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镜-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二爷见着美人抬眉轻愁,心里痒痒的,不由得上前把人搂住,半拉着回了船舱:“你啊别乱跑,现在身子要紧,站在船头要是碰着哪里了可怎么好?老爷我还等着你给我生个大胖小子,承我的业呢。”
  柳于蓝咬了咬唇,垂了头,作出娇羞的模样。只是,她的眼底却是一片冷色。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她与沈采薇,一人在山上,一人在江上,犹如隔天,境遇一如云泥之别。

  ☆、167 守城(上)

  这一次的守城战异常的激烈,大概是因为上次的无功而返,倭寇那边对于松江城的状况显然了解了许多,知道火力点要放在哪里。加上后面又有徐二爷压阵,乌压压的一艘艘船就横在江上,哪怕是城上的弓箭手射出的羽箭交错如同大网都不能叫他们退却。
  颜步清心里清楚的很:粮仓那事已经算是被记在他头上,若能守住松江城,勉强也能算是将功赎罪。若是守不住,颜家全家怕都要跟着治罪。故而,颜步清干脆狠了一条心,让家里人收拾收拾,自己搬去城墙下面住着,也算是与民同苦,倒是惹得不少人侧目。
  那些倭寇的大船上面都装备着精良的火炮,离得近一点,开个火,城墙上就有不少人遭殃。只有几天功夫,就不断的有伤员被抬下去,又不断地有人接着补上来。
  随着境况逐渐艰难,城中不少妇孺都主动的上去替帮忙,比如煮饭、洗衣、照顾伤员一类。沈采薇带了刘念跟在贺先生后面,也学着替那些伤员处理、包扎伤口。前面的时候,她还顾忌着名声,带了面纱和帷帽,后来忙起来,连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就什么的都不带了——战火之下,是真正的除死生再无大事。
  之前研制止血药的时候,沈采薇本还建议在里面加一些止疼作用的药材却被贺先生给驳了,因为那些药材大多都会麻痹神经,会让伤者一定时间内反应迟钝。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之前自己和贺先生争论的那些东西有多可笑——那些伤员根本来不及好好休息,常常是手上刚刚包扎了,马上就跑到城墙上接着去守城。他们在乎的并不是伤口的疼痛,而是自己能否再继续战斗。
  沈采薇本还要跟着贺先生一起住到城墙下头,后来被沈老夫人派来的嬷嬷强行来走,只得每日里一早一晚的出门回家。其实,刚开始接触到那些血肉模糊的伤口的时候,她还有些适应不了,等到后来却已经可以从容镇静地从伤口里面拣出夹杂的东西,动作迅速的包扎好。
  有时候,她刚刚包扎好一个人,看着他急匆匆的跑回去守城,过一段时间就会见着有人把尸体抬下来。这样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埋土或是火葬,只能把尸体先堆到义庄里面,等战火过去了再谈其他。
  贺先生没日没夜的忙着,身子越发不好,沈采薇又一次都见着她咳出血来,她有心劝一二句却不知要从何处劝起。反倒是贺先生自己开了口:“我如今孤家寡人的,就算是早些去了也不过是早些去见我那亡夫,反是件好事。倒是那些人,家里有老有小,能救他一命就是救一家子的命。这样一想却是划算的很。”
  沈采薇实在不知该如何说,愣了愣才小声道:“先生要保重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她还要再说几句,忽而匆忙的脚步声,一转头就看见许多穿着甲衣的卫兵惊恐的从前面跑回来,慌不折路的模样。沈采薇急匆匆的把手上的东西整了整,上去问道:“前面怎么了?”
  其中一人一脸惨白,眼神不定,只是匆匆道:“前面西门那里的徐千户那个杀千刀的被倭寇买通了,西门那里要守不住了。。。。。。你们,你们也快跑吧。”
  沈采薇面色微微变了变,顾不上男女之别,只是拉住那人的甲衣道:“你们既是守城卫兵,如此之时又岂可临阵脱跑?”她亦是心知人皆怕死的道理,稍稍缓了缓声气,抬声道:“现如今,你们要退又能往哪里退?西门若破,倭寇长驱直入,城中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又该如何?”
  沈采薇伸手拿起墙角被人随手留下的弓箭,目光扫向那些溃逃的卫兵,利如刀剑:“你们入伍之前皆存保家卫国之念,如今倭寇来袭岂可畏敌潜逃。再者,你们家眷亦都在城中,若退一步,待得血流满城,痛失亲友,悔之晚矣。”
  沈采薇的话语掷地有声,那些本还要往后退的卫兵都顿住了脚步,不少人眼中都显出挣扎之色。其中一人却涨红了脸,高声嚷嚷道:“你一个小女子又知道什么?嘴上说得再好,城门都被人打开了,难不成叫我们拿身子去堵刀口不成?”
  他话声还未落下,忽然有乌羽箭从他面颊擦过,不轻不重,正好擦出一条血痕来。
  沈采薇面冷如凝冰,只是冷声道:“我虽小小女子亦有以身为墙的勇气,你一男儿,难道竟无半分血性?生你者父母,养你者家国,此二者难不成就不能叫你舍生忘死?”
  说完这话,沈采薇再无一言一对,只是拿了弓箭,径直往西门去。
  许多卫兵彼此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咬了咬牙:“人活一世,总不能叫个女人比下去,拼了就是!”说着便跟在了沈采薇的身后往西门去。
  陆续就有人跟着往回跑,嘴上或多或少的嘟囔、叨叨:“算了,总也躲不过,做男人的不能叫家里的婆娘和小子小看了。”
  后头有人用衣襟擦了擦有些锈迹的大刀,甩了甩满是汗臭味的头发,随口应道:“倭寇那大刀那么宽,一刀下来半个人就没了。说不得连全尸都留不下,血肉模糊的,你家婆娘认得出你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抛家弃子跑了呢?”
  这话一出,不少人笑了起来,笑过了之后又觉心酸无比,他们都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是想着家中等着的老小,本来还摇摆不定的心也渐渐坚定了起来。
  做男人的,死也得死在前头才是。
  贺先生亦是不敢在留在原地,连忙快步去通知其他守城官西城即将失守的事情。
  沈采薇咬牙拿着弓箭走在最前头,后来见着陆续有人跟上来,心中方才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西门都要守住了才是。依着李景行去之前定的期限,至多再有两天,他就能带人赶到了。到时候里应外合,正可以围剿了那些倭寇。
  到了西门口,她才知道情况有多危急——大门已经被开了小半,不断地有倭寇从外头冲进来。他们手上的武/士/刀又长又宽,手起刀落就像是收割稻草一般的收割人命,那些卫兵亦是真正的以身为盾堵在哪里。也不知是激战了多久,不少无头的尸体堆在城门口。沈采薇跑到半路,脚下正好有个人头滚过来。
  发髻枯黄,面容平常,眼窝凹入,血迹斑斑,就连那死前的惊恐和决然都像是被凝固了一般留在了脸上。
  沈采薇眼中一酸,险些落下泪来,抿了抿唇,不敢再去看。她亦是知道自己身子弱不擅近战,在不远处寻了个死角,拉弓射箭。
  那些后头跟着她来的卫兵全都没了刚才溃逃时候的胆怯,跟着扑了上去。他们手上并无盾牌抵不上倭寇的刀,只能不要命似的冲上去砍。适才那个和她说话抱怨的卫兵就在前头,腰间被砍了一刀依旧不退,只是狠了心似的把刀砍在倭寇身上。那倭寇被他砍去了半条手,哇哇大叫,另一个倭寇却冲上来用力的一刀割了卫兵的人头。
  鲜血溅得飞起,人头在地上滚了几下,依稀可见上面那一点笑影子,仿佛是在说自己没有白死。
  沈采薇前世今生都算是养尊处优,从未见过这般惨烈的情景——一眼望去满地都是尸体和鲜血,不断的有人冲上去用身体堵着,不断的有人死去。眼前仿佛都是一片血色。她甚至不敢去擦从眼底流出来的眼泪,只是拉了弓,不要命似的射箭。
  她眼里含着泪,心里亦是满腹悲痛,可是拉弓的手却是十分的稳,往往一箭射出,就能在倭寇的头顶上穿透,脑浆和鲜血跟着涌出来。
  可是,即使如此,守城的卫兵没了后援渐渐抵不住倭寇的攻势,许多倭寇就像是杀不完似的跟着上来。
  沈采薇咬了咬牙,还要再往前一些,忽而看见不远处的屋舍里面的几条鞭炮,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留下的。她怔了怔,快步去把鞭炮拿起来,寻了火点上,直接丢到倭寇那边去。
  那鞭炮响得很,噼里啪啦的,飞溅起来的火花砸在皮肤上亦是疼得很,冷不防的竟是把那一群的倭寇忽得吓得手忙脚乱。
  沈采薇不敢耽搁,伸手一下子扔了好些串鞭炮。她正好在那屋舍里头寻个了个破旧的马车,上头对着好些稻草。沈采薇干脆把稻草点上,把剩下的鞭炮一口气全都丢到里面,就势把马车往城门推去。
  马车不大不小,正好从城门口过去,上头火烧得正旺,又有鞭炮在里面噼里啪啦,果是把许多后头的倭寇给堵在了外头。
  沈采薇不顾不上手上被烧出来、炸出来的伤口,急匆匆的和那边的卫兵喊话:“快,快把城门合上。”
  那些卫兵也知道是机会难得,担心倭寇缓过来,连忙拼了命的上前去推城门。不少倭寇会意的上来要堵在门口,就有卫兵不怕死的扑上去,把人推出门外。
  众人齐心协力,竟是真的把西门给合上了。
  城内的众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娘的,老子居然还真的还活着!”许久,有人腿一软,瘫倒在地上,嘴里自语道。
  沈采薇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可是等到她的目光落在地上的那些尸体上,眼泪又跟着淌了下来,一滴又一滴的眼泪,一时之间竟是怎么止不住。
  生命如此可贵,生命如此脆弱,可是这世上总有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守护。
  虽死无憾。


  ☆、168 守城(中)

  沈采薇心里想着李景行何时才到,却不知道李景行那一头却也急的很。
  夏日多雨,路上连下了好几日的雨,堵了几日,李景行一算时间就知道是耽搁了。所以,他也没有像是原先想得那样直接带兵回松江城,而是径直往松江边上的宁湖岛去。
  宁湖岛离得不远,早前倭寇围城的时候就占了去,因为底盘小、地势复杂、易守难攻的缘故,几次派兵去收复都无功而返。虽然颜步清上任以来一直想把边上的危险给去了,可上头浙直总督林叙就是个不喜欢动兵的又见那宁湖岛上的倭寇还算是“守规矩”,便睁只眼闭只眼的把事情给压下了。
  这一次,徐二爷来此压阵督战,就是驻扎在宁湖岛上。擒贼先擒王,若是能把徐二爷给抓了或是杀了,倭寇群龙无首必是可以一击而溃。
  李景行打定了主意,特意把几个带兵的将领叫道船舱里面,摊开早年李从渊亲手绘制的地图开口道:“路上耽搁了几日,松江城内必是兵疲人乏,倭寇正是势强之时,一击之下怕也无法竟全功。”他顿了顿,语气不紧不慢,犹如船外平稳的江水,“为今之计,是要先上宁湖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如此,既能断其后路又能灭其士气。到时候再掉船头去打倭寇,必能事半功倍。”
  领头的那个荣将军微微一笑,粗长的眉头扬了起来:“是这个理。”他在此官衔、资历和威望最高,故而他一点头,后面的人也就没了意见。
  得了边上人的认同,李景行心中稍稍定了定,接着开口道:“宁湖岛地势复杂,潮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