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宫乱-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若是没有太后的突然召令入了宫,她过得大概会是另一番人生吧,那时将会有一个怎样的人能被她所爱?亦或是……入宫后在这个地方,她一生都只能这样凝望那个女人的背影而终老吗。

    这样的念头伴随着她入住未央宫开始,从春夏到秋冬,从盛权到封宫,从生再到死,也仍然是无解的回答。

    而如今,她又重新回来了,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不,或者说所有的东西都回到了过去,唯有她背负着沉痛的过去和生死未卜的现在,回到原地重头开始。

    依然谁也不能依靠。

    依然是一个人。

    沈淑昭有些发怔,过了片刻,她缓了过来,掩着莫名泛酸的悲伤,她轻声回了一声也好……也好。

    然后她缓慢地站起了身,身子有些发迟,王献赶紧上前虚扶着她,低头弯身对着她柔和说道:“二小姐请,往外便是。”

    剩下绿蓉等三个宫女于是便领着沈淑昭就往门外走,她们刚刚踏上了榆木长廊,宫女惠庄转头对着门口侯着的其他婢女命道:“二小姐要沐浴,赶快去备事。”

    那六个婢子听到后,马上都跑去寻了换洗的衣物与香薰物。

    穿过弯弯绕绕的长廊,几个宫女们将沈淑昭引入了能够沐浴的雅间,那是在西房的最后一间屋子。

    一推开纯香木门,进去后再往里走几步,就会看到日出东方的屏风横于面前,背后就有一个宽敞的温池。

    宫女们先就带着沈淑昭进入了衣间,就开始为她宽衣解带。接着好些婢子从外面端来了嫣红花瓣和名贵中药来,熟练地放进温热的浴池中。

    过了不久,等里面的沈淑昭沐浴完了以后,又带着她回到了衣间,几个宫女手里捧着几件漂亮的衣裳和一些首饰,让面前的主子挑选,这些都是沈府的老夫人特意吩咐带进来的。

    沈淑昭手随手一指,择了一件面料素净且不失大气的栀子色绣花月光裙,毕竟太后老人家就喜欢看穿的稳重的年轻人。

    今晚想必皇上不会和她们见那么早,再加上太后近日来在宫中的大兴朴素之举,于是沈淑昭索性去迎了太后的喜好,连珠花都挑得简单起来。

    第一次见面时穿的隆重,是对太后的敬重;第二次见面时穿的素雅,是在表达对太后举措的支持。

    宫女开始为她梳妆,侧身时沈淑昭不经意间抬起头,发现对面墙上的极高处挂着很多副书法字和白百花丹青图,一时吸引了注意。

    她眯上眼去看,瞧见那字体温润如玉,又字字刚劲,既有江南柔情的细雨之感,又有暴风雷雨的狂作,好似躺在杨贵妃榻上绝代佳人的云鬓散乱,却也像骑着战马无畏奔跑地勇女木兰坚毅的侧脸。

    温柔与刚强并存,婉约美中又透着大气之凤,令人深思。

    这些字下笔的力度与起程转折和清莲阁门上挂着的牌匾很像,几乎可以结论是一个人写的。

    沈淑昭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之情,她观赏着墙上的书法,出声询问道:“这书法可是出自哪位高人名师之手?”

    旁边为她绾发的惠庄听到后笑了笑,答到:“这可不是出自大家之手。”

    沈淑昭听后更加疑惑了,惠庄拿出锦红缎盒子里的束带为她绾上,同时回答着沈淑昭的话:“回二小姐,这里全都是长公主以前写的。”

    惠庄的一字一句,说得轻慢,却好似轻羽落在了心间,让沈淑昭的心忽然被触动。

    长公主?

    哦……原来是她啊。

    沈淑昭轻轻嗯了一声,然后看着这些字出了神,眼前依稀回忆起了这位长公主模糊的模样。

    前世里她是几乎没近处见过她的,她们唯一的一次相遇仅仅只是在长公主出嫁之时。

    那年她入宫后不过半月,长公主的出嫁之事,一时轰动洛阳城。

    人们纷纷聚在京都中心的大道边上,因着街上禁军的要求,只得又转回屋子里,却又爬上了楼台和屋顶,就为了求得看一眼皇家嫁女的大场面。

    十里红妆,白马结伴,天子亲送,其马车和仪仗队皆超过了一般长公主的嫁亲规格,如此风光,由此可见太后对这亲女的无比厚爱。

    车队出宫前,天子站在高台上,一旁的黄门侍郎当众念出圣旨,宣破例册封公主为坤仪大长公主。

    沈淑昭那时只是一个贵人,按规矩是站在皇后身后的。

    她看到身着嫁衣的长公主坐在马轿的红色帐帷里,光是惊鹄髻上的二十八支步摇和额前贴的细金羽毛华胜,都让人望而感慨皇家气派。

    可惜瞧不见里面佳人的真颜,她是真真切切的想知道,这宫里宫外人人皆赞誉为难得的美人,究竟是何珍贵模样?

    沈淑昭在远处一直看着长公主,不由得发出感慨,世间有谁在出嫁之际有这样的荣宠,一生都可无憾此时也。

    公主的马车开始启程,皇帝皇后走到高台处目送走远,下台的众妃相继跪送,沈淑昭也跟着跪了下来。

    当仪队的第一乘马车开始经过她前面时,她愈发想要看清公主的模样,是否比艳冠长安的沈庄昭更美?若真如此,那该何其庆幸那是一位公主而不是妃子!

    众人都低着头的时候,她偷偷抬了目光,那马车走得很慢,当长公主的白马马车经过时,她才终于第一次看清了坐在层层薄透的嫣红帐帷里的人,然后她的身体一下子就僵直住了。

    被六匹白马牵着的马车上,长公主戴着面纱端坐于内,只露出了远山黛眉下的一对含露眸,她额间的一点朱砂,好似胜过漫天皑皑白雪里的红梅。

    只是这一望,就迅速地在沈淑昭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而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长公主望向周围跪拜着的万千命妇的目光,随着马车的经过顺其自然地落到了她的身上。

    马车上的长公主虽有一头齐腰的青丝,却从眉目间透出比一般柔美女子更英气的味道,为她的美增添了特有的韵质,有别于一般美是娇媚的女子。

    当四目相对之时,沈淑昭愣了一下,心下顿时慌乱,马上她很快发现——与此同时这位高贵无比的天女似乎也在打量着自己。

    沈淑昭赶紧低下了头,仅仅只是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着,就足以让她羞得慌忙错开了视线。

    比起这个,偷看的事居然被看到了,这样不敬之事若是被人知道怕是会惹恼了皇上。

    可是……沈淑昭回想起刚才对上双眼的那一幕,长公主之前望向远方的眼神里,为何竟然是充满着忧郁的?

    这样的大喜日子里,公主却颦蹙着眉头,忧心忡忡地一路看着所有向她贺喜与表达敬意的人,这是为何?

    声势浩大的仗队越走越远,沈淑昭和所有后妃都终于起了身子,她一人望着那抹鲜明的正红色逐渐消失在了宫门处,久久不能释怀。

    她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世人诚不欺我!

    如今重生之后,回到长乐宫的沈淑昭,看着墙上公主留下来的字,又回忆起了前世里长公主的容貌,左不过多了一个想法:人美,字也美!

    一旁的宫女看着面前陷入沉思的沈淑昭,互相疑惑地各自望了一眼,绿蓉终于忍不住,轻轻咳了一声,问:“二小姐?”

    沈淑昭回过神来,立马红了脸,掩着失神顺势说道:“咳咳……既是长公主的字,那为何要挂在这里?”

    惠庄接着笑着答她:“听长乐宫里的老人说这些都是公主几年前写的,其实太后娘娘的宫中哪里都挂着殿下的字呢。”

    沈淑昭点点头,身旁的宫女已经开始为她描妆了,她也不再多问。而绿蓉倒是说起了长公主的事,听起来她似乎对这位公主十分倾佩。

    “长公主是太后娘娘的长女,传闻当年太后生长公主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周折,所以太后很疼爱公主,只要一和太后提起公主呀,太后的眼睛就总是弯着的!”

    绿蓉笑眯眯地说着,她身边的惠庄却暗自瞟了她一眼,带着说不清的情绪。

    沈淑昭听完绿蓉的话,在心里自己算了一算,只要下月太后生辰宴一过,就是长公主出嫁的时候了。

    于是她随口接道:“下月便是长公主的大喜之日,太后怕是会更加高兴的。”

    此话一出,顿时让这几个宫女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狐疑地看着沈淑昭,都愣着不说话。

    沈淑昭十分不解地问她们:“怎么了?”

    绿蓉眨着眼睛望着一脸不明就里的沈淑昭,诧异地说:“回二小姐……长公主她——并没有婚约呀!”

    “什么?”

    沈淑昭猛地回过头来,天子皇姐的喜事,理应是早早定好的了,更何况那日如此盛大壮观的排场,怎会没有昭告?

    她察觉到一股强烈的不对劲,这是她前世未曾遇到过的事情,而且太后对她入宫前的事总是避而不谈,究竟那一个月出了什么事!

    沈淑昭匆忙握住绿蓉的手,语气迫切地问道:“此话当真?”

    绿蓉有些被二小姐失态所吓到,她不明白连太后宫里的人都不知道的事,二小姐是从哪里听来的。

    她想了想,认真并且肯定地说道:“奴婢确信,在伺候太后时奴婢从未听说下月就是什么长公主的喜事,娘娘前些日子还说愁公主姻事,想寻个真的配得上的好驸马呢!”

    沈淑昭松开了手,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昏地暗。

第十三章 太后(一)() 
这时惠庄关切地扶过她,问道:“二小姐可是今日来宫时太乏?已经恍惚了几次,要不要奴婢去找些补身的莲子汤喝着?”

    沈淑昭按住她的手,一双深潭似的秋瞳恍神地盯着前方某个角落,出声说:“无妨,待会儿直接去太后处便可。”

    说罢,她揉了揉了头穴,脑海里一闪而过前世里每当她向太后提起长公主时,太后总是言辞闪烁的目光,而至于皇上则更是避而不谈,这般可疑虽令她多心,却并不曾过多去干涉这与她无关的事情。

    也许这其中的政治交易,充满了无奈与仓促,并且也无需对她这个外人说起吧。

    原来在入宫前就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沈庄昭说的“保重”没有错,自己那时此去必定是被迫地卷入一场早已厮杀过并且已经分出了明显胜负的棋局。

    至于自己,就是太后为挽留败局新寻的棋子。

    这样想着,沈淑昭踱步至紫藤木圆镜前,在宫女眼里看起来似乎在打量着自己的容貌,她抬起手来,纤瘦骨骼分明的玉指从上头穴至下脸一点点缓慢滑落,镜子里的她看起来如此妆容清淡,面容温婉,可是却似戴了一层披着人皮的面具般,虚假得可怖。

    她试着笑了笑,但就连莞尔一笑起来间眼神深处都是这样的深寒阴霾,全然不似沈庄昭那般大家风范又充满美人骄傲的妩媚淡笑,和沈孝昭未经世事的傲慢与自信的嫣然笑靥。

    她是早已烧尽的蜡烛,不是初燃情怀的少女,从踏进宫阙的那一刻起,再也无法回到不谙世事的年龄。

    但是很快沈淑昭黯然的目光,又逐渐罩上了带有讽刺意味的光泽,嘴角含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冷笑。

    太后啊太后,原来清高如你,算计如你,位高如你,也会有不得不用女儿换取利益的这么一天!

    沈淑昭略微抬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