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次子-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邈邈一黍


  文案1:
  现代大学生穿越成为侯府嫡次子。
  侯爷老爹不通俗物,娘亲是个偏心眼(偏心次子),老祖宗紧握侯府大权,男主心里苦啊,好不容易混出个模样来,老祖宗还拿孝道压着他给嫡兄办事儿。
  长公主:放着,让本宫来!
  男主:媳妇儿,你悠着点儿!

  文案2:
  京城传闻靖嘉长公主善妒,方太傅年过半百,居然都没有过一个通房!
  长公主:怎么都没见你出去应酬过?
  方太傅:家有悍妇,谁敢叫我!

  本文不小白,不搅基,现实流,想看主角大杀四方的没有,1V1,男主事业心不强,女主高贵冷艳,男女主正经谈恋爱。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穿越时空
  主角:方之平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现代大学生方之平穿成没落侯府的嫡次子,老祖宗紧握掌家权,侯爷爹不管事儿,长兄不亲近,娘亲被欺负,科举、尚主、升官,男主踏踏实实的往前走,不仅带着娘亲搬离了侯府,还娶了高贵大方的长公主。1v1,不小白,不搅基,现实流,男主、女主正经谈恋爱。
  本文语言质朴,情感细腻,情节生动,文笔优美,颇有古韵,主线为男主角的成长,从宅院到朝堂,文章角色丰满,爱情、朝堂、亲情、友情交织在一起,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第1章 上学堂
  时光匆匆,方之平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了。没车祸、没谋杀,一觉醒来方之平就从一个现代大四毕业生变成一个婴儿。
  从一开始的惊恐、茫然,到后来的淡定,除了偶尔想起现代的父母,担心他们受不了失去儿子的打击,方之平越来越像一个古代人,现代的生活似乎离他已经越来越远了。
  从一来到这个世界,方之平除了头两天浑浑噩噩不出声以外,之后的日子就一直模仿正常的小孩,该哭时哭,该闹时闹,他可不想被当做灵异对待,也没想当什么神童。
  他投胎的这家人也是勋贵之家,父亲是个侯爷,母亲是嫡妻,还有个五岁的哥哥。
  看看身上的绫罗绸缎,一旁伺候着的两个奶妈、四个小丫鬟,还没满月的方之平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未来的米虫生活了,等到满月的时候,父亲给他起名方之平,这个和现代一模一样的名字,让方之平觉得有些玄幻,似乎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方之平开始慢慢了解周围的生活,这是个他从没有听过的王朝——大齐朝,建朝大概有一百多年。
  他爹是定安候,这爵位是从他曾祖父那里传下来的,传到他爹方道如是第三代,当朝律法规定世袭爵位三代始降,也就是说到他大哥爵位就会变成伯,之后每袭一次,爵位便降一等。
  他娘是个标准的后宅女子,一心装着丈夫、儿子,为家事忙碌。
  至于掌家权还在他祖母手里,他祖母真的是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人,娘亲到现在还要在吃早饭的时候立规矩,大哥方之铭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被抱到他祖母院里呆着了,以至于大哥和娘亲还有他都不亲。
  大概是有大哥这个会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在,所以他祖母根本就不怎么理会他。
  之后的几年,杜姨娘生下一个小他两岁的妹妹慧姐儿和小他四岁的弟弟方之青。这样一来,家里基本上分为三派,一派是他祖母方林氏和大哥方之铭,一派是娘亲和他,还有一派就是杜姨娘那边,至于他爹则是三边都不沾。
  好吧,做米虫的梦想是幻灭了,从两岁就被书香世家门第的娘亲宋氏教导读书,对方之平甚是疼爱的宋氏在读
  书的事情上总是分外严格。
  或许是因为他没爵位继承,或许是宋氏连同对方之铭的那份爱移情到他身上,又或许是想要和祖母林氏较劲,证明她教育出的孩子比林氏更强。
  方之平也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主动学习,毕竟他自己也明白一个侯府的嫡次子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还是和袭爵的大哥不亲的情况下,自身有实力才行。
  “平儿,到了学堂要好好读书,尊敬先生,不要只顾着和同学玩闹,赵志给你拿过去的午饭要及时吃,不然时间长了就凉了。”宋氏殷切的嘱咐道。
  “好了,娘亲,我会听话好好读书的,再说有赵志提醒我,我也不会误了吃饭的时间的。”方之平拉着宋氏的手道。
  今天是方之平第一天上学堂,侯爷爹只在昨晚吃饭的时候提了一两句,就在饭后去了孙姨娘那里。
  孙姨娘是个小官之女,长得一副好相貌,年芳十八,跟了方道如三年,甚是得宠,已经怀了三个月的身孕。比起儿女众多应酬也多而无暇照顾他的侯爷爹爹,方之平当然更喜欢娘亲宋氏。
  头两天宋氏已经更他说过了学堂的先生方道儒,是个老举人,同他们定安侯府乃是一族,四十岁落榜后就留在了京城当教书先生,没回太安郡老家,太安郡是他们方氏一族百年前起家之地,除了嫡支以外,其他的方氏族人基本上都在太安郡,方举人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
  “夫子,学生方之平。”方之平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向方夫子作揖,肉嘟嘟的小手,白嫩的脸蛋,唇红齿白,再加上一本正经的动作,煞是可爱。
  “在家可曾读过书?”方夫子捻了捻胡须笑问。
  “只略读了四书。”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方之平的小奶音响起。
  方夫子点头继续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依旧是一字一顿的小奶音。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一番问答过后,方夫子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将方之平带进学堂。
  之后便是拜师礼,方夫子先带他拜了孔子,然后方之平将带来的六礼束修交给夫子。
  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然后方夫子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方之平眉心处点上红点,为他朱砂开智。
  方夫子的学堂了有三十几个人,方之平在里面属于年纪比较小的,有几个和方之平一样也是才来的,只有六七岁。
  原本方之平还以为几个小孩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或玩闹,毕竟年纪还小,前世他刚上学的时候,也是不习惯,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闹腾,气的老师不清。
  但几个小孩都出乎意料的乖巧,大家都在摇头晃脑的背书。让方之平不得不感慨古代的孩子的确是懂事的早。
  方之平旁边坐着的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李昊然,上课的时候挺老实的,一下课就变成话唠,不住的拉着方之平说话,从认识你很开心聊到今天早上吃什么饭再到他爷爷为什么要给他取李昊然这个名字最后到他家弟弟多么可爱,方之平简直要崩溃了。
  好吧,他这个伪小孩在真小孩面前分分钟要暴露了。
  除了李昊然以外,他还认识了大他两岁的高锦宁、同龄的郑睿,以及这个学堂里唯一一个童生——十三岁的许志谦。
  除了去外祖父家以外,方之平其实很少能看见有功名的读书人,定安候府是军功起家,三代也没出什么读书人,方道如虽是侯爷,但只在礼部挂了个四品的闲职,与定安候府交好的也都是一些军功起家的郧贵。
  他娘亲宋氏倒是出身书香门第,但也不是什么世家,外祖父寒门出身当年中了探花,舅舅二甲及第。
  大齐建朝百年,早就没有丈打了,开国皇帝之后的两位皇帝都致力于休养生息,朝廷也越来越重文轻武,方之平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要走科举之路。
  “娘亲,我回来了!”方之平虽声音很是激动,但脚步却是不急不缓,这是宋氏平日里教他的,要有大家风范,像电视剧里的三步并两步跑跑跳跳的贵公子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是很难看到的。
  “在学堂里还习惯吗,同窗好不好相处?”宋氏仔细端详着他,“功课多不多?”
  “好啦,娘亲,我在学堂呆得挺好的,同窗们都很好相处,先生今日细讲了一篇论语。娘亲,我都饿了,我先吃点点心垫垫。”方之平拉着宋氏的手一边摇晃一边撒娇道。
  “赵嬷嬷,赶紧把平哥儿喜欢吃的茯苓糕和玫瑰酥端来。”宋氏吩咐道。
  “是,夫人。厨房一早就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赵嬷嬷行礼之后便下去了。
  “还是娘亲疼我!”方之平笑嘻嘻的道。
  “你呀,惯会油嘴滑舌。”宋氏用食指点了点他的额头嗔道。“现在先别吃太多,待会就要去吃晚饭了。”
  “知道了,娘亲。”
  吃完点心后,方之平便起身去了书房做功课。说实话,他这一世资质比前世强多了,以前十几遍才能背下的东西,如今五六遍就行。不知道是因为基因好,还是他穿越带来的福利。
  不管方道如晚上歇在哪个院里,但晚饭一直都在正院吃,方之铭也会过来。但今天方道如迟迟未来,宋氏三人等了两刻钟,便打发下人去问,才知道孙姨娘肚子不舒服,方道如正在孙姨娘院里陪她看大夫。
  看着宋氏铁青的脸,方之平心里也闷闷的,虽然小妾在古代是合法的,爹爹做的也不算过,但还是替娘亲感觉委屈。
  大家不发一言的吃完饭后,宋氏才勉强调整好情绪,打发方之平和方之铭去睡觉。
  方之平看着宋氏强颜欢笑的脸,也不知怎么安慰她,只上前握住宋氏的手,方之铭看了他们一眼便告退了。宋氏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眼眸里闪了闪泪光,便温声安慰他不用担心。


第2章 又有弟弟了
  孙姨娘并没有什么事,之后方道如和宋氏也如往常一样相处,只是宋氏对方之平的功课更加看重了。
  对此方之平倒是乐见其成,毕竟有件事情分散宋氏的注意力还是好的,他爹爹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庶出儿女,孙姨娘还怀着一个,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宋氏必须自己从中走出来,不然以后不知道还要伤多少次心。
  老祖宗对方之平进学堂读书的事情并没什么反应,毕竟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侯府一定是由方之铭继承,而对于读书科举,老祖宗觉得那么多读书人,最终在仕途上有发展的可没几个,再说,建朝一百多年了,郧贵子弟里中举的都没几个,她没觉得孙儿方之平比别人聪明到哪里去。
  方举人虽然没考上进士,但教方之平绰绰有余,而且可能是因为年纪大的原因,甚是负责。
  宋氏教他读四书,只教他如何念,如何写,不曾教他其中的释义,而方举人则是把每一个句子都碾碎,由浅入深,细化到对每一个字的理解,再将其杂糅起来。
  即便是出自书香门第,宋氏作为女子也并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四书五经对于宋氏来说,只识其字不知其意。
  到了这个朝代,方之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