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塔可有名号?”陈茂材随口问道。

    “此塔名唤断牙塔”行明法师答复到。

    “断牙塔?这么巍峨的一座宝塔,为何起这么一个血淋淋的名字呢?”周曾疑惑的问到。

    不仅周曾疑惑,王玄策等人也是稍稍的有一些诧异。但听这行明这样对他们解释到:“当年佛陀在这里,修菩萨行,因为修行的需要,就示现为六牙象王。正是因为这六牙象王,不仅威猛,更是有六根漂亮的象牙。所以,就勾起了贪心猎人的恶念。因为他们深知这六牙象王对袈裟身怀敬意,因此一方面假意的穿着袈裟,另一方面就拉开强弓,伺机捕杀他。这佛陀当年正在修行这菩萨行,正是因为对袈裟心怀敬意,一方面不想玷污了袈裟,另一方面也不想大开杀戒,于是就折断了自己的象牙,交给了他们,后人为了纪念这佛陀的善行,就修建了此塔,名唤断牙塔”

    “唉,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六根象牙,就这样让佛陀轻易的施舍出去了,他不疼吗?”小六带着一丝惋惜之情,就说出来心中的所想。

    “疼是自然的,但,这就是佛陀的伟大,不管在任何时候,他想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其次才是自己,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这次举动,同时感化了这些猎人,自此以后,这些猎人都带着周围的百姓,皈依了佛法,皈依了佛陀”行明法师又这样对他们解说到。

    “可是法师,这与咱们鹿野寺的来历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呀”周曾依旧疑惑的向他问到。

    “的确,直接上没有关系,但是间接上却有着牵连,正是因为当时佛陀在这里修菩萨行,所以,就幻化成了不同的动物,比方说泥猴,鸟,鹿等等,而咱们这鹿野寺,正是因为他幻化成鹿之时,所产生的故事,各位使节,请随我来”这行明法师,一边讲述着,一边就将他们向这佛塔不远处的大树林里面的一处佛塔引去。

    随着众人来到这佛塔跟前,只见眼尖的周曾,就见这佛塔旁边,一块青石之上,梵文抒写的施鹿林三个大字,于是就开口向法师问到:“这就是施鹿林吗?”

    “正是。而这也是我鹿野寺来历的一部分”行明法师望着他们说道。

    “不知这佛塔以及这施鹿林可有何故事来历?”王玄策望着这和刚才的断牙塔一般高大的佛塔,向行明法师请教到。

    “有,请听我慢慢道来”只见这行明法师顿了一下神之后,就接着给他们说道:

    “这座佛塔正建造在,当年这佛陀和提婆达多都作为陆群之王,修行这菩萨道,用不同方式处理同一件事情的地方。从前,在这片大树林之中,有两个鹿群,每个鹿群,均有五百多头鹿。因为这里的鹿长的非常的壮美,当时的国王,就时常来这里打猎游乐,随即就打破了这片森林原有的清静。为了谋求安定,当时的佛陀幻化的菩萨鹿王就和提婆达多幻化的提婆鹿王一商量,就决定以这样的方式,向当时的国王请求:“大王和众臣工,在原野之中比赛打猎,任意放火,箭如雨下,所有我们这些动物,顷刻之间就会丧命,不几天就会腐烂发臭,不能供你们长时间的使用。希望能够让我们根据等级次序,每天向您交纳一头鹿,这样以来,大王有新鲜的鹿肉使用,我等也能稍稍的延长一点寿命,当时的国王感觉到他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随即调转马头,引着众臣工就回去了。这样一来,这两群鹿就轮流向国王每天交纳活鹿。”

    话说到这里,听得众人也是心情沉重。但听这王玄策这样说道:“唉,没想到当年佛陀为了让众生多活几天,还能够做此感人之事,实在是让人心生敬意呀”

    “是呀,这国王也真是的,一点都不知道善念,这鹿也多不容易哎呀,你这样天天吃鹿,实在是让人太过愤恨,我感觉应该一个月敬献一头才是合理的,何必要每天都敬献呢?”周曾的直筒子性格又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没想到,你小子,今日竟能如此的宽厚,不过呀我感觉你这个提议也是对的”陈茂材于是就随着周曾的话语,对他投去了夸奖的表情……

    (本章完)

第381章 施鹿林谈论人生 三兽塔畅聊传说(上)() 
    听得他们这番宅心人厚的话语,行明法师也不由得多了一些感慨:“是呀,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干嘛非要每天敬献呢,但是我师父告诉我,这就是佛陀异于常人的地方,不仅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可以望见这事物的结果。”

    这一句话,说得众人也深表赞同。待众人稍稍停顿之后,只见这陈茂材这样问到结果:“大师,那最后呢?”

    听得他的继续问起,这行明法师顿了顿神就这样说道:“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顺序,敬献过一段时间之后,恰好有一日,论道了提婆鹿王鹿群里的一头怀孕了的母鹿。按照顺序,今日必须给她敬献出去。于是,她就来到了这提婆鹿王的面前,求情道:“我知道我虽然该死,可是腹中的胎儿还没有论到死呀,希望可以让我生下这个孩子之后,再去受死”。

    提婆鹿王虽说很是惋惜,也很是心痛,但是依旧大怒道:“我知道你说的一切都是实情,可是谁不把自己的性命看的很是宝贵呢?”

    听得这番话语,再看看这提婆鹿王的坚定表情,这头怀孕的母鹿,知道这一切似乎都已经不可能挽回了,但是为了肚子的孩子,她还想再挽救一下,于是就来到了菩萨鹿王的面前,向他哭诉到:“我们的大王不仁慈,我的死期要到了,但是我肚子中还有一个孩子,希望菩萨鹿王可以想想办法,救救这个孩子的一条性命。”

    当听闻这母鹿如此的这番话语,菩萨鹿王也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慈母之心,真是让人感动呀,这种祸乱施加到还未成形的胎儿身上实在是不应该,既如此,那就有我代你去吧。

    于是,这菩萨鹿王就来到了这王宫的门前,准备代替怀孕的母鹿一死。他这一路走来,路上的不少行人当看到这菩萨鹿王来到这都城之时,都是深感诧异,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代替母鹿前来受死。因此,引得不少都城之中的百姓前来观瞻。刚开始,国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谣言,因为他也不相信这鹿王竟然会代替自己属下前来领死。一直到这守门的兵士告诉他了一切,他才敢相信。因此,就赶忙传菩萨鹿王进来问话到:“鹿王你为什么这么急着来送死呀?”

    这时候菩萨鹿王端端正正的回复到:“有一头母鹿本应该是她来敬献给大王的,只是因为她的腹中怀上了一个胎儿,我的心中实在是不忍让她送死,所以我就冒昧前来代替她而死。”

    听得他的这番话语,这国王不由得心生怜悯,就感叹到:“唉,我是一头长着人身的鹿,而你确实一个长着鹿身的人呀。本王实在比不上你呀”。

    于是,国王就命人把所有还在囚禁这的鹿,尽数释放,命令他们不用再每日送鹿了,同时还把这片森林作为鹿的聚居之地,予以赐还。后来人为了感念国王的恩德,随即就将这片树林称作“施鹿林”。自此以后,这里不仅成了鹿的海洋,并且又一次恢复了平静,于是鹿野的称呼,也就日渐多了起来……

    而这就是我们这鹿野寺,得名的基本原因……

    听得行明法师这样的一番解说,但见这王玄策也不由得感慨到:“万万没有想到,佛陀当年在修行菩萨行之时,还有如此之善行,这份善心不仅仅让人动容,更应该让人学习,世事万物,众生平定,只有和谐相处,方可以展现出一派繁华只想。”

    “大哥所言甚善,这老王国的那句话语,也让我感触颇深,我是一头长着人身的鹿,而你却是一个长着鹿身的人呀,纵观这一路走来,多少人披着人装做着畜生之事,而又有多少人虽然面貌丑陋但是却行这菩萨的道行,这真是世事无常呀。阴阳颠倒呀”陈茂材也不由得感慨道。

    其实,生活之中,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很多人,很多事不仅充满了尔虞我诈,奸诈自私,还有甚多的痛苦与烦恼。虽说我们都是平常人,与佛陀的修行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我想,拥有一份善心,一份善念,这倒是应该的吧……

    “所以嘛,做人做事,一定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国王最后的德行也很是可取的,一方面他被菩萨鹿王感动,另一方面他也应该为自己的曾经的恶念负责”周曾也不由自主的就说出了这番恳切的话语。

    “你们三人,均所言甚善,这份感慨也很是贴切。而这正是佛陀时常教诲我们的善念,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要损害别人之利益,更不要踏着别人的尸体上位,只有此,所有的天下万物才会和谐的相处,平静的生活,达到你们华夏思想中的天下大同。”行明法师于是就说出了他的这番话语……

    其实,他的这番话语,就是最为直白的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勤勤恳恳,本本分分,是自己的终究就是自己的,逃也逃不掉,不是自己的即使用尽权术得到,也终归是一场空。做人做事,只有秉承不损坏别人利益的年头,到头来才可以永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故事真好,回到咱们大唐之后,我一定要讲给我的宝贝儿子听”周曾不由自主的就秃噜出来这样一句话语,瞬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待这份笑声过后,只听这行明法师,依旧面容和善的对他们和蔼说道:“前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当然也和你们华夏文化有这很大的渊源,不知你们是否愿意再次观瞻……”

    听得行明法师,这番话语,众人自然也是颇为欣喜,于是就赶忙应承了下来,请行明法师再行讲解一番。听得他们尽数愿意倾听,于是这行明法师就引着他们出了这施鹿林,往东前行了一里左右的路程,就来到了这三座高大巍峨的佛塔跟前。

    (本章完)

第382章 施鹿林谈论人生 三兽塔畅聊传说(下)() 
    只见这三座佛塔,不仅塔基高大,并且均高三百来尺,且都为砖石垒砌而成,虽说经过甚多年月的风吹日晒,但是佛塔依旧展现着他的巍峨雄姿,在每一层均有不少小的佛龛,而这佛龛里面供奉的不是佛陀塑像,也不是罗汉身姿,而是一个个小动物。

    望着这一奇怪的景象,周曾带着甚多的疑惑率先问道:“大师,不知这三座佛塔,佛龛之内为甚尽数供奉的都是动物呢?”

    “周使节这句话问道点子上了,这三座佛塔礼敬的乃是,狐狸,兔子和猿猴,所以名唤兽塔。”行明法师随着周曾的话语,就帮众人答了疑,解了惑。

    “愿听法师详细诉说”王玄策颇为有礼的向行明法师请教到。

    于是,这行明法师就清了清嗓子之后,对他们解说到:“这三座佛塔,是当年佛陀,修菩萨行的时候,焚烧自己的地方,后来人为了纪念他,因此就兴建了这三座佛塔。在佛陀成劫初期,在这片树林之中,有一只聪明的狐狸,一只温顺的兔子,一只伶俐的猿猴。三只小动物,虽然是不同类的,但是却彼此亲爱和睦,时常在一起嬉戏玩耍,修行修心。

    当时的天帝释,看着如此的和谐一幕,就想考验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