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宓的话中意思,曹操怎么可能不明白,而那已真是曹操之所以没有动用武力,而是坐在这来和河北世家派来的代表加“礼物”甄宓能够交谈的原因。

    来到这个时代已然数年,再加上成为上位者,位高权重不知道多久了,要是没有其他的原因光光凭借河北世家这样的举动,曹操第一个想法,那就是派遣大军,将其全部抄家。

    至于后世的所谓人权啊、律法啊什么的,根本不在曹操的心中,在东汉时代,特别是战乱时代,讲这个,简直和白痴没有什么两样。

    华夏社会,君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并不代表就没有限制君权的存在,身为君王的人,不代表他从此可以为所欲为。

    在唐朝之后,限制君权的就正是那些文人或者说是文官集团,而在唐朝之前,限制君权,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压过君权的就是那些世家们。

    河北经商世家虽然经商,但是和纯正的商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首先第一点,商人们并没有组团的想法,反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商人与商人之间往往是不对付的。

    再加上商人的行际可谓是遍布天下,如此一来,就代表着商人群体宛如是一盘散沙,即使朝廷派遣大军将其中一位商人抄家灭族,其余的商人们,得到消息之后,相比于对抗朝廷,他们只会变得更加的顺从,因此来减轻朝廷投在自己头上的目光。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对于商人,简直可以说是干什么都毫无压力,只因为当政者明白,面对朝廷大军,这些商人们只会变得更加的服从,更加的守法,而不是反抗,这样的心态,在对外之上当然是不太好的,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来说,却算是好的。

    而相比于纯正的商人,河北经商世家,虽经商,然而他们更是世家,世家的第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一个世家和其他的世家之间,可谓是藕断丝连,同时面对来自朝廷的威胁,世家们的第一个想法,不是顺从,而是如何的对抗甚至反抗朝廷!

    如果曹操派遣大军抄了河北经商世家们,那么他敢保证,刚刚安定下来的河北,将会再次生变,那些不甘心被朝廷压下去的世家,定然会用最根本的力量,暴动来反抗朝廷。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想想三国之后,世家这个怪物更加的庞大之后,就向着君权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皇权展开了獠牙。

    南北朝时代的朝政更替频繁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世家不满朝廷,因此针对朝廷发动了政变,皇帝改变之后,朝政安稳,随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世家们又因为对于朝廷的政令不满,而在此发动政变,如此一来,皇帝之位再度换人,这一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朝中后期才算是消停下来。

    当然曹操心中更明白一点,世家第一次对皇权展开獠牙,其实不在南北朝,而是在三国末期,开创晋朝的司马氏,可不是什么平民啊,而是延绵数百年的老牌世家啊。

    曹操确实可以为了一时之快,派兵剿灭河北世家,然而其所带来的后果,就必然是河北世家暴动,曹操再一次派兵镇压,如此循环往复到最后,即使曹操最终将整个河北的世家都给镇压了下来,但是接下来,面对河北四州那庞大的领土,曹操又有那些人能够派得出去。

    这个时代的寒门士子的数量毕竟是少数,在陈都学宫还未发展壮大之前,在科举还没有办法施行的时候,依靠世家治理地方,虽然是饮鸩止渴,然而却是不得不行,除非曹操想要让整个地盘都陷入无政府的状态之中,或者变成军管,然而只要想一想,就明白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你说的很对,孤不论如何也是曹家之后,孤同意你们河北世家的条件,不过同样有一点,要是你们中的人,在地方之上为非作歹的话,那么孤必然不会轻饶!”

    虽然不甘甚至愤怒,然而在外在条件还未满足的情况之下,为了整个天下的安定,曹操在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决定接受河北世家条件。

    然而,今日之所以同意,不过是因为曹操手上还没有足以取代世家的兵刃,等到有朝一日,其取代世家的兵刃到手,等待世家的,就必然是属于君王的怒火。

    “君上有一句话说的不对哦!”

    听懂曹操同意了条件的甄宓,喜笑颜开的来到曹操的身旁,宛如情人一般的呢喃道:“今日之后,人家可是君上的人了呢,人家从此以后可不是河北世家的人,人家和君上,今日之后,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君上日后要是想要干什么,人家可是会尽全力的帮助君上。”“如此最好!”

    轻声的到了一句的曹操,推开了甄宓,站起身来,向着门外走去,同时说道:“不日孤就会兑现今日说好的,到那时,孤同样想要看到,孤想看到的。”

    “君上!”

    守卫在大门两旁,不断的阻挡着甄俨的典韦和许褚两人,看到曹操出来之后,在向着其抱拳行礼过后,就走到了曹操的身后。

    “恩,走吧。”

    看着曹操三人的身影渐渐的消失,脑中不断回想着曹操刚刚那看向自己的那一眼含义的甄俨,不自觉间走入了房屋,呆在房屋之中,此时正在品茶的甄宓,看着走入的甄俨道:“兄长在想什么?”

    “啊,不,没有什么,怎么样了,小妹,君上,君上他同意了吗?”

    看了一眼表情有些紧张和期待的甄俨,甄宓一笑:“君上乃是明君,当然不会阻止河北世家们的效力,兄长回去之后,应当告诉他们,他们答应君上的东西,也要尽快的拿出来才好,以免迟则生变。”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历史制造的奇迹() 
“好好好,小妹不愧是小妹,为兄立刻派人快马回到河北,告诉那些世兄、世伯们!”

    听闻曹操答应下来,而大喜的甄俨,并没有意识到,甄宓话中那一句中对于河北世家们的疏离。

    “母亲,女儿真不知道是该感谢你好,还是要怨恨你好才是呢。”

    伴随着那余音绵长的话语,甄宓那一双璀璨如同星辰一般的双眼之中,闪过了一抹怨恨、一抹娇羞、一抹哀伤、一抹复杂。

    对于自己可能要嫁给年仅四十多岁的曹操,甄宓心中不是没有不甘过,不是没有反抗过,然而这些想法,在一想到自己的三位姐姐曾经反抗之后的下场,最终还是消失了。

    然而这些情绪的消失,不代表甄宓就此认命,反而因此对于甄家,对于那些河北经商世家,甄宓可谓是仇恨到了心底,因为他们,甄宓那美好的少女梦被彻底的打碎。

    人类极端情绪之下的行为,往往会变得很可怕,就算是历史之上鼎鼎有名的洛神甄宓,此时也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罢了。

    想到河北经商世家,那些自称是自己的世叔世伯的家伙,想起那个根本没有问过自己的意见,只是简简单单的宛如命令一般的,让自己来到陈都,面见曹操,甄家真正的掌权者,自己的母亲张氏,甄宓的双眼就变得阴暗了起来。

    “呵呵,正所谓出嫁从夫,要是日后女儿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希望母亲还有自称是宓儿的世叔世伯们不要太过介意,怨恨宓儿才好呢。”

    客房之中的甄宓,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双眼突然明亮了起来,一阵明明清脆悦耳,却不知道为何让人听着感觉有些发凉的笑声,同样从甄宓那形状优美的樱桃小口之中传出。

    正在大街之上行走着曹操,当然不知道,甄宓这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女,由于自己的出现,历史的改变,而遭遇到的情况不同之下,所生出的那些感情,以及性格的改变,此时的他,只是只是在想着如何尽快的解决世家,如何在最大程度之上,抑制河北世家。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啊。”

    心中暗叹了一眼,根本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解决世家这个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诞生出来的怪物的曹操,心中可谓是无奈至极。

    世家的麻烦,就在于其人才辈出,因此让宋之前的历代皇帝,即使明知道世家做大的危害,也不得不依靠世家之人来治理天下,毕竟要是不用世家,隋唐两朝还好,虽然世家还在,但是好歹科举已然出现,还有已然逐渐庞大起来的寒门士子能够让他们使用,帮助他们治理天下。

    但是隋朝之前,不用世家,那么,就算是皇帝,可能能够治理的天下也仅剩都城一地,其所下达的诏令,同样也只能在都城一地发出来作用了,至于都城之外,那么就能呵呵一笑了。

    当然更加悲惨的南北朝时代的皇帝,不说他们有没有寒门士子用,只要他们敢说出不用世家,而是重用寒门士子的话,那么第二日,百姓们就会发现,天变了,朝代已然变换,那皇位之上的人,可能也从刘姓改变成了其他的姓氏。

    因此要想解决世家,最终根本的办法还在于,培养出足以对抗甚至取代世家的另外一个集团出来,而向来和世家不对付的寒门,显然就是一个理想对象。

    然而相比于世家那通过时间而累积下来的庞大书籍、知识,寒门士子在先天之上就低了世家一筹,在起跑线就等于是输了,就算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寒门士子比如郭嘉、戏志才等人,他们也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

    不说著名的颍川书院世家在其中出了多少的力,就是在后世号称鬼才的郭嘉,在其少年时期也不知道受到荀彧这个颍川荀家之后的朋友多少的帮助,更不要说是颍川书院之中的先生们了。

    因此培养寒门士子集团,首先要有一个足以让他们不输给世家的地方作为起跑点,书院显然就是这个地方,不过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曹操有着后世的记忆,但是要想在短短一段时间之内,就彻底的消灭世家这个怪物,同样显得有些不现实。

    相比于这个关系到整个华夏日后道路的事情,甄宓的事情,显然被曹操想当然的给遗忘了,不是曹操大男子主义,而是在华夏古代,一名女子不管如何的有心计,她始终都是依附在男人的身上,至于华夏历史之上那有名,可谓是女枭雄的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只能说是一个历史的遭遇和巧合创造出来的奇迹。

    毕竟只要是一名华夏人都知道,梦幻一般的唐朝之前,是华夏历史之上最黑暗、最悲催的五胡乱华时期。

    在这个时期之中,北方蛮夷入侵,汉文化可谓是被大大的破坏、打残,甚至被迫的在有些地方和蛮夷的文化融合,也正因为此,在唐朝之时,李治娶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之一的武媚娘,并没有遭到天下万民的非议,并没有被天下万民看做是**之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那一段时期,由于蛮夷文化的强硬融入,唐朝时期,女子的地位相比之前可谓是大大的提高,隋文帝那位有名的妒妇孤独皇后,要是换在三国之前的朝代,不要说皇帝能不能容忍,百官首先容忍不了了。

    毕竟当时的汉文化,对于母仪天下的皇后,其中一点要求,简单明了来说,就是不能善妒。

    当然由于数百年的纷争战乱,汉文化显然和之前大大的不一样了,正是因为有着一个这样客观的大环境,武媚娘最终才能成功的称帝,成为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