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庶都吃的不错,但是须卜骨都侯单于可谓是吃的无比的难受。

    这一次草原之战,马超所率领的一万骑兵可谓是损失极重,其麾下的士卒战损率过了百分之六十。

    短时间之内,马超麾下的这一万骑兵都不太可能出征了,光是补充合适的兵员和休息,都要花费不断的时间。

    而在魏军准备班师的期间,曹操也是让刚刚赶来此不久的田畴和草原上的这些部落首领见了一下面,毕竟从今以后他们也算是同殿为臣了。

    魏洪武二年的十一月,魏军开始班师回国,而这一次跟随着曹操的,还有将近千名大大小小的草原首领,他们将会跟随曹操一同进入大梁,接受曹操这位大魏皇帝和草原大单于的册封,随后才会回到草原之上,继续统治他们的部落,为曹操出力出人。

    除此之外,班师队伍之中,二十万的大军押着将近七万人的鲜卑战俘,向着中原内地进发,这些鲜卑俘虏的下场,显然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沦为奴隶,帮忙修筑道路。

    自从出现鲜卑奴隶之中,魏国的建设内政可谓是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毕竟对于这些鲜卑奴隶。只要让他们不饿死就行了,连工钱什么的都不用发,压力不减轻才怪了。

    十日之后,二十万大军进入了长城,在把鲜卑奴隶留下之后。二十万大军的速度就加快了不少,仅仅过去了十多日,凭借修筑完成的直道,二十万大军将近已经回到了大梁。

    而此时的大梁人山人海,大梁城中的百姓近乎全部倾巢而出来迎接曹操,早在曹操班师回来的时候,曹操消灭鲜卑,同时也汉人之声成为草原大单于的消息,早已经疯传天下。

    草原大单于,虽然在大多数汉人看来。这个位置还不如一个中原的王候好,但是曹操能够以为汉人之身,以大魏皇帝的身份成为大单于,同时也是自夏以来,第一个统治草原的汉人,这样的荣耀和辉煌,足以让大魏治下的所有百姓疯狂,一些士子更是高呼着今时今日乃是盛世。

    南方三国的皇帝,看着地图之上那突然拓张了将近整个北方领土的大魏,脸色负责。但是心中却是感觉到了一阵无力,完全统治了草原的大魏,此时对于南方三国来说,完全就如同是一个巨人了。想要打败这个巨人的难度不是一点两点。

    连曹操本人都没有料到,统一草原之上,竟然让原本还有小心思的南方三国,彻底是被吓住了,最起码荆州刘表和刘璋,是完全没有出兵北上的一丝丝一图了。只祈祷着希望曹操不要主动进攻。

    天下的纷纷扰扰,此时的曹操并不知道,看着大梁城外那些欢呼的百姓们,曹操并没有直接打马入城,而是调头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而其身后的大军和将领们似乎都知道曹操要去方向,没有丝毫拖延的,同样跟随着曹操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大军的突然转向,让来迎接的百姓们有些疑惑,有些好奇的纷纷紧紧跟着,紧随着大军而行动。

    英灵殿,是曹操最早的时候提议修建,专门用来安放阵亡将士骨骸的地方,同时这里也不单单只会安放阵亡将士的骨骸,还会在其灵位旁另刻一块木牌,对其生平事迹进行简略介绍,以使前来瞻仰的人们能知道这位烈士是哪里人,是在哪一战战死沙场的。

    自从英灵殿建成之后,每一日英灵殿的附近人都不少,或者是来瞻仰那些战死的,或是来纪念他们的,但是今日,英灵殿周围全是人山人海,二十万大军和大梁之中的百姓,彻底将英灵们附近全部都给填满。

    英灵殿位于大梁城以北十里处,这里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英灵殿背靠郁郁葱葱笔直挺拔的青山,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而过,在小河上修建有几座大型木桥,人们必须通过这些木桥才能到达英灵殿。

    英灵殿和后世的那些高塔差不多,是一座垒土高台式的建筑,就是先用土垒成一座高台,然后在高台上修筑建筑,下面的土台则用阶梯等各种建筑构建包裹起来。

    这样的建筑虽然工程浩大,但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气势显得特别宏伟,气势恢宏,这正是曹操需要的,更何况自从有了外族奴隶之后,魏国唯一不担心的就是修筑这一方面的事情。

    英灵殿分上下两层,合起来一共有九层,每层内空都高达八米,第一到第五层乃是英魂殿,属于战死战士的安放的地方,中央竖着一尊巨大的木像,高有六米。

    这尊雕像是一个一声戎装的将士的形象,身披铠甲按剑而立,相貌栩栩如生,不过这个雕像的形象怎么看怎么像曹操。

    原来,却是当初主持修筑这座英灵殿的官员想出来的,想要拍一下曹操的马屁,如今这个官员因为贪污而被问罪处置,但是这座雕像,却是长留与此。

    在这塑像左右有一对对联,乃是曹操亲自提笔所写,上书“铁骨丹心征战天下,碧血黄沙至死不渝”

    英灵殿的六到九层是战神殿,一般的阵亡将士的骨骸是不会被放在这里的,只有身前立有大功,死后,骨灰才有可能被放进战神殿。

    曹操率领大军和一些跟随而来的大梁百姓们,一同到达了英灵殿的前方,看着前方那高高耸立的高塔,所有的表情都变得严肃,沉重了起来。

第四百五十八章 祭拜() 
英灵殿,其中供奉着这数年来征战沙场而死的将士们的尸骨,在这其中,有些人的家人还幸存着,有些人的家人也行早在乱世之初就已经死去了,但是在面对着这高高耸立的英灵殿高塔的时候,在场的不管是谁,都留下了一滴眼泪。

    也许是因为受到了影响,也许是因为敬佩,曹操下了战马,仰头看了一眼近二十米高的阶梯上座落的气势磅礴的英灵殿,然后一步步缓缓地开始攀登,这是为了表示对战死将士忠魂的尊敬!

    他的身后数百名手捧着这一次战死草原的将士们骨灰的魏军士卒,双目微红,一脸肃穆的紧跟着曹操。

    在场的一些百姓们,在看到那骨灰之后,想到一直没有看到自己的亲人,脑子里也明白了什么,眼眶红肿,满是泪水,但是其中又夹杂着一些骄傲。

    数千名战死将士的骨灰,在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终于都放入了英灵殿之中,此时的曹操独自一人站在英灵殿的正前方,看着那高高牌匾之上,巨大而玄黑带红的英灵殿三个字,屈膝,缓缓下跪!

    “陛下!”

    天子一跪,震动天地,在场所有的人都震撼的看着曹操双膝跪在英灵殿之前,行了三扣头的大礼,这样的大礼,不但没有让曹操的威望下降,反而让他的威望更加的高涨了!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们的死没有白费,陛下他记得你们,陛下他在纪念你们,你们都看到了吗?!”

    百姓们在哭着,但是他们的心是骄傲的,对于自己的丈夫、孩子、孙子能够得到一国之君的纪念,能够被一国永远供奉而感到骄傲。

    你们的战死不会白费,朕必将让整个华夏,让华夏民族如同永不坠落的太阳一样。永远照耀世界!

    草原之战,若如不是这些将士们死战到底,死死的挡住了鲜卑大军,那么这个时候的草原。可能还处于战争之中,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可能还被拖在草原之中!

    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后来的大胜,才有了后来曹操成为大单于,以汉人之声统治草原。才有了历时不过一个月就消灭一个草鱼强大政权的奇迹!

    诚心诚意的三个扣头之后,曹操起身转过来,面向下方的所有人,不论是百姓还是士卒还是将领,文官们,沉声喊道:“朕宣布,祭拜,开始!”

    整个祭拜过程繁琐而复杂,前后花费了数个时辰,整个祭拜过程的繁琐严谨程度。与祭拜神灵相比,犹有过之。

    这次仪式过后,曹操亲自向着战死将士扣头的消息传开之后,一些人暗中幸灾乐祸的,曹操威望降低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反而魏军士卒看向曹操的眼神更加炽热了!

    而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虽然仍感到悲哀,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自豪,而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则不由自主地升起崇敬之情,这是对曹操的,也是对全体魏军将士的。

    从次日之后。魏军祭拜阵亡将士的行为就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曹操都会率领众将举行祭奠战死英灵,忠魂的仪式!

    而日后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仪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直到大魏的实力拓张到其他的地方之后,更是成为了每年一次,仅次于岁首的隆重节日,同时这项仪式也成为了后世的大魏帝国最重要的一项皇家祭奠活动!

    这一次曹操以天子之尊亲自向着阵亡将士行礼的举动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是哪一些。早在一开始,曹操统治的地方就开始颁行各项提高军人社会地位政策的施行,特别是最开始英灵殿的建造和落成,更是让曹操麾下的将士们的战斗力相比于其他诸侯麾下的将士们,可谓是天差地别!

    但是在民间,军人的地位还不能算是很高,虽然相比于后世的宋明来说算是很高了,但是和后世天朝相比,那只能算是底了。

    然而这一次曹操以天子之尊亲自祭拜之后,军人的地位突然提高,在此时大魏的控制区内,崇武尚武之风渐渐风行起来,军人不再是以往那样不高不下,似乎完全是没有办法之下的一条路的代名词,而是忠勇无畏,万人敬仰,英雄豪杰的代表,军人成为了大魏麾下许多热血青年向往的职业。

    到后来,在大魏的境内,甚至出现了有女子非军人不嫁的情况,导致那个时候的魏国朝廷,不得不出台一些政策,来压一压,要不然的话,要是所有女子都要嫁军人,那么其他的那些百姓,比如农民,商人,士子等等的怎么办。

    当然之所以为这样,这主要还是因为,有一个军人做丈夫,在人前身份都高了半截。并且在有些村庄之间,还出现了相互较劲的情况,他们比较的是各自村庄的参军人数。

    总之一句话,曹操数年的努力,在今日的无心插柳之下,终于柳成荫,军人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得到空前提高,大魏将士们士气高涨求战心切,兵源优秀而充足,军人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曹操施行的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正面效益,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是南方三国对于曹操更加的忌惮和看不起,厌恶的,毕竟文武不对头,武人的崛起就等于文人话语权的减弱,这样的暗流在吴国可能还必将弱一些,但是在继承了汉室一切的荆汉和蜀汉,可谓是强盛无比,在他们看来,曹操完全是在毁灭他们用了数百年时间才赢得的胜利果实!

    这些高傲的世家文官们,可不想要再回到西汉前中期那个时候,那个被军人一直压着抬不起来头的时候!

    而不单单是南方三国就连曹操内部都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曹操此举太过,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学成,曹操对于他们可谓是越来越无所谓了。

    凡是发现有这样声音和想法的,曹操直接一句诽谤君父将其拿下治罪,由那些寒门子弟填上去,虽然此时还只是一些底层的官员,但是曹操这样雷厉风行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