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转眼便到春分了。

    西域各国的使者此时早已离开长安,特别是大宛国的使者对于此行都不禁有些失望,南方三国的探子也都返回了各自的所在,南方三国并没有因为曹操举行科举的事情联兵北伐,这让心怀世家政治天下的世家子弟和大大小小的士族都不禁非常忧郁。

    这天,曹操率领一众御林军,在刘晔、沮授的陪同下来到长安近郊的官垦农场中,这一处的官垦农场约有三十万亩,是去年沮授组织流民和附近的百姓新开垦的田地,有近一万百姓和流民负责这三十万亩田地。

    此时,呈现在曹操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随风轻舞的绿色麦浪,沁人心脾的稻草清香让整个人都感到份外舒畅。

    “公与,你干得好啊!”曹操不禁赞道。

    沮授心头一喜,连忙拱手道:“陛下过奖了!微臣此不过是微末而已,充州昔日在荀宰相的带领下可是又新增了一百万亩粮田!”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有文若在国内主持民政让朕放心不少啊!”

    一旁的刘晔接着说道:“我朝在去年共新增官垦粮田三百一十万亩,主要集中在关中长安,充州和豫州这中原腹心一带!”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这时,众人来到一处田垄边。正在田垄边休憩的十几个农人看到一大队人来到,不禁感到既好奇又诧异。

    这些农人其实与一般的农民并不相同,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官府的雇员,他们的责任就是耕种官田。

    “陛下来到,还不下跪!”一名御林军策马来到众农人面前呵斥道。

    众人一惊,随即急急忙忙地朝曹操一行人跪了下去,心中又惊又喜地喊道:‘乖乖!皇帝老子来了!’心里如此想着,抬着头伸长脖子朝曹操一行人望去。

    待曹操一行人离开后。众农人站了起来,热烈地议论开来,人人都显得很兴奋的模样。

    曹操在官垦转了一圈,回到长安皇宫乾清宫中。

    “看来。今年又将是一个大丰收之年啊!”曹操显得非常高兴的样子。

    “陛下,照目前的情况,今年春后,我们官垦和军垦的粮田共可收获至少五百万担粮食!足可支撑百万大军一年的用度!”沮授一脸喜色地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问道:“通过其他途径还可收上来多少粮食?”

    沮授稍作思忖回察道:“其他的途径主要是粮税和用粮食折抵的税款!这一部分大概有三百万担的收入!”

    “八百万担粮食!很好!”

    曹操很满意地点头道。顿了顿,对沮授道:“一定要督促各地加强田间地头的管理,切不可疏忽懈怠!”

    “是!微臣这便去传令!”沮授抱拳道。

    “等等!”

    曹操叫住了沮授:“公与,虽然今年将是大丰收之年,但是仍需做好从其他收购粮食的准备!”

    沮授点了点头,拱手道:“微臣明白,陛下,若没有别的什么事,微臣便告退了!”

    曹操点了点头。

    沮授离开了乾清宫,在绕廊处正好碰见了贾诩。两人相互一礼,寒暄了几句,随即一往乾清宫一往宫外而去。

    “微臣拜见陛下!”贾诩进到乾清宫中叩拜道。

    正在审阅公文的曹操抬起头来,看到贾诩,笑道:“是文和啊!快起来!”

    “谢陛下!”

    贾诩站了起来,从怀中逃出一封奏疏,双手高举过顶察报道:“陛下,这是科举考试中通过初试者的名单!”

    “哦!快给朕看!”曹操面露一丝急切的神情。

    “是!”贾诩应诺一声,来到曹操案几前呈上奏疏。

    曹操接过奏疏,翻开细看起来。片刻后,曹操抬头问道:“这其中,似乎不单单只有我朝治下的,还有这个孔明是谁?莫非是诸葛亮?”

    贾诩回禀道:“回陛下。通过初试者共有一百八十一人,其中江南俊杰却出乎臣的预料,竟然不在少数,至于此孔明,并不是哪个诸葛亮!”

    曹操皱了皱眉,听到了贾诩的回答。曹操虽然解惑了,但是更多的还是疑惑,最起码他脑海之中字是孔明的,好像就只有一个诸葛亮而已啊!

    不过,不管如何,这个孔明能够通过初试,先来还是有一定才能的,说不定是历史之上遗漏的人才。

    想通了这一点的曹操很快便将心头的这一点疑惑和好奇抛到脑后,问贾诩道:“依文和你看,这一百八十一人是否具有真才学?”

    贾诩稍作思忖,回禀道:“若是以治国论,这些人都是很出色的人才!不过。。。。。。”

    曹操呵呵一笑,接口道:“不过这些人在诗词歌曲方面却形同白痴!”

    贾诩似笑非笑地点头道:“确实如此!”

    曹操看了一眼贾诩,问道:“想必外面的那些才子们对于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很有看法吧?”

    贾诩的老脸之上,露出一抹不屑和讥讽道:“都是些自认为满腹经论的所谓才子!”

    曹操思忖道:“但他们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却不容小视!文和,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你就让在长安之中的锦衣卫,暂时监视这些所谓的才子,若是有人敢煽动事端,立即逮捕!”

    “微臣领命!”贾诩拱手应诺。

    “对了,除此之外,武举方面如何?”

    “回陛下,武举之事正在筹办之中,想要真正展开,大概还需要一段时日!”贾诩连忙回答道。

    听到此话,曹操思付了片刻之后道:“这样吧,武举之事就放到军团授旗仪式过后,正好当时大部分的将领都会回京,有他们在,先来能够更好的激励那些学子们!”

    “有陛下在,谁敢不尽心尽力!”

    曹操大笑了数声,摆手道:“文和啊,朕可不是爱听好话的君王,这话可有点不真实啊!”

    贾诩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事实上,这都是这老狐狸故意的,有个时候,说臣下的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正直了,显然贾诩这个人对于政治方面,简直就是一个人精啊!

第五百四十章 商部设立!() 
长安士族周家的二公子周文是长安乃至天下都有些名声传播的才子,精通诗词歌赋及音律,名气在当世这个圈子里来说也算挺大的,也正因为这一点,这位二公子平时里可谓是眼高于顶,目无余子。

    然而,现在这位二公子却陷入深深地怨愤之中,原来不久前的科举考试初试这位自负才学的二公子也有参加,不过出乎他及所有人预料的是,他竟然落选了。

    为此这位二公子还闹到了负责此事情的贾诩那,贾诩这个老狐狸尚书,贾诩这个被后世称之为毒士的家伙,不但计策毒,连嘴巴同样也毒,更何况对于竟然上门来闹事的周文,贾诩更加不会有什么好感,因此对于来此闹事的周文,这位老狐狸只淡淡地说了八个字:“锦绣文章,却如空竹!”

    贾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的文章写得非常漂亮,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在粗鲁点讲,就是写了那么多,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有写更没写一样,被这样狠狠的嘲讽了一番,自此之后,周文便借酒消愁,而且时常酒疯闹得家人不得安宁。

    这天傍晚,醉醇醇的周文从外面跌跌撞撞地回来了,一个仆役连忙上来搀扶,在外面受尽了冷嘲热讽憋了一肚子气的周文一脚将仆役喘倒在地,吼道:“给我滚开!”

    这一幕正好被董老爷子看到。

    “文儿,你又到外面喝酒去了!你这个逆子!!”周煌怒声斥责道,这个时候,仆役脾女们全都围在周围不敢上前,战战兢兢地模样。

    “父,父亲!”醉眼朦胧的周文在看道面前的父亲的时候,被彻底吓的清醒了过来,同时也不禁有些慌乱。

    周煌皱了皱眉头,对身边的管家道:“带二公子下去清洗一下!”

    管家应诺一声,来到周文面前恭声道:“二公子。请随老奴下去吧!”

    周文晃晃悠悠地朝周煌行了一礼,跟着管家下去了。

    周煌看着这个儿子的背影,不禁摇头叹息一声。

    周煌回到内厅之中,这时大儿子周文博来了。

    “父亲。听说二弟又在外面喝酒了?”周文博关切地问道。

    周煌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你这个二弟实在是让我头疼啊!”

    周文博也不禁叹了一口气,不无感慨地说道:“也难怪二弟会如此!想当年二弟是天下有名的大才子,读书之人豪门名媛谁不对二弟心怀向往!可今天。竟然在科举考试初试便落选!唉!”

    “父亲,你说当今陛下是不是有意如此啊?这位陛下曾经就有意无意的打压我等世家,现如今的科举,看起来是十分公平,但是对于我等世家来说,却是实打实的打压,二弟此次落榜,会不会是因为上头的原因!?”周文博有些担忧地问道。

    周煌皱了皱眉头,摇头道:“应该不会!文儿此次落榜应该是自己的原因!”

    周文博一愣,“这这么可能!”

    周煌道:“为父今日看过这次初试中出的题目了。乃是论一县之治,当今陛下要的不是诗赋漂亮的才子,而是能助其治国安邦的治世之才!”

    周煌不无感慨地摇了摇头,苦笑道:“你二弟擅长的恰恰就是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对于治国之道他根本就一窍不通!落选也是意料之中的!”

    周文博恍然点了点头。

    “好了,不说这些了!对了,你今天到商部之中可见到了陈侍郎?”

    商部,是曹操新设立的一个部,为的就是掌管天下的商业。曹操毕竟是后世之人,他可是很明白,商业所带来的钱粮,要比田地之中的那些。要多得多!

    至于什么资本主义什么的,那就是想太多了,资本主义说到底,并不是商业发展起来就能够出现的,资本主义关系到的东西太多了,最起码制造业。造船业,生产力这三样,一样没有跟上去,资本主义,永远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曹操毫不担心这个东东。

    至于陈侍郎,那就是陈琳了,对于商部,曹操还没有决定好让谁担任尚书,毕竟商业这个东东,对于此时代的知识分子们来讲,都是太陌生了!

    汉代虽然不像后来的明朝死命打压,但是商人的地位也不会很高,因此曹操还是暂时把这个商部尚书的位置给空置,先用十分听话,老实的陈琳,担任一个商部侍郎,暂时运转商部。

    听到父亲的这个问话,周文博登时兴奋起来,“父亲,我们经营绸缎的事情已经批下来了!”

    周文博说着,从怀中小自翼翼地取出一本红皮封套的证明书,双手交予周煌。

    “父亲,这便是商部发下来的授权书!”

    周文博随即又从怀中逃出五方青铜筑成的精制的铜符,一并交给周煌:“父亲,这是商部代替朝廷赐给我们的通关路引!各大商贾都有类似的东西!”

    周煌将通关路引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疑惑地问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周文博双眉一样,手舞足蹈地解释道:“父亲有所不知,这东西的作用可大着呢!”

    “哦?!”周煌看了一眼手中的一方铜符,不禁更加疑惑了。

    周文博继续道:“如果没有这东西,咱们的货物根本就无法交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