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东郡乃是司隶大郡,郡治所为安邑,郡内所辖二十县,人口近百万,富庶无比。

    王屋山下就有一座县城,名为绛县。

    “前方数十里就有城池一座,其中必有医馆,众军速度前往,让受伤的兄弟们得到救治一番。”

    在丁靖的命令下,部队快速朝着绛县临近,这绛县并非什么大城,除了基本的数十名城守军士外,别无其他守军。

    数千人的骑兵大军奔腾而至,吓得绛县城守直接弃城而逃,其他守城军士也将城门大开,连忙投降。

    丁靖命高顺带领三百士卒控制绛县城内治安,留下曹性带领千人于城外驻扎,预防不测。丁靖自身则带着伤兵入城修养,购买救治药材,召集城内医者与军医一齐救助伤员。

    医馆内,医者已将张济体内箭头拔出,并且涂好伤药,包扎完毕,只要静养,便无大碍。

    此时,丁靖已经身处县尉衙门中,双眼紧盯着案桌上的地图。

    虽然暂时摆脱了西凉军的追击,只是丁靖知道,董卓绝不是一个善罢甘休之人,自己歼灭了他三千骑军,不但不会让董卓放弃追击,却反而会令董卓更加愤怒,从而派来更多的追军。

    丁靖明白,董卓现在的兵力只够压制司隶,只要自己穿越河东郡,回到并州地界,董卓的兵锋将鞭长莫及,那时候他才算真正的逃出生天。

    只可惜之前逃得匆忙,丁靖所部携带粮草稀少,这绛县亦是小县,没有富豪地主,就连县仓内都没有多少粮食。

    此时丁靖军中粮草,只够军中人马食用两日,两日时间,丁靖的军队最多走到临汾,想要回到并州,至少还需要五日的粮草才行。

    如今丁靖已是没有出路,唯有赶至临汾,那里乃是一座大城,城中必定有足够的粮草供应。

    心中有了计较后,丁靖命人将张绣押至衙中,经过几日关押,张绣已无之前的嚣张气焰,但是眼中的不屈之色却是不减。

    “丁靖,吾叔父现今如何!”张绣对着丁靖吼道,那夜他虽然被丁靖俘虏控制,却也听到了外面呼喊自己叔父被射杀的消息,心中悲愤不已,依旧不相信此事。

    见张绣关心张济的安危,丁靖大笑:“想不到汝张绣竟然还有此孝心,不为自身性命求饶,却只是关心自家叔伯。放心吧,张济虽然身受流矢箭伤,然吾已令医者救治,他已无大碍了。”

    “此话当真?”张绣惊喜道。

    丁靖闻言笑道:“吾骗你作甚?”

    “汝为何如此?”张绣惊疑问道。

    丁靖摇了摇头,叹道:“北地枪王的名头吾也曾听闻,如此猛将竟然乃董贼手下,实在可惜。吾只问汝一句,汝可愿意跟随于我,做我手下将领?”

    “这……”张绣闻言一愣,没想到丁靖竟然如此招揽自己,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见张绣没有直接拒绝,丁靖继续加火说道:“董贼初入洛阳,就妄谈废立之事,这岂是人臣所为?接纳吕布弑主求荣之徒,这又是人主所为?当前情景,董卓实乃****,为他效力岂非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听到丁靖话语,张绣心中思虑万千,片刻之后,拜道:“张绣谢过主公救叔父之恩,饶绣性命之情,绣愿意跟随主公!”

    “甚好,甚好!”丁靖大喜,连忙令左右道,“为张将军松绑!”

    “主公不怕我趁机劫持么?”张绣突然说道。

    丁靖微微一笑,说道:“佑维(张绣表字)此言差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绣闻言跪伏于地,道:“谢主公信任!”

    (本章完)

第7章 截获() 
河东郡,安邑城,卫府。

    河东卫氏族长卫康,手里此时正握着一张信帛,其上盖有董卓的相国印鉴。

    信上命令河东卫氏,立即组织人手,阻挡丁靖的三千军北上,若敢不从,休怪西凉军于河东野蛮无理。

    面对董卓的蛮横威胁,卫康只能选择妥协,他河东卫氏虽为大将军卫青后人,然而比起现在权倾朝野,手握雄兵的董卓而言,依旧是羊与虎的区别。

    卫康暂时不敢忤逆董卓的命令,虽然知道丁靖的三千并州军也不好惹,但比起凶狠的西凉军,卫康选择服从董卓。

    “让仲道过来见吾。”卫康吩咐道。

    卫仲道连忙赶到卫康面前,垂手问道:“不知父亲唤儿来,所为何事?”

    卫康见卫仲道举止彬彬有礼,欣慰笑道:“仲道呀,吾知汝聪慧机敏,董卓送来命令,令我卫氏阻拦并州军北上。”

    “临汾乃是北上并州的必经之路,汝即刻前往临汾城,传吾命令,让汝二叔领县兵和偏房族丁,阻拦并州军北上。切记,不要与并州军硬战,且拦且退,拖延并州军行军速度即可,待西凉军至,让他们狗咬狗去。”卫康吩咐道。

    “孩儿知晓!”

    卫仲道当即领命,立刻出府御马,朝临汾而去。

    ……

    此时,丁靖已驻军于临汾城池外六十里的一处山谷中,并且排出高顺带着几人乔装打扮,进入临汾城中打探情报。

    此外,还派出曹性领百骑,前往临汾城附近探测军情,将临汾各处道路隘口山河记录起来,方便军事部署。

    不久,高顺带着数人返回了驻军山谷,并向丁靖报告道:“少将军,这临汾城有南北两处城门,城门设有瓮城,城墙普遍都有两仗高。”

    “城中县仓储备如何?守军如何?”丁靖急切问道。

    高顺立即禀报道:“这临汾乃是大城,县尉是河东卫氏族人卫业,其人贪婪,私占官产,将县仓当作自家私仓,仓中粮食堆积如山,足够万人一年食用。”

    “至于城中人马,约有四千人,其中有五百正规守城官军,其余三千五百人皆是卫业私卒,训练不堪,战斗力不足。”高顺继续说道。

    听完高顺的话语,丁靖却感到棘手,他本以为这临汾城最多两千人马,没想到零零总总却有四千守军。

    虽然其中最正规军士只有五百,其余的都不过私卒、家丁罢了,但是兔子难免有长牙,依据城墙之利,丁靖的军队想要攻进城内,伤亡恐怕会不小。

    见丁靖脸上阴晴不定,高顺也有察觉,连忙说道:“少将军可是觉得临汾城人多势众,不好攻占?吾劝少将军无忧矣,那城中除五百正规军士外,其余人等皆是土鸡瓦狗耳。”

    “何出此言?”丁靖好奇问道,不知高顺为何自信。

    高顺一笑,道:“吾已打探清楚,那卫业平时横行跋扈,压迫佃户农奴,他那三千私卒平时只知纨绔欺压百姓,每日不事训练,偷奸耍滑,若非人多势众,连一农妇都单打不过。”

    丁靖知道高顺为人俨然,绝不会如此自大,其言必定真实。

    若依高顺所言,那临汾城可战之力只有守城军士而已,当是如此,丁靖觉得自己未尝不能硬攻那临汾城池。

    “传令下去,命将士就地伐木,打造云梯、撞木,听候攻城命令!”丁靖当即传令道。

    “诺!”

    命令刚下不久,曹性等斥候也回来了,还带回一人来。

    “这是何人?”丁靖看向曹性,指着被其捆绑一团的人,疑惑问道。

    曹性拱手拜道:“少将军,吾于临汾城方圆十里外收集地貌,见此人一路快马加鞭,神色匆匆朝着临汾城前行,心中怀疑,这才将其捆绑回来。”

    丁靖闻言皱眉,转头看向那被捆绑之人,心中一样疑惑,此时他是亡命之徒,身后就是董卓追兵,这人此时狂奔到回并州的必经之城,难道是巧合?

    想到此处,丁靖不敢马虎,看向那捆绑之人,问道:“汝是何人?何故快马去向临汾?”

    那被捆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安邑赶来的卫仲道,他没想到自己在赶路途中竟然会被一帮匪徒截下,待来到此处,他更是惊惧,这帮匪徒乔装之人,竟是并州军的人马。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卫仲道心中惶惶,却也不敢说出自己身份和任务,连忙哭丧求饶道:“大爷饶命,大爷饶命,我是往来河东的行商,急于前往临汾,乃是为了买办货物。”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见卫仲道话语有理有据,心中差点信了,但是转念一想,却有漏洞,随即笑道:“吾观你锦衣帛帽,却像是有富贵之财,但你皮肤白嫩滑腻,这岂是四处奔波行商之态,欺吾无见识否?从实招来,汝是何人?”

    卫仲道闻言一愣,没想到自己的谎言被看破,但他却不敢承认,连忙求饶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我真是此地行商,不敢欺瞒大人!”

    “哼,还敢欺骗于吾,曹性,把这人拉下去砍了!”丁靖对着曹性喊道。

    卫仲道实在想不到这丁靖竟然凶残如斯,这就要处决自己,生死存亡之际,他只能亮出身份,说道:“吾乃河东卫氏族长卫康嫡子卫仲道,汝敢杀我,休怪卫氏不饶!”

    “慢!”丁靖闻言拦住曹性,看向卫仲道,见此人面白俊朗,确当为帅气公子,若他真是卫仲道,也难免那蔡文姬会对其倾心。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乃是汉末才女,其作品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两首。

    历史上,这河东卫氏卫仲道,就是蔡文姬原配丈夫。

    不过此时丁靖却不在乎这些,而是看向卫仲道,冷笑道:“汝是卫氏子孙,那临汾城守亦是卫氏族人,当吾不知,汝来临汾城,乃是得了那董卓恶贼之命,前来阻拦吾等北上并州!”

    丁靖将卫仲道此行与董卓联系了起来,心中猜测卫氏与董卓勾结对付自己,假装言之凿凿向卫仲道喝道。

    那卫仲道万万想不到丁靖竟然看穿自己的目的,心中恐慌,害怕丁靖诛杀自己,连忙拜求:“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丁靖没有搭理卫仲道,而是让左右将卫仲道收押起来,而他自己心中已有一个全新的计划。

    ……

    另一边,华雄大军也赶至闻喜,至临汾城也只有两日路程,若是骑军轻装行军,一日便可到达临汾城下。

    此时华雄军已经追赶数日,依旧没有见到丁靖军的踪迹,华雄心中不由大急,他已在董卓面前夸下海口,若是让丁靖跑了,其身必定受到董卓惩罚。

    想到此处,华雄下令道:“所有骑军轻装,随我速度到临汾,那里是北去并州必经之路,一定要赶在丁靖小儿前抵达。其余步卒紧随,两日后于临汾汇合,吾军必灭丁靖小儿。”

    (本章完)

第8章 徐晃() 
是日正午,丁靖派遣高顺领两千军于临汾城南外五里潜伏,丁靖自身则与曹性、张绣领骑兵七百,让卫仲道同往临汾城。

    丁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假借卫仲道之身,诈开临汾城门,继而七百士卒杀入,控制城门,届时狼烟为号,让埋伏在城南的高顺再一举杀出,继而夺下临汾城。

    当丁靖带人由南浩浩荡荡、毫不遮掩的朝临汾城门行进时,临汾城守县吏当即下令关闭城门,严令守城士卒奔赴城墙防守,并通知县尉卫业速至城门上察看情况。

    这守城县吏乃是河东杨县人,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有勇善断,治军严整,有大将风采。

    当丁靖之军抵达临汾城下时,立即派人大声传报:“吾军乃是朝廷正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