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周围的巢湖贼惊嚎四起,所有人都惶恐不知所措,再无任何战斗之心,纷纷四散而逃,唯恐自己也落得如此下场。

    见郑宝一死,巢湖贼就像失去头雁的雁群一般,无头四散而走之后,丁靖也没有任何追击之心,立刻领军向西而去,去往临湖县接应在那等待的步骘等人。

    ……

    就在丁靖渡过杭阜河的两日后,孙策亦是抵达了寿春城,这里淮南最富庶繁华的城池,亦是袁术亲自坐镇的地方。

    抵达寿春城后,孙策没有耽搁一丝时间,直接前往后将军府,拜见袁术。

    袁术听孙策突然来拜,顿时疑惑不解,立即让人将孙策带到面前,问道:“伯符,你不是正领军去剿灭那庐江的丁靖么?为何突然来我寿春?”

    听到袁术疑问,孙策直接跪拜在地,哭叫道:“刘表势大,我孙策父仇不得报,今母舅吴景于曲阿,却听闻正被那扬州刺史刘繇逼迫攻打,我孙策老母家小尽皆在曲阿,必定被那刘繇迫害!”

    “策此来拜见后将军,是想要恳求后将军皆我雄兵数千、辎重若干,让我渡江救难省亲,还望后将军怜惜!”

    见孙策这般硬汉,竟然如此哭泣哀求自己,袁术心中亦是有些恻隐动容。

    但是他袁术现在正图谋徐州,正是兵力和辎重紧张之时,怎可轻易借兵粮给孙策?

    而且袁术也不昏痴,他知道孙策有其父孙坚的遗风,都是不甘屈居人下的雄才,让孙策领兵自走江东,无疑是有纵虎归山、放龙入海的风险。

    “伯符,你也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我虽然很想帮你保全家人,可我现在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却是不能帮你呀!”袁术一脸断然地回绝道。

    “我知后将军也有困难,必不可能平白帮助我孙策。”听袁术回绝,孙策心中似乎也是早有所料,立即从怀中掏出一物,再言道:“此物乃亡父遗下的传国玺,我愿用此物为抵押,借取后将军的兵粮!”

    袁术听闻孙策手中之物乃是传国玺,顿时惊喜震然,立即取入手中观摩,发现果然是真正的传国玺,顿时爱不释手,当场将其据为己有。

    袁术也知传国玺的重要,见孙策肯奉出此物给自己,拿他袁术也不能太过小气,便大笑道:“我并非要你的传国玺,今日权且留在我这里为质,我借你精兵三千、战马五百匹、辎重若干,待你渡江救回家人之后,一定要快点回来!”

    “对了,伯符你的职位低微,恐怕借你的士卒不服。”袁术想了想后,继续说道,“我表封你为折冲校尉、镇寇将军,明日点起兵马辎重后,就可领军前行。”

    得袁术加封和军助之后,孙策顿时大喜,连忙再拜再谢,次日便引军而南走,去与周瑜等人会和。

    (本章完)

第427章 难道有埋伏?() 
数日之后,孙策将传国玺献给袁术的消息,不知如何走露了出来,并且迅速传遍了整个淮南。

    而对淮南的所有人来说,传国玺现世的消息,可远比丁靖到来的消息,还要震撼轰动无数倍了。

    一时间无数人,纷纷前来拜见袁术,想要确认袁术是否真的得到了传国玺。

    而一些心怀汉室的人,更是直言袁术,叫袁术赶紧将玉玺送返许昌,归还陛下,尽责人臣本分。

    对于这样的言论,袁术理都不理,玉玺这东西虽是国之重器,但是对于此刻的袁术而言,他却一心要将其据为己有,预想着拥有玉玺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日后能够荣登极座、取而代之。

    而袁术的反应与行为,可谓是直接暴露了他心中的野心,一些恪忠的名士,则纷纷发言痛斥袁术,宣称袁术的行为,是真正的大逆不忠,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避难淮南的马日磾和何夔。

    马日磾、何夔二人昔日都是朝廷重臣,在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之时,二人有幸趁机逃了出来,便一直在淮南躲避纷乱。

    见马、何二人如此不识抬举,竟敢如此辱骂冒犯他袁术,于是袁术直接指派兵马,将二人囚禁起来,让二人对诋毁自己的事实认罪,并且逼迫二人改口宣言夸赞他袁术,以此挽回他袁术失去的威望。

    对于袁术的**淫威,二人中的何夔度德刚直,誓死不愿服从袁术。

    于是袁术勃然大怒,直接将何夔下狱,严刑拷打,终日折磨,好不凄惨。

    见到何夔的下场后,马日磾心中惊恐,便立马主动向袁术屈服,答应改口夸赞讨好袁术后,才被袁术宽恕。

    自此之后,马日磾便终日发言宣扬夸赞袁术。

    而马日磾又师承经学大师马融,影响力极大,在马日磾的带动下,无数士子皆被其影响,纷纷对袁术另眼相看,以至于袁术的名望,竟然有些超越其兄袁绍了。

    ……

    此刻,阳泉城,城令府内,刘晔与鲁肃对酌谈聊。

    刘晔一脸震惊与落寞,怅然道:“真可谓世事难料,昔日遗落的传国玺,竟会在此时突然现世,并且还落入了后将军袁术手中。”

    “依袁术的野心与禀性,恐怕他会死死的将传国玺据为己有,难道真如丁靖此前对我所言,这刘汉的江山,真的就要崩塌倾倒了么?!”

    鲁肃惊疑道:“子扬,那天你和丁靖到底谈了些什么啊?怎么还扯到江山社稷之事了!”

    刘晔挠了挠头,说道:“子敬,那****送丁靖一行渡淮水之时,丁靖好像想要招揽于我,这才与我所聊颇深,谈了一些关于天下世局的东西。”

    “只是,丁靖所谈述的见解,说起来还真有些大逆不道!”

    “可这几****平心思虑之后,却发现丁靖的想法和见解,的确很是一针见血,这种感觉让我有些不适。”

    “现在又发生袁术匿玺之事,这才让我确信了丁靖的想法,连袁术这种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都开始光明正大的窥觑极位江山,这汉家社稷如何还有匡正的机会?!”

    听着好友刘晔的哀叹长吁,鲁肃的心中也不是滋味,其实他鲁肃已经预料到了汉家的分崩离析,只是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逆不道,他不敢张口对外声张罢了。

    “子扬,你别丧气颓叹啊!如今陛下莅京许昌,四海尚以许昌为尊,如何说社稷崩塌呢?!”鲁肃立即向着刘晔安抚道。

    刘晔闻言,只是苦笑不止,良久之后,才继续说道:“子敬,也许你说的也对,现今天下虽然动荡混乱,谋逆窥视之人无数,但是我相信拥护陛下、匡扶社稷的人,一定也不会少。”

    “只是唯一让我不解的、看不清的,还是丁靖此人!”刘晔继续说道,“虽然只和丁靖相谈了极短的时间,但是丁靖给我的感觉,却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情况,我总是有种感觉,这混乱的天下,最后一定将会被他丁靖所平息!”

    鲁肃哑然说道:“子扬,你这话实在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啊!天下分裂、群雄割据,他丁靖虽然主宰一方,甚至还打败过袁绍,但是与袁绍、曹操、袁术、陶谦等人相比,却终究还是差了一些,谋大事者可不会像丁靖这般以身犯险哟!”

    刘晔自然知道鲁肃所言之意,鲁肃这是在对丁靖前来淮南之事,感到不予认同。

    鲁肃虽然也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商人,但是他的一切冒险举动,都是含有一些底线和原则的。

    而对于丁靖纵横淮南的大胆举动,鲁肃虽然佩服,却不会欣赏赞同,只觉得丁靖来淮南犯险的做法,是在玩弄自己的性命,陷亲族与麾下与不顾。

    刘晔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子敬,或许你说的对吧!与袁绍、曹操比起来,丁靖虽然头角峥嵘,却还是太过张扬浮躁,若其运气不好的话,恐一次失败,便会满盘皆输!”

    “不过,虽然丁靖表现得张扬浮躁,但我总觉这只是他的表象罢了,他身内必定藏有我们所未曾发现的特质,或许这深藏着的特质,便正是令我感到捉摸不透的答案所在。”

    “子敬,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请你帮我!”刘晔突然说道。

    鲁肃神色一肃,问道:“子扬,请说!”

    刘晔深吸了一口气后,说道:“子敬,我欲辞去这阳泉长的官职,想到并州游历一番,亲眼去看看丁靖统治下的真实情况,或许这能帮我找到所需要的答案。”

    “因此,我希望在我游历并州之时,想托子敬帮我照拂家中老小,若有事故纠缠家小,还请子敬出手帮助一二。”

    听着刘晔的话语,鲁肃心中可谓惊诧无比,想不到刘晔竟然会有这般决定。

    而二人又毕竟是至交好友,对于刘晔的请求托付,鲁肃自然不会推辞拒绝,立即道:“子扬,你我互为兄弟,你有此所托,我自然是肝胆相助!”

    “只是子扬你……真的决定要去并州了么?”鲁肃再次确认问道。

    毕竟并州距离淮南实在遥远,去往那种偏远之地,各种意外与危险都不可预料。

    因此鲁肃才会对刘晔,如此反复地确认问道,就是担心刘晔的决定,是一时冲动所致的。

    (本章完)

第428章 汝南黄巾周仓() 
刘晔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子敬,你不必太过担心,我心意已决!”

    见刘晔态度了然,鲁肃也知道自己多劝无益,便又问道:“子扬,如果前往并州游历之后,发现丁靖确实有平息乱世的能力后,那时你会如何?”

    刘晔微微一笑,言道:“若是丁靖有平定乱世之能,那我刘晔拜于其帐下,尽点绵薄之力,也未尝不可啊!”

    鲁肃皱眉继续问道:“万一丁靖虽有平定乱世之能,却又有取而代之的逆心呢?你又有何决断?”

    这一问,让刘晔沉默许久,其脸上的神色也是来回变换,似在做某种抉择。

    良久,刘晔突然悠悠一叹,言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若这汉室真的毫无挽救的可能,那我刘晔也只能顺应天意了!”

    听着刘晔的回答,鲁肃再次震惊诧异,想不到身为汉室宗亲的刘晔,竟然会有如此巨大态度转变。

    在鲁肃的印象中,他知道自己这个好友刘晔,虽然并非汉室宗亲中的重要宗支,但是其对汉室刘家的拥护与匡扶之心,却是极为坚定。

    这一刻,鲁肃实在好奇那日丁靖到底与刘晔谈了些什么,以至于让自己的好友有这般巨大的变化。

    只是,鲁肃的好奇却始终得不到回答,刘晔并未将自己那日和丁靖的谈话,与鲁肃具体描述,其中诸多细节要点全部被刘晔藏在心底之中。

    就在鲁肃对刘晔的变化,感到无比惊诧之时,鲁三爷鲁邦却是突然前来求见鲁肃,言称道:“家主,我有要事禀报!”

    鲁肃看了一眼急切的鲁邦,虽被其打搅了自己与好友的酌局,却也没有责讨鲁邦,直问道:“三叔,如此匆忙急切,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鲁邦神色一愣,看了一眼旁边的刘晔,支吾回道:“应该算是大事吧!”

    鲁肃直接言道:“三叔,子扬不是外人,有事就直说,不必顾忌!”

    鲁邦立即说道:“家主,我们鲁家在城外官道开办的一家茶亭,刚才传来一个消息,说是发现了可疑人马,我怀疑那是并虎丁靖的人!”

    “什么?!”鲁肃、刘晔顿时震惊大叫。

    鲁肃直接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