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氏原先说话真是为了崔本抱不平?那当然不是的; 她只不过是不喜欢赵莺莺; 所以随口就要说几句而已。至于说她和赵莺莺无仇无怨为什么不喜欢,那她和吴氏又有什么仇怨?如今还不是处不来!
  非要说的话; 只能说和睦的妯娌本就少见了。再加上崔本的婚事她本身是想牵线刘四姐的; 最后没成,她当然有些吃心——最后就是赵莺莺眼看着也是婆家看重、家人疼宠的,实在让她嫉妒。
  她和吴氏处不来,一开始还不就是因为她实在见不得又是一个弟媳倒比她聘礼和嫁妆丰厚的多了!现在放在赵莺莺身上; 那也是一样的。
  这时候听到崔家大嫂说崔父和崔本她就缩了脑袋,她可是直到崔父有多满意赵莺莺这个儿媳妇,而他丈夫崔义到如今事业上都十分依仗老父亲的人脉。要是得罪了崔父,崔义能拿鞭子抽她!
  至于说崔本,崔义虽然不能说为了弟弟打老婆,可是想到崔本平常的行事,尤氏打了一个冷战。她向来有些怕崔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只是现在崔本不是不在,她倒是自如一些,强自道:“本哥儿原也是一个好男子了,如今看着竟不像,实在是迷上那个赵家姐儿了。说到底还是赵家姐儿长得好,所以啊,这男人有什么指望?”
  吴氏听到尤氏的这一番抱怨,吃吃的笑了起来。她和丈夫的感情虽不说如何情热,可也算是和和气气相敬如宾,相比之下崔义和尤氏那就是一地鸡毛了。所以她只当是尤氏看的眼红,笑道:“二嫂何必说这种话?人家小年轻,正该这样呢!若是本哥儿不把正经老婆放在心上,那才是该着急的。”
  没错,一个年轻人,若是把心思放在不是老婆的女人身上,那才值得说。若是妻子,那有什么好说的!感情好才好呢,进一步说有利于家庭和睦,退一步说也有利于生儿育女啊!
  “我可不是那个意思!”面对几个妯娌严重隐隐的指责,吴氏赶紧否认。
  “只不过你看看,本哥儿为了赵家姐儿,当初钱全用来下聘礼了,这是一件。好容易去年到今年又攒了一些钱,这时候又全拿出来修房子,倒是不怕生意出什么意外!”
  这话一说,崔家大嫂的脸色才更加严肃:“老二家的越说越不像了,你那话是什么意思?咒本哥儿生意出事儿?”
  教训了几句之后才道:“你说赵家姐儿就很没有道理了,本哥儿那聘礼是他自己乐意的,况且赵家姐儿不是不带着嫁过来,肉烂在锅里有什么好说的?至于说本哥儿起房子的事情,这房子迟早是要修的,趁着这时候年轻做好了,以后难道不更好?”
  旁边的吴氏也笑着敲边鼓:“对呀对呀,只要有力量,谁家娶妻过日子之前不是要起房子置产业的。要是本哥儿只用几间正房成亲,到时候在院子里摆酒恐怕都不好看吧!”
  这话说的尤氏没办法应对,只得低下头择菜。旁边的崔家大嫂见她服软,也就不让吴氏多说了,免得又激起火来,到时候吵架可是丢人丢到外头去了——今天几个妯娌一起烧大锅饭是给崔本帮忙,外头可有一大帮等着吃饭的外人。
  “老四家的,大锅热水烧好了没有?”准备给给鸡去毛的崔家大嫂问了一声在旁边只默默做事的古氏。
  “好了好了。”
  崔本从十月份开始就买了砖瓦沙石木料灰土之类,准备起房子的事情。他原本分家之后只在分给自己的地基上起了一排正屋,按说这成亲也可以了。只不过他到底觉得这样不好看,打算一步到位,把一座三进的院子修起来。
  为这个从去年到今年他一直在存钱,也是经营得当,反正到年底的时候钱已经够了。事情宜早不宜迟,何况开春之后人工之类的价格肯定要上涨。还是趁着这冬日,有许多左近乡下的农夫来城做工,工价低的时候做!
  按照行内的规矩,崔家当然要管这些工人的饭食。除了工钱之外一天管两餐,中午那一餐必须是干的,馒头、米饭不拘,并且菜里面还得有一道荤菜。这也是工人起房子辛苦,让他们做事有力一些。
  当然,饭菜再好,那也是烧大锅饭而已,崔本为了方便都是雇一个街坊老妇人来做的。今日不同,今日是这些泥瓦匠第一日做事,按照规矩是要做一桌好菜来的,这一桌菜也能看出雇主的行事风格。有好些人家就是在这一顿饭上克扣,让泥瓦匠们不满,后头磨洋工,反而亏的更多。
  可别说有人监督,这些人都是做惯了这种事的,真的联合起来作怪,雇主家也不能奈何他们。
  崔本这时候正在外头和这班泥瓦匠的工头详细说自己的要求:“这房子按照之前说的,肯定是三进的。后头得有七间罩房,前头马房、柴房、灶房等都在倒座。茅房修在边上——对对对,原本正房没有修耳房的,这回也添上。厢房和正房前面,还有后院、夹道都要种树。。。。。。我看看,对了,厢房里的地面和正房一样用外头烧的好金砖,至于院子和别的屋子里,就用青石。”
  因为铺地砖和青石的事情是新提的,工头多问了几句:“崔七爷真要用金砖?好青砖其实也够用了,之前您正房里已经铺了金砖,厢房用青砖足够。还有青石铺地,院子里其实并不用。只要门口到各房,还有夹道那边有青石板小路也就很体面了,现在大家都这么办的。”
  听到工头这么说,崔本反而笑起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工头,多买一些料,多一些工时,你不是也赚的多一些?这时候倒教我这个雇主省钱来了。要是都这么做生意,你还能赚钱么。”
  做工的泥瓦匠来路不知道,一些是工头的固定班底,有些是临时找的。至于做小工的,那更是全部从人力市场那边招过来的。这些人崔本认识的不多,他找这些人纯粹是因为工头他认识,都是一条街上的街坊。
  也真是很熟了,崔本信任他,他也替崔本省钱。听见崔本这么说,他也只是摇头道:“我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你自己若是打定主意,那我肯定还是按你说的来——其实你的主意也好,房子到底是你一辈子的事情,要是手头宽松,那肯定是好一些更好。”
  两人随意说着,工头更多是给崔本说他的一些规划。这时候就看出找个靠谱工头的好处了,真是处处替你打算。就譬如说崔本这地基边角上堆了一大堆杂物,若是其他人,恐怕在起房子之后早就铲出去了。偏偏他给留着,只道:“到时候垫茅房的时候正好用得着,可以省下一笔。”
  泥瓦匠和小工们做的热火朝天,虽然是冬日里,一个个的都只穿着单衣。等到中午的时候,崔家妯娌们做的饭菜好了,大家都兴冲冲地坐过来吃饭。
  桌子上的菜色摆上来,工头朝着崔本竖大拇指。但见桌上有一大锅炖猪蹄,一大海碗木耳炒小公鸡,另外猪肉粉条、酸菜鱼、烧排骨等大菜也是整整齐齐。另外配的菜也很硬实,都是猪肝、牛杂、下水之类的荤菜。
  对于这些市井里面做工的人来说,当然不会像大户人家吃饭,还说个什么荤素搭配,更进一步的竟有嫌吃肉油腻的。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荤菜越多越好。每碗菜的肥油看得见,那才是好雇主呢!
  工头之所以赞崔本,是因为他很了解自己手下这帮人。知道崔本这次下本钱是下对了,这顿饭吃的高兴,不用自己说,所有人就会很下功夫做事了。那真是比其他百样方法催促他们都管用!
  等到酒足饭饱,这些人还要接着做事。至于崔本,等几位嫂子收拾完了便赶紧过来感谢:“劳累嫂子们了——对了这里还剩下一些肉和菜,嫂子们分一分带回去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权当是给嫂子们添个菜。”
  崔家几兄弟家中境况都算是不错的,这些肉和菜放在一般家里那是做谢礼的好东西。但是放在崔家,那就真是崔本说的那样,是给几个嫂子家里添个菜而已。不过,即使是这样,几个妇女脸色也好了起来。
  说到底,这种亲戚间的帮忙是应当的。不说崔本哥几个是嫡亲兄弟,那就是同一条街上的街坊人家还会在办酒席等场合帮忙做白工,只要以后记得还工就是了。而崔本记得感谢她们,并且做出了一定表示,这就很让人满意了,这是态度问题。
  “嗳,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崔家大嫂笑着摆摆手,算是代所有妯娌说话了。她嫁到崔家的时候崔本和崔源还只是小孩子,等于是她看着他们两个长大的,长嫂如母虽然有些夸张了,可是有些真情却不假。
  这些嫂子里面或许只有古氏是因为崔本的感谢有物质上的收获——崔智当年做生意不成,亏了几回,家底差不多掏空了。现在也不过是养了骡车,专门为一些酒楼运送东西,赚的是辛苦钱,收入不丰也是现实。就算不会饿肚子,像是这些好菜好肉肯定是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崔家大嫂在分配菜肉的时候特意关照了一些古氏。吴氏当然不在意这个,只有尤氏因为这个觉得不爽。只不过崔家大嫂扫了她一眼,她到底没有因为这个吵嚷起来。
  崔本如今为了赵莺莺嫁过去正忙房子的事情,赵家则是为了赵莺莺的嫁妆在做最后的准备。
  至此赵莺莺绣嫁妆的部分其实已经全部完成了,所以赶在年前把所有事情确定,明年开春只等着嫁人就是赵家的打算了。
  “二姐姐这个是什么?”赵芹芹帮着赵莺莺整理她绣好的许多东西,有些东西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好奇心上来就要问。
  赵莺莺看了一眼:“那是筷子套盒食盒套,用来包筷子和食盒的。”
  包食盒的是一个棉套,这赵芹芹还能理解,因为冬日里自家也用过这个,虽然家里的没有赵莺莺做的这个精致就是了。但是筷子套她真是第一次见,上下看看,发现还不只一个,赵莺莺总共做了六个。
  看着有一些像赵莺莺以前做过的扇子套,上面绣着好意头的图样,十分精美。赵芹芹实在想不通,谁家筷子要用这个来包,那未免也太大排场了吧!赵莺莺则是给她解释,家常过日子当然是用不着的,但是祭祖等大场合,用上这个更体面。
  其实就是赵莺莺绣嫁妆,绣到没东西做了,便把一些富贵人家要用的东西都给做出来了。不只是这筷子套,包括镜子罩、椅帔等一个不少。想手帕这种用的多的,她足足修了两打,也就是二十四块!
  至于荷包之类过门之后可以送人的,她也做了满满的一匣子,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图样——其实这种小东西才是最费神的,若是全按照她的最高要求来,她的嫁妆是无论如何也绣不完的了。
  各种东西都分门别类放好——她托大伯赵贵做了一批小箱子小匣子就是为了这时候方便,大香樟木箱子里面可以把东西分开放好。
  看着箱子里面的东西,赵莺莺颇有成就感,光是这些刺绣的嫁妆她就攒了两箱,她还真是厉害!
  然后她的眼光就转向了床上的一大堆,那里堆着她的衣裳和床单被套等。枕套和枕巾因为有刺绣,已经被收进两个箱子里头了。至于床单被套这些,床单暂且不说,真的绣花了恐怕会不大舒服。而被套,其实也没有什么刺绣的传统。
  为了保暖和舒适,被套里子用的细棉布,被套面子则是用的各种喜庆颜色的绸缎。这些绸缎也不是乱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