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说曹操及其麾下谋士以前定下的战略不好,实乃是因势适宜而已。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谁都说不清好坏。若是有可能的话,先攻取邺城便算是占据整个河北,其他地方分兵遣将去取即可,这种战略无疑更好。

    只不过局势变了,才有分兵之论。

    荀攸说完,立刻有不赞同的,董昭出面反驳道:“黎阳城中虽兵力不及我军多,但也不可小觑,分兵则力不聚,恐遭他人所败。”

    任何绝世妙计都是经过一次一次的雕琢而出的,曹操也并不反对帐下谋士各执所见,不管是好的说辞还是坏的说辞,有时候传到曹操耳中,都会对他有所提示。

    也因此,帐下又是议论纷纷,各有谈论。

    这次曹操却不头疼了,荀攸给他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一下子将曹操拉入了慎思之中。

    在曹操心中,还是比较属意荀攸的意思的,他的意思也是要急,早一步收取河北总是好的,林凡可不会等他。

    对于自负的曹操来说,把希望寄托在袁家两子夺嫡而反目成仇这件事上,还不如自己真刀实枪夺下河北来的稳当。而对于旁人说的分兵则力不聚的道理,曹操也没放在心上,他南征百战多年,什么阵仗没见过?数次兵少打兵多,不也胜了吗?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也在赌,看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袁熙敢不敢与自己公平一战。

    话不多说,曹操立刻下令分兵三路,夏侯惇与满庞一路,去威胁并州,于禁与董昭一路,从路上再带着臧霸,去取青州,其余将领留守黎阳城下。

    刚刚说完,众将有军务的已经去了,没军务的还在帐中未散,却突然有信使来到,送上密信一封。

    曹操见了,立刻传呼进来,众人也知晓此信来历,全都等着看有什么惊天之语没有。

    众人窥的厉害,这信定是从陈留来的,荀彧所书,解曹操之惑。

    原来曹操对荀彧极为器重,每次就算战前,若有不决之处,便书信一封传给后方荀彧,询问详细,荀彧每次回信,信上所说往往一语成谶。

    拆开信来一看,上面所书与刚才所言一般无二,但毕竟是在后方,只说了大势,对于战场却没计策。只是说了江东虎视眈眈,望曹操从大局考虑,速取河北,而后安定,至于计策却没说。

    也是,荀攸毕竟在战场之上,审时度势,才能出分兵之策,荀彧还在后方,只能观天下而论势,若还能出详细计划,那岂不成了妖怪?

    不过,对于江东大势所趋,其必在来年春出兵伐雍凉二地,荀彧却说的详细。

    林凡若得关中与凉州之地,必得凉马与悍卒,据函谷关天险乃与曹操分司隶一地,左右两半,曹操不能轻易过去,林凡也不能过来。

    (雍州与关中其实差不多是一个地方,只是叫法不同罢了,雍州是上古的叫法,大禹治水之后分九鼎镇压设计,雍州便是其中一州,及至后来,秦人占据这块地方,该称关中!

    当然,这也是大概的说法,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此处就不用较真了!)

    荀彧更从大势分析江东,称江东为潜龙,困居南方,久不经北方战事,不一定完全适应,故此称为潜龙,尚有一丝破绽。而等他收取雍凉之地后,其势不同,便如探首出云外,据函谷关乃分东西两国,他林子瞻可从容适应,有大把的时间供他成长。

    其后,两军交战便是真枪实战了,胜负难料。

    简而言之,别看着只是攻伐一处闲置土地的一小步,却是他江东入主北方的一大步。

    “公达,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曹操脸色凝重,将书信递给荀攸一看,荀攸看完再递给旁人。

    沉吟片刻,荀攸捋了捋胡须,说道:“主公,荀文若所言确实,这就是他江东定下的战略方针,乃是扼守长江之天险,再缓图发展,而后平定凉州,攻占中原,构成战国时期强秦横扫天下之势。”

    曹操心也慌了:“这可如何是好?关中有函谷关、箕关之险,易守难攻,秦守之以拒六国,如今若让林凡攻取关中之地,其势必升,该如何缓冲?”

    荀攸深吸一口气,这话说着说着又说回来了。定定看着曹操说道:“此时此刻,就看主公如何取舍了?”

    “军师此言何意?”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河北之地与雍凉一境都摆在主公面前,就看主公选择哪个了。函谷关虽是天险,关中却是废地,河北不及关中天险,却是富土,两者皆有好处,只是看主公如何选取了!”

    曹操也想两个都要,但命中却福薄,成事不易,能败袁绍已是天幸,根本没时间与精力去取雍凉,就此耽搁了下来,等修整好了,已经没机会了。

第579章 黎阳变化()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古人诚不欺我!”曹操感叹一句,“此时与林凡去争雍凉,战事必起,可比取河北难多了,孤心意已决,该放眼河北才是。”

    荀攸一笑,躬身一拜道:“既然命中没有,何必强求?日后我等据大汉东北,而林子瞻据大汉西南,公平一战,我军又岂能怕他?”

    曹操也想通了,志气再起,微微一笑,道:“不错,孤南征北战多年,又岂能怕他!”

    却忽然,荀攸有说出一番话来,震惊到了所有的人:“主公志在天下,就算江东袭来,将河南之地也全部舍弃,又有何妨?”

    不得不说,荀攸说这番话简直胆大包天,甚至有些大逆不道。

    司隶分了左半部与右半部,左半部便是关中,右半部便是河南,曹操占据河南之地,地处河东郡、河内郡与河南尹三部,这三部可统称为河南之地,其地可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疆域,听荀攸的意思,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要将河南舍弃!

    这么多年以来,河内郡、河南尹与河东郡三处入了曹操治下,早就被经营的繁荣,并不是印象中的残破之地。若是就此舍弃这三处地方,损失不可谓不严重。

    若是换做一般人,根本不敢提出这个胆大包天的方略,也只有荀攸等人,才有这战略眼光,知道何处为大,何处为小。

    看着曹操等一大群人投来询问的眼神,荀攸正色道:“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并州、冀州、幽州,北方七州,得之可称雄,养精蓄锐,便能一战而平林子瞻,些许微末又算的了什么。”

    自己说着说着也觉得过了,荀攸再一笑而言道:“当然了,这也是最后的决策,事情还没到这一步。”

    荀攸如此说,此时的曹操帐中,却没人买帐,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司马朗更是声色俱厉的说道:“军师此言差矣,这河南之地主公苦心经营许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怎能轻易舍弃?林子瞻得之势力再一步扩大,恐怕再也压制不住了,三郡沃土,岂能轻让?”

    司马朗急着说话,是因为他司马家出声河内郡,荀攸如此说话,若曹操真的听了,三郡之地一让他司马家被夹在两者缝隙之中,必不能久。

    话音一落,又有不少人纷纷应和。特别是那些出身河内郡、河南尹的官吏,更是如此。

    曹操并未发表意见,正在细细思索中,忽然发现荀攸之言虽然有些惊世骇俗,倒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是一代雄才,放眼天下,自然不会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曹操看着帐中争辩的众人,开口道:“此事容后再议,无需争辩!”

    回过神来,看着情绪激动的众人,荀攸却忽然大笑两声,说道:“哈哈,我等明明是聚众商议如何攻取黎阳之事,怎地又说到江东身上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话题又转到江东与林凡身上了。

    众人醒悟,曹操也笑了,“哈哈哈哈,公达说的有理,管他江东作甚,我等现在尚未攻下河北,还是放眼河北,先取得河北再说。若是我等早些时间收取河北,就再无后顾之虑,先前所说种种都成浮云,此时就考虑是否舍弃这三处郡城,还会为时太早了!”

    曹操的话,才将话题又引了回来,单说河北,纵然有了分兵之策,可还是不好攻破黎阳城,再商议了半响时间,依旧无计,就此散了。

    过了月余时间,几近冬日,河北寒冷,这战事就更加停滞了,曹操有心打破这寒冷的氛围,可袁熙在黎阳内就是不出,黎阳城坚,袁家经营十数年,粮草军械齐整,攻之不易。

    冬日的天气虽恶劣,但比夏日还是好一些的,至少攻城无碍。

    这一日,曹操在帐中烤火,心思不定,马上就到明年开春了,黎阳久攻不下,让他甚不顺心,踌躇满志。

    今日却突然迎来了好消息,军师荀攸与夏侯渊然攘袂而至,各有好消息传来。

    两人争在一起了,相互对视一眼,皆是一笑,改为荀攸先说。

    荀攸上前道:“主公,主公大喜啊!攸此来有两件大喜之事,其一,于文则及董公仁在青州进展顺利,连下七城,青州守军不能挡;其二,邺城之中,袁谭与袁尚闹崩了,两人刀枪相向,只待杀伐。”

    曹操一大喜,荀攸的话,等同于让曹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这关键时候,袁家二子不战自乱,乃取死征兆也!

    细看这两处消息,其中必然也有相关性,正因为青州有失,这才加速了河北袁家二子的分崩离析。

    要知道,以前袁绍干的好事,将三个儿子各置一州,青州便是袁谭的地盘,青州有失,袁谭肯定不乐意了,想要快点分出结果。

    而袁尚短智,必然笑看袁谭失去青州,袁谭越弱,他便越强,对夺嫡更有利,两人矛盾进一步扩大,不乱才怪。

    如此一来,便是说荀攸的分兵之计起了作用,往昔荀攸口中说的,只待分兵三路,各路中旦有近境,便能让河北生乱,继而从中窥得机会。而今一看,果然应验了。

    “公达神计也,今果应验!”

    荀攸谦虚一笑。

    话不多说,夏侯渊也上前奏报,此报却谨慎,去曹操身边小声说道:“主公,黎阳城中士族乡绅昨夜派人趁夜翻出城墙,来军中说投效一事,愿为主公开城纳降,请主公准备,明日一早就是时候!”

    曹操听完又是大喜,这事情与上面两事也是相呼应的,袁家分崩离析,黎阳之中士族乡绅感觉前景无望,这才有了为求自保而反叛。

    “此事可信否?”

    “末将也不知,出城之人就在军中,信件也在,主公传呼即至,一问便知。”

    夏侯渊说完,曹操急使人传唤献降那人进来,细细询问,一应不差,曹操下令三军准备,明日攻黎阳城。

第580章 黎阳兵败() 
曹操下令,李典与乐进两人率领两万精锐趁夜前往黎阳城下潜伏,其后,稍远处还有剩下的将近三万兵马,由曹操亲自统领着,不敢离得太近,害怕打草惊蛇,但其间距离也不远,只要李典与乐进两人能进城坚守住,后军三万兵马转瞬即到。

    李典与乐进两人素来以勇毅见长,曹操常用来冲锋陷阵,为冲锋阵之用,此次也是最佳人选。

    这一次,也不知黎阳城中乡绅是否真心来投,两人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之前的日子里,曹操率领大军连续猛烈攻城数日,久攻不下,士卒们全都身心疲惫,曹操无奈只能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