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俄国教父-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两点就是大藏省极力想要签署《广场协议》的本质原因,基于这种理论,大藏省对于签署协议之后的预期极为乐观,更有一些大藏省持极端立场的官僚认为在《广场协议》之后要不了多久,日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在这股风潮的影响下,那些反对《广场协议》的声音统统都被掩盖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看到日本市场的表现之后,谢廖沙的一颗心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外汇市场上的平稳并不意味着谢廖沙只能被动的靠着外汇市场来挣钱。等到晚间的时候,随着伦敦市场的开市,纳斯佳手里投资的那些外汇期货让谢廖沙单日净赚将近上千亿美元。

    当初出于风险的考虑,谢廖沙采用的是最稳妥的方式,通过哥伦比亚银行等金融渠道直接和东京银行进行货币兑换。而在英国的外汇期货市场上只有总资金量大概十分之一的投入。谢廖沙知道这在很大程度山都是因为投资者情绪化的影响。于是他果断的指挥纳斯佳的了结手上的期货合约,收获了第一笔财富。

    这笔钱大概在一千五百亿美元左右,谢廖沙打算抽调一千亿美元留在空空如也的外贸银行账户上,用来对付利加乔夫这条疯狗,其余的则通过哥伦比亚银行送到去日本坐等升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谢廖沙亲自料理的,那就是盖达尔的问题。就在大约一个月之前,盖达尔突然闯进了谢廖沙的办公室。直截了当的对谢廖沙说利加乔夫想利用他来刺探外贸银行的底细谢廖沙注意。谢廖沙当时甚至以为盖达尔是不是想升官,想的发疯了。直到盖达尔将事情原原本本的高速了谢廖沙,谢廖沙才半信半疑的接受了盖达尔的说法。

    当天谢廖沙先让盖达尔回去他的答复,并没有热情的接受这个主动投靠的经济学家。不过谢廖沙还是多了个心眼克格勃的朋友调查了一下盖达尔提到的事情。很快,盖达尔所说的一切都得到了证实。

    谢廖沙将盖达尔请了过来,直接了当的询问他为什么不接受利加乔夫的条件?盖达尔给出了一个让谢廖沙怎么也想不到的答案,他说他宁可用《消息报》副总编辑的职位去换取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主任的职位。

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 
盖达尔放着《消息报》副总编辑的职位不选,而是选择站到了谢廖沙这一边。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看中了雅科夫列夫所代表的具有“新思维”的年轻干部们的政治前途。

    盖达尔不是瞎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国内主要媒体上每天都在报道什么,再结合国内发生的几件大事,明眼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什么。过去被禁止放映电影重新登上了银幕,被禁止出版的书籍也可以公开出版了。最最让人感到高兴的是,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音乐和影视作品也登上了苏联的银幕。

    盖达尔虽然是一个经济学家,但是他的政治嗅觉不错,感受到了来自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所以他拒绝了利加乔夫所代表的保守势力,转而向谢廖沙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谢廖沙在明确了盖达尔的确是想要效忠自己之后,就吩咐盖达尔反过来注意利加乔夫那边的动向。谢廖沙给出的许诺丝毫不亚于利加乔夫,他承诺等到外贸银行的审计风波结束之后,会把盖达尔提拔成为外贸银行在西德分行的负责人,负责苏联的国家债务和融资的谈判工作。这是一个干实事的位置,同时也很容易做出成绩,因为西德出于对冷战的担忧,对于苏联的借款要求向来大方,而苏联可以用来偿还西德的外债,从某种方面来说,西德政府的这一行为有点类似于缴纳保护费。

    利加乔夫的暗中渗透让谢廖沙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也促使他加速了对外经贸部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在之后的几天里,谢廖沙越级提拔了大批的从共青团时期就跟随自己的部下们。包括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样靠着谢廖沙的关照发了大财的共青团干部都被破格安排成了外经贸部的职权部门里,靠着共青团内部的关系网络,谢廖沙将触手伸进了外经贸部的每一个部门。

    由于尤里向哥伦比亚的毒枭们借了一大笔钱,而条件之一就是瓦连京的军火交易。就在高尔基兄弟会的高层都在忙着日本的发财大计的时候,瓦连京又拉拢了几个自己在克格勃的同事们和他一起经营军火的生意。

    瓦连京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货源,毕竟阿富汗的武器还是很严格的,总是莫名其妙的不见的话,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面对南美日渐增加的市场需求,开辟新的货源就成重中之重。

    当初瓦连京被分流到了造船厂,而另外有两名同事则被分配到了位于高尔基和乌拉尔等地的军火工厂里。再经过长时间的拉拢和腐蚀之后,瓦连京和他们联手将主意打在了苏联庞大的储备武器上。

    这几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恶化,苏联军方在军火上的投资越来越大,武器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陆军部队陆续的淘汰了一大批的旧型的装备,这批装备被送回到某些地方储备了起来以备不时只需,其实与其说是储备,倒不如说是抛弃。按照国防部的安排,这些武器只有苏联面对大规模战争征召预备役部队参战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而且由于经费和的疏漏,这些武器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战备仓库拉走这些旧型的武器所花费的代价要远小于从阿富汗的部队手中进行收购。而且由于这些武器都是老旧的型,就算是军方也不太重视它们的存在。可是对于南美的那些毒枭来说,这些武器反倒是更为合适。因为毒枭们缺乏军事素养,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把苏联那些型的高精尖武器卖给他们他们也不太会用,反倒是老式的苏联装备,因为结构简单易于上手,更适合埃斯科瓦尔手上的这些和民兵差不多的武装人员。

    瓦连京仿佛闯入了强盗宝库的阿里巴巴一般,开始一批一批的从战备物资仓库采购枪械,手雷,火箭弹和地雷这样的常规武器。在地中海航运强大的运输能力之下,这些武器一船一船的被送到南美。哥伦比亚的军警很快就发现毒贩们越来越难对付了,就连在街头买散货的毒贩和警方火拼的时候都用上了手雷和ak…47。

    哥伦比亚和美国的情报部门面对骤然变化的形势,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经过了反复的调查,中情局终于发现拉莫德罗监狱之战中曾经现身过的那个雇佣兵指挥官的身份,他们就是藏身在加勒比海荷属阿鲁巴岛的前法国外籍军团成员本阿里。

    根据情报显示,本阿里已经取得了埃斯科瓦尔的信任成麦德林集团的军事首领。本阿里现在就在麦德林地区毒贩的秘密据点里为埃斯科瓦尔训练武装人员。但是也许是防止被毒贩们彻底的控制,本阿里的家人依旧居住在阿鲁巴岛。

    现在摆在中情局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利用本阿里的家人来做文章,借助本阿里回到阿鲁巴岛的机会将其抓捕。于是中情局和荷兰政府情报机构连手做了一个局。

    本阿里的妻子住在靠着海边的一栋新买的花园式的别墅里。就在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下午,阿鲁巴岛移民局的官员按响了本阿里家的大门,在他们出示完证件之后,这几个官员走进了这处庄园别墅。

    “夫人,我们非常遗憾的通知您,你和您的丈夫还有孩子当初递交给移民局的材料出现了问题,我恐怕你们将会丧失在这里的永久居留权。”

    “这不可能,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十年了,为什么以前没有通知我们?”本阿里的太太得知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丧失了永居居留权他们要怎么办,回到老家马里吗?那里又贫穷又落后,和阿鲁巴岛比起来,那里就是地狱。

    “求求你们不要让我离开这里,我爱这个国家,只要能让我们一家人留下来,我们什么条件都答应?”本阿里的夫人惊慌失措的说道。

    “夫人,您可以重新提出居留申请,但是的家庭成员必须在七天之内到移民局接受询问,对了,您的丈夫在什么地方……”

第四十四章 抓捕() 
哥伦比亚的密林深处,一阵枪声大作之后,林中的飞鸟纷纷逃离了地面。.しwxs.一身军装的本阿里看着正在从毒贩蜕变而成的战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阿里这辈子最大的本事就是战斗。除此之外本阿里什么也不会干。本阿里从小在马里的乡下长大,这个国家的人民被贫穷,疾病,以及无休止的内战折磨着。离开这个国家,本阿里努力的加入了驻扎在马里的法国外籍军团,开始了自己的雇佣兵生涯。

    法国外籍军团最大的好处就是服役到一定的年限之后,就可以申请法国的国籍,然后到法国去定居。离开自己的祖国,本阿里刻苦的训练自己,努力的在执行任务的行动中表现自己。可以说几乎是自己心中的法国梦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就在本阿里眼看就要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让他的法国梦破灭了。一次一个军团的高级官员试图非礼一个难民的女儿的时候,出于正义感本阿里出手阻止了他。并且还向上面举报了这个官员。让本阿里没有想到的是,标榜着荣誉和忠诚的外籍军团将本阿里开除了。

    从那时开始本阿里就走上了地下雇佣兵这条不归之路,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偷渡到了欧洲,因为没有身份又没有技能,只能为黑帮效力,去做些暗杀和保卫的工作。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几乎之下,本阿里接手了一项荷兰贩毒集团的任务。不过就在他担任了这个集团内部的某个头目的临时保镖的时候,这个贩毒集团发生了内讧。拿回自己的报酬,本阿里拼死保护下了自己的委托人。也许是出于感激,他的委托人在事后帮他搞定了荷兰的居留权。

    本阿里在这个贩毒集团内部干了一段时间的保镖,可惜不久之后这个贩毒集团就被荷兰警方给捣毁了。本阿里辗转来到了阿鲁巴岛,娶妻生子,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后来因为有了后代和家庭,本阿里更需要钱了。因此在沉寂了一段时光之后,本阿里又重新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尽管干的都是不法的勾当,但是由于本阿里接受的委托都位于国外,所以除了频繁的出国之外,并没有留下什么案底。

    ……

    在拉莫德罗监狱之战过后,本阿里在麦德林的日子过的还算是不错,埃斯科瓦尔十分的信任他,把训练和培养军队的任务交给了他。只要本阿里开口,埃斯科瓦尔都会按照他的主张去采购武器和军事物资。眼看着手中一天比一天像样子的部队,本阿里的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了一股极大的成就感。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来自阿鲁巴岛妻子的电话找到了他。并且把移民局上门的事情也告诉了他。

    “不可能吧,我的居留权已经取得了快十年了,为什么突然就出问题了?”本阿里本能的怀疑道,说心里话,现在可是训练的关键时刻,本阿里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

    “听说是你提出申请的那段时间里,频繁的出国所导致的!而且移民局的人还说,最近阿鲁巴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