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恒也就是感叹这么一句而已,感叹的时候脚步可没有停,很快就离开了甘泉街。
  赵家人都知道王氏是去接娘家一家人了,这时候都在家等着。王氏在外面叫门的时候立刻开门把人迎进来,王氏也没有坐下休息的意思,指着东厢房赵芹芹的屋子道:“这是芹姐儿的屋子,她已经搬到她隔壁蓉姐儿一屋去了。大弟你和弟妹两人就住这间。”
  然后又指了指西厢房赵莺莺的屋子:“玉姐儿,那是莺姐儿的屋子,你和莺姐儿年纪最相当,平常也最要好,在姑姑家就和莺姐儿住!”
  王玉儿微微福了福身,谢谢自己姑姑。赵莺莺则是过去,笑着拉了拉王玉儿的手。在长辈眼里这就是两个女孩子相处十分和睦,这就更加满意了。
  王氏又道:“我和我婆婆商量过了,她的屋子宽敞的很,到时候娘来了就和我婆婆一起住在正房的西屋。”
  这是之前和方婆子商量过的,而且方婆子和王家外婆两个人在做亲家之前就是老交情了,自然没有不可以的。
  安排好这些,东西也放下了。然后王氏、赵吉、王恒夫妻两个一同出门往小三巷去。这一次要带的东西只有粮食——王家的粮食是比较多,但是有五个成人来拿,肩扛手提加上一两独轮小推车,一次也运过来了。
  王家一家安顿下来,赵家这个原本有些空荡的宅子一下多了很多人气。可别说,在现在这个万事需要谨慎的时节,这样能够倚靠的亲戚搬过来同住,还真是让人安全感大增。
  之前家里还是赵莺莺四个孩子守夜呢,现在。。。现在当然也要守夜。不过有王玉儿加入进来,原本的赵芹芹就不用了——她才多大,之前让她守夜本就是无奈之举。
  更重要的是,真的有什么事儿,孩子们可以找的人也多了两个。虽然依旧应付不了真正的大场面,但是就是凭空让人觉得安全了很多。
  只不过在两家人和和睦睦,你尊敬我我友爱你的氛围里,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些事情不是来自于赵家和王家,而是来自于看起来丝毫不相干的张家。
  不是别的张家,就是张牛张虎张大姑的张家。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王家一家搬进了赵家。立刻像是抓住把柄了一样找上门来,还把赵家的门拍的再次砰砰作响。
  “好啊好啊,这世上果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三弟你可以收留老婆娘家一大家子,怎么就硬生生撇下咱们这些同母的兄姐?难道你就看的到你老婆的意愿,看不到娘的意愿?”
  王氏冷哼一声,回道:“可别说什么‘收留’,咱们不过是亲戚之间为了互相帮衬暂时住到一起的,我娘家带着粮食、日用和银子过来,用不着我家一分一毫,这自然是不一样的。”
  张大姑冷笑:“说的好听,谁知道是真的是假的!”
  王氏却不再解释了,王家舅妈听外面说的难听起来,撸起袖子就要反驳一二,却被王氏拉住了:“弟妹可别理外头,越理越来劲,不理他们一会儿也就散了。”
  王家舅妈却很不乐意:“说话太难听了!”
  “要是在意他们说话,我家日子也就不用过了。”王氏苦笑,私底下把这件事和娘家人说的一清二楚。
  “清官难断家务事,吉哥就更不要说了。我想说当初要是没领人进来就好了,但是我婆婆她又是这样,几个能如何呢。”
  王玉儿来到赵家之后倒是颇为高兴——她娘不准她随便出去和巷子里的女孩子玩耍,说是要把她养成一个淑女。她每日在家又没有一个姐妹陪伴,实在是太孤单了。现在有赵莺莺三姐妹可是太好了,就算只是做女红,那也比平常得劲!
  这时候听到外面的动静咋舌,看向赵莺莺,赵莺莺也只能苦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80章 
  “怎么了?”王玉儿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来; 这会儿天刚放亮——这可是夏日的早上!
  赵莺莺轻手轻脚地穿衣梳头,待把头发梳的光溜溜才道:“我起身了; 你要是还困; 就再睡一会儿。”
  王玉儿本身是还想睡的,但是看到赵莺莺已经起床了,就不好意思再赖在床上。便跟着穿好衣服鞋袜; 她梳头发的时候赵莺莺正好端了一盆水进来:“我已经洗漱过了,你用这水洗脸吧!”
  正要走; 王玉儿便在后头叫住她:“莺姐儿,你做什么去!”
  赵莺莺跨过门槛道:“我去帮我姐姐做早饭!”
  王玉儿听到话之后立刻歇了气; 她家教导女孩子也算是严格的了; 她从六岁起就开始学针织女红; 到如今已经很成样子了; 许多十七八的待嫁女孩子还没有她强呢。至于在家洒扫洗抹之类的家事; 如今也渐渐学起来。
  只有这厨房; 到现在为止她根本没迈进去过。一则是家里有长辈料理,她年纪又还小; 不用为未来嫁人打算。另一个则是厨房里要动刀动火,不到年纪的女孩子摆弄; 实在是太危险了。
  她倒是有心跟过去,但是又怕她娘说她,之前就有一回是这样呢!
  赵莺莺对于自己表姐的反应微微一笑,然后什么都没有说,就进了厨房。之后的早上; 赵家王家两家人就吃上赵蓉蓉赵莺莺一起做的早饭。
  王家人很有眼色,既然是说定了来住,便立刻把粮食托付了一半给王氏。王氏并没有矫情推辞,谁知道这个饥荒要打多久,家里粮食算富余,但也不能不防着一些。何况就算她有心大方,也不看别人肯不肯。
  这个别人,既是指赵家,也是指王家。赵家不必说,从自家嘴巴里拿出粮食?以王氏对丈夫和婆婆的了解,只这一次应该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会有疙瘩。特别是婆婆,这一次家里可是才拒绝了接济她的亲生儿女。
  王家的理由也有,那就是不愿意占亲家便宜——自家又不是没有,何必欠人人情呢。至于说只拿一半,倒不是信不过王氏,只是不知道会在赵家住多久。估摸着这一半应该也够了。
  王家舅妈在饭桌上吃现成的有些不好意思,便道:“昨晚刚刚搬过来,倒是有些睡不着,谁想今日起身迟了,倒是劳烦大姑一个做饭了。”
  王氏则是笑着摆手:“弟妹可别谢!这做饭的也不是我,是我们家蓉姐儿和莺姐儿——你是知道我的,常常要坐在织机前面织绸,平常的家事,以前是劳累我婆婆,现在则多是蓉姐儿莺姐儿两个来担当。”
  这次王家舅妈才算是吃惊了,看向赵蓉蓉和赵莺莺,连叫了几声才道:“我的老天爷,我倒是知道蓉姐儿这个年纪该学着厨房里的事儿了。但是这多是跟着娘亲嫂子学而已,至于自己当家,那还差得远呢!”
  又看看赵莺莺:“还有莺姐儿,这才多大啊,居然就进出厨房了——果然是大姑教的好。”
  说着赞了又赞,并教导女儿:“玉姐儿,你看看,这就是表姐表妹的样子,你多学着一些。”
  玉姐儿小嘴一撇,丝毫没有给她娘圆谎的意思,当即道:“我倒是想去厨房呢,您让吗?”
  “这孩子这孩子。。。。。。”王家舅妈颇觉尴尬,好在在做所有人都不会没眼色地去追根究底。
  吃完饭,赵蓉蓉赵莺莺收拾碗筷,这一次王玉儿也很有眼力见儿地跟上。赵蓉蓉和赵莺莺抱着碗盘和剩饭剩菜回厨房的时候,她麻利就拿过了抹布。
  这一次王家舅妈总算舒了一口气,笑着道:“让玉姐儿和她表姐表妹多处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多好的榜样啊。”
  这对姑嫂正说着一些教养女儿的闲话,忽然外头又传来了叫门声。昨日王家舅妈已经见识过了,所以不再惊异。只是皱眉小声道:“我才知道有这般不要脸的人家,大姑家也是倒霉。”
  她没有大声说,因为方婆子也在,若是听到了,难免会觉得不舒服。
  王氏叹一口气,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未尝不是这样想的。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又那么多空闲和精力过来,听说城南聚集的外乡人,要么下大力气找活儿或者乞讨,就是为了想办法糊口。要么就是呆着不动弹,这好歹省些力气,没有那么容易饿。”
  这个抱怨有没有说完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张家人实在是太不通了。赵家这里明显没有油水可以压榨,却还跑的这么勤快。耽误了糊口的时间,有浪费了精力,还不如就躺在草棚里不动弹呢。
  这是王氏的想法,王家舅妈也能懂。不过外面的张家人显然不是这么想的,所谓没有油水,不过是没有下死力气压榨而已!
  三兄妹中的老二张虎是心态最平静脑子最清楚的一个,他也曾全国自己的大哥和小妹:“这件事我看就不要指望赵家了,人家赵老三就没有把我们当成过亲戚,娘说话又不管用。这般来说,如今的境况,他们怎么可能帮我们!”
  张大姑的想法则不同,她恨声道:“怎么不可能?我就天天过去一趟,我就不信哪一日我饿晕在他家门口了,他们家还能不管!就算他赵老三不管,娘还能不管?娘说话是不管用,但偶尔也能起些作用。你们可别忘了你们是怎么进的城,一开始赵家老大和老二还不是不愿意做保人,后来还是娘说话呢。”
  张大姑的丈夫刘庄已经带着大儿子出去找活干了,他们正当壮年找活儿容易,几个小一些的孩子,除了长女照顾草棚这边,其他的都去讨饭。
  张大姑看在眼里,同时也清楚这有多难!现在的扬州城人满为患,最不缺的就是人。原来外来的找工只是难而已,但是有门路就简单了。但现在呢,早就不是那样了,何况现在他们还没有门路。
  而且现在的做工的是什么价钱?价钱只有春天来扬州城做工的时候一半。同时粮价又是那样,一个壮劳力辛辛苦苦一整天,好一点儿的时候也只能养活自己而已。
  至于说孩子们去讨饭,如今的情形讲不得体面不体面,但是关键是那养不活孩子啊!现在的扬州城正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自家尚且吃不饱,拿什么来施舍给乞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只能靠着各个城门附近施粥的粥棚每日靠抢才能有的薄粥了,但是那个做不得依靠——那只会让人一天天在饥饿中虚弱,很多人就是这么悄无声息慢慢饿死的。
  所以张大姑选择了赵家,不要脸又怎样?这时候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时候她来的时候能赶上做饭,赵家虽然有高墙,但也不是那种深宅大院,厨房飘出的味道在大门口还是闻得见的。只闻味道她就知道今日赵家吃的是什么,有米粥,有腊肉,肯定切了酱菜,只不过闻不到而已。
  粮食的香气,肉的香气——其实粮食的香气在草棚那边也闻得到,她家也带进城了一些粮食,麦麸、碎籼米、各种各样有些坏的豆子,每日按着分量煮一些,粮食煮开了味道其实差不多。
  只不过草棚那边脏乱的不行,要不是官府怕发瘟疫,每日派大量的粪车过去收集马桶,又严令警告灾民注意干净,恐怕早就臭气熏天。然而就算是这样,一大群人那样密集地生活,气味总是不会好闻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气味混合着粮食的气味,使得粮食的气味都变样了,更加像是家里养猪的时候调配的猪食。。。。。。
  张大姑今天倒是没赶上做饭的时候,只不过她隔着大门门缝看到了赵蓉蓉赵莺莺两个小姑娘端着碗盘和剩饭剩菜走了过来——厨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