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杨夏想不到的是,当他带人赶到狐奴山的时候,狐奴山竟然已经被乌丸军给占据了。

    而这支乌丸军占据狐奴山的目的也简单,和杨夏的想法相同,就是要控制这条平谷和渔阳的连接道路,切断二城的相互协助援护。以此保证在渔阳境内的乌丸军,可以肆意掠夺各个村镇乡里,避免各城内的汉军出城袭扰救援。

    此时,杨夏看着狐奴山上军骑漫布,营帐聚集,估算了山上兵马,最少也有两千人,而就凭着杨夏此时手底下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攻夺狐奴山。

    如此情况,杨夏也是无奈万分,鸡蛋碰石头的事情,他没有勇气去干,识时务的他选择了撤退,打算等回到平谷城后,再想应对策略。

    可是杨夏想撤走,却没那么容易,自从杨夏靠近狐奴山之时,狐奴山周围的乌丸军斥候游骑,就已经发现了他们,并且将此事回禀到了狐奴山上。

    狐奴山上的乌丸军,见到杨夏想要领军撤走,便立即倾兵下山,向着杨夏之军而来。

    乌丸军骑兵众多,速度极快,而杨夏之军本就是平谷小城的守军,军中多是步卒,行动不如骑军。

    因此,乌丸军不刻就追上了杨夏之军,并且毫无犹豫的向着杨夏军冲锋杀来,声势浩荡,似乎要将杨夏军全部赶尽杀绝。

    杨夏从军多年,昔年也曾是精军悍卒,也立下不少战功,才晋升有了今日的守军司马之职。

    因此,杨夏的领兵识势之能,还是有些不错的。

    见到乌丸军冲锋杀来,杨夏军之卒虽是大多慌乱,而杨夏本人确实镇定无比,他知道自军想走没那么容易,此时一味的撤退逃跑,只可能被乌丸军肆意冲杀屠戮。

    他知道,此时唯有列阵防御,先阻挡住乌丸骑军的冲锋,令乌丸骑军忌惮自忧,挫败乌丸军气势之后,他们才有机会撤退而走。

    (本章完)

第195章 狗急跳墙() 
杨夏列阵方圆,呈防御姿态,以此抵抗乌丸军冲杀。

    然而乌丸军毕竟人数众多,且杨夏身边士卒多是耕卒,战斗力远远不如乌丸军,虽是收缩防线以圆阵相抗,却依旧挡不住乌丸军的冲击,阵型几乎被乌丸军撕裂,损失惨重,败亡在即。

    虽然兵势不利,但是杨夏却没有一丝放弃的意思,却是将军中为数不多的三百骑兵聚集起来,亲自统领冲阵,欲要将乌丸军的攻势阻截,缓解大军步卒的压力。

    只是杨夏身边统共也只有三百多骑而已,可要面对的乌丸军却有两三千的骑军,如此悬殊差距,想要反击冲锋,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不过杨夏绝不可能放弃,也不可能认输投降,他虽是公孙瓒帐下的地方守军,战斗力不如那些正军战兵,但是意志和信念却是不输任何军队。

    可杨夏领着三百骑军,却是怎么也反冲不过乌丸军的冲势,反而令自己身边骑军折损过半,已经彻底丧失了反击突围的能力。

    杨夏知道,此时自军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乌丸军的数量实在太多,并且战斗力也比他们强大,自军根本不是对手。

    与其继续防守等死,不如决死反冲拼杀,就算是全军覆没,也决不能覆没在偷生的防御之中。

    “弟兄们!我等虽不是战兵,但是却依旧还是堂堂正正的幽州军,是战而不屈的公孙军,乌丸贼军虽是浩大,我等岂会惧怕!众军,随我冲!”

    随着杨夏的大吼,身边众军中除了少数士卒响应之外,其他的士卒却是惊恐露怯,不予理会。

    看着如此情况,杨夏心中也是沉重与无奈,并非他领军无能,而实在是这支军队中,有太多耕卒掺杂其中,不但拉低了军队的战力,甚至还影响了军队的气势与意志。

    这帮耕卒,严格意义上连辅兵都算不上,他们中平日里都是一些平民农夫,只是在农闲之时参与了民勇训练而已。唯有兵力短缺之时,官府才会急招这些民勇直接入伍充军,期间没有再经过任何系统军阵杀伐训练,因此这帮耕卒,都是不懂战阵、不懂杀伐、不懂号令的,如此军队士卒,怎能不败。

    甚至有些耕卒,因为残肢鲜血的杀戮刺激,又见到敌军声势浩大、残暴杀戮,更是惊恐的连行动力都没有,直接跪倒在地,磕头乞降。

    看着自军如此丢人,杨夏又是愤怒,却又是无奈,这种情况,他又能怎么办?他真的很无奈!

    杨夏军的阵型混乱、军心不稳,如此状态被乌丸军尽皆看在眼底,乌丸军见到这帮汉军如此不堪,更是嚣张鄙夷万分,纷纷驱马冲阵,对着这帮军伍肆意杀戮。

    似乎虐杀这支军伍,就好似在虐杀公孙瓒的精锐正军一般,能让这帮乌丸军将卒上下,尽皆感到一种兴奋与自豪。

    就这样,乌丸军冲杀屠戮着,杨夏根本无力组织反击,唯有无力的挥舞手中的战刀,徒劳的反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边的士卒一个个倒下,像是一帮任人宰割的羔羊一般。

    无情的杀戮漫天而来,杨夏的军伍里更是百态丛生,有人投降,有人反抗,有人溃逃。

    投降的也并未被接受,依旧被乌丸军无情用刀刃宰杀;反抗的也并无用处,乌丸军的战刀将砍倒一切站着的目标;而溃逃的也同样无路,任然逃不过被战马踏过尸体的下场。

    一千多人的杨夏军,顷刻间就折损过半,鲜血与碎肢落得满地都是。

    而乌丸军想不到的是,无限的死亡,无限的绝望,最能激发人的反抗意志。

    就在乌丸军肆意屠杀之时,跪地投降的士卒,竟然一个个拿起兵刃,挺直了膝盖,站了起来;而那些溃逃想走的士卒,亦是纷纷转过了身躯,手上的兵刃,狠狠地对准了冲杀而来的乌丸军。

    此时,每一个杨夏军的士卒,眼神里都是灰暗的绝望,但是这股绝望之中却有一道闪光,那是绝然的意志。

    是的,此时的杨夏军,每一个士卒都知道自己的结局,他们的下场只有死亡,既然必死的话,那么与其被乌丸人肆意弄杀,还不如反击相搏,就算是死,也要让这帮乌丸杂碎付出一点代价,虽然这代价也许真的只有一点。

    看着大军突然变得决绝奋威,杨夏的心顿时沸腾,手中的刀刃也挥舞得更加有劲儿。

    而杨夏军的气势突然转变,亦是令围杀他们的乌丸军神色一凛,看着这帮残军那决绝的神色,乌丸军感受到了一股慑人的气势。

    只可惜这转变还是为时已晚,此刻的杨夏军早就折损过半,兵马不足八百,而乌丸军却是大军数千来围、

    这样的反抗,就像是给绵羊换上了利齿,可即便如此,绵羊却依旧逃不过群狼的围杀。

    可那又如何,杨夏军此时已经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他们知道自己必死,但是他们就是想在死之前,也要尽量拉几个乌丸人垫背。

    谁说就算是羊,就不能用蹄、用角,反击弄死几头恶狼呢?

    杨夏身边的士卒依旧在迅速的死去倒下,但是乌丸军也终于出现了高比例的伤亡,每倒下三个杨夏军,乌丸军也要倒下两个。

    这一刻,乌丸军终于不敢再有之前的嚣张与肆意了,而是立即收减冲势,转换为更加稳妥的围杀攻势,缓缓的蚕食着杨夏军。

    乌丸军的转换攻势十分见效,虽然杀伐的效率降低,但是乌丸军自身的损失也大大降低。就算这帮杨夏军再决绝、再悍不畏死,却始终挽回不了双方实力的差距,当乌丸军收起嚣张与莽撞之时,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此时,杨夏及其士卒,不再被乌丸军肆意冲杀,而是被乌丸军以包围之态攻伐,被箭矢与投枪无情的收割。

    “兄弟们!乌丸贼害怕了!他们害怕了!”此时,杨夏也看到了乌丸军攻势的变化,他知道乌丸军被自军的决绝给震慑住了。

    不过杨夏也知道,乌丸军选择不与自军白刃冲战,而是用围困射杀的方式来攻击,就是为了减少自身战死损失。

    想到这里,杨夏更是愤怒,直接大吼喝道:“兄弟们,乌丸贼想用箭矢将我们射杀殆尽,我等在此一味的防守,只会成为乌丸贼的活靶子,而乌丸贼除了损失几根箭矢之外,不会有任何损失。”

    (本章完)

第196章 白马义从来也() 
在杨夏的振呼之下,残余顽抗的士卒,尽皆夺志于刃,不再原地防守躲避箭矢,纷纷向前冲锋,朝着周围的乌丸军杀去。

    在杨夏的先驱领导下,这帮残军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气势却是十足,如同水入砂石一般,瞬间便溶入了乌丸军的军阵之中,与乌丸军混战为一团,彼此皆是密不可分。

    这种混战情况,对杨夏等残军而言,简直就是最好的战场局面,他们人数和战力本就不如乌丸军,唯有进入混战局势,才可尽量扰乱乌丸军的阵型,让乌丸军失去骑兵冲锋和弓弩压制的优势。

    甚至就连双方人数间的差距,都减弱了许多,混乱的战局让乌丸军不敢肆意冲锋进攻,唯恐误伤自军人马。

    不过,杨夏等残军的反冲军阵,也彻底激怒了这支乌丸军,乌丸军的狠戾程度愈加上升,心中的怯死之情骤减,亦是变得悍不畏死,对杨夏军的攻势也变得愈加残暴。

    双方白刃混战,刀刃砍入躯体,留下的不是痛苦的惨叫,而是一种不甘死亡的怒吼。

    一个接着一个,无数的人战死倒下,无论是杨夏这边的残军,或是乌丸军那边的健勇,都是以人命来交换人命,这是最原始的拼杀,矛与盾的对撞、拳与足的对抗、牙与骨的摩擦。

    双方也不知道混战了多久,杨夏看不清自己周围的情况,不知道自己身边的残军还有多少人活着,但是他感觉得到,周围的怒吼声,已经变得偏转,自己这方的吼叫声越来越低弱,而敌人的吼叫声却是依旧不减。

    根据双方的嘶吼气势,杨夏已经猜到自军剩余的人数,应该已是不足两百人了,而乌丸军那边却依旧漫漫不见消退,显然尚有数千人马,并未因自军的混战白刃而损失多少。

    然而杨夏不知道,他的估算只对了一半,他身边的同袍军卒只剩下两百不到,这一点他没有料错;但是乌丸军却并非没有多少损失,在这场混战白刃之下,乌丸军折损的人数超过七百人,死亡的人数竟然还比杨夏军多上一些。

    此时,乌丸军三千多的人马,竟然只剩下两千人,而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却依旧尚未彻底歼灭杨夏军。

    如此战损,令这支乌丸军的首领马珂地,已经是彻底陷入了愤怒,他本是乌丸族的一个小部族的首领,而这支军队也都是他部落里的勇士,在丘力居领军包围右北平,吸引公孙军正军部队之时,他亦是跟着难楼前来趁机进攻渔阳,这几日以来,他已是领军劫掠了无数汉家村镇,所过之处皆是临时编制的幽州地方守军,而这样的汉家军队,根本无军能拦住他们。

    今日他收到难楼的命令,前来占据这狐奴山,切断平谷和渔阳的相隔联系,却想不到会遇到杨夏所领的这支冗杂汉军。

    马珂地以为这支汉军,和自己这几日里见到的地方守军,应该并无不同。

    也正如马珂地所料,杨夏军最开始的号令难为、怯战降逃的表现,的确十分不堪入眼。

    但是马珂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