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从荀彧的手中接过奏折,细看了一遍,点头道:“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又不违背法令!就这么办吧!文若,待会儿,你便去与国师谈一谈!”

    荀彧拱手应诺。

    随后荀彧、戏志才离开了乾清宫,曹操又处理了一会儿公文回后宫去了。

    当曹操来到貂蝉的寝宫内时,貂蝉正在同蔡琰交换音律的心得,见到曹操进来了,两位娇妻不禁一喜,连忙迎了上去。

    曹操一句话也没说,便搂着两位娇妻的纤腰在软垫上躺下,随即便呼呼地睡着了。

    蔡琰看了一眼沉沉睡去一脸疲倦地曹操,不禁流露出心疼之色,轻声对貂蝉道:“蝉姐姐,陛下好像很累的样子!”

    貂蝉温柔地抚摸了一下曹操的鬓角,轻叹了口气,“陛下他太累了!可恨我除了跳舞唱歌,什么也不会!”

    不知道过了多久,曹操醒了过来,一睁开眼,便发现蔡琰正蜷着身子趴在自己的胸口上,现在的蔡琰那身材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曹操不禁一阵心神动摇。

    曹操很自然地拍了拍蔡琰,蔡琰哩呼一声,揉着睡眼惺松的眼眸醒了过来,看到近在咫尺的曹操,很自然地流露出开心的神情,笑道:“陛下,你醒了!”

    正当曹操准备和蔡琰深入交流一下的时候,不合时宜的轻咳声突然响起,蔡琰不禁一惊,连忙从曹操的身上蹦了起来,躲到一旁,低垂着臻首,脸蛋儿火红火红的,简直要滴出血来了。

第八百五十章 内阁成立() 
感谢虚妄寂灭公子的打赏!

    曹操循声望去,只见貂蝉正端着一个特气腾腾的食盘款款走过来,脸上带着醉人的微笑。不用说,刚才那声轻咳肯定是貂蝉发出的。

    貂蝉在曹操面前跪坐下来,将手中的食盘放下,温柔一笑,“陛下,你睡了两个多时辰,想来也饿了吧!”

    曹操不禁感到心中暖暖的,轻轻地搂着貂蝉吻了一下。

    曹操一边吃着,一边连连赞不绝口,貂蝉、蔡琰坐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

    貂蝉突然流露出心疼之色,不禁柔声道:“陛下,你真是太累了!”

    曹操放下碗筷,叹了口气,感慨道:“当年以为当上皇帝是一件相当快活而又让人羡慕的事情,可真正当朕站到九五之尊的位置上时,却发现身上的担子竟然如同泰山一般沉重!哎,有的时候只感到喘不过起来啊!当皇帝不是在享受,而是在还债啊,还朕欠天下老百姓的债!”

    貂蝉不禁有些自惭地道:“蝉儿没用,不能帮助陛下!”

    一旁的蔡琰也是一脸沮丧的模样。

    曹操将这两位如同解语花的娇妻搂进怀中,柔声道:“知道吗?朕今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拥有了你们!”

    “陛下!”两位娇妻不禁情动地依偎进曹操的怀中。

    当天晚上,曹操就在貂蝉的寝宫中过夜,蔡琰也没有回去,一龙双凤,其中的妙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天早上,曹操以极大的毅力从粉腿玉臂的缠绕中脱出身来,精神抖擞地登上早朝的奉天殿。

    朝会散后,曹操与荀彧、戏志才一道来到乾清宫中。

    曹操对两人道:“朕准备设立在六部之上取消三省制度成立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的雏形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发展到现在可谓是水到渠成,之所以没有出现,完全是因为大臣们不敢像身为开国之君的曹操要这一份权利!

    要是换成接任的皇帝,也行内阁早已经出现了!

    内阁制度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好的方面只要内阁运行正常,那么皇帝计算不上朝天下也不会大乱,好比如明朝那样,几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没事,要是换一个朝代,早就改朝换代了!

    坏的一方面就是君王很容易被架空,不过这对于军政分离,而军权又完全掌控在皇帝手中的大魏来说。却能够有效的压制,也正因为此,曹操才决定成立内阁。

    比较内阁制度以及发展完成了,之所以还没出来,不过是因为他开国之君的压制而已,如果等到接任皇帝的手上发展出来,那么到时候就不是曹操能够控制的了!

    “陛下,为何要设立内阁?”

    戏志才皱眉,不解曹操为何取消三省新增加一个什么内阁,这倒不是戏志才贪恋权位。而是他认为这样的改动,很容易造成朝堂的混乱,而朝堂混乱就很容易造成天下混乱!

    曹操叹了口气,“朕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难以面面俱到处理周详!所以朕要设立内阁,所谓内阁就是帮助朕处理政务,相比起原本的三省,内阁增加到六人,其中内阁首辅一人,内阁次辅二人。其余皆称群辅,而且朕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看了两人一眼,曹操背着手踱了踱,正色道:“朕在想。如汉武如此英明之君,老年之时仍旧会犯巫蛊之过,朕自问不比汉武贤能,难保将来不做出类似昏妄的事情!”

    戏志才、荀彧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诧异之色,随即流露出敬佩之色。

    曹操顿了顿。继续道:“内阁拥有处理六部事务的绝大部分权力,重大情况,如工部将进行类似修筑海堤这样的大工程,则由内阁议处,最后交由朕审核!而朕若有什么重大决策,则先必须通过内阁的众议!”

    曹操稍作思忖,“大致就是如此,你们认为呢?”

    绝对的权利带来绝对的腐败,要想一个王朝能够长久,那么权利的制衡是不能避免的!

    两人郑重地思忖片刻,戏志才道:“陛下此举可谓重相轻君,只怕······”

    “志才不必有任何顾虑,尽管直言!‘

    “谢陛下,陛下,平衡权力的好处显而易见,陛下可以纠正内阁的错误,同时内阁也可阻止陛下可能的错误!只是,只是这其中牵扯着多方利益,而且这种制度只怕难以持久,内阁大臣就如同坐在火山之上!”

    曹操愣了一愣,“志才何出此言!”

    “陛下,您想,若陛下要撒销这种制度,这种制度还能存在吗?”

    曹操明白了戏志才的意思,“那志才有什么意见?”

    曹操满怀希冀地问道,然而戏志才却摇了摇头,“微臣不才,想不出解决之道!

    曹操皱了皱眉头,询问的目光看向荀彧,荀彧也摇头道:“微臣也想不出好办法!”

    曹操并不怪他们,因为曹操的这个想法有些脱离现在的实际了。

    思忖良久,也想不到解决之道,最后曹操索性不想了,“难以持久,就难以持久吧!至少有朕在的一天,这个制度就必须施行下去!”

    戏志才、荀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曹操坐了下来,唤来起诏官,随即令起诏官起草了几份圣旨。

    曹操将每一份草拟的圣旨,细细审阅付后,分别盖上大印,同时还加盖上了曹操的私印,由此足见曹操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此刻,荀彧、戏志才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因为这几份圣旨不只有刚才曹操与他二人商量之事,其中一份圣旨竟然还给了内阁审核皇子继任权的大权,另外一份圣旨则是给后继者的,大意是,若后继之君有敢于改变此铁律者,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相信,凭借自己开国之君的威慑力,应该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此时的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这几份圣旨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曹操又仔细审阅了一边几份圣旨,对仍在呆的两人道:“这三份圣旨从即日起便挂在内阁的大堂之中,另外,抄录副本传阅天下!”

    回过神来的两人连忙跪了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中各种想法交杂。

    曹操郑重地对两人道:“你们记住,从今往后要考虑的是整个大魏的利益而不是我曹某一姓一家的利益!

    两人不禁心头大震,甸旬在地,没有作声,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两人捧着三份圣旨从乾清宫出来,不禁感到沉重如泰山般的担子重重地压在了肩上。

    “想不到陛下的胸襟竟然到了如此境界,真如宇宙一般!”荀彧难得激动地道。

    戏志才点了点头,“看来,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啊!如果此政策真的能够贯彻始终,大魏帝国只怕真的能够千秋万载地传承下去!”

    “志才,你难道认为陛下会改变初衷?

    “不,我只是担心后继之君!陛下这其中一道圣旨,不也表明陛下也对此身怀忧心吗?”

    荀彧皱眉点了点头。随即展颜笑道:“不要想太多了!今生我等只要尽力,便对得起祖先、子孙了,何必想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戏志才哈哈一笑,“文若所言极是!走,回府去!”

    次日曹操召集众臣,宣布了内阁的成立和三省的取消,并当即宣布加封荀彧位内阁首辅,戏志才和陈宫为内阁次辅,荀攸、贾诩、郭嘉三人为内阁群辅!

    该程昱为刑部尚书、加封钟繇为吏部尚书、加封周瑜为兵部尚书,在曹操的铁腕和六部尚书,原三省宰相这些高层官员的帮助之下内阁的成立和六部尚书的变更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这让曹操很感慨,拥有如此之多的世之人才不管干什么都显得很方便啊!

第八百五十一章 遍布西域的魏国商品() 
长安城的酒馆茶室热闹非常,几个文士模样的人正在激烈地辩论着,周围是人山人海的观众。正在辩论的这几人可不是一般的市井之徒,有儒家的后起之秀也有法家的年轻俊杰。

    这里须要说明一点,其实儒家的各项主张还是很不错的,若非如此,曹操早就将儒家废掉了,然而自武帝独尊儒术始,儒家数百年来一家独大而越来越显得腐朽,其中竟然出现了许多披着儒家学说的衣裳,其实更儒家正同学说背道而驰的理论,如:三纲五常,孔孟的三纲五常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这些荒谬的言论。

    这些言论的出现无非是儒家的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须要,同时也是为了打压其他学派而弄出来的。

    在这大寒天里的这场辩论,倒有些当年百家争鸣的味道。

    儒家的学士虽然人多势众,然而却明显处于下风,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儒家的学士,竟然屡屡被法家学士引用孔孟的言论逼得哑口无言。

    末了,那位年轻的法家学士以胜利者的姿态轻蔑地道:“汝等连孔孟的言论都不能尽解·居然还敢出来大言不惭,简真荒谬!”

    几个儒家的学士就如同斗败的公鸡般灰溜溜地仓皇逃出了酒馆,酒客们大声哄笑着。

    店东家捧着一坛酒上来,眶当一声放到年轻学士的面前,豪迈道:“先生博学多才,这坛成年好久聊表敬意!”

    年轻学士也不做作,很豪爽地接过来,拱手道:“谢谢店家了!”

    店家拍了拍年轻学士的肩膀,赞叹道:“好后生!”

    年轻学士拍开封泥,大口饮了起来,周围众人不禁大声叫好。

    这一年多时间里,西域诸国表现得非常顺从,大魏通过商贸、外交。当然还有军事力量,持续扩大着对西域诸国的影响。

    “王后,在想什么?”乌孙国王来到乌孙王后身旁问道。两人并肩站在乌孙王宫中最高的观星台上眺望着西方的层峦叠嶂。

    乌孙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