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途事纪-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某些长老对这两弟子却没有丝毫兴趣。只见韦平商俨然又睡了过去,丝毫不顾忌自己身份面子。
  虽说已到了第三场,但两人你来我往极为精彩,观赛修士仍然是聚精会神,不放过一个细节。
  作者有话要说:  再次发现,章节名好难起。。。


☆、正赛,寻找破绽

  莫寒衣回到自己的小屋后,交代院中小童自己要潜心修炼,算是谢绝了其他人的来访。 
  虽然他表现出的实力不算太出色,但能在如此年纪达到炼气七层,能在炼气七层就有如此实力,还是不太容易的。出色的天赋代表了良好的前途,因此有人怀着不良心思上门也属正常。而修士大多有着自己的傲气,既然莫寒衣闭门谢客,他们也不会死缠烂打。
  坐在床沿,莫寒衣细细回想着今日经历和目睹的几场战斗。
  与杜先印的那场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味之处,只是让他略微留意了一下心理战术的运用。
  但杜先印这个人却很奇特。有一定实力,不错的头脑,却缺乏一些重要的事物。莫寒衣不由得想到:或许可以推荐给林师姐,让她来利用一下这个特殊人才
  不过现下却不是时候。凭借他的修为,过不了多久也能进入内门。等到这次角逐赛结束,我就向林师姐推荐好了…
  剩下两场比赛中,几位修士各有特点,也算是不同类型法修的一个缩影。
  第三场的两人争斗良久,还是以司荣修为更胜一筹,在进入消耗战后险胜。然而温别庄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他的稳重大气让观赛者印象深刻,更让那国字脸长老伍余极为满意。
  不过莫寒衣有种预感,不论是司荣还是温别庄,都还有未使出的手段。也不知是打算留待后面使用,还是并不打算在角逐赛中使出。角逐赛毕竟只是宗门内的小试身手,有些拼命的招数自然不会去使用。
  伍余性格与那温别庄有几分相似,也是一身正气之人。而这位长老同时也是一位儒雅的君子,在修炼之余还下得一手好棋,也算是一些小爱好。他与其他长老都关系不错,又因佩服韦平商为人与他关系颇好,常常试图改善章素言与韦平商两人关系。
  此次看到这样一个外门弟子,与当年的自己有几分相似,观其天赋秉性均是不错,自然有了收到门下的想法。他决定再观察几日,到时机合适就向温别庄说明,待其筑基成功便能正式收入门墙了。
  莫寒衣仔细回想了几人出手的法术,发现每人习惯虽然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出手时间,虽然这个时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的。
  有的人习惯于准备结束后第二息出手,若是没能立即找到机会,就第四息出手。再往后法术就难以维持,威力也会下降,因此大多数人不会错过第二个机会,尽管有时候这个机会并不那么好。
  当然,也有习惯于第三息、第六息出手的,还有一次出手不成就立即放弃的。这些细节因人而异,很少有人会去关注。
  毕竟在外行走时,遇到熟识对手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时候遇见的都是完全不相识的敌人,这时候再去观察细节自然慢了。
  因而并没有前辈留下这方面的经验,大概也不想让后辈研究这种取巧之道。但在类似角逐赛这种情况下,观察这些细节却很有帮助,可以说立即就能掌握其他人的出手习惯,再战斗起来就能做出有效预判。
  莫寒衣有第六感官的协助,感知力本就超于寻常修士,再加上他不为修士定式思维所缚,察觉到这些也不足为奇。
  此时他正在思索,要如何根据这些细节寻找对手的漏洞,又不能让对手警觉。莫寒衣大概能猜到,这种类似于歪门邪道的方式并不为修士们所接受,倘若发现他在使用,恐怕结果不会太好。
  实际上,莫寒衣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对。既然是擂台赛,就有擂台赛的战略。假如说通过习惯寻找漏洞算是一种投机取巧,那么根据场地算计对手也应该算了,甚至于双方应该一动不动拿法术对轰才算是公平了,这自然不可能。
  特殊场合特殊战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只要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又有何不可?
  莫寒衣又细细分析了今日见到那几人擅长的法术,当真是五花八门,看来每人选择的基础法诀也有许多不同。
  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里,莫寒衣都在思考着,考虑何时出手能恰好克制住对手,考虑如何出手能不被他人诟病,不时还在脑海中演练一番。最后也算有了一些定论,倘若遇上这几人自己要如何对付。这样一来,胜算也提升了不少。
  第二日并没有莫寒衣的比赛,但他还是准时到了正赛弟子专用的隔间内。多看看那几人的比赛,也能多了解一番对手。另外几人似乎也是这样的想法,陆陆续续一个不落,都去了观赛间。
  这天第一个上场的,乃是一年轻男子丁洪和一稍年长的男子唐元。这两人修为均在炼气十层,且极为接近,法术属性也有颇多共同点,只是丁洪显得激进、主动,唐元更为保守、稳重,打斗起来也是颇为好看。
  最终经验老道的唐元胜了这一场。
  今日观赛席多了几个长老,想必是昨日的比赛精彩之处大大出乎意料,这才吸引了更多长老前来。他们讨论的不仅仅是今日出场的几名弟子,还有昨日出场的莫寒衣等人。
  那些交好的长老们坐在一块儿,听着昨日来过的人讲述战况。讲到精彩之处时,还会引起各种争论。比如莫寒衣当时是如何逃脱石龙追击的。
  长老们修为不错,都自视甚高,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看不透一个炼气期弟子的招数。但当时情景一瞬即逝,也没有办法描述清楚,这才引起了各种猜测。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猜测,难免产生争端。
  猜测虽多,却没有一名长老能够接近事实。毕竟隔行如隔山,法修们难以理解剑修的境界,更不会懂速度的提升为何有如此多的门道。
  碧华宗剑修不少,但近几代却并不多。到这一代的长老中甚至没有一名是剑修,也算创了一个记录。倘若有剑修长老存在,想必会对莫寒衣产生兴趣,也会特地来观战的吧。
  莫寒衣原本希望能得到内门长老的赏识,这样来看却有些困难。不过想必他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正赛弟子无论最终排名如何,进入内门后待遇都会好上一些,这样莫寒衣也不会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无用的事。
  今日第一场战了许久,第二场用时不长,第三场却又拖到了下午。
  到修士们终于退场之时,大多都是饥肠辘辘了。不过却没有人发出怨言,他们只会觉得观赛的机会不够,哪里会抱怨时间太长?
  莫寒衣今日观赛,又详细探查了几人的施法习惯。说来也算幸运,这几人都属于较为传统的法修,在擂台这种地形对上剑修本就处于不利地位,如今再被莫寒衣投机取巧一番,隐隐中就失去了胜利的先机,他们还丝毫不知晓。
  莫寒衣倒是毫无心理负担。自己本就在年龄和经验上处于极大的劣势,倘若还不主动争取一些优势,那还要如何取胜?
  正赛赛程安排较为合理,一共十人半月赛完,平均每人每天不到一场,也可抽空休息一番。炼气修士灵力不算太多,即使消耗过量用些丹药也能恢复过来。
  莫寒衣第一日上场,第二日休息,第三日就又有比赛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哎,好想大跳跃啊大跳跃。。。
  好想见清涣啊见清涣。。。
  我决定了,我要在下一章直接跳到最后一场!然后要立马跳情节!见清涣!耶~
  另外,我的文一直都是存稿箱君帮忙的,这几天的都是2号写好一起存的,因为我清明节要跟爸妈出去。。。6号的没写完,我5号回家写,看能不能赶上了。。。
  尽管咱的文看得人也不多,但还是要有责任心的对吧:…D


☆、

  一路胜了下来,莫寒衣让许多修士感到大大的意外。然而凡是看过比赛的,都认为他赢的丝毫没有违和之处。
  前半场互相试探,而后总是莫寒衣率先打破僵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败对手。其暴风骤雨一般的连续进攻也震惊了观赛修士,理所当然的,剑修的犀利进攻再次被众人重视起来。
  甚至于多年之后,莫寒衣发觉碧华宗剑修数量有所回升之时,仍然没有想到这主要是他的功劳。
  进入正赛赛程已有十几日,眼看着莫寒衣已赛了八场,场场皆胜。如今积分为八,排名第一,只剩下最后一场。
  而今日又有方若涵的一场比赛。当初第三日时,方若涵一上场就引起了全场轰动。她符合众人心目中所有对于天才的定义。方若涵看上去只十七八岁,但各方面都有着成年人的成熟。年纪轻轻,修为过人;手段老练,果决利落。更重要的是,她生得一副好相貌。
  评价一个女子时,外貌总是在潜意识里占据了不小位置。其实这也是对女子的一种潜在歧视,难以消除。
  莫寒衣最后一场的对手就是方若涵。他心下已将这个对手列为了此次角逐赛最难对付的对手,却并不是由于对方的实力。几次观赛下来,莫寒衣发现方若涵此人求胜心极强,又常常能超水平发挥。其经验未必见得有多老道,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对手破绽,一击败敌。
  方若涵修为在炼气十层,并不像其中几名修士那般摸到筑基的边缘,而是刚刚稳固十层修为。莫寒衣察觉到,她应该是属于压力下爆发的一类人。
  莫寒衣不由得有些犹豫。他并不想在赛场上与方若涵拼命,但对方到时定然会与他拼命。莫寒衣可不认为论实力自己会输给她,但要与她拼命就不划算了。
  到底要如何是好?算了,倘若她真要那般,就让她一次罢了…莫寒衣最后决定。
  今日这场依然来了不少长老。方若涵乃是双灵根的天才之资,几乎是注定会有所成就,不少长老内心都希望收下这个弟子。
  大多数长老对方若涵的表现都极为满意,这让莫寒衣很是不解。而长老们对莫寒衣的表现却感官一般,认为他在场上太过懒散,无法集中注意力,取胜只是剑修的优势所致。
  这倒是长老们误会他了。莫寒衣的全神贯注与方若涵不同,他不会将所有情绪都表现在神色、动作中。相反地,他有时会特意误导对手。
  没什么经验的炼气修士会懂得特意误导对手?长老们丝毫不会这样想。外门修士大多年幼时入门,又一直闭门造车地修炼,即使偶尔有外出任务,也都较为单纯。
  他们大多对莫寒衣也没多少兴趣——天赋好、战力强固然令人心动,但他乃是剑修,与任何一位长老所修均不同。
  因此只是简单地认为这名弟子太过懒散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总共就只有那么几位长老注意到他,包括那国字脸的伍余,和那看似苍老的胖老者韦平商。
  伍余每日几乎都来观赛,自然也看过了莫寒衣每场比赛。其他长老一般是选几场感兴趣的认真观看,其余的瞟两眼就过去了。但他来观赛时,却是每场都认真观看,自然看到了一些他人没有注意的细节。莫寒衣出手极为精准,尤其是连续进攻时,几乎是剑剑直取要害。这绝不是一个态度懒散的人可以做到的。
  至于韦平商,第一场时他只是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