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镜-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行怔了怔,垂头看着她,目光细细的描绘着她的五官,只觉得心尖仿佛有一支羽毛轻轻拂过。随即,他轻轻阖了眼,低头深深的吻了下去。
  他的吻轻轻的落在沈采薇的唇上,只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慢慢的软下去,如同浸在温水之中,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舒服。
  此去战场,前途莫测,生死亦是难料。他早就有过为国死命的觉悟,只是不忍叫心爱之人与自己一同,可是听到这样的话语,他心中升起的却是无与伦比喜悦。
  苍天待他何其之厚,让他遇见沈采薇,令他此生再无忧虑。
  戎族攻破的宣府城中,戎族的骑兵在街头巷尾之间来去穿梭,早已不见城中百姓的踪迹,只能看见地上不知堆积了多久的尸体,血腥味和腐烂味久久不散。
  就在这时,一辆蓝布车帘的马车从街头穿过,小心地避开那些横倒在街头的尸体。干净而精致的马车,整齐而清脆的马蹄声,在这样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的可怖。
  不愿处的两个骑兵望了一眼那辆蓝布车帘的马车,不由的皱了皱眉,沉下了脸。
  “这种时候,估计也只有那位贾先生能够这般大大方方的乘着马车来去了。”其中一个骑兵冷笑了一下,眼中讥诮之意不言而喻。
  另一个则是冷淡的开口截住了他的话:“行了行了,大汗看重人家,术赤大将军不过是对他有点不恭敬就被罚了。你这些话要是叫别人听到了就不好了。”
  那骑兵也知道这话不好再说,只得吐了一口唾沫,恨声道:“那越人最是会耍些花花肠子,大汗现下只是叫他迷惑了,等明白过来,说不得就把他给处置了。”
  另一个人拉了他一把,随口道:“也是,一个越人专门跑到我们戎族这儿来当什么谋士,能是什么好人?听说他还是落马城那里的人,当年咱们大汗屠城屠了个干净,怎地就叫他给逃了出来?”
  他们两人都是术赤大将军的手下,早就瞧那贾先生不喜,现下说了起来,骂骂咧咧的,倒是背着人把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拿来说了一遍,把那个贾先生骂了个底朝天。
  那马车却是无声无息的进了城中央的府邸。比起外头那些杂乱的环境,这府邸上下倒是收拾的极其干净,熏了淡香的屋子里面,大汗托雷端坐在木案前看着战报。
  他生的英武不凡,仅仅是端坐在那,也依旧有一种泰山一般的威仪,叫人望而生畏。
  就在这时,账外武士恭声禀报道:“大汗,贾先生求见。”
  托雷闻言抬了抬眼,随手把案上的东西一推,抬声道:“让他进来吧。”
  帐外走进一个穿着湖蓝长袍的男人,他身量极高,脊背挺直犹如松竹,行走间衣袍不动,端看姿仪显是个少见的美男子。然而,他面上带了个玄铁面具,只露出半边的脸,即使如此亦是遮不住那面上的大块丑陋的疤痕。
  “大汗。”他双手交握在一起,郑重的行了个礼,手腕上的那串沉香把他的手衬得更加白皙修长,莹润如玉一般。
  托雷朗声一笑,伸手虚扶了一下:“先生不必多礼,此回能攻破宣府,先生当领首功。”
  贾先生只是摇了摇头,以一种轻而缓的声调开口道:“是大汗麾下能将辈出,就算没有在下,也不会影响胜局。可见,天命所归。”
  “哈哈,先生这话说得好,好一个天命所归!”这话确实是说到了托雷心底里——在他看来他能重活一世,可见是得了上天眷顾,好叫他一统关内,光复先祖荣光。他面上笑意愈盛,扬了扬手,笑着道:“先生坐下说话,不知今日来此是有何要事?”
  贾先生对着大汗又行了个礼,斟酌一二方才缓声道:“臣知大汗心在天下,如此之时更该收拢民心。”他顿了顿,一鼓作气的说了下去,“这些日子,几位将军都以屠城灭族为乐,长此以往,天下皆厌大汗,何谈日后?还请大汗为大计故,稍加约束。”
  托雷亦有所觉,微有迟疑,沉吟许久才道:“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太好。只是此时最要紧的是北上京都,下头那些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总是要叫他们尽了兴,方才能够卖力。我此时若出面,总有一番事故,说不得要耽误行程。”他起身拍了拍贾先生的肩头,“我知先生宅心仁厚,心系苍生,只是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还是攻城破敌来得重要。”
  居庸关就在眼前,只差一点就能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对于前世被李景行打回关外的托雷来说,这是何等的诱惑,若不是现下还要修整人马,他恨不得亲自扛着大刀去打居庸关。
  万里锦绣江山,离他真的就只差一点。
  他忽然想起前世与李景行在居庸关最后见的一面。
  那是尸山血海、累累白骨所簇拥出来的战神,真正的俊美无俦,强大无比。是立在大越边境不可逾越的壁垒,让托雷所有的雄图与伟略都付之一炬。
  李景行。托雷重新把这个名字念了一遍,不自觉得笑了一下:今世从头再来,他占尽先机,还不知谁胜谁负。若是能够亲手打败这个前世最大的敌手、把所谓的战神踩在脚底下,那真是太叫人愉悦了。

  ☆、173 噩耗

  本就已经是秋日,越近北地越是寒冷,虽然马车上面的车帘极厚,挡了不少风。但后面的一段路,为了赶时间,就连沈采薇都已经弃了马车改换策马。风声凛冽,吹得肌肤既干又疼,每日夜里歇下的时候,沈采薇都要悄悄用美人镜洗一洗面,即使如此,她的脸还是被风吹的又红又疼。
  晚上休息的时候,众人搭了帐子宿在野地,沈采薇和李景行因为是夫妻用的自然是同一个帐子。
  夜里风凉,凉气森然,沈采薇稍稍擦洗一番后便有些怕冷似的缩在李景行的怀里,她闲极无聊,先是拉了拉他乌黑宛若檀木的长发然后又忍不住伸手扯了扯他的面颊,很有些嫉妒:“你的皮肤怎么比我还要好。。。。。。”
  李景行唇角扬了扬,垂了眼看她,见她面上确是被风吹的又干又红,想起她这些日子随自己一起风餐露宿,心里倒是十分心疼的。他蹙眉想了想,便从怀里取了香膏,替她擦了擦面。
  他动作十分轻柔,一点一点,倒是叫沈采薇的面上红晕更显。好在帐中光色晕晕,倒是看不分明。
  沈采薇不太好意思的眨了眨眼,纤长的手指不自觉的动了动,顺着李景行五官轮廓轻轻描绘,最后落在他的眼睫处。又长又卷的眼睫在她手上轻轻的动了动,有些痒痒的,使她不自觉得显出几分笑意来。
  李景行刚好擦完香膏,顺手把她的手给拉下来,十指交握,掌心贴着掌心,轻轻叹了口气:“早点休息吧,明天就到居庸关了。”
  到居庸关,他们就要分开了——沈采薇留在居庸关里,而李景行则是率城中的五千兵马去大同与彭老元帅汇合。再见面,还不知要什么时候。
  沈采薇听到这里身子也顿了顿,她想了想,仰头凑到李景行的耳边悄声怂恿道:“他们估计都休息了,我们出去走一走吧?”
  她吐气如兰,热气好似扑在耳边。李景行的耳廓微微有些红,点了点头,扶着她起了身,一起出了帐门。
  这时候的环境污染远没有现代那样严重,这样的荒野里面,四下静谧,仰起头就能看见熠熠的群星和皎洁的明月。月辉如流水,星辉似薄纱,朦朦胧胧的罩在荒野之上,这样寂寂的长夜都显出荒凉的美感来。
  沈采薇颇有些难为情,像是做贼一般的拉着李景行的手悄悄走了一段路,待离营帐有一段距离了,方才稍稍缓了声气,拉着李景行快步走了几步,深深吸了口气,开口感慨道:“这里看夜空,还真有‘手可摘星辰’的感觉。”
  李景行被她的表情逗得一笑,拉了她一把:“行了,又不是没见过。”李景行还学过一点星象,倒也会观星,看着星空的时候反倒更理智些,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的想法。他的目光反倒落在沈采薇的面上,见她笑意盈盈,容色清艳,反倒起了一些情思,忍不住缓了声音,轻轻道,“去那边看看吧,我抱你上树看看。”
  不远处确实有几颗树,只是秋天落叶,枝桠光秃秃的。如果树木有选美比赛的话,那几颗树大概连初赛都进不了。
  沈采薇看了一眼,嫌弃道:“那树受得住两个人的重量吗?”想了想,她干脆拉了李景行的手,席地坐了下来。荒野上的草早就枯黄了,夜深露重,一坐下,衣服上面都沾了湿漉漉的露水,颇有些湿冷。沈采薇倒是不在意这个,她少见的文艺了一把,托着腮看着夜空,期待的道,“要是这场仗打得快一些的话,等春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回来了。路过这里,也许漫天遍野都是野花呢。”
  李景行瞧她一眼,忍俊不禁:“你看这地方是长花的地方吗?最多长一些草罢了。”
  沈采薇瞪他一眼,抱怨道:“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美好想象吗?”
  李景行正经的点了点头:“自然有的。”他深深的看入沈采薇的眼睛,眼中好似染了一层薄薄的星光,“等我们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带你和我们的孩子去游山玩水,赏尽天下美景。”
  沈采薇自动过滤掉“我们孩子”这四个字,随口道:“你才及冠,怎就想这些?一点没有‘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的野望?”游山玩水、赏尽天下美景,这不是老年人的梦想吗?
  李景行拉了她的手在手心摩挲,轻声笑道:“若能打退戎族,大越就真的算是四边皆安了。家国家国,国已安,自当安家。”他的笑声仿佛融在那脉脉的月光里,只把人心都捂得温热了。
  沈采薇红了红脸,慢慢得靠在他的怀里,许久才小声道:“那,等我们回来就要个孩子吧。”男子二十而冠,寻常人大概早有子嗣。到时候并无杂事,自然可以要个孩子。
  她就靠在李景行的胸前,听着他的心跳声,这样的凉夜也依旧有一种被烈火簇拥的灼热感,仿佛整个人都是蜡做的,要融了一般。
  那天晚上,他们两人畅想未来,都有些动了情,回到营帐的时候自然又有一番甜蜜。最欢喜的时候,她抱住李景行,依稀可以看见眼前一片白光,即使是在营帐里面,都仿佛可以看见那漫天的星辰,熠熠闪烁,身心皆静。
  事后,她倦极的靠在李景行的怀里,打了个哈气,轻轻道:“要是个女儿,可以叫静辰。。。。。。”
  李景行把“李静辰”这三个字念了一遍,正要说话却见怀中的人已经睡沉过去,只得吻了吻她的额头,自语道:“那就叫静辰。。。。。。”
  第二日,他们加快行程,傍晚时分果是到了居庸关。守将孟康亲自来接,把沈采薇安顿下之后,李景行还未来得及休息,便领了五千人马匆匆往大同赶去。
  居庸关上头的那些人全拿沈采薇当养尊处优的大家夫人,心里嘀咕着她这时候过来添乱,但想了想还是给她选了个宽敞的院子,又拨了几个伺候的人去,衣食住行也算是上心。
  因为前面的诸地皆失,守将战死,许多溃逃的士兵和难民都退到了居庸关,城中倒是有许多人,难民、伤兵,常常一出门就能见到。沈采薇看在眼里,见城中这般忙乱自己却独自安闲,心里很是不安,想了想便寻了人来问:“不知城中可还缺人,我略通医术,倒可略尽绵薄之力。”
  那被拨过来伺候的是个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