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户的娇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身从展易手里接过两条硕大的鲤鱼; 俞小满赶紧交给俞母,笑着道:“阿娘,大哥高中了; 往后您可有的福享了。瞧,我和展郎费了好些劲儿才抓到了两条大鱼,就当是给大哥添点儿喜气。”
  这可真是两条大鱼,一条就有十斤重了,且为了避免鱼夜里就死了,她还特地在缸子里倒了点儿灵泉水。虽说这会儿已经没气了,可一瞧就新鲜得很。
  两条鱼,超过二十斤了,哪怕这年头鱼并不值当什么钱,这份诚意也算是难得了。
  俞母的面色有些难看。
  她昨个儿特地叫二儿子去山上支会闺女,为的可不是什么鱼。本以为闺女咋样都会带个十几二十斤的野味过来,这样,回头家里贴点儿新鲜蔬菜,烧成几个大菜就可以宴客了,既好看又不费几个钱,里子面子都足了。尤其这一回,俞家可没跟俞小满说好要花钱买肉,到时候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当着礼物收下来吗?
  结果……
  还不等俞母开口说什么,俞小满就已经抢在她前面说道:“阿娘,今个儿正好逢集,你也知晓我家住得远,出来一趟实在是不方便。这顿饭我就不吃了,回头得空了再来看您和阿爹。”
  正说着,俞承嗣听得声儿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俞母手里那两条硕大的鲤鱼,先惊后喜,赶忙上前道:“满娘拿来的?真是份好礼,好礼!”盯着鲤鱼看了好一会儿,他才向展易和俞小满拱手道,“妹夫妹子,多谢费心了。”
  鲤鱼是好东西啊!甭管味道如何,关键它寓意好。自己虽然已经中了秀才,可秀才仅仅是仕途的第一步,往后如何说真的他自己也很是忐忑。不曾想,妹夫和妹子这般懂自己的心意,竟是带来了如此好的兆头,叫他怎能不心生感激。
  一时间,他忘却了当初的懊恼和悔恨,头一次真心的谢谢妹子俩口子。
  俞小满:………………
  若不是俞承嗣一脸的真诚,俞小满还真当他这是在嘲讽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原也就是想着读书人喜好兆头,这才故意送了两条鲤鱼。如今,看俞承嗣那还真的高兴,而俞母那脸色,原就很不好了,这会儿更是脸色发青,青中带紫,别提有多精彩了。
  得了,目的都达到了,也没必要多作停留。
  将方才对俞母说的话又同俞承嗣说了一遍,俞小满和展易很快就离开了俞家。
  他们下山早,到俞家那会儿离晌午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过俞家既是宴客,就必然会请人帮忙。尤其这回宴客的理由不是婚嫁也并非过寿,而是更为稀罕的高中秀才。
  也就俞小满不在乎这些虚的,村里人哪怕是里正也照样稀罕得很。
  这不,俞小满这边刚出了俞家院门,迎面就来了好些个熟人,全都是俞大伯家的女眷,嫂子妹子都有,连俞大伯娘都颠颠儿的跑来凑热闹了。
  两拨人见了面,自是要打声招呼的,好在都有正事儿要忙,只略说了几句话就分开了。没想到的是,等俞小满离了俞家,刚走上村道,又来了好些个眼熟的人。
  因着原身未出阁时并不常出门的缘故,俞小满跟村里多半人都不熟。不过,凡事皆有例外,谁叫今年俞家的喜事特别多呢?先是俞父过寿,再是俞家老二定亲,这两次俞家都摆酒了,俞小满也顺势认识了不少人。
  当然,也仅仅是认识,眼熟而已,谈不上丝毫交情。
  俞小满是真没打算跟村里人攀交情,架不住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沾亲带故,偏那些人又都格外得能说会道。当下,去路又被堵了。
  有人向她贺喜,毕竟新任的秀才公是她亲大哥,这秀才的亲妹子就算是已经出嫁的,也的跟人家打好关系呢。还有人问她是不是真跟村里小孩看到的那般,带两条硕大的鱼回娘家,更多的则是好奇的追问她为啥不留下吃席,得知她急着去镇上赶集后,终是放行了。
  送走一拨人又来一拨人,往日里觉得并不长的村道,今个儿走的格外得艰辛。好在,再长的路也终有走完的时候,等离了村子,她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跟展易相视而笑。
  回想起方才的情形,俞小满在松口气的同时,很是为俞母点了蜡。
  一般来说,像早先俞父过寿和俞家老二定亲这类事儿,俞家都是提前同人家打招呼,邀请对方来吃席。也就是说,俞家是不可能邀请全村的,而没接到邀请的人,也不会大喇喇的过来占便宜。当然,也许还真有那般不要脸面的人,真要碰上了,那也没法子,主家是没法赶客的。
  可甭管怎么说,不请自来的客人终究是少数,尤其他们村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少还是要些脸面的,不会为了一顿半顿吃食,把自家的脸面往地上踩的。
  然而,有一种席面却是例外。
  就譬如说,眼前这一桩。
  俞承嗣中了秀才乃是大喜事儿,这所谓的喜事儿并不单单是对于俞家而言的,整个俞氏一族都是引以为傲的。甚至整个村子,乃至外村的,但凡想要过来沾喜气的,都是风俗所允许的。当然喽,人家也不会白吃,既是上门贺喜,自会带上贺礼。唯一的问题是,乡下人家都崇尚礼轻情意重,多半都是拿上两棵白菜或者拎着一篮土豆就上门吃席的。
  喏,方才俞小满见到的村人皆是如此,几乎没人是两手空空的,再不济也会拎上一把葱蒜。
  谁让如今是夏日里呢?最是不缺新鲜蔬菜的时候,况且送点儿蔬菜就能吃上一顿好的,谁家不乐意呢?更别提还能沾点儿喜气!
  俞小满心道,就这么看,俞母起码能收一屋子的蔬菜瓜果。嗯,也不亏就是了。
  这要是像俞家前两次办席面那样,是这样的没错。因为体面些的人家还是会带上米面的。一场席面下来,最多也就是劳累点儿,即便真的亏钱,也亏不了太多的。
  依着俞母原本的想法,肉叫闺女带来,菜由客人们自备,自家最多出点儿米面,要是碰上几个客气的,连米面都出不了太多,面子和实惠都得了,岂不妙哉?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首先,俞小满没拿来丁点儿野味,兴许在旁人看来,她极是大方,出嫁的闺女拎来了二十来斤的鱼肉,能不叫人艳羡吗?其次,俞母对客人的数目估算错误,她原还想着今个儿是赶集的日子,虽然她请了不少人家,可还道那些人会各家派个人过来吃席,其余人还是会去赶集的,万万没想到,村子里拖家带口都来了,甚至在普通宴请上不大能看到的小孩崽子都来了一群,没法子,人家想叫孩子沾点儿喜气嘛。最后,也是最紧要的一点,俞承嗣在家。
  俞母好面子,可她更注重里子,若是能面子和里子兼得,那自然是最好的,可万一里子保不住了,她还是会拉下脸来的。
  然而,俞承嗣并不这么想,他也算是十年寒窗苦读,虽然还不曾一朝金榜题名,可能考中秀才也是很了不得的事儿。不说衣锦还乡,起码也能扬眉吐气吧?别以为他极少回村就不知晓村里有不少人在背后说道他,什么家里供了那么多年也没见拿回家好处过,什么就因为他没有考中功名连累底下两个弟弟都不能说亲,还有人等着看笑话,看他会不会成了那白头秀才。
  有些事儿,他以前不想说,主要也是没底气说。到了如今,倒是什么都不用说了,只大大方方的站在这儿等着旁人来恭维便是了。
  结果,他也不曾料到,他娘居然在关键时刻扯他后腿。
  俞母一心以为满娘会送来肉,还琢磨着正好能赖掉肉钱,因此家里别说大肉了,连肉皮都没看到一块。眼瞅着来帮忙的人都进门了,俞承嗣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将他娘拉到一旁说话。
  “阿娘,你在搞什么?要是家里没备肉,倒是昨个儿叫二弟去镇上割一刀肉啊!”俞承嗣原以为家里就老二不靠谱,如今瞧着,他娘可比老二不靠谱多了。
  这不,凑过来听他俩说话的俞家老二当即就开口了:“哪用得着昨个儿去呢,我这会儿就去镇上,正好今个儿逢集,我脚程快,保准两刻钟就回来。”
  从村里去镇上,脚程快的人的确也就走个一刻钟就到了,算上找肉摊子割肉称肉的时间,来回两刻钟确实是要的。
  见俞承嗣颇有些不相信的看过来,俞家老二拍着胸口打包票道:“我跑着去还不成吗?大哥你放心,今个儿是你的大喜日子,弟弟我就算以前不咋懂事,也不能在这种大日子里跟你较劲儿,对吧?”
  俞承嗣觉得这话挺有道理的,老二这人是胡来了点儿,可就算他从小就是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货,也没见他闯过大祸。
  就听俞家老二又道:“大哥你瞅瞅,我估计今个儿来的客人还不少,咱们要买多少肉?”
  “买个三贯钱左右的,也不用专挑好肉,肥的瘦的都要一些,再跟人家买些猪下水。”俞承嗣也是会算计的人,他想尽量把席面弄得好看一些,可没想过叫家里出太多钱。再说了,请客吃饭有肉就成了,谁也没指望全是最好的肉。
  “鸡肉比猪肉卖的便宜,我去镇上要是瞧见有鸡卖,也给捎几只来?”
  “对,这个好。”想想赶场子未必一定有人卖鸡,俞承嗣忽的灵光一闪,“咱们家不是养了十几只鸡吗?干脆都杀了吃吧。”
  俞家老二小鸡啄米一般的点点头,转身就冲着俞母伸手要钱,才催促道:“阿娘您倒是快点儿呢,晚了人家还道咱们家太小气了。对了,我以往去镇上的时候,看到人家镇上办喜事儿还备了花生糕点啥的,咱们家要不要?”
  “对对,我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要的!阿娘,再多给二弟拿一贯钱。”
  被两个儿子里外夹攻,尤其其中一个还是抱有大期许的长子,俞母好悬没一口气岔过去,偏这会儿院子里的人也越聚越多了,她只得先按捺住火气,回屋去取钱。
  结果,刚取了钱出来,就听自家那混账老二在那头跟俞大伯家的人说话。
  “大伯娘,咱们家人口少,今个儿真得劳烦你们了。对了,这不旁的还行,就是家里肉备得不多,就拜托你们帮着把鸡给杀了。”
  接过俞母手里的钱,俞家老二又道:“我去一趟镇上,多宰些肉回来,等下有剩菜大伯娘要是不嫌弃的话,尽管拿回家吃。”
  说完这些话,他终于走了,只留下俞母脸色由青变紫,由紫变黑。
  偏俞承嗣觉得他二弟今个儿真是不赖,甭管素日里有多不靠谱,关键时刻靠得住就成,反观他娘,一副小家子气的模样,看得他腮帮子疼。心下不由的暗道,多亏他坚持要在城里寻媳妇儿,乡下人家出来的,就算平时看着还成,一遇到事儿就不行了。幸好幸好,他没图方便请同窗回家吃席,不然这脸面可就真保不住了。
  得亏俞母不知晓俞承嗣这会儿心里的想法,不然就不单单是怄气了,只怕得当场吐血。
  只是没等她缓过神来,就听得俞承嗣走过来同她叮嘱道:“阿娘,大伯娘她们要杀鸡,您和秋娘赶紧去灶间吧,多弄几个菜,份量要足,大肉先等等,其他的可以赶紧收拾起来了。”
  “哪儿用得着你娘啊!”俞大伯娘也是个人精子,先前得了俞家老二拜托时,她是满口子答应。不过,她儿媳妇儿多,闺女也多,几个先出身的孙女都长到可以帮忙的岁数了。因此,她虽然负责出面应承了,可其实动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