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梁山-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本就是豁达之人,既然晁訾无意相留,也就不会主动贴上去,话题直接转到他想对晁訾说的话来。

    晁訾放下筷子,静静地看了李纲一会,才道:“梁溪先生觉得这有可能吗?”

    要是换做别人,晁訾一定会以为他在鼓捣自己造反夺天下,但李纲决不会。

    李纲点点头道:“朝廷弊端太多,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但只要用心去做,还是会成功的,晁都督可想过入朝为官?以都督之才,又是当朝驸马,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啊!”

    这老头还真是耿直的可爱,还封侯拜相呢,自己若放弃兵权,徽宗爷俩第一件事就是砍了自己。

    淡然一笑道:“太子已许我永镇山东,还要封我为辽王,梁溪先生觉得我还有必要入朝吗?还有,太上皇欲封我为齐王,以河北之地相许,呵呵!大宋的半壁江山都给我了,我还需要封侯拜相吗?”

    “此话当真?”

    李纲被惊的站立起来,直视着晁訾道,那眼神仿佛要吃人一般。

    “梁溪先生不必惊慌,晁某还没那么大的野心,晁某最大的心愿就是保境安民,改变天下人对我梁山的看法,小子不才,勉强算是做到了吧,若我接受封赏,那晁某成什么了?”

    李纲听晁訾这么说,心才放下来,他很清楚,若晁訾支持太上皇复位的话,以梁山的实力,是很轻松就可以做到的,不过也正如晁訾所说,如果他答应了对他的封赏,恐怕就会被人冠上乱臣贼子的名声了。

    此刻晁訾在李纲心中的印象,不知不觉地又上了一个台阶,不过既然知道太上皇还在垂死挣扎,他却说什么也坐不住了。

    晁訾看出了李纲的焦急,微笑道:“先生不必焦急,我已经派人把消息告诉太子,让太子做些必要的准备,同时我梁山一万铁骑目前就驻扎在京城,为太子保驾护航,些许宵小是影响不了大局的”

    听晁訾这么说,李纲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主动举杯道:“老夫代太子敬都督一杯,也算是老夫向都督赔罪吧,以前老夫可是还骂过都督的”

    晁訾也笑了,骂过他的人多了,不过敢当面承认的,怕也就李纲一个了。

    一场酒宴可说是宾主尽欢,饭后,晁訾命人给李纲准备了客房,并去客栈把李纲的随身物品也都取来,在青州的这段时间,算是把李纲留在府中了。

    天色还不算晚,回到书房,侍卫告诉晁訾,燕青和那个欧阳洵一直等候着。

    其实晁訾已经猜出燕青能把人请来,这人是主动找上燕青的,显然是想在自己里有所作为,那就不会装清高了。

    命侍卫把两人请进来,时间不大,燕青就带着一个身材不高,一脸沧桑的中年人走进来。

    晁訾起身相迎,笑道:“怠慢欧阳先生了,还请见谅,快快请坐”

    欧阳洵初次见晁訾,显得有些紧张,深施一礼道:“学生见过都督,都督您太客气了,燕将军待学生很好,没有怠慢”

    晁訾微微一笑,命人上茶,请欧阳洵坐下后,才道:“欧阳先生的东西我看过了,很不错,只是有的地方还不太懂,想请先生给我解说一下”

    说到自己写的东西,欧阳洵顿时来了精神,道:“学生祖上是经商的,很早以前,我就觉得铜钱太过笨重,携带不方便,只是银票的面额又太大,普通百姓无法使用,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出一些小面额的银票,这样百姓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说到这,顿了一下又道:“学生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想办法让我们的货币在其他地方流通,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用货币控制非我梁山的地方了”

    虽然还没被晁訾任命,欧阳洵却已经开始以梁山人自居了。

    晁訾笑了,这才是他真正想听的,大婚之后,他就准备在青州治下发行钱币,这些钱币先在山东流通,然后逐步向大江南北推行。

    别看金国军事实力强大,但在经济上,却根本无法同大宋相比,甚至很多东西都要依赖中原,所以只要自己能控制大宋的货币,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金国,控制了金国的经济命脉,同控制金国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后世不都是这么玩的吗!

    至于高丽和东瀛,则需要武力让他们认可了。

    “很好,就先委屈欧阳先生在财物司担任个郎中吧!我会告诉蒋敬全力配合你,争取早日发行我们梁山的钱币”

    欧阳洵大喜,晁大都督果然人如其名,自己算是来对了,起身再次向晁訾施礼,道:“谢都督,欧阳必以死相报”

    这小子在大宋实在受了太多委屈,现在被晁訾直接任命官职,心中真的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谁都不许死,你先弄出一份样本出来,不要太单一,这样用起来更方便”

    “遵命”

    (本章完)

第147章 金秋八月() 
    金秋八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团圆的季节。

    在李师师的撮合下,岳飞很快就同一个李氏定了亲,晁訾知道后,立刻拍板要岳飞跟他同一天成亲。

    岳飞在推辞无果后,也只好答应下来,只是岳飞口才不行,只能把这份对晁訾的感激,深深地埋在心底。

    不过岳飞还是拒绝了晁訾要给他换大房子的提议,母亲和孩子在这里,一直都是晁訾在照顾着,若是连房子也要,那不是太不知分寸了吗!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在知道岳飞是晁訾的义兄后,从前那些媒婆一改往日的态度,争先恐后地冲向岳家,岳家的大门都快被挤破了,天天都有人上门来说亲,吓得岳飞干脆去了城外的骑兵大营,数日都不敢回家。

    岳母在见了李氏后,也很满意,李家中等家庭,很朴实的一家人,李氏虽不是什么绝色,却也珠圆玉润,带着一脸福相。

    到了八月十五这天,青州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如同过年一般,事实上各种庆祝活动,早就开始了,不过今天才是正日子,气氛只有更加热烈,官府按照晁訾的要求,挨家挨户地赠送酒肉,以示同庆。

    其实放眼大宋,青州百姓的生活绝对算是上等,早不缺这点酒肉了,只是接了东西,就等于是接了都督和公主的喜气,古往今来,听谁同时娶两个公主的?

    所以接了官府给的酒肉后,很多百姓都直接供了起来,当保家仙用了。

    军营除了必需执勤的,也都放了假,将领们则早早来到晁訾的府上,能帮忙的帮忙,帮不上的就当是凑热闹了。

    一时间,晁府上下也是人满为患。

    相比府中的热热闹闹,晁訾的书房里却有些沉闷,一身大红喜袍的新郎官,此刻正沉着脸听忠叔跟他说方敏儿的消息。

    从前生气归生气,晁訾却从未停止对方敏儿的寻找,现在忠叔就从江南带回了她的消息。

    方敏儿出家为道了。

    听到这个消息,新婚的喜悦心情瞬间被打破,她为什么要出家?难道不知道自己一直在苦寻她吗?还是觉得自己身边有了别的女人,会不要她?

    晁訾是百思不得其解。

    忠叔其实也不太赞同晁訾娶方敏儿,毕竟方敏儿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而且方腊的余孽始终都在江南有活动,万一扯上,今后可就麻烦多多了。

    “大郎也无需难过,方姑娘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不过这样也好,两个公主同时过门,这对大郎将来夺取大宋江山,会有很大帮助的”

    晁訾当然明白忠叔等人的心思,只是心里还转不过这个劲来。

    “走吧!都等着你呢!别误了时辰”

    晁訾点点头,这种事情强求不得,过分的纠结,只会影响身边的人。

    新房还是这座府邸,曾有人建议把原来海盗李承贵的府邸改建成新的都督府,却被晁訾拒绝了,现在这座府就够大的了,要那么大的地方干什么?

    此刻两位公主都在张叔夜府上,把那里当成了临时的娘家,晁訾只需去把她们接过来即可。

    打起精神,在忠叔的陪伴下出了书房,接过李师师递过来的红绸带挂在身上,正了正带在头上带翅膀的帽子,然后会同等在外面的梁山好汉一起,敲锣打鼓地向张叔夜府上行去。

    路上早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不过在衙役的阻拦下,都被挡在了道路两侧。

    随着晁訾的出现,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这种欢呼绝对是发自真心的,因为晁訾对青州的贡献实在太大了。

    晁訾像个明星似的,骑在马上频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在这样的氛围中,心中那一丝不快,也早烟消云散了。

    迎亲队伍敲敲打打很快来到张叔夜府上,公主的娘家人都在汴梁,只有王贵妃的族弟王茂到了,太子表面上对晁訾各种封赏,却也没派来一个皇族人,所以张叔夜和李纲就临时充当了娘家人。

    在一片恭喜贺喜声中,晁訾终于来到两位公主的临时闺房外,按照礼制,王贵妃是不应在这会出现的,不过这里是青州,王贵妃对徽宗也已经绝望,根本就没想过回去,所以一切规则都变了。

    晁訾以女婿的身份,先是大礼参拜了丈母娘,然后才从丈母娘手中接过牵着两个公主的红绸。

    女儿出嫁了,母亲难免有些伤感,好在今后还会住在一起,王贵妃在晁訾夫妻三人再次向她施礼后,轻声道:“缨络和多福就交给你了,若你对她们不好,本宫决不饶你”

    “母亲大人请放心,訾决不会慢待她们,一定会视她们为我最珍贵的宝物,用心呵护的”

    听晁訾能这么说,王贵妃心中更喜,颔首示意他们可以起行了,交拜天地这一环节是要回自己府上才进行的。

    就在这时,一直没吭声的王茂忽然道:“新郎就这么把新娘子接走,连一首催妆诗都没有吗?”

    听了王茂的话,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一静,都知道晁訾是山匪出身,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你让他吟诗,这不是难为他吗?

    这却是有点错怪王茂了,因为他本来是想增添点气氛的,在他想来,晁大都督能一举赢得两位公主的芳心,肯定是才高八斗的,根本就忘了晁訾的出身。

    眼见众人都在用看外星人似的眼光看他,不由强笑道:“这个、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王贵妃心中暗怒,这混蛋是来搅局的吗?早知这样,就不让他来了。

    谁知本应紧张的晁訾却微微一笑道:“舅父勿怪,小子才疏学浅,自己作诗怕是不行了,不过这催妆诗却准备了一首”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做春。不须满面红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好。。。”

    谁说古代信息不畅,可这首初唐就有的催妆诗,却是张叔夜、李纲等人所熟知的,二人怕晁訾出丑,待晁訾话音一落,顿时跟着叫起好来。

    这两个学富五车的老家伙都说好了,那都督做的诗肯定是无敌了,外面那些梁山好汉们顿时跟着轰然叫起好来。

    王茂也知道有这首诗,不过这时候也无暇去追究晁訾剽窃了,姐姐的目光都快把他杀死了,遂也加入了叫好的行列。

    怎么也是当过老师的人,要说肚子里一点墨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嘿嘿!老子就剽窃了,怎么地吧!有种你咬我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