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情缘-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任命咸阳王斛律光为护军大将军,与领军大将军韩长鸾一道掌管禁军。

    最后,考虑到燕都尚为新都,人心思变,急需稳定,着令吴国公高景安统率三万晋阳骑入京,于燕都北郊驻营,协同京师诸军,共同拱卫燕都。

    除这些外,诏书中还有许多宗室和朝臣的调任,并晋封除太子外的三位皇子郡王之爵。

    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更重要的是此道诏书一出,使得高齐的政治和燕都的军队两方面,都可以达到三方制衡的局面。

    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高纬给高俨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此期间,高俨若是循规蹈矩地辅佐太子监国,高纬自是找不出他的错处,他的夺位嫌疑高纬也不会再追究。

    高纬把自己对他的所有信任和期许都倾注到这次机会上,她到底还是不忍心对弟弟下狠手。

    苦苦思虑数日后,她最终想出了这样的制衡之法,用以保全高恒和高俨。

    但不论是政治上的制衡,还是军队上的制衡,它们的先决条件都是:她这个皇帝尚在人世。

    故在此诏书宣读完毕之后,高纬又宣布:自己将择日离宫,迁居汤泉行宫养病,诸臣无诏不得前往。

    继续住在燕都的宫中,皇帝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遮掩。

    但若是搬去了行宫,路途遥远造成的通信不便,与无诏不得前往的命令,哪怕高纬之后崩逝了,也能给高恒顺利继位尽可能地赢得时间。

    身体的日益衰弱,逼迫高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坏结局。

    ※※※

    嘱咐完诸事,两位新晋亲王率先告退,其后诸臣依次离开内殿。

    刚巧也到了进药的时辰,淑妃冯小怜带着宫人奉药入殿。

    有年轻宗室忍不住悄悄抬头望去,想看看这位有着可比肩昭信太后容貌的佳人。

    唐邕无意中瞧见,遂不动声色地改变方向,走到那名宗室身边,手中玉笏不重不轻地敲了一下那宗室的腰际。

    年轻宗室吓得浑身一震,脚下踉跄,耳边慢悠悠地传来唐邕耐人寻味的提醒声:“在宫中,襄乐侯需多留心些。”

    襄乐侯自知理亏,默默咽下这个哑巴亏。

    ※※※

    冯小怜温柔地扶起高纬的腰背,舀了一勺温热的药汁,喂到高纬嘴里。

    一入口,高纬的眉头就紧紧蹙了起来,干呕的欲望刚冒出,便被塞进口中的咸梅压了下去。

    艰难地喝了三四口药汁,高纬实在是忍不住了,夺过玉碗,强忍着不适,一口气饮尽碗中药汁。

    强烈的干呕感迅速升到喉间,逼得高纬不得不附身干咳,身上也因咳嗽而冒出细汗,浸湿中衣。

    冯小怜想喂高纬一些清水漱口,却被高纬随手打落玉盏,冯小怜心下慌乱,一双睡凤眼逐渐泛红,显出水光。

    轻柔地抚背让高纬缓住了气息,重新躺回迎枕上,她看到了冯小怜脸颊上的泪痕。

    目光一柔,为了宽慰冯小怜,她故意用戏谑的语调说道:“相处了两世,我还从未见过你为我流泪。”

    人说,美人落泪,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冯小怜生得极美,在贵族美人中,甚至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

    但高纬从未见她落过泪,便是前世其子夭折,她也至多是红了眼眶,仿佛是尊天生无泪的玉人。

    有了高恪的前例,高纬便从未期待过冯小怜会为自己落泪。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们二人之间都掺杂着最多的算计和城府,显得彼此之间过于凉薄绝情。

    但高纬知道,她心中迸发出的最初爱恋,最纯粹的爱恋,都倾注到了冯小怜身上。

    她恼恨冯小怜在恋情中的言不由衷,也懊恼自己前世的轻信与忽视,但不得不承认,她深深眷恋着她们的那段初恋,更放不下这个可恨的女人。

    皇帝忽生感慨,叹道:“淑妃。”

    次女出生后,高纬下诏废去了左右昭仪,然后别出心裁地将三夫人改为三妃,以贵、淑、惠为号,位比丞相,封予穆宁雪、冯小怜及高紫凝三人。

    紧接着又改左右娥英为娥英,升位至相国之尊(相国地位高于丞相),册封胡曦岚为第一任娥英。

    冯小怜正视高纬,眼中的深意让高纬捉摸不透,她平静地说道:“我流过不止一次泪,其中就有为你流的泪,只是我一次都没让你看见过。”

    “因为,那是属于冯小怜的眼泪,不是你口中的冯淑妃。”

    前世冯小怜的最终封位便是淑妃,在宫中仅次于皇后穆宁雪,但高纬从不用这个封号隔开她们的距离,她任性地坚持用“怜儿”来称呼冯小怜。

    在那段初恋中,高纬一直是用普通恋人那般亲昵随性的态度对待冯小怜,冯小怜也一度恍惚地以为她们真的会天长地久地相恋。

    但在高恪夭折后,高纬便开始用“淑妃”称呼她,冯小怜也不再唤她“阿纬”,变成了寻常帝妃之间的相处方式。

    那段初恋,仿佛只是两个人共同编织的一场异想天开的美梦。

    高纬闻言,脸上露出非常短暂的错愕,正在此时,一滴泪珠流出冯小怜的眼眶,滴落到高纬手腕上的肌肤上。

    晶莹的液体似乎随着温度静悄悄地流进高纬的身体中,流入她的五脏六腑。

    洗去了高纬心中的愠怒与烦闷,只剩下那不容忽视的眷恋之情以及真切的怜爱之意。

    高纬深深地望着她,握住她的手,轻轻唤道:“怜儿。”

    冯小怜低声道:“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高纬双眸睁大,听她继续道:“这是前世我一直想与你说的话,但我。。。不能对你说。”

    高纬当然明白她话中的深意,更清楚背后的缘由是什么。

    可冯小怜太过聪敏,心思藏得也深,两世种种,都令高纬无法完全相信她。

    然而即便如此,高纬仍是叹息道:“怜儿,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高纬微微直起身,眼中泛起真实的笑意,然后,她低头含住了冯小怜的唇。

    不论是牛髓口脂的芬芳淡香,还是她本身的柔和暖香,它们都使高纬心驰神往,心绪神游。

    冯小怜轻轻拢住高纬的脖颈,舌随心动,主动牵引高纬的欲念。

    她被高纬情不自禁地搂紧,青丝顺势盖住栗发,并在之后,一起落到床榻上。

    暖香同药香随之混同一处,形成一种奇异的香。

    ※※※

    高齐开国至今,上至郡王,下至县子,得爵者多达近百名,却无一位亲王。

    结果今上登基的第十二年,就在同一日晋封了两个弟弟为超品亲王,并且授予辅政重任。

    同在殿中听旨的某些朝臣原想趁机逢迎二人,不曾想两位新晋亲王的脸上不但毫无喜色,反而多了几分忧虑之色。

    等朱明门前的人走得差不多了,高俨突然跪倒于地,接着在高绰震惊的目光中,他异常恭敬地朝着朱漆大门行礼叩拜。

    每一次叩首,都结结实实地嗑在青石砖上,无论是悲愤,还是感激,全都消散在一声声的叩头声中。

    他用这种悲怆而庄重的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告别,抽去自己心中的欲念,迎接崭新的自己。

    足足叩首九次后,高俨才重新起身,鲜血顺着口鼻,滴在地上,他却露出一个释然而无力的笑:“二哥,我不争了,再也不争了。”

    高绰沉默许久,最终叹道:“为时不晚。”

    ※※※

    胡棽和小瑞炘一同来请安时,恰巧看到了如往常般,正在与皇帝禀报朝政的太子高恒。

    尽管令太子监国,但高恒到底年幼,加之临近冬季,重大朝政颇多,皇帝遂命太子五日一次地向她禀报朝议之事和自身的读书进程。

    所幸太子想来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监国近一月来,未曾遗漏一事。

    “。。。关中、并州、晋州、汾州等十余州相继大旱,雍州和东雍州更是深秋降雪,霜害秋稼,百姓无以为食,诸州因本州储粮有限,以致赈灾不力,造成民众因灾而鬻儿卖女,道殣相属之惨事。”太子一板一眼地复述着近日所听到的奏报。

    “此事可有朝议结果?”“楚王叔(高俨)本想调拨漕粮(专供京师所用)赈灾,但度支尚书说,新都剩余宫室及父皇山陵尚在营建,漕粮及银钱所耗不菲,难以兼顾。所以秦王叔(高绰)最终决定仍然依从旧例,遣使赈恤,调集附近州县的常平仓赈济,优免明后两年租赋。”

    见太子欲言又止,高纬道:“还有什么没说的吗?”

    “儿只是觉得,今年各地受灾严重,朝廷却以宫室修建为重,置百姓于不顾,有违孔孟仁道。”

    “那依太子的意思是?”“儿觉得,当前该以赈灾安民为先,暂缓一部分宫室的修建,节省下来的漕粮立即划拨受灾州县,而且地方粮仓过少导致储粮不足,也是造成赈灾不力的一大原因,应于各地增设粮仓储粮,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太子这条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的建议,皇帝未置可否,只是问道:“还有其他朝议吗?”

    “苏尚书上奏说,历年在寒士考试中选取的士子过多,但朝廷职官早有定额,再加之因孝廉而选取的士子也不在少数,致使本朝低级散官人数远甚于前朝。如此一来,不仅无益于朝廷,士子们也是在虚耗才干。苏尚书请旨,减少选官数目,革新选官准则。”

    “对于此事,太子可有见解?”皇帝的态度很温和,眼神中却带着锐利。

    太子不疑有他,慢慢说道:“九品以上官吏虽一律由朝廷任免,但州县主官的僚佐属官,却都是主官就地录用的,大多出身地方大族。不但让主官处事时,被大族掣肘,还会让大族愈加势大。儿听说,本次受灾州县中,便有属官暗中为家族谋利,左右赈灾之事。儿觉得,刚好可借着这个由头,命朝廷散官担任州县属官,一来削弱大族势力,二来锻炼官吏能力。”

    “太子。”皇帝淡淡道:“这些,是谁教你的?”

    “父皇。。。”“是你的师傅们吗?哪位师傅?”皇帝就这样冷淡地盯着太子,一瞬不瞬。

    太子面上露怯,低声道:“是李少师在听闻了奏报后,无意中说的,儿觉得有理,便记了下来。”

    《修文殿御览》编纂完成后,高纬授予李德林正三品的太子少师之职,教授太子书中文义。

    皇帝发出一声短促的嗤笑:“无意?”

    随即摇摇头,平和地说道:“你该回宫读书了。”

    太子虽然觉得有一点莫名其妙,但还是乖顺地告退了。

    出内殿时,听到姊姊喜悦的喊声:“阿恒!”

    下意识想转身,却被身边内侍劝阻:“殿下,到读书的时辰了。”

    小瑞炘的乳母也说道:“殿下,太子殿下和您不一样,他要以读书为重。”

    小瑞炘不满道:“太子就不能和姊姊一起玩耍了吗?”“太子殿下先是储君,然后才是您的弟弟。”

    胡棽见小瑞炘破天荒地露出失落的神情,心中也很难过,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牵着她入殿。

    一见到她们,高纬立时变得和颜悦色,朝女儿问道:“身子可舒服些了?”

    三日前,小瑞炘忽然发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