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中午的时候,便在旧屋破屋子钱搬了一张八仙桌,由着几个孩子把饭菜送了过去——约摸两指后、麻将块儿大的慢炖烧肉,打成大块的鱼头炖白豆腐,蒸起来藕丸子,一整盘子切开来摆成花的咸鸭蛋,酸溜溜炒白菜,金灿灿香喷喷油煎南瓜饼。。。。。。
  这样一桌好菜摆上来,立刻让一干来做事的都欢喜极了!赞了又赞:“还是赵三哥命里有福气,得了嫂子这样的好媳妇,有这般好手艺。又有蓉姐儿蒙哥儿几个,各个乖巧又能干。”
  说着就拿了筷子要吃饭,赵莺莺最后是端着酒过来的,酒倒是不多。赵吉指着小酒坛道:“恕罪,本想和兄弟几个喝个痛快的,只是下午晌还要做事,也就意思意思罢!”
  对此所有人自然无话可所的,交情归交情,事情归事情。人家请你就是为了做事,好菜好饭招待就算人好了。至于说喝酒,喝醉了怎么做事?
  赵莺莺帮着把酒倒了就快步回了赵家小院,除了赵吉以外,赵莺莺一家都是要在小院这边吃饭的。虽然市井人家没什么讲究,但这么多外面的大男人,王氏带着几个女儿过去吃饭还是有不妥。
  既然是这样,那就干脆赵吉之外所有人都不去了。上菜的时候特意每一样都留了一些,尽后剩下的人吃了。
  赵莺莺回小院的时候,赵蓉蓉正给大房和二房那边各送一点儿菜。王氏就是这样,无论如何交恶,平常规矩还是要做好。不然只是孙氏不好,她也得不到如今那么好的风评。
  赵莺莺想到这一点,吃饭的时候隔着大门就看了一眼西厢房——只不过人家已经彻底不把赵莺莺家当好人了,所以无论这边做什么在他们眼里也是一样的。做坏事,那是果然如此。做好事,那是背后憋着坏!
  这会儿也是一样,那边也大门开着吃饭。就听那边说话不中听:“哟,这果然是要发迹了,都请上人来家里帮工了。只不过就算发迹老娘也看不上,我呸,不要血脉的东西!有好处不想着自家兄弟,倒是先找了别人家不相干的。”
  赵莺莺眉头一挑,心里呵呵。这比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还狠!筷子都没放下就先骂了。便对王氏道:“娘,二伯娘怎么说话?难道让我家请二伯做事?先不论二伯肯不肯,就是肯。到时候又有怪话说了。”
  赵家老二赵福实在来说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当初方婆子最怜这个孩子,所以管的就有限了。送到各处学徒都是半途而废,就是因为他好吃懒做的关系。最后还是酒楼里跟着崔大厨学厨才长久了一些。
  只不过最后还是受不了学厨的苦,学会几样小点就回家——现在他做早饭生意凭借的就是那时候学的本事。
  再者说了,请人过来又要说赵莺莺她爹是糟践兄弟了,恐怕还要说的比现在难听。
  王氏心里晓得这个道理,心里也正憋着火。只不过因为方婆子在饭桌上,实在不好把话说的太厉害。于是只是瞪了赵莺莺一眼:“长辈也是你说的?吃你的饭。”
  虽然被训斥了,赵莺莺却无所谓,反正出了心里一口气就是了——不过是几个月而已,她发现自己真是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扬州市井女孩子了。
  家里因为半个月内要出两百匹蓝白布着实忙碌了一回,王氏到底怀着身孕,给一家人做饭就算了,再加上几个雇工。虽然后面就没有第一天那种好菜了,但也是不容易呢。所以后面就越来越赵蓉蓉赵莺莺几个女儿,几个小的越做越好,她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第40章 
  赵家老三即将发达的消息传的整个太平巷子都知道; 世人就是如此,捧高踩低。晓得他家即将起来; 但凡能东拉西拽上关系的是全都上门。无怪乎之前赵芹芹小小年纪也能说出‘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样的话。
  这种事情可不比赵莺莺做点女红活计,动静小,人家也不知道到底能赚多少。赵吉这里半个月内要染两百匹蓝白布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而染布的行当有多少赚头大家心里多少有数。
  就算不知道赵吉因为是染的专卖蓝白布,张老板和马老板给的钱多一些; 就按照一般的染布价钱算,那也不少了。人都传说赵吉这一回搭上了一个真正的大老板; 人家做的自扬州贩布料到北方的大宗生意; 动辄上千上万的料子。。。。。。
  赵吉不会把真事说出去; 于是这些传言也就越来越离谱了。现如今太平巷子里的人家见赵吉都少不了好声好气说话; 拉不上关系称‘哥哥弟弟’的; 都会称一句‘赵老板’。
  早上天蒙蒙亮 ; 须知道深秋初冬时候已经天亮的很迟了。所以这个时候是真早,雇佣来赵家染坊帮工的人还没有来; 赵吉就先起身了——他要趁着这个时候去到旧屋那边把今日要用的染料调配好。等到人来了再去做,就多一分把蓝白布的方子漏出去的可能。
  这样连着半个月; 直到两百匹蓝白布的事情做完了,交了货,赵吉才算歇了下来。这一日早上睡了一个好懒觉,起床后家里已经吃了早饭,只热了剩饭剩菜在箅子上。于是赵吉也不急; 先悠哉游哉地蹲在东厢房屋檐下刷牙。
  只是正刷他的压,忽然对面泼出半盆子残水。还有几滴正好溅在赵吉裤腿上。抬头一看,竟是二嫂孙氏泼了半盆子不知道做过什么的热水。
  他开始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做派,反应过来才知道这是二嫂在找自己麻烦——若不是故意的,眼前一个大活人看不见吗?竟然会当着面泼水。何况东厢房和西厢房的屋檐又不是挨着,若不是故意的,想要从西厢房把水泼到东厢房,那才是难呢!
  这要换了王氏,绝对要还回去一回的。你不小心泼水到我这里,难道我不会把水泼到你那里吗?只不过赵吉到底是一个中年汉子,更不好和嫂子计较太多,只得收拾了牙刷、水杯、毛巾子这些进门。
  “真是做了老板的人,一连半个月见不到人,好容易家里见一次,竟然正眼也不看一个院子里的哥嫂,这是哪里道理?”孙氏的怪腔怪调又来了。
  只不过这怪腔怪调实在站不住脚,王氏就在东厢房堂屋里冷笑一声:“嫂子你消停一些罢!我就没听说过有嫂子要小叔子来看的道理,你当我是死的么?有这功夫,你还不如多照顾二哥!”
  孙氏没想到,好几日没有吵架拌嘴的王氏隔了几日不开口,开口就是这样厉害的。难得一次的,她也哑口无言了。正在这时候,西厢房卧房里面也传来了赵家老二赵福的声音:“你又在外头胡咧咧什么?是不是又在与我三弟家拌嘴?我怎么就娶了你这样一个妇人!还不快进来服侍我,难道让我病着连一口水都喝不成?”
  这一次坐在窗子底下的赵莺莺都惊着了——她这是第一次听见她这二伯在二伯母孙氏与自家拌嘴的时候来骂老婆!她惊愕地望向大姐赵蓉蓉,她也是一样意外。
  赵莺莺震惊过后才能仔细思索,只是一想又清楚了。这可不是自己这二伯忽然大彻大悟,知道什么叫做是非道理了!这二伯一惯是会捧高踩低,平常早饭摊子上与人交往,凡是体面些的,都极尽奉承。
  而这一回自家明显是要起来了,这样再和自家交恶就不明智了。实在弄的僵了,将来就是借着哥哥的身份只怕也不好上门!
  赵福算是聪明的了,至少比起他老婆孙氏算是。可惜!可惜孙氏不懂他所想,听到一惯装聋作哑的丈夫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好没有脸面。当即也脾气上来:“好好好,只有你们是赵家人,你果然最后还是帮着你亲弟弟的!既然这家里没有我呆着的地方,我还呆着做什么,我这就蕴哥儿回家去。”
  只不过方婆子吃她这一套,和她一个被窝里睡了快二十年的赵福却不吃。听他冷笑道:“你做梦!”
  “蕴哥儿是我赵家的儿孙,有你说话的份儿?官司打到公堂里,也没有你一个妇人带走的道理!至于说家去,我与你写一份切结书,你一个人自去就是了,难道我还拦着你?只不过你可要知道,我若是真写了,你也就不必想着回来了。”
  这时候孙氏就不敢说话了,她知道她娘家是不会愿意养她的。真被休回娘家,自己就只有再嫁出去一条路走——可是她这样的,又是再嫁之身,能嫁什么人?只怕赵福都不如了!
  赵莺莺看到孙氏偃旗息鼓的一幕应该心里有些痛快的,但是见她比任何一次都要失落又忍不住叹息:说着二伯母如何如何,却忘了,其实二伯父比她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一个是摆在明面上,一个却会面慈心苦!
  不是赵莺莺一个人这样觉得,王氏、赵蓉蓉她们也一样。甚至时候赵吉不当着自己亲娘的面,也颇有这种意思。中午饭后,小夫妻两个还说这件事,正说着就有外面来找赵吉的。
  “三侄儿,三侄儿!”来的是太平巷里的街坊陈嫂,她和方婆子是一辈人,一般都这样叫赵吉。
  赵吉一开门,就看见陈嫂手上夹着两匹家里织的粗布,另外还有几件旧衣裳。看见这个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这必然是生意上门了。
  果然,就听陈嫂道:“三侄儿,我可都听人说了,说你立马就要发达!人都称你赵老板,是要开大染坊哩!只是不知道你这赵老板还做不做我们这些穷苦人的小生意。”
  赵吉赶紧接过陈嫂手上的粗布和旧衣裳,笑着道:“陈姨您这是臊我呢!什么赵老板不赵老板的,我就是一个染布的!那些话都是街坊邻居传出来的,实际不过是这一次运道好,接了一份好生意!”
  又请人进去说话:“蓉姐儿,给你陈奶奶筛茶来!陈姨送送生意上门我欢喜的不行,我赵吉不就是靠街坊邻里帮衬这才生意做到了如今!您上门来是给我赏饭吃呢!”
  蓉姐儿放下手里的活计,赶紧就去泡茶。赵吉则是请人坐在了堂屋里,和王氏两个伴着陈嫂说话。
  陈嫂是个诙谐豁达性子,这在邻里之间很有名声。又因为她热情、爱揽事儿,街坊们也常常把事情拜托她。长长久久下来,她人缘可好。
  她坐在堂屋里喝过赵蓉蓉泡的茶就道:“你家养的好姐儿,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王氏听的心里一动:“什么好出息!她一个女孩子,好出息也就是将来能嫁个好人家罢了——说起来最近我也在想这件事,若是陈姨你那里知道什么好后生,可要记得提点我家蓉姐儿啊!”
  陈嫂却是摆摆手:“三侄儿和三侄儿媳妇可别忙,咱们市井人家的女孩子养到十八九嫁人的也常见。如今可是你家即将要起来的时候,多等个几年,你家光景好了,不必费心去寻摸,好后生争着做你家女婿呢!”
  这话说的好听又有道理,王氏也是一拍大腿,织绸也停了下来,可见心里是赞同的了。
  儿女婚事就因为这样一句话暂且打住了,陈嫂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事情来一样道:“三侄儿,我问你一件事,你以后还接着做你这小染坊的生意?”
  赵吉笑着道:“那是自然的,况且我不做这个,我一家人吃什么?”
  陈嫂就淡淡‘嗯’了一声,然后道:“你既然还要把生意接着做下去,那我问你,你想过雇个小工,或者收个徒弟没有?”
  赵吉自然是没想过的,实在是他因为蓝白布起来的太快了。之前手头生意小,只他一个人呆着儿子赵蒙做事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自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