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去敲门吧”王玄策一边指引这种兄弟,将马匹栓于这拴马桩上,一边就引着这周陈二人,来到了这寺门跟前。

    随着清脆的“咚咚咚”三响,这陈茂材,就轻轻地叩响了这寺院的大门。

    “谁呀?”只听这寺门内传出了这小沙弥的声音

    “我们是行明法师的故人,今日是特来拜会大师的……”陈茂材轻轻地回话道。

    “我师父,今天不会客,你休想用这样的法子让我打开山门和你辩经”正是因为这鸠摩利罗的名气太大,以至于这小沙弥草木皆兵,以为这鸠摩利罗又折返了回来,找了这样一个法子欺骗与他,骗他打开山门……

    “什么辩经不辩经的,我们是大唐国来的使节,是来礼佛的”陈茂材纳闷的回复到……

    听闻是大唐国来的使节,这小沙弥随即小心翼翼的通过这门缝,往外面瞅了这么一眼,当其发现还真的不是这鸠摩利罗之时,随手就打开了山门,双手合十,对他们施了一礼道:“失礼,失礼,我以为你们是又来找我师父辩经之人呢”

    王玄策也是双手合十,回了一礼道:“我等是行明法师的故人,你就说是大唐国来的王玄策,他自然会知晓,还劳小师父,快去通禀一声”

    听得王玄策如此之说,这小师父赶忙就又掩了这山门,入了这寺院的后殿,通禀去了……没多大一会,就见着山门大开,行明法师带着几个弟子,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跟前。

    “老僧不知是王长史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赎罪”行明法师迎到这山门口之后,带着歉意对王玄策说道。

    “大师哪里话,施礼的应该是玄策,这次前来,也未曾提前通报一声,是我的失礼”王玄策也是随着他的话语,颇为有礼的回复到。

    于是,在这众人的一番寒暄之后,行明法师就将他们引入了这鹿野寺内。看着巍峨的寺院,王玄策疑惑的问到:“听闻大师的寺院,向来香火鼎盛,不知道今日为何要闭门谢客呢?”

    听得如此之问,这行明法师无奈的长叹一声回复到:“唉,王长史这次游历我五印度也有不少日子了,这鸠摩利罗你应该听说过吧?”

    “听说过,此人这几年来,时常挑战这五印度各大寺院,让咱们的佛教也凋零了不少呀,莫非他也前来挑战鹿野寺了?”王玄策随着他的话语,就问到。

    “是呀,在今日的前半晌,这鸠摩利罗孤身一人,就来到了这山门之外,指明要挑战老僧,可惜的则是,这么多年以来,老僧虽然对佛法感悟的颇为精湛,但是却不能有这有效的理论依旧,将其公布的论题击破,只能够如此呀”这行明法师话语之间,不由得多了甚多之感慨……

    面对如此之一幕,王玄策该如何答复呢?请看下回……

    (本章完)

第377章 鹿野寺再谈舍利 佛像前诚心许愿(上)() 
    “对这高深的论断论据之问题,特别是你们这别具特色的辩经方式,在我大唐还未曾有过;不过通过你们这有理有据的说服,确实让玄策这些年大开眼界。这些日子以来,尽管未曾见过这鸠摩利罗,但是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霸道无理,如若有朝一日能够见到,我定要替法师好好教训他一回,以解法师心头之狠,以雪五印度佛教的耻辱”王玄策也是带着一丝怨言说道……

    听得此番话语,这行明法师赶忙制止到:“王长史万万不可,虽说你甚为这上国使节,并且威名也远播我五印度大地,教训一婆罗门教僧人断然是可以的,也是没有问题的。尽管这鸠摩利罗在这多次辩论之中击败咱们佛教之高僧大德,但是从他秉性上来讲,他并不是坏人。”

    “大师此话怎讲,他都已经把你们欺负成这样了,还不坏吗?”陈茂材带着疑问,就先王玄策一步问到。

    “我们这辩经,指的是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过程,在这种逻辑构架下,如若失败,这种失败也是让我们心服口服。因此这不能说是欺负,虽说他来挑衅我这鹿野寺,但是自关闭山门之后,他也未曾出现。当然了,这最重要的也是老僧技不如人,所以,恳请王长史你们如若遇到这鸠摩利罗,一定要善待于他,这不仅是老僧的心愿,也是所有败在他手下的佛教高僧的心愿。”行明法师言辞恳切的向王玄策等人请求到。

    面对着行明法师如此的请求,王玄策等人虽然微微一愣,但是感觉这法师话语之中也不无道理,毕竟这鸠摩利罗也是在道义之上,将这众多天竺僧人给辨倒,还未曾在这肉体或者武力上伤害这众多佛教高僧,这一点看起来,也是可取的。冷静下来之后的众人,不由得,就对这鸠摩利罗又多了一份异样的感觉,顿时想会会他的念头,就涌上了众人的心头……

    “不知王长史这次出使我五印度,所谓何事?”行明法师一边走着,一边就向他们问起此事。

    “实不相瞒,我等此次出使五印度,正是因为这佛教在我大唐日渐兴盛,我们这次正是奉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旨意,前来咱们五印度观瞻佛之遗迹,代为礼佛”王玄策如实相告道。

    看着夕阳即将下沉,霞光也将染满天空,行明法师于是回复到:“今日天色已晚,不如王长史等人就暂且在我这鹿野寺安歇,以待明日才诚心礼佛,如何?这么久未曾见面,趁着今晚,咱们也好好聊聊”

    “如此甚好,多谢大师的美意”王玄策拱手施礼回复到。于是,他随即转身,吩咐小六安排好众人之后,就引着周陈二人,跟随大师到了这禅堂的门口……

    在行明法师的邀请之下,三人随着大师以及他的侍从就步入了这典雅的禅堂。只见这禅堂,大约有三四十个平方的大小,坐东朝西。禅堂里面布置的也甚为雅致,在这东侧山墙的正中,有一一尺来高的鎏金佛像,安奉在红木几案之上。

    而这正北侧的山墙处,则是一床榻,在这南侧房门的旁边随窗的位置,则是一对桌椅,其他空余的地方,则是安放着古老的贝叶经卷。当然了在这禅堂的正中也有一个方桌,外加四个明黄色蒲团。在行明法师的礼让之下,众人也按照这原有的礼节,尽数落座;行明法师随即纷纷侍从,冲泡了几杯红茶,被他亲切的安放在列位的面前,当然,这茶具也很是简陋。但是茶的效果却丝毫并不比大唐的香茗有这差别。

    率先开口的依旧是行明法师:“刚才听王长史说起,这佛教在你们大唐日渐兴盛了起来,这可是玄奘法师的功劳?”

    “正是如此。当年,玄奘法师归唐以后,先帝素闻其是一高僧大德,故而就亲自相问这佛法上的问题,玄奘法师都一一精彩作答。再加上大师归唐之时,又带回了甚多之佛教典籍,于是,这佛教上有朝廷支持,下有精湛的佛教教义,故而使得佛教在我大唐日渐兴盛,再加上我大唐今日之陛下与皇后均信奉佛教,所以,这佛教在我大唐目前也算是大兴。”王玄策轻押一口茶水之后,对行明法师回复到。

    “这都是佛陀的荣光呀,向来没有一个宗教可以在一个地方长久,特别是在我这五印度大地之上,佛教与婆罗门教本自一脉,这些年来,在这根本的教义问题之上,似乎已经难掩佛教之颓势,特别是这鸠摩利罗出现以后,已经让佛教在百姓之间的根基,日渐消亡,所以老僧也时常担心这佛教的未来方向。听长史这么一说,老僧心中倒是宽慰了不少,毕竟这佛陀的荣光,依旧存留世间。”行明法师面带悦色的对他们三人回复到……

    “多谢大师,看得起我大唐,咱们这五印度,向来就是佛教的根基。朝代也有时常的更替,而这宗教也有兴亡往复,这佛教自诞生以来,也出现过多次兴亡更替,我想这次也断然不会例外,这仅仅只是一时的消沉罢了……”王玄策安慰行明法师到……

    “王长史所言甚善,希望如此……”

    “我等此次前来,另一方面,就是准备礼拜这佛陀遗留在咱们五印度大地上的两颗至宝佛指骨舍利和佛顶骨舍利,可惜的则是,这两颗至宝,目前均下落不明,不知大师可曾知道其下落否?”因为也算是老友,更了解这行明法师之为人,所以,王玄策就打开天窗直接问到。

    “这件事情,这些年我也听别人说起过此事,当时这佛顶骨舍利在这劫比他国之大珈蓝寺供奉,而这佛指骨舍利则是在这曲女城的王宫之内供奉,可惜的则是因为十年前阿罗那顺的行梵灭释,以及篡权夺位,就失踪不见了,这些年老僧也曾打探过这两颗至宝的下落,可惜的则是依旧未曾获得丝毫的线索,当时那几年,还怀疑是不是王长史给带回大唐了呢?最后发现却不是”这行明法师轻轻的押了一口茶之后,话锋一转微笑着对王玄策等人说到。

    (本章完)

第378章 鹿野寺再谈舍利 佛像前诚心许愿(下)() 
    “哎,大师这是哪里的话,玄策向来不干这偷鸡摸狗之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素养,更是使节使命的使然,如若此,如何能够结交这诸国,如何能够让别人信服。当年这佛牙舍利,是这戒贤法师再三相赠,玄策不得已,才将其带回大唐。如今在我大唐也庇佑这我们的万千百姓,大放光芒。”王玄策如实相告到……

    “哈哈,所以嘛,老僧断然感觉王长史不是这样的人,不知你们这次出使这五印度,可曾打探到这两颗至宝的下落?”

    “实不相瞒,至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之时间,我等也游历了这五印度甚多的山山水水,明面上或者暗地里,都在不时的打探,可是均未曾寻获其中的丝毫踪迹,所以,也深感惋惜,只希望这佛陀的至宝,千万不要蒙尘呀……”王玄策带着一丝忧虑回复到。

    “王长史尽可放心,这佛陀至宝,向来不会蒙尘,并且无坚不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破坏的了。既然他在我五印度消失不见,我想他正在这暗地里,寻觅这佛教兴盛的国家,前往那里佛光普照,庇佑万千百姓。”

    “如此甚好”

    但见这行明法师顿了一下神,转念一想道:“其实吧,听闻王长史刚才的一番话语,以及这么多年以来的接触,老僧还真想这两颗佛教至宝能够也像这佛牙舍利一样,流转到大唐。”

    听得他的这番话语,王玄策等人也是一愣,这是什么意思,是要试探他们吗,虽说王玄策一时也拿捏不准,但是依旧将心中所想,如实相告到:“大师这话何解?这两颗宝物可是佛教的圣物,我大唐国可是万万承受不起这份荣光。”

    “唉,王长史千万不要介怀,这乃是老僧发自肺腑的话语,如今我五印度佛教凋零,即使这两颗舍利被安然的供奉,也起不到佛光普照的作用;况且你们大唐如今四海一统,国力强盛,佛教日渐兴盛,如若这两颗舍利,能够流转到你们大唐,这佛教必定会大兴,佛光也将更加的光光四射。而这也是老僧身为这佛陀弟子,所愿意看到的,毕竟佛陀的荣光依旧留存人间。”行明法师注视这王玄策等人,如实相告到。

    听得他如此之说,王玄策也大致了解了行明法师之心思,于是也发自肺腑的相告到:“如若此,也真是我大唐的幸事。在我等前来之时,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