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山记-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的,甭看现下眼花耳聋,也定要来的。
    文康长公主怕老娘担心,没把太子与南安侯相争的事同老娘说,只道,“外祖母八十好几的人了,这么大热的天儿,老人家懒得动弹也有的。”
    “那大长公主也该到的。”胡太后说完,自己就觉着,宁荣大长公主怕也无甚心情,靖江王的事儿,胡太后也知道一些。胡太后又道,“承恩公夫人怎么也没来?”娘家人一个没露面儿,胡太后自己说着就觉着不对了,与闺女道,“你外祖家不是有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儿啊,您就在这儿,谁敢对外家不好?”文康长公主道,“承恩表兄是个低调人,自他袭爵,从不肯出风头的。像这样的洗三礼,又不是满月酒,必人请各亲贵诰命的,洗三一向都是皇家人参加,先时是母后你非要外祖家人来。如今外祖母有了年岁,老人家怕冷怕热的,宁荣姑妈也懒怠的出门,承恩表嫂头上婆婆太婆婆要服侍,下头儿孙们也多,家里大事小情的都要表嫂来打理,哪里就得空闲,要我说,不来便不来吧。来了一个个见礼见过去,她也是敬陪末座。倒不如满月酒时,诰命们都在,人多热闹,她们过来,也不扎眼。”
    胡太后一向好糊弄,想了想,道,“这也有理。”
    文康长公主只以为是因太子与南安侯的事,承恩公府正晦气着,方没来的,却不想,原来是寿安老夫人病了。
    而且,病的不轻。
    没个三五天,人就不大好。
    承恩公也不上朝不当差了,一心在家侍疾。穆元帝闻知此事,把自己用的窦太医派去了承恩公府,窦太医回宫禀道,“老夫人忧思过甚,为焦虑之症。如今天气炎热,火气上升,且老人家上了年岁,这股炎毒一时存在心里,发散不出来,就此成了症侯。”
    穆元帝听了道,“再去万梅宫给闽王瞧瞧,他似也不大舒坦。”
    窦太医连忙领命。
    窦太医身为穆元帝的专用太医,与诸皇子没啥交情,不过,当初谢莫如与五皇子在南郊建闻道堂时,为完善闻道堂整体规划,曾在闻道堂畔建了医馆,当时医馆就是请的窦家人坐诊。闻道堂啥地方啊,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就这地方,现下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去开个馆建个楼的,都没这路子。
    当然,窦家被叫去南郊坐馆时,闻道堂那会儿刚建起来,没有如今的热闹,但正因如今的热闹,窦太医方知自家承了闽王多大一个人情。
    今帝王有命,窦太医诚惶诚恐的去了。
    万梅宫建在山上,显自前朝传下来的行宫,景致自不消说,经曲径过楼阁涉流水,窦太医方随着引路的侍女到一处轩峻富丽之地,这便是万梅宫的主殿了。窦家世代行医,窦太医记得,自己少时曾随祖父来过万梅宫,彼时还非穆家当朝,而这万梅宫,尚是前朝明月公主的行宫。后,朝代更迭,万梅宫被赐予辅圣公主,如今传到闽王妃手上。
    只看这行宫几番易主,就是一部兴衰史了。
    窦太医如今也是白发苍苍的年岁,他也带着自己的孙子来了,不过,小窦没能进去,在门口,被侍女拦下了。窦太医不敢多问,接了孙子背着的药箱自己背着,跟着引路的侍女进了内殿。
    一入殿,窦太医先闻到的是淡淡的木槿香,七月正是木槿花开的时节,窦太医低头盯着地砖,恭恭敬敬的行礼,听到一个不高不低有些疏淡的声音,“窦太医不必多礼,殿下有些不舒坦,你开剂药吧。”
    窦太医有些懵,这,这得先看过,才能开方啊。不要说太医,就是民间走街串巷的行医,也必是摸过脉才能开方的。开方不是简单的事,大夫都要在方子上签自己的名字,倘出事,以后是要负连带责任的,窦太医心下已有几分不好,定一定心神,继续恭恭敬敬的问,“娘娘,殿下是哪里不舒坦,可否让老臣先生为殿下请脉?”
    “前儿早上着了凉,偏生这几日天热,又给热着了。殿下的手腕也不大舒服,再开些药酒。”
    窦太医仔细想了想自己可没有做过一星半点儿对不住闽王妃与闽王的事,他也知道皇家秘事颇多,既是陛下差他来的,闽王妃要他这样开方,他也只得这样开了。窦太医要了纸笔,思量片刻,开了一不轻不重的温补方子,双手奉上,那侍女上前接了,谢莫如瞧过后道,“三日后还要再劳窦太医走一遭。”
    窦太医躬身道,“是。”
    谢莫如留窦太医喝了盅茶,就打发他去了。
    这要换个人,还不知要怎样的心惊胆颤,同时脑中YY出无数个有关闽王妃与闽王的阴谋诡计来,好在窦太医是太医院院使,太医院他最大,且家里祖祖辈辈的干这行,比较有经验也是真的。各方面的经验,都有一些。
    窦太医回宫复命,没有半分犹豫一五一十的将万梅宫的事禀报了穆元帝。穆元帝微微颌首,道,“此事噤声。”
    窦太医心知闽王之事必是机密,更不敢有二话,低头再应一声“是”,见穆元帝再无吩咐,便躬身退下了。
    窦太医甭看品阶只是正五品,但他这位置是御前行走,重要性不亚于朝中重臣。窦太医去万梅宫的事儿,很快就给些眼明的人察觉了,大家开始还以为五皇子是装病呢,主要是五皇子干过这事儿,上遭有一回,因着与太子呛声挨了陛下训斥,五皇子就好些天不进宫,自己说是病了。那时大家还说呢,五皇子不愧与谢王妃做了两口子,脾气也够大的呀。今次五皇子凌晨叩宫门的事,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联系到早朝上那好几道打得人措手不及的圣旨,还有四皇子淡淡的神色,大家的推断是,四皇子五皇子肯定是说了些江南的事儿,不然陛下不至于就江南做出如下安排。至于俩皇子说了些什么,这还不简单,肯定与南安侯相关啊。没见因着南安侯的事儿,四皇子臭脸臭多少天了?不过,很明显的是,俩皇子似乎也未在御前得到什么好声气,因为,整个早朝四皇子的脸色都偏阴沉冷淡,至于五皇子,更是没去早朝,直接一家子去了万梅宫。所以,许多人认为五皇子肯定是在御前吃了瘪,面子上过不去,故而一气之下带着老婆孩子去了郊外休闲。
    这不,十一皇子十二皇子的洗三礼,谢王妃也没去参加么。
    至于谢王妃,那更不必说,这位的脾气,比五皇子更大。
    当然,也有人猜度,是不是真有什么事儿。
    要不,怎么陛下将太子与南安侯一并召回帝都呢?
    大家猜归猜,也只是猜了,没哪个敢去万梅宫一问究竟的?
    不过,谢家人除外。
    谢尚书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闻知窦太医去了万梅宫,谢尚书立刻吩咐长孙谢芝,“去给殿下请安,也去瞧瞧你大姐姐,这夏秋交接的时候,的确是容易生病,让你大姐姐也要好生保重。”又对老妻道,“家里滋补的药材,收拾出一些。”
    谢太太应了,道,“这些都是现成的,只是,我要不要也一道去看看王妃。”
    谢尚书道,“也好,你也去吧,宽一宽王妃的心,窦太医的医术是极好的,殿下正当年轻,好生保养几日,定能痊愈。”
    因是去探病,谢芝同王府请了假,第二日就奉祖母去了山上。
    这万梅宫,祖孙俩都来过,但每来一次就得感叹一回此处行宫之精美绝伦。谢莫如在偏殿见的祖母与庶弟,见礼后,入座奉茶,之后,谢太太方说起五皇子的病情,“听说殿下身子不大爽俐,我跟阿芝带了些药材过来,用得上用不上的,都是温补的。娘娘只管安心,窦太医在太医院首屈一指的好太医,殿下定能快快康复。”
    “有劳祖母惦记。”谢莫如道,“殿下这些天忙于朝政,好几个月也没得好生歇一歇,现下是不得不歇了。我就说,朝廷的事儿,哪里有忙的完的时候,到底身子是自己的,让他保重些,他不听,现在养着吧。”
    谢莫如温文的声音却似带着些许淡淡的讥诮,谢太太琢磨着,莫不是五皇子真在陛下面前碰了钉子,还是没讨得好儿,不过,陛下这派窦太医亲至给五殿下诊视,五殿下又不似失宠的样子。谢太太心下琢磨着,忙劝谢莫如,“殿下身子不适,正要休养,娘娘也得耐心些才好,病里人娇气。老话说的好,甜言与我三冬暖,娘娘明明是好心,一心一意的担忧殿下身体,心里再急,话儿也得好好的说。这夫妻啊,就得互相体谅,互相迁就,是不是?”
    谢莫如道,“不说这些扫兴的了,我一想起来就来火。”这话险没吓死谢太太,谢莫如一来火,做出的事没有一样不惊天动地,像前番抽六皇子俩耳光的事,谢家长房虽未有待嫁之女,但由此闹得谢家旁系之女的行情也由热转淡了,凡与谢氏女结亲,人家先得问问,闺女会武功不?
    谢太太生怕谢莫如脾气上来,与五皇子个没脸,影响失妻感情。她老人家刚想劝,谢莫如已道,“永哥儿还好么?”永哥儿是谢芝的嫡长子,取名谢永。
    谢芝说到儿子满面笑意,道,“就是淘气,早上三更就醒,醒了必要嚎得整个院子不安宁,换了好几个乳母都哄不下来,非得把人都闹起来,他就不嚎了。”
    谢莫如笑,“孩子都有脾性,这是想父母了,乳母再周全,也不一样的。”
    谢芝道,“也不知是什么脾气,有时非要我抱,我一抱立刻撒尿,尿我好几身。”
    谢莫如听得轻笑出声,谢太太亦笑道,“这是喜欢你,孩子的尿是药材,辟邪的。”
    说一回病,再说一回孩子,祖孙俩见谢莫如气色心情都不错,就猜着五皇子大约不甚要紧,就听谢莫如问谢芝,“朝中有什么动静没有?”
    谢芝有些诧异,不过,很快恢复镇定,想了想,道,“陛下申斥靖江王后,召东宫与南安侯回朝,令吴国公暂代大总督一职,大家都议论,这是朝廷要正式与靖江开战了。”
    “没别的了?”谢莫如继续问。
    谢太太见长孙眉心微拧,道,“娘娘是说哪方面?”
    谢莫如点谢芝一句,“帝都军中。”
    谢芝恍然大悟,道,“听祖父说,陛下召拱卫帝都的四方大营的统领陛见后,便令他们去了军中。再有兵马调度,具体我就不晓得了。大姐姐要是想知道,我回去打听一二。”
    “这倒不必。”
    谢莫如并未多说,因“五皇子”病着,亦未留祖母庶弟用饭,便令他们回去了。
        
    ☆、第247章 交锋之九

  谢芝回家将事同祖父讲了,谢尚书年老成精,一听就明白,谢莫如这是不看好江南战事啊。
    谢尚书问,“可见着殿下了?”
    谢芝道,“大姐姐说殿下在休息,未见着。就是瞧大姐姐的模样,似是不大痛快。”
    痛不痛快的,谢莫如这脑袋始终清醒啊。谢尚书道,“哎,你大姐姐,样样都好,就是一样,脾气太大。”这幸亏嫁的是皇家,要是寻常豪门,一家子还不都得看谢莫如的脸色过日子么。不过,谢尚书又补充了一句,道,“有本事的人,脾气都大。”
    谢尚书难免更关心一些兵部动向,倒是大皇子近来得了表扬,穆元帝赞长子在兵部后勤上颇为用心,于是,大皇子这几日明显走路带风,颇有得意之色。更由于囤积粮草的主意是赵霖给他提的醒,大皇子对赵霖愈发信重。
    于是,大皇子有个难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