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血色战旗-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北南临黄海、渤海,港湾众多,有大连、旅顺、安东(今丹东)、营口、葫芦岛等优良港口。还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及其支流,河流交织、航运贯通。关东的经济,在全国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地理环境和战略位置看,关东的北面是苏联。西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南和朝鲜为邻,南面的辽东半岛同山东半岛的胶东解放区隔海相望,西南与冀热辽解放区毗连。如果**控制关东,就将打破国民党军长期对关内备革命根据地四面包围的局面,使之有一个巩固的战略基地,一个革命的总根据地,以支持关内备解放区的斗争,加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相反,如果东北地区为国民党所占据,关内备解放区就会处于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不利的战略态势之中。所以,抗战胜利后的关东立刻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
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他们最先看到了东北地区背靠强大的苏联,西邻蒙古人民共和国,东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南与冀热辽、华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是理想的战略大后方和总根据地这一步带有全局意义的好棋。
因此如考察**中央抗战后期诸多决策,就可以发现进军东北不是**中央的临时决定,而是**等政治局成员向往已久的设想。
中国**在抗战中后期,就已考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东北的问题。1942年7月**和**曾在电报中探讨过在战后为争取同国民党合作建国,把八路军、新四军集中到东三省的问题。
1944年9月1日,刚刚担任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提出:“成立城市工作部………现在主要准备一批干部做满洲工作。”
同年11月,**在**中央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曾说过:中国的国土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还要准备几千干部到满洲去。
1945年4月,在苏日中立条约终止后不久,身在酉北高原的**则更加关注东北这块战略要地了。为此,他在批转给晋察冀分局的一I页指示中说:苏联终止苏日中立条约表明,苏日战争爆发已经为期不远,远东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今后配合盟军作战,将主要配合苏联。现在即加紧进行主力军、地方军的训练与扩大,以便能抽出若干主力,用于开辟东北。
1945年4月召开的**“七大”会议上,**在其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沦陷区中,东北四省沦陷最久,又是日本侵略者的产业中心和屯兵要地,我们应当加紧那里的地下工作。对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人民,应当加紧团结他们。准备收复失地。”
5月,**在七大会议上又一次指出:
“如果东北能在我们领导之下,我看这就可以说我们的胜利有了基础,也就是说决定了我们的胜利。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割得相当分散,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也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也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块整个的地方。我们要有包括东北在内的一块整个的根据地。这就全国范围来说,就是胜利有了基础,有了巩固的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要准备20到25个旅,15万到20万人,脱离军区,将来开到东北去…….东北四省极重要,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有了东北四省我们即有了胜利的基础。”
6月9日,在七大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时,**再度谈到东北,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的发展,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现在我们的基础是不巩固的,因为我们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的,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连成一片。
此后的6月11日,**在(关于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及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好更巩固了。“**还指出,如果东北四省被我党我军占领,中国革命不但有巩固的后方,而且将使平津的国民党军队处于我四面包围之中。相反,如果东北落入国民党手中,就将使我敌后根据地陷入蒋介石的四面包围之中。
1945年8月,当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在2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也曾指出:
“我看我们控制东北将是远东和平的保障。掌握东北是极重要的问题。掌握了可将革命提早若干年,掌握不了可使革命迟延若干年。东北可说是决定中国革命之命运的,所以掌握东北是首要问题,别的地方丢一点也没有什么。”
**中央领导人的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预见,集中反映了中国**对东北战略地位的认识,成为**中央确定战略方针,把战略发展的重点指向东北的根本依据。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随着东北很快光复,**迅即布置军事力量以最快速度抢进东北和热河地区。
急剧变化了的国内外政治格局,使东北成为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国际两大政治势力争夺、角斗的一个焦点;也使中国**人挺进东北,把东北变成夺取全国的战略基地的理想变为可能。
日本宣告投降时,国民党400万军队的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而**领导的13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220余万民兵,则遍布于同东北海上联系和陆地接壤的华东、华北广大地区。不仅如此,**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早已在东北生根,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极有利于**向东北的发展。鉴于上述有利形势和东北的战略地位,**中央审时度势,确立了迅速发展东北的方针。
**确实看好了关东,还在8月10日他就电示山东罗荣桓、黎玉等,令关东子弟兵“万毅部东北军人数、战斗力与干部配备状况请查明,即告并待命调动”。
苏联出兵东北第三天,**中央就向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发出准备进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指示。第三天,朱德一口气发出七号命令。
与关东直接有关的第二号命令指出: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伪军投降,我命令:(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总司令朱德1943年8月11日8时同日,**中央又做出新的指示:晋绥分局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本日延安广播总部命令第二号系为对外宣传,抢先取得国内外公开地位而发,除李运昌部队外,并非要吕、张、万等部马上开往东北四省,而应依中央的指示,动员全军执行当前任务勿懈。惟山东万毅部,应准备待命出发。
中央1945年8月11日**及其**中央核心层的领袖们眼睛盯住了整个大东北。然而消息传来,苏联8月14日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两国政府还互换了关于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照会。
这些条约和协定,保证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作为交换条件,苏联政府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确认在东北“一俟收复区任何地方停止为直接军事行动之地带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好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准备把占领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苏联的此种以己利益为中心的对华政策条文犹如一盆凉水泼到了**领袖们头上。仅从条文上l里解,形势对**很不利。决定变不变?东北还去不去?
久经腥风血雨斗争考验而又经验丰富的**领袖们认准了大东北这块宝地,几乎没有丝毫的动摇,不管你“老大哥”如何态度。
为了关东,**中央动员了全党和全国各个解放区的力量。
8月17日,政治局委员、中央候补书记彭真代表**中央书记处致电晋察冀晋绥分局和太行太岳区党委,指出:“你处所有东北籍及曾在东北工作过之干部,凡可能调出者,望立即集中待命;其工作不能立即离开者亦望即找人接替,准备第二批集中待命!”
(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二章 抢占东北
8月18日,**致电罗荣桓、黎玉,做出具体部署:万毅支队即调东北,经河北至热河边境待命。wWw。该支队现有2500人,汰去老弱及开小差者外,能有1500人到达目的地即好。东北干部凡能调动者,尽可能调至万部。万电台与军委联络。
为适时发展东北,**中央继电令冀热辽军区和山东军区万毅部率先北上之后,由**拟稿,以中央军委名义电示各地布置挺进关东事宜。**指出:红军占领东北,国民党力图争夺东北。我方除李运昌率三个大团深入辽宁,冀东、冀察两区备有一部深入热河之外,中央决定从山东调两个团(万毅支队在内),冀鲁豫调一个团,冀中调一个团,共四个团,归万毅率领开赴东三省。山东之两团,限在10天内准备完毕,即行出发,经河北会合冀鲁豫及冀中之两团,开至热河边境待命。
….另有陕甘宁边区配备一个团,晋绥军区配备三个团,中央配备一个干部团,共五个团,由吕正操、林枫率领开赴东三省。
依地理位置而言,从山东进入东北最为便利,故**对于八路军山东军区出人出枪进入关东寄予的希望和托付也最大。
8月22日,**发出关于派人打人满洲开展地方工作给山东分局的指示,要求:……..为迅速争取满洲起见,分局应即抽调大批干部在红军占领旅顺大连之后,穿便衣到满洲去,进入建立地方党、地方政权,发动与组织群众,…….如果红军能允许山东八路军部队进入满洲(先去交涉)肃清散敌与汉奸,则应从山东抽调部队用东北义勇军名义进入满洲。
**十分善于集中政治局请成员的智慧。8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陇海路以北迄外蒙一定要由我们占优势。
东北行政大员由国民党派,我们去干部,一定有文章可做。如果这些还不行,那么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红军不入关,美军不登陆,形势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意中国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的独裁的。根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中央决定先派千余名干部在林枫率领下去东北;万毅(原系东北军将领)等所率部队仍需在热河待命,可去东北则去,不可去则在热河发展,以造威强大的热河根据地。
8月26日,**在为**中央起草的致备中央局、备区党委的电报中又以正式文电的形式强调了以上思想,该电文指出:东北四省为中苏条约规定范围,行政权在国民党手里,我党能否派军队去活动,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派干部去工作没有问题。
但时隔3天后,**及其他**中央领袖们就已经作出了对形势的进一步判断,并消除原先只能派干部暂不能派部队的顾虑,而大胆地向关东派遣部队了。
8月28日,朱德在延安为即将去东北开辟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