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六七分了。接下来侄媳妇和老姐姐也别逼她,老姐姐要是劝,也得和缓着劝,这样几次下来。等到下次我把几个好的人家送过来的时候,侄女儿也就半推半就应下了。”
  王氏和方婆子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千恩万谢地送了方婆子出门。等到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果然看出了成效,至少最近浑身是刺的赵嘉并没有无缘无故发脾气了。婆媳两个不动声色地互相看了一眼,晓得这就是一种暗示了。
  于是王氏和方婆子也就按照方婆子的意思,并没有轻举妄动。特别是王氏,方婆子好歹是赵嘉的亲娘,哪怕她也是决定让赵嘉嫁人的那一个,赵嘉对她也没有那么大的敌意。
  人的心情就是那么奇怪,你要是认为一个人对自己好,和自己亲密无间,那么她做什么自己都会觉得是好的。对方对自己格外体贴周到,那当然是好。对方对自己没有好脸色呢?那恐怕也会被当作是严格的一种,反正也是为自己好。
  但是看一个人不顺眼,觉得对方就是会害自己呢?那也没的说,对自己好那就是口蜜腹剑,没安好心,假仁假义。对自己不好,那就是阴阳怪气,果然不好,准备报复自己。
  方婆子差不多属于前者,王氏就差不多属于后者。所以这种十分摇摆的时候就算是劝,也只能让方婆子去。要是让王氏去,那纯粹是帮倒忙,说不定大好局面也会没有——赵嘉恐怕会想,这个人就是要害我,我就和她对着来就是了。
  赵嘉的这种变化是很明显的,连依旧专心绣花的赵莺莺也察觉到了。不过她并不为这件事多惊奇,如今这世道,并没有前朝鼓励守节的风气。再加上民间普通人中间男多女少,娶个媳妇尚且不容易,何况是续弦,所以鳏夫和寡妇凑到一起的多了去了。赵莺莺从小在太平巷子长大,这种事情见得多了。
  在赵莺莺看来,人是会受周围风气影响的。如果满天下的人都崇尚守节,爱当个贞洁烈女,那么本来一个不打算这样的人恐怕也会随大流这般。与之相同的,如果大家都没有守节,过了孝期就再嫁了,一个人就算有心守节,恐怕也会被勾动心思。
  更何况,赵莺莺看的很清楚,自己这个小姑并不是什么坚定守节的人。
  只不过赵莺莺,或者说,赵家上下都很坦然的时候,曾月娥曾雪梅却不太坦然。曾月娥见母亲似乎动摇了,就在房里与赵嘉道:“娘,你可别信三舅妈说的那些话,她不就是想把咱们家赶出去么,千万别趁她的心。”
  以前的时候曾月娥也这样说过,只不过那时候赵嘉都是满口应下,并且和她同仇敌忾,说一些王氏的坏话。这一次却不同了,赵嘉皱了皱眉头:“你这丫头,这是你该议论的事情吗?”
  虽然没有直接说曾月娥说的是错的,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曾月娥只能瞠目结舌地看着自己娘亲的这种转变。
  趁着赵嘉的这种转变,略等了几日之后,方婆子就恢复了和赵嘉每日一起做针线活这个安排。母女俩亲密如旧,就好像前些日子两人之间的那种矛盾并不存在一样,大概也只有血脉至亲才能这般了。
  一开始的时候方婆子只不过是说一些谁谁谁家的女儿回家之后再嫁,如今也过得不错这样的话。说的多了,赵嘉也会追问一两句如何不错。方婆子是为女儿着想,这些事情当然是仔细打听过的。又不是凭空编造,细节自然格外多,赵嘉虽然没说什么额,但显然是有些上心了。
  有了这些打底,方婆子总算与赵嘉道:“嘉姐儿,我其实是想留你长长久久的。只不过这世上的女儿家哪有能留的长久的,最好的归宿还是给找个好人家,你说是不是?我以前也觉得,你在我身边过日子也算是不错,至少我和你三哥不会亏待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想的太简单了。人心实在是太复杂了,你看看你三哥,小时候是最重亲情的一个,你也好,你大哥二哥也好,他是怎么对待的?真是毫无保留,没的说的!”
  对于方婆子这些话,赵嘉是点头的。赵吉从小到大确实是最孝顺的那一个,也是对家里兄弟姐妹最好的那一个。当初方婆子选择分家方式,既可以选大儿子养老,其他儿子成亲分出去。也可以选结婚一个分出一个,最后跟着小儿子过。
  为什么选后者,不就是图小儿子孝顺,而且对其他兄弟姐妹好?当时她担忧老二赵福,想着如果跟着老大过日子,老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固然不会丢下弟弟不管,但是受媳妇挟制,恐怕就要和如今大不相同了。
  而选择赵吉的话,赵吉成亲比赵福要迟,自然要多管这个体弱的哥哥几年。再加上赵吉有主意的多,必定不会像老大赵贵那样,一下就被老婆管住——这种心思现在想来的确是有些愧对于老三这个儿子,但是方婆子认为自己也是没有办法了。当母亲的一般情况下都想一碗水端平,可是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
  她认为要是赵福的身体和他两个兄弟一样好,她也就不会格外照顾这个孩子了,也就能当一个一碗水端平的好娘亲了。只不过现实没有给她这个机会而已。
  一开始的时候赵吉也确实没的说的,就是娶了王氏,似乎也没有多大转变。只是后来他终究不能一直像小时候那样了——其实现在的方婆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倒也不是想不通。
  那几年赵吉当着染坊的学徒,日子也难呐!家里过日子全靠王氏。只要他不是一个没有心肝的人,就应该知道他亏钱王氏。这种情况下他能拿王氏挣的过日子的钱帮忙?没有那个脸!
  “只不过他如今也是当父亲的人了,再过几年就要做祖父。我且问你,你觉得是兄弟姊妹重要还是子子孙孙重要?这是没的说的。你三哥有能力供养你,所以他是不会把你赶出去的,你三嫂都做不出这种事,何况你三哥。”
  方婆子也就对这一点还算欣慰了。
  “但是,你三哥还能当几年的家?等到家里男孩子们都长大,女孩子们都嫁人,你三哥三嫂自然也会逐渐放手。到时候家里就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你觉得到时候你的日子又如何?我替你忧心呐,嘉姐儿!”
  “说到底,人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家!”


第116章 
  赵嘉答应出嫁了; 这件事从赵嘉点头的那一刻起; 家里上上下下就立刻知道了。方婆子又是流眼泪又是欢喜,王氏肯定是很高兴的; 只不过她嘴上不说而已。而第二批知道这件事的就是王婆子,因为赵家是托付她做媒的。
  王氏这边第二天立刻就登门拜访,来的时候王婆子正逗着新养的一只画眉鸟。见王氏来了; 便笑着道:“我看人家有钱人家的太太奶奶都爱养一些活物; 只不过我怕猫; 又嫌狗黏的慌,还是这些小鸟儿好,至少干净。只不过玩儿了这么几日; 还是觉得不太懂。”
  王婆子说自己不懂,王氏就更不懂了。只陪笑道:“莺姐儿也养了活物; 也不是猫狗,而是几尾红鲤鱼。我反正是不懂这些的,这些闲情逸致要说起来,不是莺姐儿这种小姑娘,就是您这种有福气的老太太在玩儿。”
  这是好话,王婆子自然爱听,擦擦手之后笑道:“你别恭维我,我算什么有福气——说到莺姐儿,她养的红鲤鱼我也见过,虽然不是什么名种,但是莺姐儿会挑; 现在看起来也好看。关键是莺姐儿养的好,那鱼看着活泛。至于说我养的这鸟儿,要不是有小丫头看着,我哪里养的活。”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王氏总算说明了来意。依旧是赵嘉的婚事,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赵嘉自己已经同意了,所以有什么好的人选,王婆子自可以全部送来。王婆子知道了现实恭喜王氏,然后就满口答应下来。
  一边说话,一边站起身道:“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也没有旁的事情,干脆这就去你家和你小姑说一声,算是安一安她的心,定一定她的神,把这件事更进一步。”
  这样的事情王氏当然更喜欢,于是和王婆子一起回了自家。到家的时候方婆子和赵嘉正在堂屋里说话,因为母女两个是凑到了一起说的,所以也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见王氏和王婆子来了,两个人也就分开了。
  方婆子笑着起身:“他王婶来了,快来坐。”
  王婆子特意坐在了赵嘉旁边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王婆子会是自己媒人的关系,赵嘉如今面对王婆子十分别扭。既不是最开始的时候的讨好,又不是之前那种左右为难,而是一种小姑娘一样的害羞。
  可别以为她这个年纪的妇人就不会脸红,就不会害羞了。人还说老房子着火才烧的热烈呢,这种事如何说得好。反正自从迈过自己心里那道坎,打算重新嫁人之后,赵嘉就是这个样子了。
  这时候她明明知道王婆子是来给她说婆家的,她自己自然也想知道有些什么人家。但是她这个生过两个孩子的妇人却不好说话,只能低头拧自己的手帕。好在方婆子这个当娘的了解女儿,立刻从旁道:“他王婶,你这回来家恐怕有些好信儿了吧?”
  王婆子笑道:“这是自然的——我们两家是什么关系,我手上但凡有什么好人家,一定是给嘉姐儿留的。这一回啊就是来给嘉姐儿说的,嘉姐儿,你别害羞,这事儿可关系你的后半辈子。”
  赵嘉依旧没有说话,但低着的头很快点了两下。见她这个样子,王婆子就开始说这件事,先是把以前给赵家说过的人拿出来说,有自家那个远房亲戚的。也有后来说过的家住南门的杨老四,还有那个念书的秀才。
  这些人各有各的好,但也各有各的不好。赵嘉听住了,这些人可比她想的要好多了!只不过人的贪心就是这样,一山望着一山高,她期待地看着王婆子,就想她说个十全十美的出来。
  只不过她只能失望了,王婆子的确接着说了两个人。头一个是甘泉街上卖馒头的孙跛脚,他年纪不大,今年才三十九,虽没什么钱,但养活一家人应该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家里只有一个女儿!赵嘉要是嫁过去,生下一个儿子,那个家只怕就是她来当了。
  只不过孙跛脚的家境对比杨老四就差了一些,再加上他是跛子——虽然不影响生活,但也是个残疾啊。
  王婆子见赵嘉有些皱眉,便没有接着往下说了,而是转而道:“还有一个,家住在小秦淮河那边,平常的营生是在河上卖一些点心之类。要说家里还算不错,这人也老实。只不过一点,人家家里有幼年儿女,怕进门的妇女偏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让妇女带孩子进门。”
  这话一说,先不说赵嘉什么表情了,倒是王氏先板着脸了。说她刻薄也好,反正不是没有办法的话,她绝对不想养两个外甥女——凭什么啊,她又得不到一句好话。心中又有些抱怨王婆子这件事没做好,这种选择根本就不应该给赵嘉!
  赵嘉平常的表现还是很爱两个女儿的,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说得准?就像当年的方婆子,她难道不爱她在张家的那两儿一女?当然是爱的,她是个母亲呐!只不过她更爱自己罢了,所以她最后能为了嫁到赵家,不管两个儿女。
  不过赵嘉现在的情况还是有一点比当年的方婆子强的,当年的方婆子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她能嫁的人家只有赵家而已,而嫁入赵家就必须得不要孩子。但是赵嘉不是这样的,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