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殁者-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枣阳战役中国军队失利,同时传来第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消息。于5月21日战役结束,日军停止了对我军的追击并于枣阳集结待命。

    在休整期间从再一次从第13军抽调部队进行增援。但仍然不敢从南昌抽调部队。而就在5月31日仇战接到了作战命令。训练了两个月的阎王训练营走出了营地向武宁方向机动。

    据情报九江、瑞昌的鬼子独立第14旅团抽调了三个步兵大队去了鄂西战场。此时的九江和瑞昌是兵力最空虚之时。瑞昌居然只有半个大队的兵力。

    一个计划在仇战的脑海里形成,围点打援!攻打瑞昌,然后伏击九江与阳新的援敌。这是一个不难实现的作战计划,而且瑞昌的地形也适合围点打援。难就难在设计伏击圈而来为鬼子所发现。

    九江、瑞昌为鬼子经营了两年多时间,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和据点,只要他们有风吹草动,这个计划就难以实现。

    瑞昌外围,第10军三个团已经秘密潜伏在瑞昌城外。另一个师负责在阳新方向警戒。而负责伏击九江鬼子援军的是阎王二连及第三期训练营士兵。

    短短两个月的训练能不能胜任伏击任务仇战心里也没有底。不过士兵们沉稳的气息让他心中稍安。不象第二期训练的士兵在临战时特别兴奋。这也是谢德庚积累下来的训练经验所带来的好处。

    仇战看着地图,为了不引起鬼子的注意力,仇战费尽了心思。原计划投入的两个师进攻瑞昌,他改为了一个师之两个团,以一个团作为预备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惊动鬼子,吓阻他们对瑞昌的增援。

    他把伏击地点放在了瑞昌城外,这是为了避免他们的作战意图被鬼子发现。一旦惊动了鬼子,他们就不可能会再上当。

    6月3日,注定对于仇战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黎明前的黑暗,两个团对瑞昌城完成了合围。仇战打了一个手势,路小璐她们带着二连的四十多个人缓缓地潜行出去。他们的目标是瑞昌城外的几个鬼子据点。

    在这个时候是人最放松的时候,也是鬼子据点警戒最放松之时。那些鬼子那会知道中国军队神兵天降,刚刚对岷山地区进行过清剿行动,中国在该地区的游击队全部被赶走。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游击队袭扰了。

    他们不知道二连由于训练任务撤离,随着二连的离开,当地的游击队也停止了袭扰行动而转移。并不是他们把游击队赶跑了,清剿部队杀害平民充数虚报战功并不是在鬼子部队中没有的事情。

    很快就发来了控制鬼子据点的暗号,训练营的士兵陆续进入伏击阵地。此时东方已经露出鱼白色,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攻城部队。

    城墙上一声枪响,城墙上的鬼子发现了进攻的中国部队而开枪示警。攻城部队开始零星地还击,不时进行炮击。

    围点打援,怎么会对瑞昌采取强攻呢?围而不破,这么简单的战术很容易被鬼子所发现。就象仇战计算鬼子将来进攻上高一样,上高对于中国军队的重要性与瑞昌对于鬼子的重要性一样。

    瑞昌关系到整个长沙航运线的安全,也关系到正在激战的鄂西战事的胜负关键。第11军失去了物资补给就算能拿下宜昌他们也守不住,还会引发一连串的被动。所以鬼子有不得不守的理由。

    这就足够了,不怕鬼子不来增援。中国游击队从军装到装备与国民军是一个档次的,根本不需要刻意地伪装。只是正规部队与游击部队的战斗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已。

    仇战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伪装,就不怕鬼子不上当。让几十上百个士兵穿上老百姓的衣服,绝对让鬼子认为是战斗力不强的游击队的行动。

    估计此时鬼子第14混成旅团已经乱成了一团。主力全部抽调到了鄂西战场上,仅保留了正常战斗值班和警戒的部队。九江已经无力对瑞昌实施支援,特别是在这种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

    然而他们又不能不管瑞昌的死活,更不敢让瑞昌失守。让中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临长江岸边,在这紧要关头扼住第11军的咽喉。

    仇战静静地观察着鬼子的动静,他在安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鬼子的下一步行动。一场伏击战不是简单地让士兵布置一个包围圈,最为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地把敌人士‘请’进包围圈。不管你是诱敌还是逼敌。

    他更习惯于因势布置一个连环的圈套,让敌人必须进入圈套之中。这一点是向薛岳学到的。纵观薛岳的指挥,看似很常规的战术,却隐含着一步又一步的妙棋在里面。

    行棋如行云流水,因势导利。不经意间埋下了一步步伏棋,然后对敌实施绝杀。当然绝杀不能实现的原因还是力量不够,也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但给鬼子造成的伤害还是巨大的。

    这样的攻击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习惯了战争的中国百姓已经炊烟袅袅。仗在打,这饭不得不吃。此时鬼子终于有动静了,他们居然放弃瑞昌向长江方向突围。

    这是很正确的决策。长江沿线鬼子修筑了大量的工事。这些鬼子如果成功突围,那么中国军队要突破鬼子构建的防御体系难度会成倍增加。

    而鬼子坚守住了长江沿线不让中国军队威胁到长江水道的安全,瑞昌的得失就不重要的。最多在鄂北战事结束之后从中国军队手中拿回去就行了。

    仇战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可能让瑞昌的鬼子逃窜出去。刚冲出城几分钟的鬼子就遭遇到强大的袭击。在中国军队强大的火下攻击之下,五六百号鬼子丢下多半的尸体重新回城。

    “命令第8军的部队按计划向鬼子长江防御体系发起攻击。”仇战适时对身边的毕海航说道,下达了第二期作战命令。

第371章:夏季攻势5() 
沿长江防御体系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区域,瑞昌仅仅是长江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失去了支点并不重要,可以再拿回来。但失去了长江防御体系,对于鬼子来说是致命的。

    这也是仇战作战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攻其必守,日军就不得不想法拿回防御坚固的瑞昌城,从而逼中国军队从长江沿线撤回来。

    鬼子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要向瑞昌增援一个大队的兵力,而且还必须要瑞昌城未失的情况之下。这也是仇战在鬼子受到重创的情况之下,仍然没有拿下瑞昌的想法。

    这是一个陷阱,但也不排除是另一个陷阱。游击队兵力不足,采取这种态势来迷惑鬼子,让其不敢增援瑞昌。毕竟要拿下沿江的据点不是那么容易的。

    仇战并不担心鬼子不上当。其一、进攻鬼子沿江据点的部队携带了重型迫击炮,攻坚火力虽然不足,但对鬼子的威胁也不小。其二、以鬼子的狂妄,仍然认为一个大队足可突破中国军队一个师的防御。在瑞昌城内三百来鬼子的策应之下他们有信心突入瑞昌城内。

    所以只要沿江的防御出现危险,鬼子必然会增援瑞武。仇战也知道中国军队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火力无法把增援的鬼子部队全歼于伏击圈中。他仅仅只要重创鬼子就成了。

    “仇战,我军对鬼子沿江阵地的进攻进行的很顺利。”毕海航笑道:“弟兄们也过足了炮兵火力的瘾,在对鬼子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下拿下了第一道封锁线。”

    “让他们节约弹药,控制战斗节奏,不可恋战与鬼子纠缠。”仇战说道。他并没有想过以一万多人拿下鬼子长江防线,目前长江沿线全部为鬼子所控制,其海军可以实时进行增援。

    他这一万多人目前突袭鬼子沿江阵地的只有两个团,还是没有这份力量。仅仅只能在鬼子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之下造成威胁而已。

    “是。”毕海航马上下达了仇战的命令。仇战他最关心的还是九江鬼子的动静。这才是这一次近两万人行动的真正目的。

    “出来了。”良久毕海航激动地说道:“鬼子援军从九江出来了……”

    “走,我们去伏击区。”仇战高兴地说道:“再不出来我就要强攻瑞昌和鬼子的长江防线了。”说完起身离开,毕海航马上跟了上去。

    瑞昌城东城门地区是最为理想的伏击地区。从九江至瑞昌有两个地区利于伏击。其一、狮子山地区;其二,城门山地区。想对来说城门山更为适合。

    城门山地区山地纵深宽,更有利于伏兵。另外鬼子在最有可能伏击的狮子山没有被伏击,他们在接近瑞昌城时会放松警惕。

    伏击部队分散在几公里的范围内。那些据点仍然为化装的阎王战士所值守。仇战带着毕海航在一个山头上侦察公路上的动静。仇战看一看手表,此时时间在十时四十五分钟。

    “鬼子增援部队刚过狮子镇,人数约为一个大队。”毕海航说道:“全部乘坐汽车过来,约需一个小时到达伏击阵地。”

    “让侦察员注意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仇战一边观察伏兵情况一边说道。

    “他们发现在中间位置有一个鬼子将官。”毕海航高兴地说道:“有一条大鱼,冥王,这是你的!”

    “哦……”仇战有点不相信地看着毕海航。将官?驻守九江的是鬼子第14混成旅团,将官必定是鬼子的第14混成旅团旅团长藤堂高英少将了。这藤堂高英也胆子太大了,居然亲自率队增援。

    “可以确认有一个将官在增援部队之中。”毕海航用电台确认之后肯定地说道。

    “走,我们的狙击阵地前移。”仇战兴奋地说道。他击毙过鬼子大佐,但还从来没有击毙过鬼子的少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因为战功,而是为了过一把瘾而已,为了一种成就感而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仇战静静地等待着。毕海航看上去有点紧张。大鱼呀,如果当成一个小兵到也无所谓,对方是一个少将,少将呀!不管那个狙击手碰上这样的事情都会有所紧张。

    “很紧张吗?”仇战低声问道。

    “说实话……有点。”毕海航没有否认。

    “以鬼子的部队建制,如果仅仅失去了一个指挥官,对部队的影响有多太?”仇战问道。

    “从战略上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对战斗影响并不大。”毕海航想了想说道。他是留日的高材生,又肩负着间谍任务,对日军的了解超过一般的国民军将领。

    “相对这场战斗,那岂不是与一个小兵一样?”仇战又问道。

    “那不一样!”毕海航忙说道:“一个少将亲自督战,对鬼子的士气提高非常大。”整个瑞昌作战仅仅是战斗层面上而已。击毙一个旅团长对整个战斗的影响并不大。相对于战斗来说可以影响到鬼子的战斗意志。

    “呵呵,你说我们如果击毙了藤堂高英,这股鬼子会受到什么影响?”仇战看着毕海航问道。

    “拼死一战,保护藤堂高英的尸体进入瑞昌……”毕海航不好意思地说道。自己分析错了。忽略了鬼子的特性。

    “我不是说这方面。”仇战想了想说道:“下达命令:命令进攻沿江防线部队暂缓进攻,以一个团回援瑞昌城。瑞昌城东门进攻部队散开做随时撤退准备。秘密以一营进入城门山袋底构建工事做好阻击援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