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既如此,你先下去吧,数日之后,随军一同返回。”

    陈登的想法,曹操其实差不多也明白,不过现在的曹操还没有精力去管这些,更何况,只要他曹操能够带领曹军一直强盛下去,那么想这些世家也未必会背叛,当然现在没有精力,不代表日后也是同样。

    “到了,糜先生进去吧,主公在里面等着先生!”

    “多谢典韦将军带路了。”

    在陈登退下之后,曹操并没有离开书房,而是继续呆在其中,片刻之后,典韦和糜竺的交谈声从外面传进来,随着一声大门被推开而产生的吱呀声,曹操抬头望去,只见身穿广袖汉服的糜竺,抬步走了进来,行礼道:“竺参见主公!”

    长袖飘飘,美丽而又庄严,看着这一幕曹操微微有些失神,当然不是因为那广袖汉服,广袖汉服虽然在后世差不多等于绝迹,但是在东汉这个时代是处处可见的。

    真正让曹操失神的是,糜竺身上的那种气质,要是不知道糜竺的本质是一个商人的话,曹操还以为自己看见了一个翩翩君子,书生士子。

    说起来,糜竺相比于商人,却是更像是一个读书人,如同历史对于他最终的评价一样雍容大方,敦厚文雅,当然其弟糜芳,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了。

    只不过相比商人的精明,其弟之继承了商人的逐利心态,而这样的心态,导致的最终解决,那就是历史之上关羽陷入困境之时,身为刘备亲家的糜芳,毫不犹豫的卖了关羽、在城都的糜竺,投降东吴了。

    “子仲来了,做!”

    曹操伸手一引,让糜竺坐下之后,才说道:“子仲,我在徐州不能久留,我与环儿的婚约,还是尽快完成为好,至于婚礼,我看不如如此······”

    曹操口中的环儿,就是糜竺之妹,历史之上糜夫人的闺名糜环,对于这名在后世留下了贞烈之名的女子,以及糜家一家在徐州的势力,曹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按照纳妾礼来了,当然也不可能按照迎娶正室时候的大礼来,最多也就是和迎娶貂蝉和蔡琰之时的礼节一样。

    坐在曹操下手的糜竺,在听完曹操迎娶自己妹妹之时的婚礼,虽然有些遗憾不能按照正室那样来,但是也算是挺满意了,说实话,要不是这个婚礼糜环本身同意,糜竺即使想要增加自己一族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不可能答应让糜环和曹操定下婚约。

    最终定下婚约之后,糜竺心中其实还是有些为自己的妹妹感到不值和委屈,但是此时听曹操此番话后,糜竺心中的这些情绪却是消散大半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曹操的感激之情。

    糜竺满脸激动和喜悦之色的起身,向着曹操拱手弯腰道:“如此卑职待卑职之妹,多谢主公!”

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师兖州() 
东汉建安元年的五月份,此时距离曹操祭天出师之日已经过去了二个多月,二个多月之内,能征善战的曹军不但平定了青州黄巾,同时还夺取了青州的北海国以及整个徐州。

    时至今日,相比出征之时的兖州三国四郡七十八县,此时曹操的领土已经拓张到了徐州直到青州北海,麾下共有三州七国六郡,共一百五十八县,麾下士卒,将近五十万,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威震天下。

    徐州城门处,此时离曹操入主徐州,已经过去了数日,数日的时间之内,曹操除了继续加强在徐州的统治之外,就是迎娶了糜竺之妹糜环,由此取得了徐州城内大小世家的初步信任和支持。

    同时领兵占领下邳国的曹仁以及占领广陵郡的太史慈,都传回了好消息,广陵郡和下邳国在曹军大军兵临的时候,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而是直接投降与曹军。

    其中下邳相笮融的投降是最快的,根本没有出现曹操想象之中的反抗,之所以如此,其实和陶谦的出卖也未尝不是没有关系。

    徐州得到初步的安定下来之后,曹操就准备率领着将近二十万曹军回师兖州,在徐州则是留下了将近十万曹军由夏侯惇率领,驻守徐州。

    “元让,你过来。”

    城门处,随着原徐州大小文武一同出来,恭送曹操回师的夏侯惇,闻听曹操的传唤之后,卸下腰间的兵器,来到了曹操坐在的战车之中,俯首抱拳道:“主公有何吩咐。”

    “你成为了徐州牧之后,重点监督曹豹,此人此时心中必然生有怨恨,要不是他太过于谨慎的话,我早就将他处死了,但是凭借他的性格,这样的谨慎不会太久,一旦他有任何异动的话,只要不引起徐州大规模的混乱,我许你可以便宜行事!”

    “末将领命!”

    夏侯惇没有多问,曹操也没有多说,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个便宜行事是什么样子的,说白了,只要夏侯惇能够保证徐州不会生起动乱,那么处置曹豹,就可以不用经过正常的程序,可直接处死。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陶谦在位之时修筑的所谓大浮屠寺,我要你领兵,将其给我一一的铲除干净,我的领地之内,不需要佛教!”

    到底要不要留下佛教,曹操一开始是有考虑过,而最后的考虑结果,就是彻底的清除佛教,佛教有没有好的地方,那肯定是有的,其他不说,导人向善这一方面就很不错,但是相比佛教带来的危害,这一点小小的好处就不太重要了。

    先不说佛教大兴之后,对于国家财政、人口、兵丁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光是佛教所提倡的今生来世,今生所受之苦,来世必然得享福报,以及佛教教义之中,暗藏的逆来顺受,这些都足以让曹操下定决定尽数铲除。

    什么是苦,假如外敌入侵也算是苦的话,岂不是倡导他们不要反抗,而是要受尽此等苦难,换来来生之福,有这样教义的佛教,曹操除非傻了,才不铲除他。

    后世有人认为儒教统一中国,是中国的大灾难,但是在此时的曹操看来,他十分庆幸古代统治中国思想的是儒教,而不是佛教。

    看一看被佛教统一的印度,从古到今,几乎都在外国人的统治之下,从公元前六世纪末期的波斯人、希腊人,再到公元前二世纪的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而随后的阿拉伯人、突厥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这些外来民族,先后统治印度不短的时间,在此期间之内,印度人掀起的起义,几乎等于零。

    佛教带来的隐患再加上历史之上印度的遭遇,让曹操下定了决心,趁着此时佛教还未在中原大兴,天下百姓对于佛教还不在意的时候,直接铲除掉,毕竟关于信仰这一方面的,中国本土从来不缺少,不说差不多就等同于信仰的儒家,本土的道教就不错。

    对于曹操铲除佛教寺庙,夏侯惇心中是巴不得的,毕竟随着陶谦大兴佛教寺庙,徐州之中的人口户籍、税收等等,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像这样的害群之马,能够铲除,夏侯惇不高兴才怪。

    差不多吩咐完之后,曹操让夏侯惇退下,叫来了已经领兵回师到徐州的曹仁,下令全军开拔回师兖州!

    “丞相有令,全军开拔,回师兖州!”

    “丞相有令,全军开拔,回师兖州!”

    “丞相有令,全军开拔,回师兖州!”

    “······”

    随着曹军士卒的传令,排成长长阵线,如同一条巨大的黑龙的曹军,开始了异动,轰隆作响的声音之中,曹操所乘坐的那巨大的战车,缓缓驶过徐州城门,守候在两旁的徐州文武,随着车架所到,而尽皆下拜俯首道:“臣等恭送曹丞相!”

    留守徐州的文臣之中,糜竺微微抬头,看着紧紧跟随在曹操战车之后的一座车架之上,眼中闪过了欣慰和不舍,这座车架之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刚刚迎娶的糜竺之妹糜环,当然随着嫁给曹操,此时的糜环应该被外人称之为糜氏。

    兖州首府,同时也是此时大汉帝都的陈留或者称为陈都之中,在留守陈都的曹操麾下尽皆忙于迎接曹操大胜而归的仪式的时候,城中心的皇宫之中,董承一脸焦急之色的站在汉献帝的面前道:“陛下,曹贼此次大胜而归,不但尽数平定青州黄巾,更是占领了北海国以及徐州四国三郡,如今那曹贼,威望大涨,陛下不得不防啊!”

    “爱卿,曹爱卿平定叛乱,有何好烦的,值得爱卿拖着朕!”

    对于董承话中的意思,汉献帝不知道是不明白还是什么,总之是显得十分的不耐烦,没等董承继续说什么,直接打了个哈欠,同时不耐的挥手道:“行了行了,爱卿不必多说了,朕此时尚有些困倦,爱卿先退下吧,来人,送爱卿出宫!”

    “陛下,陛下!”

    被两名羽林卫士卒拦住的董承,一脸绝望和无奈的看着走入了后方的汉献帝,重重的叹息了一口气,厌恶的挥开两名羽林卫士卒,转头离开了皇宫。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中密谋() 
“曹贼,曹贼!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

    从皇宫离开,回到了自己府邸之中的董承,越想越是不甘心,越想越是恼怒、愤恨,对于曹操更新恨到了心底去。

    在董承看来,汉献帝变成今日这样,无心政事,只知玩乐,完全是因为曹操的原因,要不是曹操近日来连连献上一些莫名其妙的奇淫巧物还有美人,年仅十一二岁的汉献帝,怎么可能会出现困倦。

    曹操毕竟有着后世的记忆,因此对他来说,要想让一个皇帝快速的被腐化,成为昏庸无能之君,可以说是有千百种的办法。

    后世那些办法,一些成年的末代君主都没有办法抵挡,更何况是年仅十二岁,离十四岁初步成年都还未到,只能算是一个孩童的汉献帝,几乎没有多久的时间,就陷入到了里面,可谓是夜夜笙歌、日日欢乐。

    曹操这样的举动,让对于汉献帝抱有重大期望的董承如何不愤怒、恼恨,曹操这一举动,可是要比釜底抽薪都还要狠辣百倍之多。

    “不行,再让曹操这样下去,我大汉就彻底的毁了,为了大汉,老夫豁出去了!”

    曹操这些时日来的举动,再加上这次快速的平定青州,顺带占领了青州北海国和徐州,都让董承感到惊恐,心中同样更加的明白,再这样下去的话,那么搬到曹操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小了。

    来到桌案处,不知道在写着什么的董承,在片刻的时间后,走出了书房,招来了一个心腹,在他的耳旁,口语了片刻,将其挥退之后,重新回到了书房之中等待着。

    而在这等待的时间之中,董承根本没有坐下来,而是在书房之中四处乱走,杂乱的脚步和浑浊的呼吸,以及那紧紧松松的双手,都无不在表明着董承心中的紧张。

    “不知董将军,邀本将前来,有何要事?”

    心中紧张不已的董承,闻听这道声音之后,呼出了一口气,脸上带上了笑容的看向了声音的主人说道:“王将军来了,来,请坐!”

    王将军,也就是时任越骑校尉之职的王子服,看了董承一眼,犹豫的片刻之后,还是顺着董承,做了下来。

    王子服落座之后,董承挥退了所有人,同时将书房的大门紧紧关闭,而董承这样的举动,更是让王子服眉头一跳,心中升起了一些不妙的预感。

    “王将军,本将称受陛下秘旨,欲召集忠心我大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