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就在张郃在益州主持征伐南蛮大的战事之时,坐镇于长安城的丁靖也恢复了一丝轻松。

    在长安经过了近一年的辛勤努力,这雍凉的土地之上,终于彻底的安宁了下来。

    并且,丁靖还重新修缮了雍凉至太原和河套平原的直道,使雍凉和并幽北地能够连成一片,极大的疏通了麾下统御的土地可以交通便利。

    而正是因为道路的畅通,河北和草原上的许多物产,皆可以快速运输到雍凉来,帮助雍凉进行建设发展。

    当然,除了陆地上的道路被顺畅理通,丁靖在东海瀚洋之上,也建立起了一个简单的航道海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丁靖麾下的水师船业,早已经发展了好几个高度。

    如今河北的造船和航运技术,甚至比荆襄、江东等地还要发达数倍。

    只是,北方毕竟没有多少大江大河,内河航运发展得再高超,所能产生的效益却依旧太少。

    不过,丁靖本就没有将船航技术的目光,全部都放在内河航运上,他支持船航技术发展的初心,便就是为了征服大海。

    所以,在内河航运的技术发展到瓶颈之时,丁靖却是将这打下的船航技术底蕴,全部又投入到了造船海航的层面上。

    只是,征服内河虽然并不是很难,但是想要航行大海,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曾经,对于航行大海这种事情,华夏民众也不是没有进行过。

    可是这样的航海,不过是一种一往无前、没有回头路的冒险,例如徐福东渡。

    而丁靖所要的航海,是要把握整片海域,使船只出海之后,能够往返自如。

    当丁靖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都投入于航海之时,才发现这发展航海是有多么的困难。

    那横行江河湖泊的船舶技术,在放入浩瀚缥缈的大海之后,却好似沧海一粟,实在令人感到挫败无力。

    没有合适航海的船只,没有成功航海的船员,没有海洋风浪的具体认知,甚至连基本的海图都没有。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极度苍白!

    不过,万事总是开头难,这航海也不过如此!

    为了先摸清大海的脾气,丁靖麾下的水师和船业人才,最开始都只是在渤海湾航行。

    等在渤海湾中航行顺畅之后,才开始慢慢向东海探索。

    终于,在遭受了无数次的失败,折损了无数次的船只和船员之后,丁靖麾下的船业人才,终于对航行大海摸出了自己的门道,并且还绘制出了规范的东海海图。

    如今,丁靖的水师船队,已经成功抵达过辽东、马韩和倭岛等地。

    并且,为了使航行大海的行为,不能成为一种入不敷出的奢侈行径,丁靖允许出海的水师船队和海外土地进行贸易,甚至可以用武力直接逼迫各海外小国敞开门户。

    就这样,丁靖的水师船队,俨然成了东海周边的霸主,许多海外小国皆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忍受着丁靖的水师欺凌。

    可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这些海外土地之上,除了无数的无名小国之外,也还有一些实力不俗的大国。

    就比如乐浪郡以南的土地上(今朝鲜半岛中南部),就有辰韩、马韩和弁韩等三个国家,而为了对抗丁靖水师的武力欺压,三韩更是彼此合作,封禁整个南朝鲜的近海和陆地,使丁靖的水师不能上岸贸易和劫掠。

    对于三韩的抗拒行为,也彻底激怒了丁靖的水师船队,于是负责统领水师的大将甘宁,便准备引水师进攻三韩,将三韩全部灭国。

    只是,丁靖的水师的各项能力,虽然已经达到了近程航海的水准,但是水师船队的规模却依旧并不大,还不具备只用水师兵力,就可以消灭三韩的实力。

    于是,甘宁便建议丁靖再扩大水师规模,以便大军可以从海上登陆,以灭掉三韩这帮不尊之徒。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丁靖打算答应甘宁,继续扩建水师船队的规模之时,幽州却是传来一封急报,竟是辽东之地的公孙度,与逃亡辽东的蹋顿和楼班结为一体,一起发兵向幽州入侵来了。

    如今,渔阳太守田豫、蓟城太守阎柔和右北平太守公孙续,皆领着众幽州军在辽西迎击辽东来犯。

    不过,公孙度在辽东经营多年,又有蹋顿、楼班二人的协助,其军力攻势令幽州军难以阻挡,故而幽州才向长安发来信件,请丁靖派援军支援幽州。

    (本章完)

第776章 司马懿() 
    面对公孙度的入侵,面对幽州的求援,丁靖岂能漠视不管?

    只是,如今丁靖手里的十余万的大军,皆部署于益州、凉州等地,其他地方的军伍皆不能轻易调动,又如何有军力去支援幽州呢?

    就在丁靖焦头烂额之时,身旁的谋士李儒,却是出言道:“主公无需担心无军力可援助幽州!”

    听李儒这般话语,丁靖也是一喜,连忙问道:“文和可有计策?”

    李儒点了点头,立即出策道:“主公,幽州本土驻军本就有数万,这些兵马虽不能击退公孙康,但是想要保住幽州一时无恙,却是足够了!”

    “如此,我军只需要再派五万援军进入幽州,别说保住幽州安稳了,甚至还可以反攻辽东!”

    李儒继续言道,“至于这五万援军该如何而来,却也是十分简单。”

    “首先,关中、司隶二地的军伍不可调动,否则曹操、刘表二人难免心存异想,不过主公却可以从并州、冀州二地,各自抽调一万军伍前去幽州支援。”

    “毕竟,就算并州、冀州少了一万人的守军,却也并不会对着两地的局势有何影响。”

    “当然,只有冀州、并州提供的两万援军,却还是不足以击退公孙康,还需要三万精锐的战兵才行。”

    “而这三万人的精锐之军,却是直接从幽州本地征召,也就可以了!”李儒言道。

    “从幽州本地征召?”丁靖闻言一愣,极为疑虑地言道,“这临时征召的军士,如何能够立即用来上阵作战?若是稍有不慎,这些新兵军伍很可能自乱阵局啊!”

    李儒摇了摇头,笑看着丁靖言道:“主公此言差矣!这幽州征召的三万人,可不一定就是没有操练的新兵呢!”

    听到李儒这话,丁靖立即眼前一亮,一下子就理解了李儒话中的意思。

    原来,因为幽州处于边疆之地,这几十年间又多次爆发大战,甚至在丁靖统御幽州之前,幽州还进行着惨烈的内战呢。

    所以,哪怕幽州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可幽州土地上的大部分民户,皆有过从军参战的经历,解甲归田的人可以说是一大片。

    因此想要在幽州土地上,立即征召出三万能战之军,却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

    再说北地草原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归化的乌丸部落和匈奴部落,这些归化的部落也可以征召大量战兵。

    当即,丁靖立刻采纳了李儒的策略,传令并州的高顺、冀州的麴义,令他二人从二州各抽调一万军兵,前往幽州助战支援。

    随后,丁靖又令徐荣为幽州军马大都督,负责在幽州征召三万战军,并总领幽州所有军战之事,以抗击公孙康的入侵。

    此外,丁靖还派出了张辽、阎行、夏侯兰、郭援等骁将,前往幽州协助徐荣征战。

    当然,为了使徐荣对战公孙康的胜算更大一分,丁靖又派张济前往草原诸部,随时准备征召匈奴、乌丸的勇士从军支援徐荣;并且在海面上,也为徐荣做出了策应助战的部署,丁靖又令甘宁率水师从渤海郡的诸港出发,直接穿过渤海海域,袭扰辽东、乐浪等地,破坏公孙康的后方。

    做出了这一系列全面的部署之后,丁靖才对幽州的境况放下心来。

    ……

    此时司隶的河内郡,却是比平日里显得更加动荡不安,因为曹操统领的大片靠近司隶的城地,皆减少了至少一半的驻军。

    这些临近司隶的城池驻军,全部被曹操调往了淮南,用在进攻袁术的战事上了。

    没有足够的曹军防备司隶的丁靖军,以至于司隶土地上的河内郡,也变得有些焦躁不安了起来。

    毕竟,如今整个司隶的土地上,除了他们河内郡之外,其余所有的郡县全部都被丁靖统御。

    因此,河内郡上下皆不免产生担心,害怕没有大量曹军的援护,丁靖军会不会直接出兵攻取河内郡。

    当然,最担忧害怕的,还是河内郡的郡守和世家,因为一旦丁靖军攻入河内郡,那么受到惩罚处置的首要目标,肯定就是他们了。

    故而,河内郡的郡守蔡阳,也是愈加担心害怕了起来。

    就在蔡阳担惊受怕的时候,其外甥秦琪却是领着一青年前来拜见,而这青年却居然正是河内世家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懿。

    见到外甥带来的司马家二公子之后,蔡阳也是有些诧异,毕竟他蔡阳作为河内郡守,自然对河内大世家司马家比较熟悉。

    如果他蔡阳没有记错的话,这司马家二公子司马懿,应该是被送到并州学院求学去了。

    因此,见到司马懿之后,蔡阳却是有些奇怪地问道:“我闻贤侄一直都在并州学院求学,不知是什么时候回到河内的呀?”

    司马懿向着蔡阳一礼,言道:“蔡叔父,其实我也是刚刚回到河内而已。”

    一番寒噤之后,蔡阳却是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司马懿问道:“贤侄,你突然前来见我,可是有什么事?”

    司马懿点了点头,笑道:“叔父果然厉害,竟一眼洞察我之心绪。”

    “叔父,其实我现在是大将军麾下的上计掾,而此次我返回河内家乡,一来是外出求学日久,故回家见亲答育,而来则是拜见叔父,为我河内上下生灵寻得生机!”司马懿继续言道。

    听着司马懿如此言语,蔡阳却是不解其意,疑惑地问道:“贤侄,你这话是何意?我河内并无生灵涂炭之遭遇,何须为河内上下生灵再寻生机?”

    司马懿闻言只是摇了摇头,长叹道:“此事未遭涂炭,来日却未必不遭涂炭!”

    “你此话到底何意?!”蔡阳有些惊怒地问道。

    司马懿不慌不忙,直接言道:“蔡叔父还不明白么?如今司隶之地只有河内不尊大将军号令,难道就不怕大将军兵马杀至,如此河内上下岂不是生灵涂炭?”

    果然,听到司马懿这般话语,蔡阳脸上的惊怒,也不禁变成了惊骇。

    因为正如司马懿所言,现在的河内就是沧海中的孤舟,四面皆是危机沉浮,根本没有抵抗丁靖大军的实力。

    (本章完)

第777章 河内叛降() 
    终于,蔡阳一下子想通了司马懿的来意,当即诧然问道:“贤侄,你现在来见我,莫非是要劝我投靠丁靖?”

    面对蔡阳的疑问,司马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点头言道:“正是此意!”

    虽然司马懿已经将来意挑明了,可蔡阳的脸上却依旧有些犹豫不决。

    尽管河内郡现在的境况很危险,但是蔡阳毕竟久在曹操麾下为将,其心中虽然对丁靖军的威势感到害怕,但是却也并不愿就这样轻易的背离曹操。

    而且,曹操在名义上也比丁靖要正统得多,要知道当今大汉的天子还在许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