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凡摇摇头:“非也,祖宗帅,我不知你为何出兵劫掠,但即为我麾下之民,我定当一视同仁,在我眼中,山越民与汉民同为一体,百年矛盾也该解一解了。”

    “自然是为了富贵!”祖郎回了一句:“休要那这话欺诈我等,岂不可笑。”

    看来祖郎果然是有人撺掇,被人许下了重利,才在这不对的时间点下山作乱。

    “既然祖宗帅为了富贵,林某此处有大片的富贵双手奉上,不知祖宗帅可愿降我。”

    “不愿!某最看不惯的就是你等肮脏的官府之人,山越本是异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过碗大个疤罢了。”祖郎说的颇为坚定。

    “哈哈哈哈,祖宗帅能骗别人,却骗不了我,山越人与汉人本来无异,都是大汉的子民,哪里来的异族,要说异族,某在关外杀的异族可不少,却绝不忍心对同袍下手,宗帅为何不肯听林某把话说完?”

    “昔日春秋之时,各国饱受秦王迫害,因此才遁入山中,欲寻一世外桃源,只是世道更替,山越民自成一派,受官府欺压,兼之山中粮草无几,只能下山劫掠,我说的可对?”

    “某就生在边境之地,又久在边境作战,对异族可不陌生,异族劫掠,百里之内,寸草不生,遇人便杀,或劫掠我汉民充作奴隶,充作猪狗,人神共愤,令人发指,我恨不得将那异族杀个干净,岂能与你等相同?”

    说话间,林凡浑身杀气喷薄而出,这杀气似海,却更加粘稠。

    祖郎也怔怔说不出话来。

    “如今怎能为了些许粮草自相残杀?受他人挑拨而不自知,岂不愚蠢,某虽打败你等山越,却不愿杀害,你等必然也是有老有少之人,想必家中的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倚门相望,我又岂能断人跟脚,今时今日,只要祖宗帅做出承诺,不在扰乱郡中生民,我就放各位回去,怎样?”

    山越人听到居然可以回山与家人团聚,无不大喜过望。山越与汉人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山越民每次都是下山劫掠粮草,与关外的异族比起来却温柔不少。

    林凡也是收人心,山越战败之后不仅有好酒好肉招待,乍一听还能返回家中,无不大喜,大喜之余还有感激之色。

第311章 平定山越(五)() 
大体上都是高兴的,但是也有部分山越人疑惑重重,认为官府狡猾奸诈,可能有什么其他的阴谋诡计。

    林凡察言观色,知道这些山越俘虏心中不安,于是朗声道:“我也说不了什么,你等日后就知道了,我只求你等回家之后,要懂得珍惜,能想起战败复归之事,莫要再作乱了。”

    “你真能放我们回去?”祖郎疑问。

    自古恩情收人心,陶谦能收得山越精兵,林凡自问不输,如何不能收人心?

    “那是自然!不仅如此山越民今年也大可不必下山劫掠了,某已经准备好了大批粮草,足够山上过冬之用了,只是现在送不了你,待秋收之后,林某自将粮草送上,助山越民过冬。”

    祖郎疑惑,梗着脖子,怒目相向道:“林凡,我警告你,不要耍什么阴谋,我们山越的好男儿,从来就没有怕死的。”

    “我现在又有何好说的,到时候你自己就知道了。”

    祖郎稍有逾越,三壮就拦在祖郎与林凡中间。

    “祖宗帅果然有些英雄气概,无怪乎能够统领丹阳一郡的山越!既然是同山越的英雄男儿对谈,明人不说暗话,某也不可能一直供应粮草,某愿将山下之地送给宗帅,想请宗帅率山越部族自给自足如何?”

    祖郎闻之色变,嘶哑着嗓子恨恨的道:“林凡小儿,好你个林凡小儿,山越若下山,就再也称不上山越了,你用心何其狠毒”

    林凡摇头道:“宗帅误会了,在下绝非此意。山中土地贫瘠,守成不易,另行开荒之事,事在眉睫,在下将这些荒地相赐,任由贵部耕种,也不愿管理,就由你山越民自己管理,如何?山越自管其民,某绝不插手,如此说来,只是将山越民的地盘扩大些许罢了。”

    祖郎半信半疑,林凡一笑:“怎地,林某只是想把山越地盘扩大罢了,宗帅不敢吗?山越民也不用一直待在山下,只要闲暇时候出来耕种就成,耕种完了回归山上不就行了。”

    这话说的祖郎更加疑惑,乍一听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不仅如此,某还会在山下设集市易物。”林凡耐心的解释道,“这集市易物,就是贵部从山中开采的山石、铁器,林木等等。山越人都可以下山来换东西,尤其是一些过冬的东西,粮草,棉衣,铺褥,吃食等等。”

    似乎好处太大了,祖郎咽喉都哑了,临冬之际,山上寒冷,常有冻死之人,若是集市设立,对山越民来说也是好事,祖郎犹豫了半晌,涩声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待日后你不就知道了?”林凡反问。

    祖郎静的仿佛一座雕塑,良久,他默默的单膝跪下,叩首请罪道:“卫将军大恩,山越没齿难忘,若真能粮食充足,山越定不复犯。若将军说的都是真话,从此,山越愿为将军驱使。”

    空口无凭,林凡既然定下了诸多事宜,这放人就是第一步。林凡说到做到,下令放人,搬走拒马等物,万余山越见了这势头,全都是酒肉吃饱喝足,撒开脚丫子就往山中跑去。

    待人员尽数撤退之后,祖郎乘马,抱拳示意林凡之后,也自去了。

    林凡就立在原地,沉吟了片刻,久久回不过神来,也不知这做法能不能见效,复而问手下各人道:“诸君,你等看祖郎适才之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祖郎刚才说永不再犯之事,也是空口无凭,不可尽信。

    刘晔上前道:“主公,各自为营,各有打算,不可尽信啊!”

    其他智囊也是这个意思,林凡点点头。

    复而叫所有将校回营,商议接下来之事。商议了许久,林凡终于定下了种种计策。

    第一条,荒地开垦不易,但是也绝不能停下,开垦山下荒田之事,真是重要之中的最重要。

    不过,在免费为山越提供之后,再过数年,就要将赋税加上了,也不用一下子就加多少,只可一点点来。至于何时征收赋税,也要看情况而定。

    徐奕问假如山越不肯开荒如何?

    林凡大手一挥道:“那就帮他们耕,等收成好了,在让他们自己来收割就行了,总不见得来收粮也不来吧!长此以往,山越民尝到好处了,自然会落入我等设下的圈套。”

    第二条,这集市易物也是重要,也不用逼迫,就以山越能承受的起的价格易物即可,与屯田相似,也要一步一步来,具体几何都要精打细算。

    第三条,在上下设镇,一步步劝解山越下山为民,一步步扩大成县,乃至于郡,择山越中归顺者管理。

    第四条,在山越之中征兵,军饷丰厚,有功者皆有赏赐,赏赐的就是山下之地。

    。。。。。。。

    如此,林凡定下了数条计策,表面上以恩待山越,实际上欲要山越下山,同化为汉民,山越之顽劣,只是不通教化,接连一片罢了,若是能拉拢分化,劝导下山,山越之民再不复作乱。

    “诸君,此事紧迫,不可大意,且是长期之事,个中细节均与汉民郡县不同,例如这易物之事,就要明码标价,价钱种种都待自定,如同建一新秩序,可马虎不得。”

    “也要定下目标,以十年为期,三年后,我要山越下山为民;五年后,我要山越半数归化;十年后,我要山越泯灭,再不复山越之名。”

    “此事事关重大,诸君可有贤才举荐。”

    刘晔答道:“贺齐将军知晓山越之民,定能胜任。”

    林凡也有自己的打算,贺齐与山越交好,长此以往,恐生事端。

    “贺将军勇猛有余,然此事关系重大,其中琐事无数,掐斤论两,恐不是贺将军的长处。我欲寻一贤才辅助贺将军,诸君可有推荐。”

    林凡如是说道,怎料众人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人才举荐,末了,林凡任贺齐为抚越校尉,总领山越之事。

    另外调吴郡长史顾雍前来,为贺齐副职,辅助贺齐。

    林凡千叮咛万嘱咐贺齐,要以安抚为上,不可在兴刀兵,贺齐都一一记下了。

第312章 全得扬州() 
山越之民得到安顿,料想得到粮草之后,又感林凡之恩,应该不会再兴风作浪了才对。

    整治山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长久之计,现阶段也见不了什么分晓,日子还得一步一步来,就看贺齐与顾雍有多大能耐了。

    只是林凡不知,山越被驯服之后,数十年间,让扬州平白多了近百万民众,也多了精兵无数,林凡的兵源不断,且都是一顶一的精兵。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还得一点一点来,暂且不提。

    六月间,豫章郡的战事也有了决断,田丰为帅,统领一军,手下也是精兵强将无数,本就打的陈温抵挡不住,只能据守南昌一城而已,如今更是落魄,被田丰用计,陈温已彻底大败,不得已退出了豫章地方,退到了刘表帐下。

    豫章郡也落到了林凡手中,至此,扬州地方除了庐江郡,其他已经全部落到了林凡手中,林凡气焰为之一震。

    接下来就是定都的问题。。。。。也算不上定都,只是确定下军政所在罢了,智囊团各有看法,有说秣陵的,有说寿春的。

    也能给大家介绍一番,秣陵就是后来的建业,孙吴后来占据江东,就是定居于此,秣陵靠淮河,水道发达,经济之所在,在石头山上筑城,因此建业也叫“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后来迅速发展成了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城。

    寿春也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后来袁术占据了江淮之地,便是以此为治所,由此可见一斑,城坚且大,也是定治所的好地方。

    然而林凡也有自己的思量,扬州本就是偏安之地,治所还得靠外边才行。更何况以后地盘大了,也要迁都,甚是麻烦。

    历代都有着烦恼,初时治所在什么地方,必定能让这处地方发达起来,成为文化、经济、军事中心,若要迁都也有难处,其中牵扯不少。

    曹操从许昌迁邺城,孙权从建业迁武昌,都有阻碍。

    林凡将目光看向了南昌城,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南昌城到南阳郡再到洛阳的层层推进。

    这话给众谋士一说,立刻就是遭到了反对,南昌城自然不错,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然而地理位置上却太靠近荆州的长沙郡了,容易遭到攻伐。

    不过想想后世的太祖,将首都定在北京,难道就不怕别人打过来吗?这是一种气势。林凡只略微想了想就确定下来了。

    谋士之中只有田丰与刘晔提出了赞同意见,道:“诸君是在怕什么?正是一展宏图之时,我等立于刘荆州侧榻,该是刘荆州不能酣睡了。”

    须叟时间就定下了,林凡来到南昌城中,也没有大张旗鼓扩城,只是将治所放到这里,统领扬州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