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嫂子眉开眼笑,带了两个人去看房子——牙行留了房子的钥匙,顺便可以看看屋子里。
  钱嫂子把屋子里剩下的家具给赵吉和王氏看:“正房里充门面的好家具早就被主人家卖了,就剩下这些便宜货。旧的不值钱,都做新的却要十来两哩!你们家搬过来定是需要家具的,到时候我和主人家说,这些家具半卖半送给你家,添个一二两银子也就是了。”
  赵吉和王氏家原来只住了多大地方?突然搬到这个宽敞宅子,家具是肯定不够用的。而普通人家大都俭省,本来买房子就花了一大笔了,再花十来两置办家具,是真有些舍不得。钱嫂子的话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这下王氏心里的最后一丝动摇也没有了。
  看过房子,这就算是定下来了。赵吉回家凑银子,钱嫂子则是去和主人家商量,最后把价钱定下来,这就两边分手了。
  这一切都被宅子隔壁的王婆子瞧在眼里,不过她并不是一个多嘴的妇人。不过是心里知道了,摇摇头就关上了楼上的窗户。
  “娘,房子的事情我已经和牙行的人说好了,过几天就能付钱拿房。”赵吉首先就和方婆子说清楚。
  见方婆子沉默不语,便接着道:“娘,您放心,新房子也在太平巷子里,您以前的那些老姐妹丢不了!如果您放心不下大哥二哥这边,日日都来一次也使得。”
  这一次方婆子总算动了动,脸上挤出一点笑意:“这样啊,那就好。”
  赵吉明白,自己娘这是依旧不愿意从这个她一直住着的赵家小院搬走。但是他狠了狠心,假装看不出来,点点头转身往正房去。
  这事不是小事,即使分家了,他也应该和自己的兄长说一声。于是轮流通知了正房和西厢房那边,西厢房那边他是站在院子里说的,并没有进屋。
  要是放在往常,不论是赵吉买房子,还是不肯进西厢房,都得遭孙氏好一顿说辞。但是不知道是心虚,还是那天赵吉的样子真的吓到了孙氏,这些日子孙氏一直缩着脖子做人,这一次也没有出头说话,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安静。
  买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赵吉和牙行是说好了,牙行也和卖家说好了,但事情可没完!之后牙行钱嫂子就带着文契去找这附近的保长甲长,以及周围的邻舍,得了允许这才能把房子卖给赵吉。
  因为赵吉本就是太平巷子的住户,加之本分老实的名头在外,这倒是很容易过了,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麻烦。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做了——付钱、纳税、告知官府,然后文契生效。
  付钱当然指的是付九十两的房钱,纳税和告知官府是一起的,以为纳税就是要交钱给官府么。买卖房子的税并不算重,不过各地有一些不同,不同的年份也有可能不同,有的时候本地人都可能弄不清楚。
  钱嫂子这种人当然是对这种事了如指掌,直接让赵吉带四两银子就是——其实三两多就够了,剩下的就给了官府的衙役‘喝茶’。对此的好处是,当天赵吉的房屋换户主十分快速容易,中间什么刁难都没有。
  时候钱嫂子与赵吉道:“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咱们的这些小事儿,他们真想难为那真是有的是法子让你有苦说不出。所以一开始就给些小恩小惠,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
  最后一张薄薄的房契被赵吉收了起来,上面的房主写明就是他,从现在起,这座宽敞的宅子就属于赵吉了。
  当然,这不是说赵吉立刻就可以搬进去了。他和王氏商量:“干脆趁着还没有搬进去请两个泥瓦匠师傅和一个油漆匠师傅,涂灰抹墙、拣屋顶补瓦片,还有给柱子、屋檐、家具什么的重新上漆,收拾收拾能当个新房住。”
  既然已经花了百来两了,也就不在乎再多花几两银子,于是王氏答应下来:“这个好,不过你要忙生意,我又是一个妇道人家,恐怕不好监工。所以务必要找几个极靠得住的师傅。”
  就在赵吉为了新买的宅子翻新找泥瓦匠师傅和油漆匠师傅的时候,左近的人家都知道赵吉家要搬新家了。虽然并没有搬出太平巷,但还是引来了所有人的议论。实在是之前没有一点风声,突然搬家让人觉得好生奇怪。
  有住得近的,听到一点赵家争执的便神神秘秘道:“嘿,这件事呐!其实没什么稀奇了,不过是一大家子难相处下去,如今赵老三有钱买房子,这就自然搬出去了。”
  听的人立刻明白了弦外之音‘一大家子难相处’,有一个中年妇人便笑嘻嘻道:“前些日子的那件事听说了没有,要我说赵老三和他老婆十足十地倒霉了吧!假如是我也得搬,都撕破脸了还能同一个屋檐底下住着?”
  所有人露出会心的笑容,当初罗正涛一家和路宝善一家去到赵家的事情所有人都是知道的。前因后果有的明白了一点,有的道听途说倒是七七八八凑全了。这些日子在太平巷传出了一种说法,这些说法都是大同小异,只不过几个小小细节有所不同而已。
  赵吉的女儿赵蓉蓉本来都说好了好人家的,结果因为被孙氏的骗婚搅合在里面了,然后婚事就没有了下文。一时的婚事就算了,赵吉家正在走上坡路,以后说不得有更好的。
  真正让人心里扎了一根刺一样的,一个是从这看出同一个院子里住着的人竟是个心肠如此之坏的,谁能忍呐!另一个就是这件事到底还是对蓉姐儿名声上面有了妨碍。或许过几年会被忘记,但是现在这一两年,王氏根本就不敢给蓉姐儿说亲,就怕有人拿这件事说嘴!
  “也不一定。”有个老大爷吧嗒吧嗒吸着烟:“兄弟各自有家以后磕磕碰碰是常事,撕破脸的也不是没有,但是真的能搬出去独门独户地过日子的有几个?说到底还是赵老三发达了,有底气了。”
  “对对对!”有个嗑瓜子的妇女红光满面,小声道:“我去看了那宅子一眼,啧啧,赵三这一回可算是和以前不同了。只是这房子,就比现在他家三兄弟加起来还要大还要好!”
  无论是人家家庭一些秘而不宣的隐私,还是事关一个人到底有多少钱,这都是时下人最喜欢谈论的事情。于是从一个说到另一个没有人感到厌烦,反而越发兴高采烈起来。
  外边是这样议论,在赵家小院里一样不平静。只不过这种不平静不是摆在表面上的,而是藏在平静的湖水之下。
  对于赵吉说的在外面买了房子,过些日子修整好了就要搬进去,无论是正房还是西厢房,看起来都十分平静。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一开始他们只是因为消息太突然,不知所措了而已。
  虽然正房和西厢房早就知道赵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赚到钱了,知道老三家要超过自家了,但是当事实通过‘宅子’这样直接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时候,依旧会引起他们的惊讶。
  惊讶之后就是更加难以描述的心情——除开极个别心思很好的,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看不得别人好’的心情。只不过有的人只是稍微想一想,有的人想的比较多,而有的人能把这种嫉妒变成行动。
  宋氏那几日心情都不算好,不知道是不是赵莺莺的错觉,总之来自正房的目光犹如芒刺在背一直让她觉得非常不舒服就是了。
  实际上宋氏确实有盯着东厢房这边,这是她自己也控制不住的行为。她心里有些抱怨赵贵没用,不然怎么会被后来才崛起的弟弟超过。赵吉一家都能搬出去住大房子了,而她还要为两个儿子成亲没有地方而发愁。
  这个时候赵贵倒是脑子灵光了一回:“那就去找老三么,老三那东厢房以后肯定是用不着了,咱们就先拿来给孩子成亲用——这就算按照市面上的价来也才几两银子而已,家里难道拿不出来?”
  宋氏眼前一亮,她是不想给孩子立刻分家的婆婆,她娘家也没有这种传统,所以她从小是看着她奶奶她娘耍威风过来。如今她享受了没有婆婆为难的好处,却不愿意把这好处给自己儿媳妇。
  既然是这样,那么一家人就只能住在一起——住都没有住在一起,就算没分家也要变成分家了。
  而住在一起,正房是绝对不够用了。外面买新房子搬进去,钱又不够。因此赵贵说的买赵吉家东厢房的主意立刻让宋氏眼前一亮,隔天就去找王氏商量了。
  “你们搬过去之后就是住大房子,委实用不着这边的屋子了。我和你大哥就商量着想买你家的东厢房,到时候孩子成亲了也有地方住。”一边捻线,宋氏一边和王氏絮絮地说。
  王氏在一旁把棉线挽成一卷一卷的,点头道:“大哥大嫂的考虑实在,苇哥儿和葵哥儿年纪是不小了,再过几年都得讨媳妇。到时候家里添人口,是怎么都不够住的。”
  等挽完了线,王氏与宋氏道:“晚上我去和吉哥说,大嫂是知道的,这种事我哪能一个人做主。”
  这其实就是同意的意思,而这种事王氏同意了,赵吉也不会拒绝。果然,晚上赵吉回来,王氏这么一说,赵吉就点头:“大哥家的房子是紧张,现在预备着,以后两个侄儿才好说亲。”
  这件事就连方婆子也赞成,露出了这几日第一个笑脸:“你大哥大嫂一直担忧苇哥儿和葵哥儿将来成亲两个房子都没有,恐怕会格外艰难,没成想现在就不用发愁了。”
  这些日子方婆子也渐渐没那么排斥搬新房子了,所以人都是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的。这时候又因为赵莺莺一家搬新家,家里儿孙一件一直为难的事情得到解决,他就更加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了。
  赵吉和王氏当然发现了这一点,都笑了起来——这时候东厢房一家人都很高兴。包括这些日子一直闷闷不乐,最近才在赵莺莺和赵芹芹两个妹妹的开导下逐渐放开心胸的赵蓉蓉。
  上次那件事,三房里受伤害最大的当然是赵蓉蓉。再加上她的性格在姐妹里也是最内向最敏感的,发生了那件事着实让她难过了很久。那时候赵莺莺每天晚上睡觉都警醒了一些,拿出了当初给太后守夜的本事。
  别说赵蓉蓉起来哭了,就是她翻个身咳嗽一声,赵莺莺也能立刻睁大眼睛——没事的话就当没听见,有事的话立刻就起来安慰。
  白天又有赵芹芹这个开心果,不过多久她就已经好很多了。说到底还是爹娘是一片天在上头撑着,王氏与她道:“怕什么,你才多大,再等几个月就没有人谈论这件事了,而再等几年呢,根本就没有人记得这件事了。”
  赵吉与她道:“别怕,家里如今立起来了,到时候爹给你准备一份嫁妆,比罗正涛家还好的人家也争着来求亲呢!”
  小孩子知道什么,只要大人和他们说没事,他们就会相信真的没事。
  宋氏的嫉妒之心因为后面的峰回路转变得很淡很淡了,相比那一点什么都没用的嫉妒,还是解决一直让她不知道怎么办的难题更加重要。她的全部心神都在买到东厢房之后家里就宽敞些了,可以和媒婆说给老大说亲事。
  宋氏有这样的经历,嫉妒之心比她更重的孙氏却没有别的事情牵扯注意力。
  她一会儿想起好几年前的时候,那时候东厢房里格外艰难。赵吉带不回来什么钱,家里孩子却越来越多,于是王氏刚刚做完月子就要坐到织机前面织绸。饶是这样,也没有钱可以存下来。
  那时候自己不只没想过三房有一天能买大房子搬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