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王玄策话音刚落,只见在周曾和陈茂材的引领之下,众人尽数呈送出了这梵文译本的《道德经》以及老子画像。同时还呈送出了这紫陶素面茶具一组和岭南黑茶两份。

    紧接着王玄策又一一的给焉耆国君臣,一本正经的解说到:“这《道德经》我大唐子民自小均习之,至如今已流传千年。鉴于列国派往太学之学生,也都修习这本经书。且在我大唐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之下,刚刚翻译好这梵唐对照译本,故而决定当做国礼赠送给大王。

    另一方面我们唐人饮茶之风颇为盛行,且茶之作用,不仅有保健,更有强身健体的好处;故而也在我天可汗陛下的授意之下,赠送于大王,以求大王福寿安康,修两国万年之好。”

    当其听闻大唐国赠送之国礼,以前不仅没有见过,更未曾听过之时,也是颇感兴趣。于是在侍从的引领之下,他亲自走下王座,打开这老子画像。不仅感觉画的颇为慈眉善目,更是一派祥和之气。当翻看开这梵文译本的《道德经》,仅仅拜读了几句,就不经意的被里面的话语所深深的吸引,故而颇为满意的点这头。

    当望见这精致小巧的陶罐、陶壶、陶杯、茶箩、茶碾之时,也很是新奇。于是开口问到:“不知这些物件该如何使用?”

    “既如此,那就给大王演示一番可好”王玄策随即回到。

    “好,好,如此甚好”薛婆阿那支甚为欢喜的回答这。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但见这陈茂材,温文尔雅的加炭、添水、生火,不仅细细的碾压这上等的岭南黑茶,同时更将这茶末精细的过筛,制成茶粉。待水沸腾之后,缓缓的投入茶粉,经过三煮三沸,水之颜色也有透明变成了亮红色,顿时大殿内茶香四溢。看着茶已煮成,陈茂材细心的温杯之后,随即将这茶汤,轻轻地斟入紫陶茶盏之中。

    在王玄策的示意之下,这薛婆阿那支轻轻捏起茶盏,小心的咂上这么一口,顿时心旷神怡,口齿生香。满心欢喜的连连感谢大唐国赠送的国礼。

    随着这气氛的融洽与轻松。两国之间的国事商谈也颇为顺利。在获得这焉耆国王薛婆阿那支与大唐永杰同心,永不叛唐的承诺之后。双方不仅长叙了两国之间的友谊,更缔结了颇为友善和平的国书。

    随着正式商谈的结束,自然而然的就开始了这欢迎宴会。当王玄策看到这国宴,不仅奢华而且丰盛之时,不由得也感觉到了这大唐威服四海之盛景。能被如此礼遇,全是因为背后有这一个强大的祖国。推杯换盏之间,不仅交换了友谊,更增进他们之间的私交……

    宴会之后,他们又经过几日的休息与简单补充,一行人就辞别了这焉耆国王薛婆阿那支。鉴于宴会之上的私交渐深与相谈甚欢。这薛婆阿那支在心气高涨之下,又亲自将他们送出了这博格达沁城外五里。在王玄策等人的再三致谢以及推辞下,他才依依不舍的返回这焉耆王城。

    伴随着浓浓深情,一行人从这博格达沁城出发,沿着繁华的商路,往西南行走二百来里,翻过一座不是太高的山,再渡过两条大的河流,沿着开阔之平川,西行七百余里,就到了这此行的第二个国家——龟兹国。

    这龟兹国方也算是西域一大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来里,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这国都伊逻卢城方圆十七八里,在西域诸国之中甚为大气。因为相距不远,所以物产自和焉耆相似,气候还算温和,风俗也很淳朴,文字主要以吐火罗文等梵文为主……不过最为盛名的就是这里的管弦伎乐,在这西域诸国之中是为最好。

    随着陈茂材按照这大唐西域记,给他们的一番解说,当说道这龟兹乐伎之时。但听这周曾这样利索的说道:“唉,唉,你还记得在贞观二十年之元宵佳节,咱们长安城内众多的龟兹乐伎不,那可真叫一个美呀!”

    陈茂材听此一言,思绪也回到了以前:“记得,记得,怎能忘记了呢。可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呀,你小子口水当时都流到我身上了……”陈茂材不经意的又一次,揭开了周曾的老底,惹得两人又开始了斗嘴……

    而此时的王玄策,则一直在思索这西域诸国的形势。虽说这西域诸国大部分已经立国很多年,甚至这龟兹国,至如今也已近千年。但是自从跨入这龟兹地界之时,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龟兹形势的复杂。

    目前的龟兹国王,白苏伐叠已经继位二十来年。自从上次遣使前往大唐求婚未成之后,虽说表面上依附大唐;但是这几年来,暗地里实则与西突厥私通。并且还时不时的互派使节,说直白一点,这白苏伐叠就是一个两头通吃之人,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对我不好,我就对谁不好。

    不过转念一想,形势虽然复杂,但是只要秉承正义,理清思路;一切本着公平公正,自然是能够遇难成祥。

    小知识:焉耆国,即《西游记》中的乌鸡国。西汉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六十年),属西域都护府。东汉初年,附莎车国。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附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九十四年),班超击破之,又属东汉。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焉耆被北魏打败,北魏在此设镇管辖。不久,焉耆先后被柔然、高车控制,又被厌哒破灭。后来,焉耆龙姓王族重新执政,焉耆国重新振兴。大周武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则天把焉耆确立为安西都护府下面的四镇之一。安史之乱(公元755……762)后,吐蕃攻占焉耆。不久,焉耆又归属漠北回鹘汗国。13世纪末,统治焉耆的畏兀儿王国灭亡,焉耆自此消失。

    (本章完)

第133章 到龟兹缔结盟约 国宴上再生变故(上)() 
    思索之中的王玄策,看着他们两个玩耍之中的吵闹,随即就嘱咐到:“别吵了,这已经到了龟兹地界。针对龟兹之情况,来的时候我已经嘱咐过了,一定要多加小心!”听此一言,两人随即停止了斗嘴,接着就传下令去,众人加强戒备。

    日出了又落,沿着繁华的西域商道,经过一些时日的平安行走,三十余人的大唐使团,就这样安全到达了,龟兹国的王城伊逻卢城。

    正如书中所言,这伊逻卢城方圆十六七里,也是建在绿洲之上。城墙均为夯土结构,城高数丈,宽约两丈,四周均有城门与外界相连。

    细细的琢磨起来,这伊逻卢城修建的颇有章法。不仅这羊马墙和瓮城建的甚为坚固,更有马面、团楼、女墙、突门伴随这夯土之结构,利于攻防。

    一条蜿蜒三丈来宽的护城壕,引来旁边之库车河河水,显得深邃而不可测。如不出意外,这护城壕内必定也是淤泥遍地,竹签,铁针密布其中。

    这城门依旧奉行卯时落桥,申时关闭的惯例。因为是西域商路的重要节点,所以形形色色的各地商贩,与此起彼伏的悠扬驼铃声,让这里很是热闹。

    到了这伊逻卢城的吊桥门口,王玄策等人告知守门兵士,他们乃是大唐国出使龟兹国的使者之后,就被守门兵士热情的迎入了城内之驿馆。

    没多大一会,这消息自然就被传至了这龟兹王宫。虽说这些年两方通吃,也给大唐称臣多年,可是一直不曾有天可汗的使者前来。当龟兹国王白苏伐叠,听闻大唐国派遣使节前来出使之时,也是颇为意外。

    于是,就和国相那利这么一番合计:虽说大唐曾经拒绝和亲,可是来者都是客,既然来了就应该以礼相待。因此,就决定传大唐国使节,前来王宫会见。

    自从王玄策等人到了这驿馆之后,这的驿丞听闻他们是大唐国使节;因为他向来对大唐颇有好感,所以对他们不仅显得很是殷勤热情,并且还上等的房间伺候这。

    一番寒暄之后,也彼此熟悉。王玄策等人看到此等景象之时,也慢慢的放松了警惕。没想到这龟兹国官员,还算知书达理;不过在没有见到这白苏伐叠之前,也不好妄下结论,因此王玄策依旧暗示众人加强警惕。

    没多大一会,这驿丞又是笑脸而来,恭恭敬敬的礼请道:“启禀王长史,我大王刚刚传下旨意,有请贵使们前往王宫相见,马车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多谢驿丞,请稍等片刻,容我等换一身干净的官服就走”王玄策还了一礼道。

    “善”驿丞依旧和善的答道。

    于是,这王玄策和周陈二人,换了一身干净的官服之后,就带着赠送给白苏伐叠的礼物,随着驿丞登上了等候的马车,朝着龟兹王宫走去。

    这龟兹王宫不大、也不小。不大那是和大唐之大兴宫比起来,小了很多。不小那是和焉耆王宫比起来,却是大了不少。

    虽说王宫不大也不小,但是经过白苏伐叠这二十来年的静心装点,也显得很是奢华。

    到了这大殿之中,只见这白苏伐叠端坐在纯金的王座之上。王玄策三人依照应有的礼节,伸出双手,长长一揖之后,就被这白苏伐叠赐座于右侧,而国相那利则在左侧相陪。

    紧接着的议程,就是敬献国礼的环节。随着这唐梵译本的《道德经》的打开,阎立本亲画之老子画像的展现;以及大唐宫廷匠人,亲手制作之紫陶素面茶具的呈现。

    再加上王玄策又用声情并茂的话语,说明赠送这些国礼之目的,以及使用方法之后。当知晓均是大唐皇室所用之物,这白苏伐叠也是万千欣喜。

    随着这国礼赠送暂时告一段落,但见这龟兹国国相那利率先问起:“不知上国使节,出使我们龟兹所谓何事?”

    “为了修两国之好,为了这丝路商道的通畅,为了这继往开来的友谊而来。”王玄策款款说道。

    听闻如此慷慨的话语,这白苏伐叠随即哈哈大笑到:“两国相交多年,我龟兹国自然是和天可汗一条心。不仅听从天可汗之诏令,更不会有二心,这也是经过时间检验之事,所以请王长史放心,也请天可汗放心!”

    “如此甚好,只希望真如大王所言,两国能缔结盟约,以求永久之和平”王玄策顺着白苏伐叠的话语说道。

    于是,在这欢天喜地的会面之中,两国本着互利友好的原则,就这样轻松的,缔结了友好盟约。这龟兹国王白苏伐叠也在这,有李世民亲自书写的国书之上用了玺印,写下了不可更改的友好墨迹。

    虽说两国之关系看起来很是顺利,但是这龟兹国相那利,眼睛中似乎流露出一丝隐忧与奸诈的肃杀之气,这一幕也被陈茂材看在了眼中……

    自缔结这盟约之后,两国之间互致问候,经过这一番寒暄,均感觉颇为谈得来,故而这龟兹国王白苏伐叠就按照应有之礼仪,决定设宴款待这大唐使团一行。看着天色尚早,王玄策他们也就暂且回到这驿馆安歇,稍后再来到这王宫之中,参加晚宴。

    行过礼节,深表谢意之后,王玄策三人也就退出了这龟兹王宫。看着别无他人,陈茂材就低声的对王玄策说到:“刚才在会见龟兹王之时,大哥你一直在和他商谈,似乎不曾留意到一旁的国相那利。不过我却看得真真,从其眼神之中,我感到了一丝异样的杀气,我们一定要小心为好。”

    “他一国相,能够怎样,何况这国书都缔结了,他要敢来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