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路通天-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方连连摇头:“涨不起,军队的编制太大,全国的军人加起来怎么也有个几十万把,不用多,每个人张一两银子那就得几十万两。”万春芽吐了吐舌头,这个数字实在太吓人了。

    袁方皱眉问:“那小队长呢?大概有多少人?”

    万春芽犹豫了一下说:“每一个校尉手下差不多有五到十个小队,也有更多一点的,比如禁军,一个校尉手下最多有二十几个小队,平均下来的话,差不多十个吧。”

    袁方微微点头:“那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三千五百个小队长。”

    万春芽点头,又提醒说:“姐夫,你不会是想把那些小队长也算进来吧?”

    袁方诧异问:“怎么了?”

    万春芽摇头说:“我觉得不行,小队长其实并不算军官,服役三五年就可以复原回家,流动性太大不好管理,再有,这是军方的福利,他们退役了如果还享受这福利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还有,老兵退役,新兵中提上来的小队长怎么办?投资已经饱和了,没有再投入的必要,而且这样的话人数会越滚越多,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会导致红利太少,失去福利的意义。”

    万春芽的一番言辞,让袁方刮目相看:“没看出来呀,春芽考虑的这么周到。”

    万春芽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我也就是想到哪说到哪。”袁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就不算小队长了。”

    万春芽又苦着脸说:“可是如果只是校尉级别以上的军官,好像凑不出一万两银子。”

    袁方沉吟片刻问:“桑柔,结月,如果你们只是普通的校尉,每年军饷十两的话,你们愿不愿意拿出二十两银子投资养殖场?”

    桑柔很是认真的想了想说:“应该会吧,毕竟是殿下弄出来的,不过我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结月点头说:“嗯,如果是殿下牵头的话我也会投资,就是银子不够。”

    袁方笑着说:“那就行了,这样,校尉级别的军官呢,就按照十五两的上限投资,这就是差不多五千三百两银子了,部将级别的没人投资上限三十两,这又是三千两银子,偏将呢,每人一百两上限,差不多两千两,这样一万两银子就凑够了,加上杨兴的一千两,一万一千两银子应该足够了。”

    万春芽提醒说:“可是,可是大部分人都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吧。”

    袁方笑着说:“可以分期付款,先按照这个数字算,能拿出多少是多少,剩下的让杨兴去补,差额嘛,从欠钱的那些军官的军饷里面扣,每个月扣一些,这样也不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毕竟还有不少人靠军饷养家糊口呢。”

    桑柔惊讶说:“这个办法好,不过殿下不是太吃亏了吗?还有,要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一文钱都不用拿,直接分期付款就行了嘛。”

    袁方笑着说:“分期付款就是贷款,贷款可是要缴纳高额利息的,比如你贷款十两银子,分三年偿还,每年还五两,这样的话三年下来杨兴就能赚到五两银子,他可不吃亏。”

    万春芽惊讶说:“三年,多还一半,这利息是不是也太高了点?”

    袁方呵呵一笑:“我也就是打个比方,应该不会那么多,三年算的话最多应该不会超过三层,不过也不一定,这东西我可不太懂,得需要请教专业人士才行。”商量了好一会,终于确定初步方案,一夜未睡的袁方和万春芽各自回去休息。

    晚饭时,袁方将自己的方案和众人讲了一遍,并详细说明其中的一些利弊,众人听后纷纷点头,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军官退役之后必须交出养殖场持有的股份,养殖场会按照原价给予一定的补偿,再比如贷款方面,利息提升到三年五层,这样才能有效的筹集到更多的现银等等,袁方和万春芽一一记录待日后总结形成书面条款。杨兴呢,拿出五千两公款作为放贷之用,这方面他倒是没有丝毫吝啬,当然,三年赚一半对于他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收入。

    确定投资上限,阎熊第一个站出来,拿出几张银票递给袁方,笑呵呵说:“这是我的那份,你记好了。”

    袁方看着整整一百两的银票,满脸错愕:“你不是说你只有二十两银子吗?怎么一下子又拿出一百两了?难道你贪污?”听到袁方的话,众人齐齐看向阎熊。

    阎熊翻了个白眼说:“你小子别乱说行不?我咋就贪污了?钱不够我不会借呀?”

    袁方环视众人,见一个个都满脸的茫然,试探问:“借?你找谁借的?”

    阎熊没好气说:“你小子别用那种眼神行不?咋的?借钱还得跟你汇报不成?”

    袁方赔笑说:“当然不用了,我就是好奇,而且,而且我也没钱,看看能不能也借点。”

    杨兴嚷嚷说:“老大,我有钱,我借你,利息算你便宜点,就四分五好了。”

    袁方满头黑线:“你小子够狠,我可借不起。”

    阎熊笑着说:“估计你是借不到了,我是管我闺女借的,她就几十两银子,全都被我拿来了,还从陈大夫那里借了点,你可以问问他。”

    袁方一拍大腿:“对呀,陈大夫原来是开医馆的,手里保准有钱。”

    阎熊幸灾乐祸说:“嘿嘿,估计他手里也没剩多少了,他也打算投资呢。”袁方闻言一脸的失望,环视在场众人。

    常迅犹豫了一下问:“袁大夫,你打算投资多少?”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袁方的身份那是相当特殊,按照军职,他就是一个小队长级别的军官,虽然挂着军医院院长的头衔,但那并不算军衔。

    袁方呢,其实还有个暗夜大当家的职务,算官阶的话堪比大将军级别,不过这件事属于机密,暂时还不能公之于众。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世道() 
袁方早有打算,笑着说:“我就一小队长,算是越级投资吧,就按照校尉级别算,我投二十两。”

    杨兴诧异问:“老大,你不会连二十两银子都没有吧?你不是有不少银子的吗?”

    袁方摊手说:“在东州那会把钱都花干净了。”那次带着女兵去郡城,袁方把身上多有的银子分给女兵,花了个一干二净。

    杨兴提醒说:“你在辛大嫂那边不是还有自行车和温度计的股份呢吗?”

    袁方没好气说:“别提了,还不是因为帮你赚钱,那些产业已经从新整合了,现在那东西全都是你的,我一文钱都分不到了。”这事袁方一直没说,杨兴闻言呵呵一笑,没有感动,没有道谢,因为不需要。

    负责记录的万春芽拉了拉袁方说:“姐夫,你要是借钱的话也帮我借点,我的钱也不够。”

    袁方摆手说:“你不用出钱,以后养殖场的事就交给你负责了,算是劳动入股吧。”

    万春芽先是一喜,随即犹豫说:“可是,可是我是亲卫军,有自己的岗位,怎么能总待在养殖场呢?”

    袁方无所谓说:“也不用你一直在那待着,有事的话你帮忙处理一下,定期查查账,平时你还干你自己的事,两不耽误,正好,你不是负责采买吗,以后去养殖场采办的时候顺便看看就成了。”

    万春芽笑着说:“那我可就不客气喽。”

    杨兴挥手说:“跟我们你还客气啥,这是你应得的。”

    接下来,常迅拿了一百两银子给万春芽:“这是我和常衡的。”万春芽接过银票,在账本上记上常迅和常衡的名字。

    袁方惊讶说:“我去,没看出来常将军真是财大气粗啊,一出手就是一百五十两。”

    常衡苦着脸说:“就因为这个,昨天晚上我回家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

    陈信恍然大悟:“刚才你们家仆人来找你就是给你送银子来的?”

    常迅欲哭无泪,点头说:“可不嘛,现在家里除了几件家具之外啥都没了,家里的婆娘跟我老大不愿意,我现在都不敢回家了。”众人一阵哄笑。

    陈信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对杨兴说:“我没什么积蓄,除了几十两没发的军饷之外还差六十两银子,看来只能向殿下借贷了。”

    杨兴见生意终于上门了,乐呵呵的说:“放心,借钱找我就成,我做生意讲究诚信,童叟无欺。”

    袁方翻了个白眼:“五层利息你还好意思说童叟无欺。”

    杨兴梗着脖子说:“咋地?你借不借?”

    袁方的气势顿时消失,赔笑说:“借,为啥不借,先说好了,刚才你可是说优惠的。”

    杨兴笑着说:“那是当然了,都是自己人,我怎么好意思赚老大你的钱呢,就按照四分五的利息算好了。”袁方满头黑线,这货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接下来,在场众人纷纷满额投资,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向杨兴借贷了大半,杨兴那是乐得不行不行的。

    接下来,陈信提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欠发的军饷。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少数的禁军之外,大部分士兵的军饷都未发放,杨兴变卖府邸珍宝,也是想凑出军饷的数额代发下去,就像之前说的,很多人都靠这些军饷养家糊口呢,总不能一直拖欠下去,而那些欠发的军饷,都被扣在掌管财政的司空那里,杨兴刚来帝都就‘遇刺’受伤,所以这件事一直拖到现在。

    杨兴和袁方低估了几句,清了清嗓子对尉迟刚说:“钢管,本殿下封你为讨薪大将军,负责为咱们的士兵去司空那里索要欠发的军饷。”

    尉迟刚顿时傻了:“啊?我去?人家能给我吗?”

    袁方撇嘴说:“他们敢不给,不给的话你就带人去抢,这是咱们应得的。”

    尉迟刚想想也是,点头说:“成,明天我就去试试。”

    杨兴嘱咐说:“去的时候多带点人,不用给他们面子。”

    尉迟刚使劲点头,底气顿时足了不少,然后对雷华说:“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吧,要是真打起来,我根本不够看啊。”

    雷华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打架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第二天,袁方乔装成菜农,在罗四平等人的掩护下出了城和万春芽汇合,一行人在城外远郊转了两天,最后在帝都西北五十里的地方停下,这里是北屏郡和帝都中州的交界处,放眼望去,一片广袤的草原后面,有着几座不大的小山丘,大概也就百十来米高的样子。

    山上树木林立,野草丰盈,其中最高的一座山上还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水道流下,汇于山脚下的一条小河,这个地方可以说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用来做养殖场再好不过了。

    向附近的村民打听,这些山丘被当地人称为铁戟山,那条小河名为流芳河,附近的村民经常在山下的那片小草原放牧,于是得名小牧草原。

    望着眼前这片青山绿水,袁方感慨不已,这样的地方在这个世界很常见,但是在地球,这样的净土已经少之又少。

    抛开那些没用的,袁方找到附近村子的村里,有目的的聊了一会才知道,这铁戟山隶属北屏郡,因为北方山峦连绵,交通不便的关系,这里几乎属于中州最荒凉的地方,附近只有两个小村子,无人开荒种田,以至于大片草原闲置至今。

    告别村正,袁方一行赶往北屏郡的郡城,罗四平全程陪同,安排食宿行程,一切都搭理的井井有条。

    一路无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