攻燕,需战于千里之外;赵若攻燕,只须战于百里之内。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燕国没有比这更错误的政策了。愿大王与赵国纵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后患。”燕文公从其计,资给苏秦车马,让他到赵国去。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当今之世,山东诸侯国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秦国之所嫉恨的,亦莫如赵国。然而秦国之所以不敢举兵伐赵,是害怕韩、魏攻其后背。秦国若进攻韩、魏,二国无名山大川之险可守,必然地尽而后止。韩、魏不能抵挡,必然入臣于秦。秦国无魏之忧,便必然加兵于赵国。臣研究了天下的地图,诸侯国之地五倍于秦,诸侯之兵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而西向攻秦,则必然击败秦国。搞连横的人,都想割诸侯之地给秦国,秦国成功,则其身荣华富贵,自己的国家被秦国进攻却从不放在心上。所以他们日夜以秦国的威权来恐吓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认真考虑这一点!为大王计,莫如团结韩、魏、齐、楚、燕、赵为纵亲以抗秦国,合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定下盟约,相互救援,则秦兵必不敢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以为害山东。”赵肃侯大悦,隆重招待苏秦,让他纵约诸侯。

    苏秦到韩国,劝韩宣惠王说:“韩国之地方圆九百余里,带甲战士数十万,天下之利剑、强弓、劲弩皆从韩出。以韩国士兵之勇,被坚甲,带利剑,以一当百,不足与言。大王如果臣事秦国,秦国必求韩之宜阳、成皋。今天给了它,明年又来要求割地,与之则无地可给,不与则必受后患。大王之地有限而秦国之求无已,只能市怨结祸,不战而地已削减了,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感到羞耻。”韩王听从了苏秦的话。

    苏秦到魏国劝魏王说:“大王之地方圆千里,地方虽不大,却人口稠密,繁荣富庶。大王之国不下于楚国。大王之士兵,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战车六百乘,骑兵五千人,却听从群臣之说,而想臣事于秦。所以,赵王让臣来效愚计,奉明约,只要听大王您一句话就行。”魏王也听从了苏秦之言。

    苏秦又到齐国劝齐王说:“齐国四塞之国,方圆二千多里,带甲数十万,粮食堆积如山。军队之精锐,进入锋矢,战如雷霆,解散如风雨。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每户三个男子,不用到远县发兵,即可得到二十一万士兵。临淄又十分富实,居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鞠。临淄的大街上,车毂相击,人肩相摩,连衽可成帷幕,挥汗如同下雨。韩、魏所以畏惧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两军交战,不出十天,胜败就决定了。韩、魏即使能战胜秦国,军队也要损失一半,而无余力守卫四境;如果不能战胜,随之而来的便是国家的危亡。故韩、魏宁愿向秦国称臣而不轻易和秦国作战。秦若攻齐则不然,必须经韩、魏之地,过亢父(今山东金乡东北)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列,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秦虽相深入,却要担心韩、魏从背后袭击。所以,只能虚张声势而不敢进。所以,秦国不能为害齐国是明显的。而群臣却劝您西向事秦,这是错误的。今天臣事秦国之名而有强国之实,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也答应了。

    苏秦之南到楚国,劝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之强国,地方六千余里,带甲百万,战车千辆骑兵万匹,粮食可以支持十年,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秦国之所担忧的莫如楚国,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其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计,莫如合纵以孤立秦国。臣请令山东之诸侯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唯大王所用而已。所以,合纵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连横则楚国割地以事秦。这两者相去甚远,大王您站在哪一边呢?”楚王也答应了。

    于是,苏秦成为合纵的纵约长,同时当山东六国的相国,身佩六国相印。苏秦完成任务,回赵国报告之时,跟在后面的车骑辎重排成长队,俨如王者出游一般。这一年是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

    苏秦之后的著名纵横家是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先生。当苏秦在山东六国搞合纵的时候,张仪西入秦国,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周慎靓王五年(前317年),张仪成为秦国的相国。

    当时,山东诸侯的合纵活动仍在进行。特别是齐、楚两个大国结为联盟,对秦国非常不利。所以,张仪首先把力量放在了破坏齐、楚联盟上。他取得了成功,并使楚国蒙受巨大损失。周赧王四年(前311年),秦惠王使人告诉楚怀王,请以武关以外的秦地换楚国的黔中地(今湖南西部)。楚怀王正恨上了张仪的当,说:“不愿换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给秦。”张仪听说后,请求前往秦国。秦惠王说:“楚王必杀你而后甘心,你为何要去呢?”张仪说:“秦强楚弱,有大王在,谅楚国也不敢杀我。而且,我和楚王之嬖臣靳尚关系很好,靳尚深得楚王宠姬郑袖信任。郑袖之言,楚王无不听从。”张仪遂前往楚国。楚怀王将他抓起来,准备杀他。靳尚对郑袖说:“秦王十分喜爱张仪,准备以上庸六县和美女来赎回他。”郑怕秦女夺其宠爱,便在楚怀王面前日夜哭泣。昏庸的楚怀王便释放了张仪,并隆重地对待他。张仪乘机劝楚怀王说:“搞合纵无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明摆着不行。大王若不臣事秦国,秦国胁迫韩、魏攻楚,楚国就危险了。秦之西有巴、蜀,打造船只,积聚粮食,顺江而下,一日夜行五百里,不出十天便可达扦关。扦关动则扦关以东之楚地尽皆城守,黔中和巫郡便不再为楚国所有。秦军出武关,则楚国北部就完了。秦军攻楚,三个月内即可定胜负,而楚待诸侯之救兵要在半年以上。待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我为大王感到担忧。大王诚能听我之言,我可使秦、楚长为兄弟之国,不相攻伐。”楚怀王答应了。

    张仪随后到韩国,劝韩王说:“韩国地势险恶,山居野处,粮食不过支持二年,士卒不过二十万。秦国披甲百万。山东诸国以兵攻秦,秦兵应战,左手提人头,右手挈俘虏,如虎入羊群。用孟贲、乌获那样的勇士之军以攻弱国,就像在鸟卵之上垂千钓之重,必然没有好结果。大王不臣事秦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