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后宫当成副本-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如此“看重”苏诘,是因为听着此人讲话,她体内终日沸腾的燥热竟然稍稍平息下来!

    要知道,小凤凰继承的,其实是“火凤”属性,本性暴烈、急躁,平时摆出一张冰块儿脸,还真不是天生淡漠或者装样。实在是她身在凡尘,却打在娘胎里就开始修炼,体内终日犹如燃烧着烈火,烤得人痛苦不堪。若是常年保持平静还好,一旦不能压制心绪起伏,修为无法精进不说,神智都可能泯灭。如果只是热毒,其实青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寒玉床之类的东西,哪怕再贵呢,至多让章和帝的国库、内库失个窃什么的。但是小凤凰却是火属性,小小年纪受了寒气,失了火种,道途即使不断绝,也难有前途。

    这是一介凡胎却身怀上古神奇血脉的代价,也是天道至公。

    一般,对这种“心火”,佛家是最有办法的。

    青青又没有什么佛道“门户之见”,她就是个实用主义,眼睛跟着利益走。只是明觉大师,甚至无机,都是青青现在不好接触的,她这才想到了苏大才子。于是,就有了狂生王方。

    小凤凰没注意她娘亲的心绪起伏,眼睛黏在苏诘身上,那情深意切的,不比她对娘亲做的“寒冰火山玉薯团”差什么。

    章和帝从来不是“文艺青年”,听这些学术理论、思想争辩,也就是听个趣儿,本心并不在意。是以他照顾儿子时,一眼就发现了自己女儿对苏诘那难以言说的目光。

    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不会吧,这苏诘今年可是年近四十了啊!

    也不怪章和帝想歪,实在是苏诘这人战斗力太彪悍。从这人三岁起,那真是天下为之倾倒。无机也算是男神级人物,可是要和苏诘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说公主贵妇为之神魂颠倒,体面灵魂都不要,就是男子,这些年也没少听说不能得见苏大才子,生生思恋吐血而亡的……

    绝对的,妖孽。

    青青一看章和帝的表情,真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老皇帝太能脑补,当娘的实在不能忍,求破…_…!

    “yy襁褓幼儿,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青青,真不考虑弑君篡位么?各色道具八折哦亲!y^o^y”

    系统君求别闹!话说回来,小凤凰绝对才是主角吧?为什么连你都更偏心她?

    系统君,不要装死,你已经暴露了!!!

    系统不肯说话,青青微微一笑。

    其实,自己本来就不在意这些,不是么。

    此时,苏诘和王方已经辩了两个时辰,茶水换了无数回。最终当然还是没辨出个结果,毕竟这种理论上的东西,确实难以说服人。不过,论辩什么的,一向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学识功底的。谁也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方向切入,谁也不知道对方会举出什么例子。不是真正学识渊博、遍览群书的,绝对是分分钟露馅儿。

    好在,王方身为傀儡,灵气什么的不能想,作诗画画只能靠抄袭。但是智力点是被青青点得很高的,书册资料更是大汤第一,这一场表现出来的学问,已经足以傲视场上众人,打破一切谣言了。

    至于说他作品风格的问题——天才的世界凡人总是不能理解的。

    所以,接下来苏诘和王方迅速交好,称兄道弟,倾盖如故。之后互相鉴赏对方的作品,更是其乐融融,再没有半分火药味儿了。

    这年三月三的京城兰亭会,可说是大团圆结局,除了个别心思龌龊的,可说是皆大欢喜。

    暮色渐起,众人又开始投壶饮酒,欢歌笑语。章和帝却带着青青和苏诘单独一会,便悄悄离去了。戌时宫门下钥,即便是这大汤的主人,也无缘接下来的盛宴。

    回去的马车上,夏侯任和小凤凰都已经熟睡,他们爹娘压低声音说着今日的事情。

    “我倒真没想到,这次出宫,小凤凰却是一眼认准了苏诘——偏偏苏大才子,化外丞相,还真愿意给一个襁褓幼女当老师。”章和帝抚摸着青青的背,心里其实是暗爽的。

    任你苏诘怎么傲气,还不是拜倒在我夏侯家门下?虽然当爹的比不过闺女儿,似乎有些丢脸。但是,苏诘于政务上其实并不出色,他那一套超然物外什么的,章和帝不喜欢,但是要交给非继承人的儿女,章和帝还是高兴的。最重要,小凤凰是女儿又不是儿子,凤凰命又不是真龙命。章和帝虽然心里不是太喜欢小凤凰,但要防备,也是等她长大择婿的时候,现在还是不会想太多的。

    青青也笑,道:“苏先生现在觉着小凤凰有缘,日后发现她调皮执拗那面,只怕是会悔不当初呢!还望到时候启郎给咱们母女撑腰呀!”

    章和帝一想,更是忍不住捂嘴大笑。

    心火烧,女儿苦,娘亲泪。

    但得一梧桐,容我凤凰落。

    作者有话要说:1、破墨法是王维的~~~~

    2、大家可能看出来了,苏诘是蠢作者糅合了王维和苏轼给弄出来的,但主要还是蠢作者心中的男神,心性、阅历当然和历史人物不同。不要较真儿哦~~~

    3、突然想起,亲们不会忘了王方是女主的傀儡吧?

    谢谢

    ‘哼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9…19 19:20:40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群请议太子

    长春宫;姜皇后端坐上位。

    贵妃、淑妃坐在其下首左右,玉德妃坐在淑妃右手。这几年后宫确实冷清,姜皇后便改了规矩,准了许美人、卓美人、王美人(八、十、十一生母)以及颇受圣宠(?)的陈才人和玉德妃青眼有加的林宝林每日到长春宫里稍坐。

    这是很了不起的荣耀,意味着她们都是皇家承认的,皇帝的妾室,算是半个主子。即使家世、圣宠有所不如;只要能天天见到皇后,病了有上头过问,至少下面的宫人不敢明着欺辱慢待。对于很多没什么野心的嫔妃来说;能够这样安度余生,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是以;姜皇后此举,可称德政。因她上位以来,行事严苛、待人冷漠、喜怒不定而心怀怨恨私下嚼舌头的嫔妃们,倒是消停不少。

    因昨日刚省亲归来,贵妃和淑妃脸上都略微有些疲态,看来昨夜是没休息好——或者说,她们希望大家知道,她们昨夜辗转反侧。

    去年章和帝和太后恩准后宫众人,达到条件就可以出宫省亲。玉德妃因为忧心生母病情,急冲冲去了,并没有显出天家的威严富贵。以贵妃和淑妃为首的其他嫔妃,却实实在在准备充分、效果绝佳。

    即使是一介小小美人,说是怀化大将军的侄女,其实不过皇商出身的王美人;或者名义上荣国公的外孙女,其实生母是荣国公庶兄的庶女,芝麻小官父亲也早早亡故了的薛美人——那都是琼楼玉宇待佳人,满城尽是富贵眼。

    辅国公家的外孙女贾思思美人,却是实打实的贵女,听说是定亲时起了波折,后来又不愿意屈就“凡人”,才干脆下定决心进宫搏前程。此女自小长在辅国公府上,因老夫人只她娘亲那一个嫡亲女儿,对这个外孙女是极其看重的,是以,贾思思一直比国公府上正经小姐还要尊贵几分。这次,辅国公府上得了贾思思父母送上的大笔银两,更是打起百倍的精神,将别院修得富丽堂皇,给她撑了好大的面子。

    这几位挑了自己觉得最恰当的时机省了亲,各有所得,贵妃和淑妃却是压轴。

    本来,姜皇后的娘家虽然远在顺阳,京城势力较弱。但从姜皇后进宫起,姜家自然要加强在京城的经营,这次更是打定主意要力压众人,展现姜家的实力。姜家这些年虽然愈发强盛,但奈何子孙不济,香火艰难,老大人总要担忧自己去了以后,姜家的前路。

    本来姜宣文进宫实属无奈,家族也没抱什么希望,谁知道她运到这般好,一步步走得相当稳健,再回头看,竟然能已经足以撑起一个家族的繁荣!是以,在姜皇后还是丽妃时,姜家特意在京城兴修别院,那阵势丝毫不比孤独家和朱家差什么。节度使夫人还给太后递了折子,请求入京,巴望着见一面风风光光的女儿。

    哪知道后宫风云忽变,姜宣文居然当上了皇后!

    这下本来只求自保的姜家,难免生出更进一步的心思。

    要知道,先皇后原先家世可说是低微的,这才多少年,武家就成了一头猛虎!

    姜宣文接了无数“家书”,其中种种让她寝食难安——特别是,每个后族,总希望有一位成年皇子,或者,更阴暗的,一位幼年但是“机会很大的”皇子。辗转反侧,数夜难眠,姜皇后最终传了口信——太后、皇上准许省亲一事,本为人伦孝道。如今本宫忝为一国之母,却因私情累得生母徒劳奔波,实属本末倒置。至此幡然醒悟,望族人停土木之事,望母亲保重自身,切勿舟车劳顿。

    这,却是姜皇后不肯出宫省亲的意思了。

    第二日,太后就给这个比之前那位还要讨厌的“新媳妇儿”传了赏赐。

    如此,姜家哪里还敢多言?

    贵妃和淑妃倒是松了口气,虽然心里还是不爽,倒底要承姜宣文一份情——独孤家和朱家再怎么嚣张,光天化日下,也不敢公然违背朝廷礼法。所以,若是姜皇后省亲,她俩的规制仪仗是必须谨慎的。虽然因为章和帝昏迷期间行事“不端”,这段日子她们都比较低调,但是要让她俩在这件事儿上明晃晃的低姜宣文一截,实在是,太难忍!

    因为刚刚和家人见过,再怎么深受后宫“教导”,在座的几位嫔妃内心还是有几分复杂。是以,一时间倒是没谁先开口说什么。

    青青却歪头,口气淡淡地道:“陈才人早前移了宫,不知如今住得可舒心?皇上疼爱才人,本宫也难免挂心些。”

    陈才人受封入宫后,得了先皇后青眼,入住长春宫瑾兰苑,可说是风光一时。加之此女确实天生丽质,兼有江南女子的婉约风情、甜软歌喉,章和帝也是有几分宠爱的。但是皇后不久后就“病故”,且明显是被皇帝厌弃,和她相关的人事物真是恨不得改头换面。姜皇后入主长春宫后,更是半点面子不肯给,直接着有司将陈才人一应物事迁出长春宫。

    可怜陈才人刚刚兴冲冲伴驾而回,就被太监宫女夹枪带棒的“恭敬”了一顿,一回到储秀宫的新居所,就“病了”。

    玉德妃也不知是怎么了,偏要和这么个小女子过不去,有时间就招了陈才人一起伴驾——却是拿她当个玩意儿,什么毁人前程的事儿都命她做了个遍。(记得不,之前还让人家御花园“湿身采菱唱歌”来着)章和帝多宠玉德妃?那是没有不应的,甚至有些“得乐”。

    太后、皇后不支声儿,贵妃和淑妃的话玉德妃又只当耳旁风,皇帝又纵着,陈才人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只得生受。

    最重要,她一个常常伴君的“处子”,谁肯出手拉一把呢?

    不过,这娇弱女子倒是很有几分韧性,竟然再没有病一场——毕竟,玉德妃一直是“仁德”的,她若是病了,那是怎么也能休息几天的。

    甚至,在顺王兵变一事上,明明因为皇帝是在她伺候时昏倒,事后,太后是主张处死的。章和帝却因为她在玉德妃离宫那一个月里的“良好表现”,出言保住了她——不然,玉德妃也不至于如此醋意昭然,处处寻她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