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并州北部,除了少数险关之外,哪里还有重兵防备的地方?面对於夫罗的数万甚至十数万的匈奴军,我们难道就靠这少数的几座险关,就能拒敌于域外么?”

    “最后,面对吕布军的来犯,我们还可以置信汉中和凉州,请张鲁和马腾引兵攻击吕布的西面,以对吕布军作牵制之态,而二人皆对吕布怀有间隙矛盾,想来应该不会拒绝主公的请兵。”

    “而北面的匈奴军呢?”

    沮授忍不住反问了一句后后,继续言道:“对于锋芒正盛的匈奴军,连骁勇好斗的鲜卑人,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因此在草原之上,虽又能帮助我们牵制一下於夫罗呢?”

    “毫无疑问,吕布和於夫罗相比,虽然勇猛程度更盛,但是却在无形中被套上了枷锁,其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战力来;而於夫罗却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凶徒,其杀伤之力可以超常发挥,因此於夫罗才是我等目前的首要敌人,应该集中兵力先解决了於夫罗才对!”

    听完沮授的一番分析,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豁然开朗,一时间对来犯之敌的轻重缓急,也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只是,就在大家都觉得可以先集中力量解决於夫罗之时,堂中却是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言道:“可是,吕布与主公有杀父之仇,若是主公对於夫罗采取强硬态度,而却对吕布采取和缓态度的话,恐遭天下人非议呀!”

    闻听这声话语之后,所有人都不禁寻声看去,却见到说话之人,居然是一向稳重的高顺。

    (本章完)

第641章 北伐() 
丁靖和吕布有杀父之仇,这是丁靖麾下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只是平常时候,大家都会对此缄口不言,从不公开讨论这件事情,更不会当着丁靖的面,来诉说这件事情。

    如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大家害怕在丁靖面前说这件事情,可能引起丁靖对父亲的旧思,以至于勾起丁靖的丧父之痛;其次是大家并不想让丁靖被杀父之仇蒙蔽了心神,继而对各种决策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丁靖不能保持理智来处理事务。

    仇恨引发的愤怒,往往会引起不可预料的后果,这是聪明人都明白的道理。

    因此,大家在丁靖面前提起吕布之时,也不会刻意提到杀父之仇这件事来。

    然而此时此刻,居然有人如此冒犯,居然敢在丁靖面前提起这件事,而那说话之人,居然还是作为并州元老之一的高顺。

    其实,高顺也并非不知轻重的人,性格稳重的他绝不会轻易做出如此冒然出格的事情来。

    只是丁靖现在定鼎了河北,已经是天下人不得不侧目的诸侯了,而如果丁靖还想要更进一步,以诸侯之身谋求天下共主的位置,则维护丁靖的名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也是高顺之所以会说出那些冒然话语的原因。

    要是丁靖因为对待吕布的态度有不妥之处,而在天下人面前留下巨大的污点,而这个污点还关乎于孝道的话,那么丁靖所要面临的麻烦可就有些严重了。

    此时,听着高顺的话语,丁靖知道高顺并非有意冒犯,而是在担忧自己做出不利的选择出来。

    到了这个世界后,丁靖对于维护自身名声的良好,也有了深刻十足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的地位在步步高升,除了个人的能力和家族的底蕴之外,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名声。

    名声良好的人,甚至可能一步升天、位极人臣;而名声不好的人,哪怕才能出众,也得不到世人的支持,难以成就基业。

    思虑良久之后,丁靖才对在场众人言道:“沮授和高顺的话语都有道理,於夫罗的确比吕布更加紧要,所以先解决匈奴才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

    “而吕布与我有杀父之仇,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也不能对吕布显得太过柔和。”

    “所以,我想这样安排!”

    言及此处,丁靖将一张超大的军事地图,重重地摆在了众人的面前,说道:“除了河东部署的军队之外,我们河北的其他战兵,统统调集到并北和幽北一带来,以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代郡和上谷郡为前线,留足步军守备各处关隘和要道,其余的骑兵分为五路,共同向草原北伐,骑军一路所及,遇到匈奴军拦截,若能取胜则战,若是不敌则绕开,而遇到匈奴部落的话,则必须驱军攻伐,杀光匈奴的牛羊和妇孺,将匈奴的根基彻底毁掉,最好让匈奴这个名字,永远消失在草原之上!”

    听到丁靖阴狠肃杀的语气,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惊,想不到丁靖居然会作出如此暴戾凶悍的决定来,这是要把匈奴亡族灭种才甘心啊!

    然而,丁靖的话音一落,副军师荀攸却是又忧虑地言道:“主公,出五路骑兵杀入草原,这恐怕至少需要十万精骑才够,以我们麾下的骑兵数量,恐怕不足以维持五路骑军的北伐攻势啊!”

    丁靖点了点了头,肃然言道:“公达所言我也知道,虽然我们麾下的直系骑军可能不够十万,但是我可没说这五路骑兵大军,就只由我们自己军中征派啊!”

    “除了并州、冀州、幽州的骑军之外,我准备征召北地羌族和幽州乌丸二族,让他们也再各自提供一支骑兵大军,与我们共同北伐匈奴人,如此人数就够了,灭掉匈奴也有了保证!”

    听完丁靖的对策,大家都纷纷点头认同,如过羌族和乌丸也提供兵力的话,那骑兵不足的情况确实是完美解决了。

    而满怀忧虑的荀攸,也变得乐观了起来,言道:“羌胡已经和并州相融数年,幽州的乌丸部落也安心臣服,若是再为其许诺一些利益保证,想来他们也会全心全意的出兵北伐。”

    “一旦骑军兵力足够,再由主公振臂一呼,与诸位大将共同北伐草原,想要将匈奴之患彻底灭绝,也是轻而易举。”

    只是,荀攸话音一落,丁靖却是摇了摇头,对着荀攸说道:“这次北伐匈奴之战,我并未打算亲身前往征伐,而是想让你和高顺,领步军坐镇定襄郡总领全局,再使张绣、赵云、公孙续、田豫和羌将说日五达,各自为一路北伐骑军的大将。”

    “而我则准备和军师贾诩前往河东郡,去迎接吕布军的来犯,如此也能封住好事人的嘴巴,免得他们说我丁靖不管吕布这个杀父仇敌!”

    听着丁靖的一番安排,在场众人尽皆大惊,不少文武纷纷劝阻,言道:“主公,北伐匈奴的大军已经超过十万人,若无主公在军中主持局势,大军如何能够安心攻战?”

    其实,以丁靖军现在的军事素养,就算没有丁靖亲自坐镇,大军也能够恪尽职守、安心攻战的。

    只是,去北伐匈奴的大军,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光光只是五路骑军就有十万人,这样庞大的军队不由丁靖去亲自指挥,万一有人趁机引发叛变的话,那不就出大事了么?

    虽然大家都对丁靖忠心耿耿,绝不会有人心怀背叛之心,但也正是因为忠诚,大家才会为丁靖深深着想,不愿让十几、二十万的大军受他人指挥。

    而最为惶恐不安的,自然非高顺和荀攸二人莫属了。

    毕竟丁靖让他二人坐镇定襄郡总领大局,相当于是把北伐匈奴的大军指挥权和后勤供应权,全部交给了二人来负责。

    如此庞大数量的兵马统御和辎重调动之权,所蕴含的力量绝对是不容直视的,哪怕二人已经在丁靖麾下位高权重,却也不得不对此感到惊骇。

    当即,二人一齐站了出来,向着丁靖推诿道:“主公,以我等之能,恐不能总领北伐之军啊!”

    写到这北伐草原的一章时,我不禁想起“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句话;历史上每个王朝的末期,都免不了被异族侵犯的事件,唯独汉朝不是这样的,哪怕大汉分裂成魏蜀吴三国,三个国家也能对异族展开激烈的进攻,比如魏击乌丸、蜀伐南蛮、吴压东越等等事件。

    (本章完)

第642章 战争投资() 
听着高顺和荀攸的推辞之言,丁靖又岂能不知道他二人心底的想法,当即信任地安抚道:“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是我想说你们完全不要瞎担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我丁靖的原则。”

    “再说,你高顺做事用心、为人细腻,再加上荀攸缜密的思虑,总领北伐的大局之事,非你俩莫属!”

    丁靖又继续看向其他人,言道,“当然,五路北伐骑军的统帅,虽然在大局上要听从高顺和荀攸的安排,但是在战场上的具体战斗中,却也不能太过死板,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可以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尽量发挥各自骑军的优势来。”

    听着丁靖认真的言语,大家都知道事成定局,这次北伐匈奴的战事,看来丁靖是不可能亲自督阵参战了。

    而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丁靖第一次将一场大战的指挥权,完全的下放给部下们来负责。

    虽然权力下放这件事,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可能制造一些权臣出来。

    可是,对于此刻的丁靖而言,将权力下放出去,却是一件不得不干的事情。

    毕竟随着麾下统治地域的扩大,丁靖每日面临的事务也与日俱增,如果他丁靖牢牢把持重权不放的话,不但他个人的精力会扛不住,而且还可能引起麾下将臣的担忧和不满。

    因此,将权力适当的下放出去,也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还能更大的发扬整个势力的凝聚力。

    当然,虽然丁靖对高顺和荀攸十分信任,但是却也不会彻底放下对二人的制衡,这样不但对丁靖不利,甚至对高顺、荀攸二人也不利。

    所以,丁靖又继续向高顺、荀攸二人补充道:“如此,北伐大局就由你们二人来统筹,不过,在你们两个人中,高顺拥有重要战略的决定权,荀攸拥有重要战略的否定权,所以我希望你们二人能够坦诚相待,好好的精诚合作,万不可让北伐出现意外啊!”

    “此外,北伐匈奴乃是一场旷日大战,十多万人马的粮草供给最为重要,因此我还需要建立一个北伐后勤署。”

    “这北伐后勤署是一个临时衙门,拥有战争特高征召权,专门负责为北伐大军征召粮草辎重等补给。”

    “至于北伐后勤署的负责人,我建议由丁重、甄俨和沮授来担任,三人分别负责并州、冀州和幽州的粮草征召。”

    “好了,对于这个北伐后勤署,大家还有什么建议么?”丁靖又看向众文武问道。

    特殊时候建立一些特殊机构,这种事情自古以来皆有,而这个北伐后勤署虽然名字很奇怪,但是其担当的功能却是说得十分明白,因此众文武对这个临时机构的责任,也并没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

    当即,众人皆点头称善,并未对这个临时机构,有任何反对之言。

    忽然,被丁靖提名为北伐后勤署负责人之一的甄俨,却是站到了丁靖面前,出言道:“主公,我觉得北伐后勤署的粮草征用权,可以再赋予一些新的内容!”

    “新的内容?”丁靖闻言一愣,连忙向自己的大舅子甄俨问道,“是什么样的新内容?”

    甄俨点了点头,立即向丁靖解释道:“主公,如今河北战争初定,河北的许多地方不但暂时收不上钱粮税收,甚至反而还需要拨配钱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