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吉还等在外面呢,见赵莺莺出来就忙问:“你娘怎么样?你奶奶怎么说?”
  赵莺莺把方婆子说的几句话拣要紧的转给赵吉,然后才道:“我看娘挺好的,我送进去的一大碗鸡蛋她吃的干干净净,这时候还能休息着养精神。”
  赵吉略微心安,赵莺莺则是觉得在这里也没事做,更加心慌,干脆去了厨房接着给赵蓉蓉打下手。一样一样产房里用的着的东西都给沸水煮了一遍,等到日头偏西的时候,东厢房卧房里的叫声大了起来。
  赵蓉蓉和赵莺莺得了招呼,连忙送热水到门口,由宋氏接了进去。另外又让赵蒙这个小子去小三巷那边通知王家人,让王家外婆准备着过来。
  却没想到王家外婆当晚就过来了,进门也不说话,先进了产房帮忙。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随着几声婴儿啼哭,所有人都放下心来。方婆子在屋里笑着对外喊:“老三,你有福,你媳妇给你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赵莺莺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放下了,赶紧和赵蓉蓉去厨房把之前熬在炭炉子上的红枣桂圆粥给端了下来。这不只是让生孩子劳累了的王氏喝,也是让一直忙着,没空吃饭的几个产房里的人吃。
  赵蓉蓉看着觉得东西太少,干脆把昨日割来的还没有来得及吃的鲜肉切成肉丝,放青椒炒了一碗码子上来。然后下了一锅面条,最后调味浇码子,然后才送给没来得及吃东西的人。
  “外婆、大伯母、奶,这是大姐煮的面条,您们都辛苦快一宿了,赶紧吃。”赵莺莺把面端上来,然后又跑了出去。赵吉和赵蒙虽然没劳累这,却也是一直在外面站着,并没有吃饭的。
  端了赵吉和赵蒙的苗条,赵莺莺才能和赵蓉蓉两个吃。也是饿极了,也等不得端到堂屋吃饭了,两个人干脆捧着碗,站在厨房里就把这一大碗面条给吃的精光。
  吃完之后收拾碗筷和厨房,等到掩好火,锁上厨房。那边产房里也就收拾地差不多了——婴孩的胎盘之类的都要烧掉或者掩埋,屋子里带了血和不洁净的东西也要处理。还要给孩子洗澡,给王氏擦身,可是有的忙。
  赵蓉蓉和赵莺莺过去的时候,正好方婆子抱了新出生的小弟弟出来给人看。赵莺莺这是第一次看新生的孩子,红红的皱巴巴的并不好看。不过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知道以后会长开的。
  赵芹芹就没这么客气了,当即疑惑道:“爹,这真是我弟弟?他怎么这么丑啊!以后都不好意思带他出去玩儿了!”
  她这样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方婆子点点她的头:“你不知道,你出生的时候比你弟弟还丑呢!小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这样的,长些日子自然就好看了。”
  不管怎么说,母子平安,家里添丁进口都是大大的好事,一家人心情很好。等到方婆子回正房耳房睡觉之后,赵莺莺一家就安排起王家外婆住宿的事儿。
  之前说让王家外婆和赵芹芹睡,那是说的过几日的事情。现在王氏才刚刚生产完,一定要有陪着,所以照顾王氏的王家外婆就要睡在产房里。
  赵吉早有准备,两条长凳,一扇门板,这是他管人借的,这就在卧室里搭好了一张床。至于被褥,打开大大地樟木箱笼,倒还有几床。王家外婆铺了一套,又给赵吉拿了一套。
  赵吉自然是不。可能回产房的,那就只能和赵蒙一起睡在堂屋里了。只不过赵蒙那张床也是一扇门板搭成的,绝不可能再睡下一个大男人,所以他就依样画葫芦,也搭了一样的床。这时候就连长凳都不够了,还是去的正房借的两条。
  这时候赵吉也忍不住感叹:“之前家里打算买大房子的事确实不错,家里实在是太挤了,稍微有些什么事儿就摆布不开了。”
  不过这样的感叹除了让他更加坚定换大房子的决心,另外并不能改变家里如今空前拥挤的事实——明明只多了一个小婴儿和王家外婆而已,之前还觉得尚可的屋子立刻变得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简直苦不堪言。
  第二天,王家舅舅王恒一家也过来了。这一次并不是空着手过来,一样是王家外婆的几件衣裳,一些日用品。她可是要照顾王氏月子一个月的,这些东西必不可少。另外一样就是王氏娘家给王氏生孩子的贺礼了!
  王恒这个做舅舅的,王家外婆这个做外婆的,都有份在里面。那篮子是赵莺莺接过的,东西也很实在。除了几样给王氏的补品药材之外,就是鸡蛋红糖之类。他叮嘱这几日管做饭的赵蓉蓉:“蓉姐儿,这几日你记得把那些虫草煮了,每日让你娘喝一碗。”
  然后又抱过裹在大红碎花小包被里的小外甥,笑着哄了哄。因为他去年才新得了一个儿子,所以抱的颇为熟练。小婴儿并没有露出不舒服的样子,甚至颇有一些笑意。他一面哄着心里喜欢,从袖子里提出了一缕长命钱给藏在了包被里。
  “这是我给小孩子的,蓉姐儿找个空给打个络子然后系上。”又问赵吉:“孩子可取了名字了没有?”
  赵吉眼巴巴地看着孩子,忙道:“之前和他娘商量过,若是个男孩儿就叫赵茂,茂盛的。从了他们这一辈的草头,也有好意头。”
  王恒念了几声,也觉得不错,就笑着道:“是不错,那以后这就是茂哥儿了!”
  王家舅妈这时候跟着自己婆婆在产房帮忙,不过让赵莺莺来说,她来的了不来没什么两样——赵莺莺那小表弟才多大,根本离不得人照顾。她来就是带着小表弟来的,这时候她照顾王氏,于是孩子就托给了方婆子照顾,这不等于没来?
  不过她也不能真不来,家里姑奶奶生了孩子,又是住在左近人家。这当舅妈的都不来看一眼,回头有的是人说!
  自家爹娘都有事做,王玉儿就只能跟着赵蓉蓉和赵莺莺在厨房做事。抱怨道:“我娘这些日子就只管我弟弟了,全然不像以前有什么都想到我!如今姑姑又生了一个小弟弟,恐怕你们也逃不脱。”
  赵莺莺笑起来:“这也值得说?小孩子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最娇贵了,一不小心就要生病,夭折是很容易的。舅妈这时候当然要格外注意一些——我娘就是这样我也不会像你这样。况且我家都有几个孩子了啊!还在意这个?”
  小孩子的烦恼来的快去的也快,前头还在抱怨的王玉儿很快心情好了起来,小声道:“今天是玩不成了,再等一等。等到表弟满月的时候,那时候你家不忙了,我家也一定要来吃满月酒。到时候我们在好好一起玩个痛快!”
  赵莺莺自然无不可,立刻答应起来。
  实际上,王家外婆也和王氏商量过满月酒的事情。
  “你和女婿商量过满月酒的事情吗?打算是个什么章程?”王氏给赵茂喂过奶之后,王家外婆就拍着外孙的背哄他入睡,一边又轻声询问王氏。
  王氏头上裹着抹额,半靠在床上吃饭:“已经商量过了,我和吉哥的意思是比照着以前几个孩子的例子,然后再厚几分就是了。毕竟我们不比以前,一味一样也没有必要。然而过于奢华也不必,不然也有人说咱们猖狂了。”
  王家外婆听的点头:“这件事是要有个度,你们心里有数就好。”
  这时候大户人家生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礼仪,譬如从生孩子第三天起就有所谓洗三,十天的时候有所谓‘十朝’,满月的时候有所谓满月,百日的时候有所谓百日,周岁的时候有所谓周岁。
  但是做一整套的只可能是那些大户人家,平常寒门小户也只做满月和周岁这两个,当然也有人做‘十朝’和周岁,或者百日和周岁。具体的如何,要看各家遵守的是哪一种习俗,反正赵家是做满月和周岁的。
  不过另有人家,这些花样一个都做不起,因此也就都不做的也有。
  这并不稀奇,要知道小孩子过日子又不能办大宴,大家认为这会折寿,所以普通人家是不能收礼金的,最多就是收点礼物。可是又不能不给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管饭,所以这是一笔很亏的买卖!
  不过之前家里那样艰难的时候也没有落下孩子们的满月和周岁,现在境况好了起来,自然不会差——这时候天下承平日久,已经有了浮华之气,特别是繁华温软的江南,风气上更是早就不尚简朴了。所以家里孩子出生以后不办礼的人家是会被人嘲笑的!
  这几日赵吉在染坊里面做事,也没忘记和看到的亲朋好友打招呼,招呼满月那一日来吃饭。
  不过满月礼也不会太大就是了,不像那些大宴,一来就是好几桌。一般的,也就是一些极亲近的人家。若是有那些不识相的,自以为亲近的过来蹭饭,干一次能被背后笑好几年。
  赵吉还和王氏隔着窗子商量到时候摆上几桌,王氏想了想道:“之前我们生芹姐儿的时候是三桌,现在才过去几年?就算你这几年交游广阔了一些,增多一桌也就是了——只是要记得,菜要准备五桌的。宁肯有余,也不可临时少了!”
  孙氏这时候就坐在西厢房屋檐子底下嗑瓜子,笑着道:“人都说老三家发财了,怎么这个时候倒吝啬了起来?要我说,既然是发财了,那就要有财主的气派。干脆摆个十几桌,不只是亲近的人家,只要是巷子里的解放都来吃。流水席的威风都知道,那才是风光!”
  赵莺莺正端着王氏的饭从院子里走过,暗自无语:风光是风光了,但是也落下了一个‘傻子’的名声吧!又不是真正的财主,充那个能,一般的街坊只会一面吃她家的,一面嘲笑她家傻!
  不过赵莺莺没有说什么,她尽可能减少自己和长辈的冲突,她对于这种很容易陷入被动的争吵没有什么兴趣——况且这种事,只要不傻就不会应下来。而她爹赵吉,即使不是很聪明灵活,那也不傻罢!
  果然赵莺莺还没有进东厢房的门,就听到赵吉心平气和道:“二嫂这说的什么话,我家转好才多久?不过就是好容易家里吃得饱饭l而已,做什么打肿脸充胖子,行那种事!”
  端着饭菜进了卧房给王氏的时候又听到:“这件事二嫂就不用多费心了,我打算到时候请了庖厨来家里做。这也是免得劳累到嫂子们——这些日子家里忙忙乱乱的,不好多一件事更加麻烦。”
  赵莺莺把饭菜放在王氏面前,奇道:“娘,茂哥儿的满月要请外面的庖厨师傅来办吗?”
  这时候普通人家小孩子的满月等宴,一般都是家里的妇女,妯娌婆媳这些,一起动手来做。只有家里实在殷实,讲究排场和面子的才会请庖厨。
  王氏笑着道:“不好太张扬,一切都办的中规中矩,也只能在这上头长长脸了——你爹这些年其实也一直憋着,有机会出出风头就让他去吧!”


第50章 
  赵吉平常是一个不争不抢的人; 不过他又不是一个菩萨,自然也有自己的虚荣心。只不过是前些年; 家里情况特殊; 他学艺一学就是十几年。这种事虽然签下文书的时候已经是你情我愿,但真的去做才知道有多艰难。
  那可是十几年啊!十几年只有一点够自己吃饭的钱拿回家,家里的生计要靠老婆才能撑住。而且各处俭省才能将就过活——这样的话; 就是生活中他有心想要虚荣,有心想要显摆; 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什么事儿都办不成!
  好不容易从学徒变成了师傅,这时候家计也不宽裕。这种情况下自然优先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