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他不把钱送过去,乡下就有人来他的蒙馆闹。说他当年读书用尽了家里的钱财,家里为了他卖田卖地,所以家里如今才如此贫困的。现在老家要饿死人了,他却不管,只顾着自己在城里快活!
  有这种家人,那就得有金山银山才够填。但是有金山银山的女孩子也好,寡妇弃妇也罢,为什么要嫁一个四十多岁依旧一事无成,并且家里麻烦的老秀才?真喜欢当秀才娘子,凭这样的嫁资,有的是二三十岁的秀才公上门求娶。
  读书人金贵不假,但是金贵的是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秀才一般怎么说——穷秀才、酸秀才而已!
  果然方婆子听了这个,一边心里喜欢人家读书人的身份,另外又厌恶他家的麻烦。想了想:“这个实在是差太远了一些。”
  之后王婆子又说了一个,这一回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些不好的地方让人皱眉——这就是王婆子的心计,先把最好的那个说出来,等到把其他的都听了,再看第一个,就会觉得第一个格外好!
  方婆子初初点中了杨老四,只不过这话还不能完全拍板,她得和赵嘉说一声才是——王婆子就没有留下了,毕竟以前从来没有提这件事,今天贸然提这件事,谁也说不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赵嘉一个气急,最后招呼到她身上,那就十分尴尬了。
  王婆子告辞之后方婆子就去了赵嘉屋子里,赵家这时候正在做一双鞋面子。见王氏来了,便起身让座。方婆子笑着摆摆手,就在她身旁坐下了,然后吩咐月娥和雪梅两个:“外婆和你们娘有些话要说,你们去外头玩儿吧。”
  月娥和雪梅互相看了一样,很快出了东厢房,把门给合上了。
  等到感觉两个孩子不在门口了,方婆子这才与赵嘉道:“今日你王婶过来了,带了一个消息,我想着你该考虑考虑。”
  方婆子说的吞吞吐吐,这种事事到临头总是很难开口的。赵嘉并不知道方婆子要说什么,但是感觉还是有一些用的,她母亲都这样表现了,那一定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你王婶她说,她知道几个好人家——你如今的年纪还不算太大,难道真打算守一辈子寡?这几个人家确实都没得说的,你要是真去了这些人家,以后日子也能过起来。”虽然有一些前言不搭后语,方婆子也算是把意思说出来了。
  只不过赵嘉听在耳朵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初在山东的时候,丈夫家的人要把自己卖到山里做媳妇。人都说嫁人是女人的第二回投胎,那么有欢欢喜喜去的,当然也就有害怕而裹足不前的。
  因为害怕,也是因为以前的一些经历。赵嘉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就是拒绝。赵嘉‘霍’地一下就站了起来,眼睛通红,似乎眼泪就要往下淌。带着哭腔道:“娘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如何来扬州的,中间担惊受怕,经了那么多的苦,要是一个不小心只怕就死在路上了!图什么,不就是图家里亲人不会把我和月娥雪梅她们卖了么!只不过我没想到,这才住了多少日子,家里人就嫌弃我了,急赶赶的就要把我嫁出门。”
  狠狠地一擦眼泪,眼角都擦红了:“娘可算了吧,我也知道是谁看我不顺眼。罢了罢了,寄人篱下就该知道是这种情形了,又有什么可说的——如果是这样,我还不如现在就搬出去呢!想来我有手有脚,也不至于饿死!”
  说着就要开柜子收拾东西。若是王氏在这里,她倒是敢让赵嘉收拾。这些日子她已经看透了赵嘉的为人,算不得什么大奸大恶,但是喜欢占便宜,好吃懒做等是实实在在的。她确实有手有脚,但是有手有脚能够做什么?男人还能去做苦力,女人能捞到什么活计。想赵嘉这种没甚手艺的,只能去给人做粗实老妈子。
  钱少事多,而且还被人看不起!她就不信,在自家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赵嘉能受那苦,说不定没几天就要回来了——而且讲不好,这收拾东西也是逢场作戏。
  但是方婆子不是王氏啊,见女儿收拾东西她就急了,连忙拦下她道:“我的儿,你这是做什么?何尝是要赶你走!是确确实实为你着想呢,你还年轻,守寡又是何必。你看娘年轻时候不也是一样,后来又嫁人了。将心比心,我如何能眼睁睁看你做寡妇?”
  这话算是有一点触动,让赵嘉从完全没有理智中脱出来。她这时候能想一些事情了,确实别人会害她,她亲娘却不会。现在她亲娘来让她嫁人,是真的觉得让她嫁人是件好事。
  只不过赵嘉哪里会相信这件事,她在乡下地方呆久了。想到寡妇再嫁就只能想到那些贼眉鼠眼、家无隔夜粮、孩子一大堆的人家,要是让她嫁去那种人家过苦日子,她宁愿现在这样!
  “娘,您是运道好才这样的。多少人再嫁就毁了!”赵嘉不愿意听解释,只冷冷道:“您给一个准话吧,您要是和我说嫁人的事情,我现在就走。您要是不说了,我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依旧照常过日子。”
  方婆子能说什么,这种情况下她也只能叹息一声:“今日就算了,这件事你心里好好想想。你现在只不过是没想过这件事,心里害怕罢了。等你想明白了,我再和你说一说。”
  赵嘉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方婆子既然暂时退了一步,她也不会这个时候顶牛。只不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她不免想这件事,嫁人?她本以为再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今天却又有人提起了。
  她是真的不想嫁人吗?她倒是想要回答‘是’,但是怎么也答不出口。说到底她除了当年私奔和去年从鲁地跑到扬州这两件事外,她这辈子并不算性格刚强,她其实一直都很依赖过去的丈夫。
  现在和她说可以换一个丈夫依靠——曾月娥曾雪梅她们的爹也死了几年了,感情还有,但要说一直心心念念,那显然是不存在的。
  换一个丈夫倚靠?她竟然觉得不错。如果那是个好人家的话,当然是嫁人更好。在现在的赵家,作为出嫁女的她,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住,这完全就是寄人篱下。虽然赵家人的态度还算不错,但是无法像自家一样随心所欲也是肯定的。
  所以,到底她是嫁还是不嫁?关于这件事,她确实要好好想一想了,这可是事关她后半辈子的大事啊。


第114章 
  之后的好些日子赵嘉都没有好脸色; 只不过王氏并不惯着她;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倒是方婆子颇觉得有些对不住女儿,所以处处陪着一些小心——偏偏赵嘉最想要的也就是王氏的赔小心而已。
  这种奇怪的氛围当中;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一转眼就到了赵蕙蕙出嫁的日子,这一日和上一次赵蓉蓉出嫁非常仿佛,赵莺莺她们早早起来; 作为女方的近亲; 各处都要搭把手。
  赵莺莺赵芹芹连带着曾月娥曾雪梅都到了赵家小院这边; 虽说曾月娥曾雪梅跟随赵嘉来过赵家小院,但是她们并没有进过二房的内房,现在总算看到了。不过看过之后就是大失所望; 这简直比她们在乡下住的房子还要不如。
  曾月娥曾雪梅的父亲算是比较能干的,所以房子在村子里也算不错; 是砖墙茅草屋顶的。这边二房的屋子虽然是砖墙瓦顶,但是墙面剥落,瓦片也十分凌乱,站在室内就知道下雨天一定漏雨。
  再看房屋大小,那就更不用说了。农村大院比起城里屋子最大的好处就是阔朗,乡村的一间房常常能顶城里的两间呢!赵蕙蕙这间房子就十分小了——是从一间房里隔出来的一半,也是她家唯一的一间客房。
  赵蕙蕙今天也是穿的红嫁衣,有梳头娘来梳头化妆。等到脸上红红白白之后,赵莺莺是认不出赵蕙蕙来了的。赵萱萱赵苓苓也在,对赵莺莺微微点头,然后过来说话——这不是她有多喜欢赵莺莺赵芹芹; 只不过这时候不来和赵莺莺赵芹芹说话,到时候二房其他女孩子,像是赵芳芳赵芬芬她们就会纠缠她们,她们实在是不愿意搭理。
  “来的倒是挺早。”赵萱萱没好气道。
  “应该的。”赵莺莺倒是风轻云淡。
  可不是应该的!姐妹成亲,这些堂姐妹本来就开手脚快一些,拖拖拉拉人家还以为姐妹关系不睦呢——虽然确实关系不大好就是了。
  赵莺莺四下扫了一眼,赵蕙蕙倒也有四五抬嫁妆,只不过看杠箱的样子,放的应该是杯盘碗碟菜坛子之类的寻常日用品,就连棉被都没有见到,可见寒酸,大概也就是比那些空一个人进门的好一些了。
  赵莺莺以前就知道二伯母孙氏是个对女儿严苛的,二伯父赵福则是一个心冷的。但是真到了大堂姐赵蕙蕙出嫁这一日,才看的这样分明。赵莺莺可是直到这两个人收到了大笔的聘礼,不然怎肯把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一个鳏夫?
  其中只要抽出一点点来,置办一份稍微过得去的嫁妆就够了,至少面子上圆的过去。如今这个样子,又骗得了谁?到时候大堂姐进门了恐怕夫家都没有好脸色,只当她是被爹娘卖进来了。
  赵萱萱生活在赵家小院,早就知道这件事了——这一次她才真的知道,感觉都是对比出来了。当初她看赵蓉蓉出嫁心里不舒服,只因为赵蓉蓉的嫁妆和夫家都是她所不能及的,所以格外痛苦。现在的话,角色刚好反过来了,见到赵蕙蕙嫁的这样不体面,她忽然又觉得自己也算是很不错了。
  想到这里,她心情颇好地与赵莺莺分享消息:“如今我那二婶算是尝到了养女儿的好处了——她要是养了五六个儿子,这时候只怕发愁的想上吊的心思都会有!一个个地讨媳妇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养女儿就不同了,蕙堂姐名声不好,年纪又大了都能有个好价钱,更不要说后头的了。”
  富贵人家才是嫁女儿,女儿陪嫁的嫁资远远超出聘礼。一般人家则是嫁妆和聘礼持平,稍高一些稍低一些也是有的,但是都不离谱就是了。最低一层的就是卖女儿了,不顾女儿死活的话,可以大大的赚上一笔呢!
  按照赵家大房和二房这边的情况,应该是属于中等人家,所以一般都是多少聘礼来的就多少嫁妆去。贸然做出不符合自己阶层的事情,那是会被嘲笑的——这个中间阶层如果陪送大量的嫁妆,一定会被人说成是打肿脸充胖子、败家子。但是像这样嫁女,也免不了被讥讽为卖女儿,发女儿财。
  不过想来孙氏和赵福都不在意这些了。
  赵萱萱也算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悠哉游哉道:“仔细算算,赵芬芬赵芳芳两个今年也十五岁了,现在开始说亲,明年十六岁出嫁稍早了一些,但也算正常。一嫁嫁两个,两份的聘礼二婶该收的手软了。”
  赵萱萱吹了吹指甲,然后道:“赵芬芬赵芳芳之后再过两年,赵莲莲那丫头也就差不多,赵芊芊则是比赵莲莲小两岁——咱们二婶可以两年一次收成了!五个丫头累积下来可不是一笔小钱,到时候赵蕴那小子是不用发愁了。那小子就算是个傻子,也能买到一个媳妇。”
  好名声是有用的,孙氏和赵福以往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认为这东西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来的重要。但是现实是,名声确实有用,不然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半辈子只为一个名声奔波了。
  现在孙氏和赵福的名声原来越坏,以后谁家的姑娘敢嫁呢?说不得得像他们今日卖女儿一样买个媳妇了。赵萱萱这样说,也是隐晦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