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百官得徐晃接济,正解了燃眉之急,对并州军感激不已。

    在徐晃的护送下,天子、百官顺利来到洛阳,却见洛阳宫室烧尽、街市荒芜,蒿草颓墙遍地。

    旧都如此破败,天子、百官无不心中悲戚,顿首感慨大汉气数之衰,竟至于此。

    洛阳旧都不存,此地已不适合作为朝廷中心,天子又见并州军热情无比,忠诚汉室,便欲前往并州,以并州为基础,重振汉家威望。

    太尉杨彪却是不准,杨彪久居朝廷,对人心政治早就洞悉熟透。

    杨彪见并州军虽是对天子朝廷无求不应,热汤美食良车相待,但是却总有股送神走的急迫感。

    尤其是到了洛阳,陆续就有并州军脱离天子辇架,背弃而走,并无逢迎天子入并州的意图。

    杨彪知道,定是那在晋阳的丁靖不愿迎奉天子,又恐于世人说他不尊汉室朝廷,便做足了表面功夫,接引天子还归旧都,却从没想过迎奉天子入并州。

    如此情况,杨彪亦是知道了丁靖本性、心态,心生感慨道:“连丁建阳之子都成了狼心狗肺之徒,窥觑汉室气运,与董卓有何不同!”

    不过丁靖的表面功夫足够,杨彪对此也无话可说,却又不忍伤及天子的心情,便说道:“并州贫瘠,天子驾宫并州,有损天威,不妥!”

    天子思虑后,觉得杨彪说得也有些道理,便不再言语前往并州,而是安心的待在洛阳等待袁绍来逢迎。

    不久后,在洛阳断壁残垣中的天子、百官却是没能等到袁绍,却是等来了另一人,此人便是曹操。

    曹操带董昭面见天子后,董昭将袁绍态度尽述说明,天子、百官无不愤怒,声言袁绍竟敢如此怠慢。

    又见曹操态度友好热情,欲迎驾天子,至宫许昌。

    许昌乃中原重镇,富庶繁荣,虽不及长安与昔日洛阳,却也是颇具王者威仪。

    百官亦觉得许昌是个好去处,于是天子便欣然跟随曹操,迁都许昌,将许昌改为许都。

    在曹操迎奉天子新迁许都后,曹操自领大将军,一时威势盛极中原,天下为之震动,纷纷献表曹操,以示亲近。

    冀州袁绍见曹操风头如此,天下诸侯莫不向其低头亲近,袁绍顿感不爽,觉得自己风头被曹操夺去。

    于是,袁绍便欲引兵南下中原,前往许都抢夺天子。

    见袁绍如此,谋士田丰连忙出言劝道:“如今冀州并未全部归附,南有青州田楷、刘备,北有公孙瓒死足不僵,西有丁靖虎视眈眈,此时南下中原,诚不合适呀!”

    袁绍想要南下抢夺天子,本就是气急之言,听田丰劝导,袁绍顺势下阶,止住冲动,却是将愤怒放在了田楷和刘备身上,连令大军全力攻打二人,并让其子袁谭领军绕道袭击青州,截断田楷本营后路。

    (本章完)

第82章 冀州来人() 
就在丁靖安排徐晃护送天子前往洛阳之时,晋阳城却来了两位冀州来客,正是邯郸令甄俨和冀州从事辛评。

    得知二人来访,丁靖连忙将二人请至太守府正厅,好茶以待。

    “二位远来晋阳,不知所为何事?”丁靖带着贾诩招待二人,略显疑惑的问道。

    辛评向丁靖辑手一礼,却是眼中泛泪,悲伤说道:“将军不知,韩冀州……战死了!”

    “什么!”丁靖闻言惊得站起,眼珠圆瞪,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口中问道,“韩叔父可是冀州州牧,地位崇高,身份不凡,怎会突然就战死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说来!”

    见丁靖发问,辛评也不隐瞒,如实将韩馥战死经过托盘述说。

    听完辛评讲述,丁靖更是震惊不已,想不到韩馥竟然死的如此不堪,先后被关羽、张飞弄得丧胆,竟然吓死在张飞矛下,简直狼狈。

    丁靖故作悲伤的哀叹了韩馥两句,脸色也恢复正常,心中便思虑起冀州事态来。

    如今公孙瓒退避幽燕,袁绍腾出主力大军,而冀州现在韩馥身死,冀州军群龙无首,只要袁绍解决田楷、刘备后,冀州将毫无疑问的被袁绍收入囊中。

    冀州乃河北第一大州,人口众多、领地富庶,若是被袁绍彻底占据,再加上袁绍本身就兵多将广,届时袁绍必定如虎添翼,称雄河北。

    待那时,丁靖莫说争霸天下了,就是想要抵抗袁绍,独守并州都极其艰难,迟早被袁绍兼并。

    丁靖一眼看中其中要害,一旁的贾诩也对此了然万分,连忙向丁靖进言道:“主公,韩冀州乃主公叔父,如今身死乱军之中,虽是悲戚之时,却也不能坐视哭泣!”

    丁靖知道贾诩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我必兴兵冀州,斩杀张飞那厮,为叔父报仇!”

    言毕,丁靖又看向辛评、甄俨二人,此二人乃是冀州官吏,此行必有目的,丁靖欲领兵前往冀州,可先通气二人,便问道:“我欲兴兵冀州,为叔报仇,二位以为如何?”

    “将军恩义!”辛评连忙拱手拜向丁靖,言道,“此次我等前来,正是请将军兴兵至邺,一来是为韩冀州报仇,二来是要请将军庇护冀州。”

    “哦?!庇护冀州?什么意思?”丁靖疑惑问道。

    辛评连忙解释道:“如今韩州牧身死,冀州无首,百官茫然,民众流离,正值存亡之际。”

    “因此,我冀州百姓欲迎取英雄豪杰,统领邺城,庇护冀州。”辛评继续说道,“本来冀州群官皆认为袁绍乃为雄才,可当冀州主人,熟不料前段时间,天子使者请袁绍迎奉天子,岂料袁绍狼子野心、犹豫不决,竟然拒奉天子,还欲另立刘虞为新帝!”

    “如此苟且之举,冀州不能服从,因此我冀邺百姓尽皆不爽,不愿袁绍入主邺城!”

    “安北将军雄才,护送天子还归旧都,有救驾之功,海内称颂!前又协助冀州大破黑山军,于冀州民众恩惠,我冀州犹记将军雄姿英发!以我等之见,将军虽是年轻,却实乃冀州雄主!”

    听到辛评如此夸赞,饶是丁靖脸皮再厚,也有些脸红,尴尬咳嗽不已。

    如今有了辛评等亲近丁靖的冀州官员接应,丁靖对出兵冀州这事也彻底放心,只要冀州本土势力有丝毫的支持,对于丁靖就是一种契机。

    为了扼制袁绍的扩增,也为了并州的未来,丁靖立即欣然允诺,说道:“仲治谬赞了,即便仲治不来求兵,我亦会领兵入冀,为叔报仇!至于庇护冀州之事,靖亦不矜持,自持能力充足,若是冀州不弃,我亦是不弃冀州!”

    “将军高义!”辛评感动说道。

    答应了辛评后,丁靖却是又看向了二人,说道:“明节(甄俨字)、仲治长途而来,必定劳顿,请先入榻歇息,我亦要准备出军事宜!”

    听丁靖话语,辛评却是觉得有些累了,连忙在侍卫的指引下,先去休息了。

    唯有甄俨却是站在厅中不走。

    “明节还有何事?”丁靖向甄俨问道。

    甄俨向丁靖拱手一拜,说道:“将军身兼并州,割据一方,如此基业得来不易,为何不留嗣,以稳基业?”

    丁靖不知甄俨为何如此疑问,心中腹诽甄俨闲事管得太多,自己生不生孩子与他何干?

    不过丁靖心中虽然腹诽,脸上却是笑脸依旧,说道:“尚未婚配,故无后嗣。”

    “那将军何不快点成婚成家?如此才是稳妥!”甄俨连忙说道。

    丁靖闻言后,心中更是又气又笑,不知道这甄俨突然什么毛病犯了,自己结不结婚关他鸟事!

    “并州疲敝,又值多事之秋,我常常领军在外,实在没有良家看得上我。”丁靖自谦解释道,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

    甄俨却是得逞一笑,说道:“将军谦逊了,将军人杰也,盼着嫁给将军的良人数不胜数。”

    “明节夸大了!”所谓好话顺耳,听甄俨如此夸赞,丁靖也不禁笑道。

    随即甄俨却是语气一转,严肃说道:“既然将军未曾婚配,不如与我甄家联结姻缘,可好?”

    “……”

    “……”

    听闻甄俨话语,丁靖、贾诩顿时无语,想不到这甄俨绕来绕去,竟然是来说媒的,实在有些搞笑。

    丁靖实在没兴趣和甄俨扯什么婚配之事,连忙推脱说道:“我还有要事处理,先走了,明节还请自便!”

    说完后,不等甄俨反应,一头走出正厅,直接前往城外军营,准备拔军入冀事宜。

    见丁靖走脱,甄俨顿感无奈,不知丁靖为何对婚事如此淡然推脱。

    此前,甄俨刚好收到其八妹甄宓来信,将丁靖背负一女子回府,藏女于屋的事情告诉了甄俨。

    对于甄宓的心思,作为大哥的甄俨岂能不知,甄俨知道甄宓心中对丁靖有好感,见丁靖开始藏女入府,甄宓莫名得有些担心起来。

    为了防止其他人捷足先登,将丁靖如此好肉先抢走,甄俨便星夜来到并州,打算与丁靖联姻,了结八妹心事。

    “军师,将军他为何如此?”无奈丁靖离开,甄俨只好看向厅中的贾诩,问计说道。

    贾诩轻抚短须,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少艾佳人,人之常情!然主公心系大事,无心顾及儿女情长。”

    “心系大事就不成家留嗣了么?”甄俨疑惑问道。

    “婚配之事,还需要家中长辈定夺,你直接问询主公,实在唐突了!”贾诩说道。

    甄俨闻言后立即领悟,心中随即转移目标,打算不再在丁靖这边下功夫,而是将目标对准了丁靖之母。

    “只要丁母同意,婚配可成!”甄俨恍然大悟道。

    贾诩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然也!”

    (本章完)

第83章 刘备诛袁谭() 
次日,丁靖以贾诩为军师随军,留荀攸、曹性驻守晋阳,自己亲自带领马步两万、以及辎重粮草前往上党。

    上党太守高顺早就得丁靖军令,在壶关、上党屯粮无数,供给大军使用。又与壶关城守赵云汇合一处,总计两万七千并州军,分兵三路朝冀州进发。

    一路由夏侯兰统领,领兵三千,前往常山郡。

    一路由高顺统领,领兵一万,前往赵国郡,巩固防守,抵挡占据巨鹿的袁绍军队。

    一路为主力大军,由丁靖亲自统领,总计一万五千人,前往广平、魏郡,直奔邺城而去。

    此时,袁绍大军正与田楷、刘备大军交战,根本不知道丁靖兵出壶关,朝冀州而来。

    又有辛评、沮授等冀州本土官员为牵引,丁靖大军毫无阻拦的拿下了赵郡、常山郡和广平郡三地,唯有魏郡依旧自立,没有臣服丁靖大军。

    魏郡治所为邺城,这邺城乃是冀州第一大城,自先秦时代,便是邯郸旧址,自古以来就是河北重镇,人口、经济、仓禀皆是丰足,可谓冀州繁华盛景代表。

    也因此,邺城内人员势力成分复杂,世家大族、官员绅吏云集,虽有不少人亲近并州丁靖,然而却依旧有不少人心向渤海袁绍。

    只怪袁绍威名日久,家世又为四世三公,相比于初步崛起、威名初显的丁靖而言,在邺城这等地方,世家官吏更倾向于袁绍一些。

    不过自韩馥吓死沙场后,邺城也是混乱一片,城中稍有资本的,纷纷寻找外援,有向南而去中原的,有求助袁绍的,亦有心向丁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