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哪怕正在和袁绍为伍的势力,也纷纷被形势所震慑,开始频频向并州派出联络,希望能在战事结束之前,攀上丁靖这一驾战车,以免战后遭到清算。

    对此,丁靖自然不会拒绝,他知道一个势力想要强大,靠得绝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的力量。

    当他丁靖麾下吸纳的人才和势力越多,并且顺利将这些人才和势力有效利用起来,那么他丁靖这个团体就会越来越强大,荡清四海也更加指日可待。

    当然,河间战事的结局,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此刻最忧虑的人,自然就是渤海的统治者袁绍了,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末路临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

    河间的丢失在袁绍的预料之中,因为薄落津一败之后,袁绍知道并州军必定会趁胜进攻。

    所以,在袁绍的推测里,河间、清河、安平三地,必有一处会遭到并州军的强势进攻。

    当得知并州军强攻河间的消息之后,袁绍心中本来还有着一丝庆幸,毕竟河间虽然十分重要,却并非是不能放弃的地方。

    若是能够用河间这块地方,来换取渤海军的整顿休养时间,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是,袁绍万万没想到,这河间竟然会丢得这么快!快到连给大军两个月的修整时间,都没有拖延出来!

    除了河间失陷的消息之外,更让袁绍耿耿于怀、心神俱丧的事情,还是麴义投降丁靖的消息。

    昔日韩馥死亡之后,正是麴义这个家伙率先反叛,并带兵前来投靠他袁绍。

    也正是麴义的一番举动,让一些摇摆不定的冀州人士,全都向他袁绍投效而来。

    因此,袁绍对于麴义这个家伙,还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麴义自身的本事也不小,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虽然麴义的脾气有些骄恣,却能够被袁绍容忍下来,并未对其动手惩戒。

    可是,袁绍万万没想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他麴义居然会反叛自己,而去转投丁靖。

    这让袁绍的自尊心,仿佛被人狠狠地抽了一鞭子,让他痛得差点昏厥。

    毕竟,薄落津的惨痛失败,袁绍还能归结于苍天不助,以此来安慰自己。

    可是麴义的反叛,却是让袁绍根本无法宁静心绪,因为这表明在麴义这个家伙的眼中,河北的最后赢家,将是那个年纪轻轻的丁靖,而并非是他这个身世显赫的袁绍。

    除了这种被人背叛的感觉之后,袁绍最担心的,还是麴义投效丁靖之后,可能引发的一些列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麴义的背叛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如今整个渤海都是人心惶惶,一些三心两意的家伙,甚至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他们都想要效仿麴义的做法,也来背叛自己,去投效丁靖。

    这几日里,袁绍麾下的士卒,已经截下了十几封密信。

    这些被截住的密信,都是渤海各世家大族,准备送往丁靖面前的投诚信。

    信中所书写的亲善投效之言,可谓是足够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绝对可以让人看后,不禁心生接纳之意。

    然而看着这些密信,袁绍只觉得无比恶心,他恨不得把送出这些密信的世家大族,全部一个个诛灭殆尽,以此来宣泄他心中那种被人背叛的痛苦。

    可是,袁绍却不敢这么做,如今渤海局势飘摇,正是多事之秋,绝对不能再妄生杀戮和混乱。

    否则,不等丁靖领军前来进攻,这片渤海之地就会自我瓦解。

    面对渤海这股摇摇欲坠的态势,袁绍只觉得心力交瘁,忍不住胸口一痛,心病直接复发,当场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见袁绍吐血倒地,护卫在旁的亲军,立即慌张大叫,喊人速速前来急救。

    不一会儿,袁绍的发妻刘夫人,便带人赶到堂中,急忙将袁绍抬入卧室,并令医者赶紧施救。

    在医者的全力施救下,差点当场暴毙猝死的袁绍,也终于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本章完)

第624章 袁绍托孤() 
卧榻之上的袁绍,被医者从鬼门关拉回来,算是暂时保住了性命。

    可是,虽然袁绍一时并没有暴毙身亡,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是已经岌岌可危,病势也逐渐严重,根本是回天乏术了。

    或许要不了多久,袁绍便会魂飞命亡。

    当即,袁绍的发妻刘夫人,便急忙请来许攸、郭图,与众人一齐来到袁绍榻前,商议后事该如何应对。

    此刻的袁绍,却是因为病情严重,已经根本说不了话,只能用手指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刘夫人心疼地看着夫君袁绍,却是眉目严肃,直接问道:“袁尚可继承后嗣否?”

    袁绍犹豫了片刻,脑海里反复出现这袁熙、袁尚二人的身影,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定了起来。

    若是按照才能而言,袁尚的确是最好的继承人,可是袁尚毕竟是幼子,在伦理尊卑上,应该轮到袁熙来继承后嗣才对。

    “夫君,袁尚可继承后嗣否?!”刘夫人忍不住催促了一句。

    良久之后,袁绍才微微点了点头,还是选择了他比较偏爱的袁尚,来作自己基业的继承人。

    当即,许攸便在袁绍的榻前,代笔写了一封遗嘱。

    随后,许攸将遗嘱摆在袁绍面前,让袁绍浏览确认一下遗嘱。

    袁绍检阅了遗嘱之后,便再次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遗嘱没有异议。

    忽然,袁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之后,方才气绝而死。

    袁绍身死魂飞之后,在刘夫人的托付之下,一切丧事埋葬皆由许攸来主持操办。

    一时间整个南皮城,都处于一片素缟之中,无论是真心伤痛的,还是假装伤痛的,都要落上一两滴眼泪才对,否则便可能面临对亡者不尊的处罚。

    而在丧事操办之余,刘夫人又令人将袁绍所爱宠的五位侍妾,全部尽数杀害。

    此外,刘夫人担心这五位侍妾的阴魂,会在九泉之下再与袁绍相见,便又让人剃断尸体上的头发,用尖刀划破尸体的脸颊,以此防备她们与袁绍在九泉之下相认。

    刘夫人的嫉妒残暴之举,顿时让整个南皮城为之一骇,这五位侍妾的家属,更是当街嚎啕痛骂刘夫人,为自己死去的亲人叫冤。

    刘夫人得知情况之后,害怕这些侍妾的家属作乱,便嘱咐袁尚派人铲除掉这些不安分子,袁尚当即没有犹豫,全都招办无误。

    待袁绍丧事处理完备之后,许攸、郭图立刻推举袁尚为大将军,尽领渤海、青州的军政大事。

    此时,袁绍身亡的消息,也已发至河北各地,而镇守在弓高的袁熙,自然也得知了父亡的消息。

    当得知父亲袁绍去世的消息之后,说袁熙的内心没有悲戚之感,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在短暂的悲戚沉痛之后,袁熙便不禁愤怒了起来,当即大叫道:“岂有此理!显甫(袁尚字)身为第三子,如何能轮到他来继承后嗣?该继承后嗣的应该是我袁熙才对!”

    听着袁熙的震吼,其麾下的将校,亦是面目苍白,心怀怨恨。

    毕竟,身为袁熙的麾下,他们的前程地位,可谓是和袁熙绑在了一起。

    如果袁熙能继承后嗣,那么他们自己也将水涨船高,富贵荣华绝对不可言语。

    可是,当袁尚继承后嗣的消息传来之后,却彷如一盆冰凉的冷水,狠狠泼在了每一个人的头上,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心寒和不忿。

    “二公子,咱们杀回南皮吧!该继承袁公基业的,是二公子您才对!”

    当即,便有将校前来面见袁熙,请求袁熙挥军回渤海争夺权力。

    然而,袁熙虽然很想挥军杀回南皮,可是心中的理智却告诉他,如今绝不是冲动鲁莽的时候。

    “并州大敌就在当前,与三弟清算的事情,不是这个时候该干的!”

    犹豫再三之后,袁熙长叹了一声,才说道:“现在我们的首要敌人是丁靖,等先把丁靖击退之后,再回南皮算账不迟!”

    见袁熙已经做出决定,麾下将士们也只能压下激愤,暂时不再提起挥军南皮之事。

    于是,袁熙继续整军驻守在弓高城,虽然没有挥军回南皮,却是也并未承认袁尚继承大统的地位,就这样处于自治自立的状态之中。

    ……

    几日之后,一支两千多人的残兵,却是从南面慌乱逃来,竟然是镇守在绎幕城的高干军。

    原来,在袁绍死亡消息传至绎幕城之后,高干麾下的将士便变得格外人心惶惶,每日消失的逃兵与日俱增。

    转眼间,五千人的高干军,却已经逃走了大半,只剩下现在这两千多人了。

    当即,高干也不敢再继续镇守绎幕城,而是直接领军弃城向北,来弓高城与袁熙会合。

    高干身为袁绍的侄子,自然与袁绍的几个亲子相熟,不过他最为亲善的,却还是二公子袁熙。

    这也是他高干领军来弓高城的最大原因!

    当高干面见到袁熙之后,便立即向袁熙纳头参拜,表示袁尚继承后嗣之事不合规矩,他高干愿意站边袁熙,支持袁熙来继承基业。

    对于高干的投靠,袁熙自然不可能拒绝,立即接纳了高干的投靠,并且对高干显得无比信任。

    一时间,袁绍留下的基业,已经在无形之中,分化成了两股势力。

    一股以袁熙马首是瞻。

    另一股以袁尚为主心骨。

    ……

    回头来看巨鹿这边,整军在此修整的丁靖,也得知了袁绍病亡暴毙的消息。

    对此,丁靖的内心既有喜悦,却又有些失落。

    袁绍死后,渤海的局势必定更加动荡,这对丁靖接下来的进攻,自然是好处连连。

    可是,袁绍这样的显赫人物,居然就这样死了,饶是丁靖神经再粗犷,却也不禁感到唏嘘。

    不过,沙场之上容不得多愁善感,如今袁绍已经死去,正是兵发渤海的最好机会。

    当即,除了河间郡的北路军之外,丁靖将各地的其他并州军队,全部集结到了巨鹿城,准备对渤海展开最后的进攻。

    甚至,连留守在清河郡的张绣和贾诩,也立即引主力之军前来巨鹿集结,准备加入这场定鼎河北的最后决战。

    (本章完)

第625章 兄弟齐心() 
待大军集结准备完毕之后,丁靖也不再拖延,立即发兵信都,并且又传令河间的北路军,让他们也起兵南下,去攻击与信都相邻不远的弓高城。

    如此,两支大军同时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也可保证信都和弓高难以彼此呼应。

    如果战事顺利的话,或许能在三个月后的春节前,把整个渤海都彻底攻陷下来。

    而当丁靖正式展开进攻的时候,整个渤海也开始陷入慌乱之中,无论是高高在上的世家显贵,还是普普通通的贩夫走卒,都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态势,以此来迎接即将爆发的大决战。

    作为可能是定鼎河北的最后一番战斗,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老百姓,也知道接下来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

    无论是作为进攻方的并州军,还是作为防守方的渤海军,都会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付出最后一分力量。

    毕竟,如果并州军胜利,那么丁靖就此将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