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可能?”雅丹闻言之后,却是更加诧然地惊叫道。

    彻里吉却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郑重地言道:“雅丹丞相不必如此惊慌,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止是这些书籍,还有各种其他物什,大将军丁靖境内的各种作坊,都能够大量的快速制造。”

    “这也是为何凉州能如此迅速发展恢复的原因!”彻里吉有些羡慕地叹了一句,便又看向丞相雅丹,言道:“这也是为何我要主动联系大将军丁靖的原因!”

    “说实话!大将军丁靖所展现出的东西,简直用神迹来形容也不为过,如果我们不主动与之亲善交往,我心中也会害怕不安啊!”彻里吉又叹息道。

    听完彻里吉的解释,丞相雅丹也认清了一切,立即言道:“国王,大将军的确非同凡人,我们绝对不能与之作对!”

    彻里吉也点了点头,说道:“雅丹丞相,这样吧!你带着我们国内的珍宝礼物,作为我们西羌国的使者,去长安城拜见大将军丁靖,以此向大将军表达我西羌国的臣服之心。”

    “对了!还要把西域的情况,也详细转告给大将军。”彻里吉继续言道,“如果大将军知晓了西域的情况,或许也会慎重起来,不会像现在这般冒然对西域动武,如此我们也不会再为难了!”

    ……

    ……

    不久后,雅丹按照彻里吉的命令,带着大量的珍宝礼物前往长安,以作使者拜见丁靖。

    见过西羌国丞相雅丹之后,丁靖也明白了西羌国对自己的态度,并且关于西域诸国的情况,也有了清晰十足的认识。

    虽然西域情况复杂,难以轻易的攻取,但是丁靖对于西域的统治之心,却从没有一点的减淡。

    不过,彻里吉提供的情报,也给了丁靖一个提醒,那就是进兵统治西域之事,绝不是仓皇间就能迅速达成的,还必须再从长计议。

    于是,丁靖一面重新制定西域攻略之策,一面也全然接纳了西羌国的臣服。

    同时在临近西羌国的龙雪城,丁靖建立了贸易大市场,允许西羌国在此进行低关税的贸易往来。

    (本章完)

第759章 西域之局…鄯善国() 
    不过,彻里吉给出的关于西域的形势情报,虽然已经挺详细的了,但是许多细节之处,却依旧显得粗糙不细致。

    为了将征服西域的事宜,确保到万无一失的地步,丁靖必须派出专业的人手,好好地去西域刺探一番才行。

    当即,丁靖命令杨阜为护西域校尉,由猛将庞德携带数百骑的精锐陪同,组成一支十余车的商队,西出敦煌玉门关,向着浩浩的西域漫漫而去。

    只是,只凭这么点武力人手,杨阜和庞德别说在西域侦查搞事,恐怕连遭遇冲突交战时,想要自保都很有难度。

    其实,只派这么点人去西域,虽然看起来冒险了一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自从大汉党锢纷争到天下纷乱,至今与西域的联系已经停滞了数十年,以至于大汉对西域的统治也间断了数十年。

    如今,丁靖带着汉人的势力,重新进入西域的话,必定引起西域诸国重视的目光。

    而这种重视的目光,丁靖自己也不敢完全保证,会是好意的目光,还是恶意的目光。

    因此,在彻底征服西域之前,丁靖不能露出太多的獠牙,必须尽量使自己低调、掩藏自己的威势,使西域诸多国家放松警惕。

    所以,对于杨阜、庞德二人组成的车队,丁靖才尽量减少人员。

    当然,对于杨阜、庞德等人的安危,丁靖也不能放着不管。

    为了让杨阜、庞德等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援,丁靖又令马超、马岱领骑军两万,在敦煌郡和玉门关一带驻扎。

    如此,马超、马岱兄弟二人,不但能够接应支援杨阜和庞德,还能再敦煌城、玉门关一带提前构筑前沿要塞,以便日后大军远征的屯驻所需。

    不过,仅仅只有马超、马岱这两个后手接应,却依旧显得有些不足。

    对于西域的风土人情和行形势情况,无论是杨阜还是马超,都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

    所以,为了保证西域之行的顺利,丁靖又令西羌国国王彻里吉,调拨三千精骑作为雇佣军,在昆仑山沿麓策应护卫,以保障杨阜、庞德等人的安危。

    得到丁靖的命令之后,西羌国的国王自然不敢推辞和马虎,立即让自己国内的大将越吉,领着西羌国最精锐的三千铁骑,前往昆仑山北麓跟随,以护杨阜、庞德等人。

    ……

    ……

    且说杨阜、庞德西出玉门关之后,才行出数百里的路程,就遇到了一座不大的土城。

    经过西羌国向导的介绍,杨阜、庞德二人才知道,他们已然来到了鄯善国的境内,而面前的土城真是鄯善国的边境小城蒲昌。

    蒲昌城的城名由来,却是因为城池西面十数里之外,就有一座很大的内湖,名为蒲昌海(今罗布泊)。

    正是这蒲昌海的特殊存在,蒲昌城也成了大汉联通西域的要点之一,如果不是凉州这数十年战乱不止,这蒲昌城早已经恢复了昔日丝绸之路贸易重镇的繁荣。

    来到蒲昌城之后,杨阜立即选择在此驻留了几日,以便把在戈壁行路麻烦的车队,全部换成为更擅长途跋涉的驼队,并且补充了大量的食物和饮水。

    在杨阜逗留在蒲昌城的这几天,队伍中的专业刺探人士,也开始收集情报的隐秘行动,从蒲昌海附近的地形,到蒲昌城内外的人文民俗,甚至是物产情况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收集记录。

    其实,早从数百年之前开始,鄯善国就是大汉在西域最重要的附属国之一。

    从前,鄯善国还本名为楼兰国,从大汉在西域构建统治之后,楼兰国才改名为鄯善国的。

    面对这个距离大汉最近的西域国家,杨阜和庞德经过仔细的考察之后,发现鄯善国对他们这帮数十年不见的汉人队伍,尽皆保持着好奇和崇拜的态度。

    显然,作为大汉在西域最亲近的国家,哪怕大汉失去西域统治权数十年了,鄯善国依旧对大汉国还有着憧憬和敬意。

    了解完这些基本情况之后,杨阜决定直接前往鄯善国的国都杅泥城,直接去拜见鄯善国的国王尼比龙。

    令杨阜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抵达杅泥城的时候,鄯善国的国王尼比龙,居然亲自出城热烈来迎。

    待杨阜和鄯善国王交流之后,杨阜才知道鄯善国王的意思。

    原来,鄯善国王尼比龙从小就听长辈说起大汉的许多故事,因此在鄯善国王的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对大汉的向往。

    如果不是西域混战不断,鄯善国王早就派人前往东方,重新寻找大汉国建立联系。

    于是,在听到杨阜这支汉人队伍从东土而来之后,鄯善国王才会如此热烈欢欣,就是想从杨阜等人的身上,看看大汉到底是不是像他小时候听说的那样神奇。

    终于,在见到杨阜一行人之后,并且和杨阜密切交谈之后,鄯善国王却终于得知了大汉朝的情况,原来大汉朝现在已经平定了内乱,国力也恢复到了汉宣帝的时期,故而准备重新前来西域建立交流,恢复大汉在西域的宗主国统治。

    听着杨阜一番傲然自信的话语,鄯善国王的脸上也是大感欣喜,对杨阜等人也更加热切厚待。

    不过,从鄯善国王欢喜的脸上,杨阜却依旧察觉到了一丝忧虑。

    杨阜心中立即猜到,定是鄯善国王自立已久,心中其实并不愿接受大汉朝的统治。

    对此,杨阜在表面言行上,也只是装作不知情,毕竟杨阜为鄯善国描述的大汉朝鼎盛景象,都不过是夸大的虚张声势罢了。

    虽然大汉现在尚处于割据之中,但是杨阜心中可以肯定,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大将军丁靖就必定能够一统天下。

    而以大将军丁靖之能,欲要将大汉朝恢复昔日汉宣帝之鼎盛,也自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在胸,杨阜面对鄯善国王的时候,才能话语傲然自若,仿佛大汉朝现在真的可以轻易荡平西域诸国一般。

    故而,鄯善国王才真的被杨阜唬住,心中这才纠结忐忑了起来。

    (本章完)

第760章 西域之局…精绝女王() 
    正如杨阜所料的一样,鄯善国的国王尼比龙,虽然对大汉朝有着一定的憧憬向往,但是如果要他向大汉朝纳贡称臣,重新接受大汉朝的统治,鄯善国王还是抵触不愿的。

    然而,从杨阜的言行举止中,鄯善国王却能够看到一个鼎盛皇朝的缩影,这让内心拒绝的鄯善国王,又生出了无限的惶恐。

    他心中十分的害怕,害怕自己如果不接受大汉朝的统治,恐怕就会被大汉国的雄兵灭国,就宛如几百年前的张骞、班固所做的一样。

    就是这种矛盾的境况和心态,让鄯善国王也拿捏不定,只能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来招待杨阜等人,以此讨好杨阜等人,减低他心中的不安和惶恐。

    而对于鄯善国王的顶级招待,杨阜也乐见其成的全部接受,似乎本该就应如此的样子。

    并且,在鄯善国停留的这段日子里,除了鄯善国王尼比龙本人之外,杨阜亦是经常和其他鄯善国的王公贵族交往,还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新型商品,豪迈大方的赠予这些王公贵族,以此结交鄯善国的权贵重臣。

    在杨阜赠予的礼物中,除了大汉朝独有的丝绸之外,还有许多精致的其他商品。

    光是简单的器皿盛具,就有陶器、瓷器、铜铁器、金银器等好几种。

    当然,什么佳酿好酒,什么茶叶丝布,什么画扇笔墨,什么醋酱香料,诸种诸样、千类百式的新型商品,都是缺一不可的。

    不过,因为杨阜的队伍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带来的东西虽然诸多种类,可是数量却也并不是很多,很多东西在西域地界,都是只此一件的。

    就拿杨阜带来的一盒蜜烛来说吧,这盒蜜烛共计十二根,每一根蜜烛都是蜜蜡制成。

    若是将一根蜜烛点燃,那么随着烛光的四泄,蜜烛还会散发出淡淡的花香蜜甜,可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美妙之感。

    当然,除了这封自带芬芳的蜜烛之外,杨阜还带来了一盒普通的白烛,其材料是腊树分泌的油脂,以及并州学院从乌油(今石油)提炼的石蜡,混合掺杂加工而制造。

    面对这两款蜡烛,无论是精美的蜜烛,还是平凡的白烛,对鄯善国的贵族而言,都是从来没见过的稀罕物。

    此时,鄯善国的照明工具,还十分的简单,不是用浸油的火把,就是用盛油的灯盏。

    而且这些照明工具的燃料,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油脂加工而成,以至于照明时所引燃散发的味道,却是有些呛鼻难闻。

    连简单的蜡烛就令鄯善国震动,更别提杨阜带来的其他的精致物件了。

    一时间,整个鄯善国的王都内,所有的王公贵族,都以获得一件杨阜带来的大汉朝礼物,作为自身或家族最大的荣幸。

    而杨阜更是借着手中的商品货物,在鄯善国的王公贵族中竖立了威信、获得了拥戴,并且更将大汉朝的天威鼎盛,直接植入到了所有人的心中。

    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的人际交往之外,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