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殁者-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时关注鬼子向东突袭的位置。”仇战仍然看着地图说道。

    “收到了,鬼子在向第19师、预备第9师和26师结合部攻击,主力在攻打预备第9师阵地。”半个小时后毕海航看着仇战说道。

    “命令:阎王、死神各部观察鬼子后卫部队的动静,一旦发现有穿插作战的机会,全力进行分割作战。”仇战毫不犹豫地说道。

    可以肯定鬼子要准备撤退了,在撤退过程中只要鬼子收缩兵力就会有无数的防御漏洞。对于国民军来说就是全歼鬼子后卫部队的机会。

    “需要向罗司令报告吗?”毕海航一边发送命令一边问道。

    “报告吧,建议司令部做好追击准备。”仇战仍然看着地图良久说道:“预备第9师阻击后退,第107师配合之。第19师牵制第33师团主力,第26师牵制独立混成第20旅团及右翼部队。

    第72军之新编15师从北进攻官桥,新编第14师同时向土地王庙方向穿插急进,以第51师为追击主力从泗溪向土地王庙方向急进,两师配合对鬼子后卫部队实施包围,并各以一部追击鬼子主力,尽量多拖住一些鬼子。

    第105师向高安方向机动穿插到增援过来的独立混成旅团后。保持与预备第9师之间的联系,组成第二道阻击线,为追击部队争取时间。”

    仇战已经可以肯定鬼子的撤退方案了。他们是想在东部地区撕开一道大口子,在两翼构建两道防御线。按照正常的突围作战,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大费周章。只需要撕开一道一两公里的口子部可以了。

    他们这样做是想让鬼子的部队快速通过,并可以掩护更多的后卫部队撤出来。仇战的做法就是在这道口子中间堵上预备第9师这块石头,逼鬼子分流撤退。

    不仅可以为追击部队创造出一个分割机会和争取时间,而且还可把后卫部队完全堵死在包围圈中,也可确保追击部队的安全。

    第九战区前敌指挥部,罗卓英与王耀武接到了仇战的建议。俩人都盯着沙盘,参谋正在沙盘上标注着敌我双方的态势。

    双方的兵力几乎都集结在以官桥为中心的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鬼子的前锋已经在攻打土地王庙一线的阵地,泗溪、官桥之敌同时向该地区移动。

    “佐民(王耀武,字佐民)老弟,你对仇战的建议有什么看法?”罗卓英突然问道。

    “从鬼子的动静结合仇战的建议,仇战是想先吃掉鬼子的后卫部队,然后再对鬼子实施第二次合围……他的胃口很大呀。”王耀武眼睛放光地说道。

    “第二次合围是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再在鬼子突围部队的尾巴上咬一口。仇战的布置非常精妙,还可确保我追击部队的安全。

    要调整的地方就是第57、58师和新编15师以最快的速度对分割的日军后卫部队加以合围并全歼之。第70军、49军及新编14师、51师后期作战任务转变为穿插追击。另江西保安部队全力向高安发起攻击。”罗卓英笑道:

    “能不能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战果,还得看追击部队的反应和追击速度了。这一点我们还是做得到的,我看就按仇战的建议和刚才的调整对部作战部队下达命令吧。”

    “好!”王耀武点了点头说道:“司令,我想到前线去看看。”

    “坐不住了?这仗打得爽呀!”罗卓英笑了笑说道:“如果不是司令部得有人坐镇,我都有点想去前线了。好吧,路上小心一点。”

    “谢谢司令!”王耀武敬礼出了作战室。

    南昌,粟原坂五郎实际上就是这次第34师团突围作战的指挥官。也就是大贺茂所不知道的那个神秘人。

    “粟原君,你认为这一次的突围能成功吗?”木下接到大贺茂的突围安排后下达一系列的作战命令问道。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的作战指挥权已经交给了他,他就必须要对突围作战负责。

    木下对粟原坂五郎所提出的方案他不抵触,但并不十分赞同。他认为部队既然放弃辎重突围,就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脱离战场,而不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构建什么防御去掩护后退。这样做很有可能会陷入第二次包围。失去了辎重的日军部队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但圆部和一郎给他的命令是按照粟原坂五郎提出的方案实施,所以他不得不遵照执行,但还是想知道粟原坂五郎做出这样的安排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主力部队和接应部队可以安全返回南昌,也可保证南昌不会陷于支那军队之手。”粟原坂五郎阴着脸看着地图说道。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以最快的速度脱离战场撤退呢?我们的部队不是更加安全?”木下不解地问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有前锋能冲出包围。主力都会留下。”粟原坂五郎看着木下说道。

    “为什么?”

    “木下君,这是昨天与今天的作战变化。你认为我帝国军队在支那军队面前、在支那战场上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粟原坂五郎指着地图解释道:“这都是支那的狙击部队和他们的突击部队创造出来的战绩!整个战场有二十多支突击部队在活跃中……”

    木下脸色凝重地点头,经粟原坂五郎的分析就不难看出问题了。这些都是防御出现问题的地方,反馈过来的情报分析,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不亚于帝国军队,而且火力非常强大。只要他们出现在战场上,就可以突破帝国军队布置下来的防御体系。

    而且从突袭的位置和突袭的战术来看,攻击的位置非常刁钻,攻击的手段非常专业。帝国并不重视特殊作战部队的组建,倾向于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所谓的特种部队也就是专业兵种,象炮兵、辎重兵等等。至于毒气弹部队归属于秘密部队范畴,毕竟这样的部队见不得光。

    而从战场情况来分析,这支国民军突击部队的战斗力应该达到了帝国精锐部队的水平,结合其超过帝国军队的火力,小股部队战斗力要超过帝国精锐部队。

    他看着粟原坂五郎点了点头,这应该就是他被军部看重的原因。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再要提高就是通过军事科技了。

    而粟原坂五郎代表的是另一种提高帝国军队战斗力的方向。国民军虽然是敌人,看得出他们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前面。作为一名帝国将领就不应该轻视自己的敌人,应该学习敌人的强处。

    难怪冈村宁次将军在华北派遣军中开始研究特种作战战术了,目前正在组训,准备拿来对付八路军。将军还多次要求把粟原坂五郎调到华北派遣军序列。

    他也明白粟原坂五郎在被圆部和一郎冷落的情况之下仍然坚持在武汉的第11军的原因了,因为他在第九战区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是一个武士的荣誉,当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时会选择与之战斗到底。

    经粟原坂五郎的分析他明白粟原坂五郎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周折来安排突围作战。也正如他的分析一样,再迟整个第34师团有可能无法突围,如果采取常规的突围战术,第34师团也将会出现溃败。

    能在国民军铁桶般的合围中突出来的部队廖廖无几,至于重装备和伤员根本就无法安全突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第34师团还是第33师团,将是覆灭性的打击。也许编制都有可能会从此消失在帝国军队的序列之中。

    想到这里木下不禁背后冒凉气,什么时候国民军这么强大了?今后与国民军的作战该采取什么措施,或者说该怎么对付国民军这种群狼战术!

    他看着粟原坂五郎,也许他能给出一个答案。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答案。应该让他参加每一次作战计划的研究。

    “粟原君,今后……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战术?”木下想了想问道。

第400章:上高会战20() 
“如果以我们狙击手的战术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不给对手下手的机会。”粟原坂五郎沉思了一下说道:“按中国话来说,能握成拳头的就不要撒开手指。在绝对的力量之下,任何图谋都是图劳的。

    支那军队这些年与我帝国军队作战中战斗力提高了不少,但与我们帝国军队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特别是在攻防作战中,他们永远处于劣势。”

    木下点了点头。帝国是崇尚实力的国家,向来喜欢以绝对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对手。所以对帝国军队的训练达到了一种极致,就算是丙种师团的战斗力并不比甲种师团差。差的只是兵员的数量而已。

    如果说得仔细一点,就是参战的时间差别、战场上的运用方向差别、士兵的构成方式差别。相对来说乙种师团和丙种师团的士兵军纪要比甲种师团差,对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

    象前期的第106师团,属于乙种师团,人数上比甲种师团少三四千人。但并不代表两种编制的部队战斗力就差很远。第106师团是由预备役部队组建,但从备战的角度上以士兵的训练来说,与甲种兵力是一样的。

    差别就是预备役士兵在战场上的时间不长,只要是经过几次战斗就可以提高到与甲种师团一样的战斗力。不过预备役士兵的成份不同,很多都是曾经服过役的老兵,走上社会之后再也没有新兵那么单纯,部队的军纪很差,对战斗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但这个问题通过几年与中国1军队交战已经解决。那批老兵要么战死在中国战场上,要么已经退役。现在的日本军队都是由新征的士兵组成。因为受兵源不足的影响,还降低了征兵的年龄限制。

    也就是说,不管是甲种师团还是乙种、丙种师团,以基层部队来说战斗力都是一样的,只是兵员数量和部队结构不同。这也是根据中国战场的实际需求而进行调整的。

    随着战斗的持久性变化,小规模冲突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对付八路军的华北战场上,这样倾向更为明显。为了应付这种变化,日本军队也不得不进行改革,让独立作战的部队规模小型化。并不影响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更没有国民军一流部队和二流部队、三流部队的那种明显的差别。日本军队是统一的标配,日本宁可紧国民也不会紧在前线作战的军队。

    也就是说,国民军参谋通常计算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以他们投入的部队编制计算,而是以其投入的兵力计算。特别是以其投入的特种部队数量为标准,重点放在了炮兵和航空兵的数量。

    这方面是大多数中国人探讨抗日战争的一种错误计算方式。也有一部分军事爱好者都被网上流传的算法所误导。另外要提的一点是,很多人喜欢以投入的大队数量来计算投入的兵力,那仅仅是日本军队投入的步兵数量,而忽略了特种部队的数量。

    按日本军队编制来计算,一个步兵大队一千一百人左右,一个步兵联队三个步兵大队也就是三千三百左右。一个旅团两个联队也就是步兵六千六百人。但一个旅团的实际数量达到了近一万兵员,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队属于特种部队。

    以第一次长沙会战为例,湘北战场上鬼子投入了近三十个步兵大队,按步兵计算也就是三万左右的步兵,实际兵力应该达到了六万多人。因为其中几乎抽调了整个11军的特种部队,特别是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