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谋主-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老一辈也是乐享其成,蔡昭姬在师兄的怂恿之下也是就像安邑街上走去。顾雍一路上颠簸都是与师傅下棋根本没有休息,但是蔡文姬却是一路睡过来的。

看着蔡文姬小跑的步伐,顾雍想跟上却没有什么力气,心里暗暗腹讥道,这哪里是我怂恿这小妮子,明明是这小妮子寻夫心切!

即便如此,落在后面要死要活的顾雍还是脸上露出了笑容。

所以便造成了卫仲道在首饰店与蔡文姬相逢的那一幕。

“你…喜欢吗?”

卫仲道虽然已经是被处理过的男人了但是对于谈恋爱似乎还没有什么套路。

在老板催促的眼光之中,卫仲道终于说道:“老板这个簪子我要,剩下的钱不用找了。”

又看了看蔡文姬说道:“你喜欢,那就送给你吧。”

蔡文姬早就没有刚才跟卫仲道打招呼的气势,此时一颗小脑袋恨不得埋的地上。

吃瓜群众的首饰店老板又在催促了,他自然省得卫家的卫仲道,此时小声的嘀咕:“还等什么,人家喜欢就去给人家戴上啊!”

“啊…对!”卫仲道有些回过神。

只是重复着老板的话:“你喜欢我就给你戴上吧!”

低着头的蔡文姬一时间就有怨气了,平时看你作词写赋不是颇为豪放吗,现在这点东西还要别人教,更可恶的是这个家伙好像根本就是个木头人,连话都是学那个该死的老板的。

好吧无语的老板无辜躺枪。

“大哥!原来你在这里啊!害的兄弟一顿好找啊!”

徐晃人未到声先到,大嗓门一下打破了首饰店里的寂静。

卫语抬头一看,就看到满身包裹的徐晃,小如和摸着天生剑的鞠义。而这六双眼睛眼却巴巴的望着自己。

卫语此时大囧,好歹老子两世才谈过一次正规的恋爱,就给你们搅黄了。但是这么多人之下他十分不好意思,立即绝了在众人面前给蔡昭姬带簪子的想法。一把将其塞到了蔡昭姬手上。

嘴里还不忘着打哈哈:“呵…呵呵,刚刚碰到了昭姬姑娘,想来也是来河东做客的吧。恩…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家吧。”

明明才是大下午,你就时间不早了?蔡昭姬只是感觉心中有一万头羊驼生物奔袭而过。

好在还是小如机灵,加上她本来就是好性格与谁关系都算要好,立马拉着尴尬的蔡昭姬有说有笑起了。

走在前面一言不发的卫仲道,听着后面两个丫头的欢声笑语,心中极度不平衡。

“你们居然能聊得这么欢,难道不知道以后要抢本大爷暖床的吗?”

当然这些话卫语也只能在心中说说…

回到家中的几人便立马知道了蔡邕一家人的来意,说到其全家来卫家过年卫语并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听到顾雍因为劳累不堪在大街上晕了过去,他就觉得有些悲伤,这魏晋八君子身体素质也太差了吧。

正准备找徐晃鞠义喝喝茶的卫语突然看到小如急急忙忙的跑来自己这里,心中有惊讶,按道理这小妮子不应该是在陪蔡昭姬吗。

“公子公子,好消息啊,潘闵大人回来了…”

卫语急匆匆的带着几人走到了正厅,就见到自己的父亲潘老管家都已经在场,卫城对自己家的下人是极好的,再加上潘闵是为了卫家远走辽东,此时回来怎能不加迎接。

卫语一来潘闵便准备下拜,卫语一把将他扶起来,说道:“先给你爹叩头!”

潘闵一听眼眶就红了,一把朝潘老管家跪了下去,几个响头叩的正厅来回作响。

“孩儿不孝,一去几月没有照顾父亲身边,还望父亲大人勿怪!”

潘老管家也红了眼说道:“混账话!你这趟出门是给少爷做事,为父在卫府可是好得很,哪用的了你照顾。”

潘老管家见儿子还没有动静,立马怒道:“逆子,还不向少爷汇报成果。”

卫语连忙将潘闵扶了起来,潘闵擦了擦眼角说道:“少爷,此去辽东来回数月,孟冉已经按照少爷的吩咐,在辽东与公孙升济打好关系,共运回人参等药材共十车,耽搁太久还请少爷勿怪。”

卫语一听便激动了起来,十车人参啊!这简直发了大才,立马安抚了潘闵,连称回来就好。

卫城今天心里高兴,不仅蔡邕一家过年,多年心腹老潘的儿子也在过年前回来,不禁下了结论道:“好在孟冉也年前回来了,一路辛苦,赶紧下去休息吧。”

之后又看了看厅堂里的所有说道:“好啊,今年过年好啊,一家人一个都没有少!”

第五十三章新年的野望

卫家此时已经算是张灯结彩,应该说在这一天整个中原大地都是喜庆的样子,因为年关已到,家家户户都在忙乎这过年这一个头等大事。

可卫语知道这春节演化过程非常复杂,在汉武帝之前春节的具体日期不太统一,夏朝的夏历以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正月,为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讳)。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将春节固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并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

贴对联这些事情都是自古以来不能缺少的,今年卫家正门的对联可是蔡邕亲笔写的,蔡老大人的隶书可不是卫语这种半道出家的可比,那一笔一划无不显示了正派大儒的豪迈气势。

在欣赏完了未来老丈人的书法之后,卫语便被催促的进了厨房,里面的老李小李已近是忙活的热火朝天,而除此之外小如已经在带领一些女仆在七手八脚的做一些拼盘。

卫语走近一看才知道这便是汉末魏晋流行起来五辛盘,古代之人好养身健体,所谓的五辛盘不过是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等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寓意就是要散发五脏之气。

这种拼盘其实就是以后的春拼这类的东西,只是这是这个年代的习俗,即使卫语很受不了生吃大蒜的辛辣气味,但是习俗之下也免不了去适应。

“公子。”

小如见到卫语伸出脑袋在看,便带着一些女仆上来行礼,“公子可是对着五辛盘感兴趣,要不要来一颗蒜,这可是好东西。”

卫语有些无语,看着这些小丫鬟在弄拼盘的时候,还是不是剥下蒜衣就这般生吃,赶紧摇了摇头离了老远。

“少爷,老爷说了这胶牙饧还需要少爷亲自掌勺,我看这时间不早了,您也别在这里转悠了。”

被老李这么一说,卫语有些无奈,但是结合五辛盘回想,这胶牙饧也是汉末春节必吃的一种食材,其实就是一种饴糖,以胶的形式出现,功效还是有的无非就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肺止咳。

卫语点了点头,他的脑海中已经飞快的转动,胶装的东西毕竟有些黏糊糊的,吃的时候并不方便,吃完之后还要费很大的力气的去清理。

他按照老李说的步骤已经开始慢慢的在调制胶牙饧,等到大碗里的糖胶非常浓稠的时候叫来了小如。

“如儿,家中可还有牛乳?去取些牛乳过来。”

小如有些不解,汉朝牛可是精贵的生物,能产奶的牛更是稀少,所以牛乳这种东西不是非常富有的世家大族还真的没有。

但好在卫家就是有钱任性,牛乳还是有些存货的,就在小如准备出门拿牛乳的时候,蔡文姬也是走了进来,一听到小如是听了卫语的吩咐去取牛乳,立马来了兴趣,两人便是结伴而行。

卫语将大量的牛乳倒入了大盆之中,与糖胶一起混合搅拌,在两个女人眨巴眼下全部倒入了一个扁平的锅中。

平底锅这种东西卫语早就让人制造过,老李小李也是觉得这些东西煎制一些事物的时候十分方便,厨房里便经常有些备用。

吩咐了烧火的下人控制好温度之后,卫语用木质锅铲不断将混合糖胶向锅中聚拢,不一会儿便堆出了一个长方体行装的糖块。

“好在是冬天,不然小爷又要去倒腾倒腾怎么制冰了。”

心中嘀咕了一句之后,又将大块糖块放在一旁冷却了一炷香的时间,卫语便洗了手,开始切糖。

小如第一口吃下这牛奶糖的时候简直感觉自己生在神仙世界中一般,那入口即化的口感,再配上咀嚼之后留下的浓郁奶香简直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

蔡琰这段时间也在卫家熟络起来,这厨房就是她经常跑来的地方,老李小李两位大厨更不敢对未来的夫人怠慢,所以经常给蔡琰开小灶做些吃的。

此时的蔡琰哪里有了大家闺秀的摸样,吃了一颗便开始吃第二颗,还不断的催促卫仲道快点切糖。卫语无奈,他也明白这牛奶糖对东汉少女的杀伤力,刚刚好大一块糖已经被这两个妮子吃掉了一半。

“世兄!”蔡琰眨了眨大眼睛笑着问道:“世兄真是大才,这糖可有名讳?”

蔡文姬这些天来也习惯了叫卫仲道世兄,虽然两人以后便是夫妻关系,但是总不能现在就叫相公吧,称表字又觉得有些尴尬,干脆就世兄长世兄断的叫来叫去。

卫语也乐意这样的称呼,世兄就是世兄吧,殊不知那情情爱爱和哥哥妹妹是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

“就叫旺旺牛奶糖吧。”

卫语对盗用后世的文章品牌已经产生了免疫力,自己临摹的大作都被传了出去,现在再无耻一点也不过是小打小闹。

“取自于新年福旺的意思,琰儿如儿将这些剩下的拿去给父亲叔父他们尝尝吧,也让他们过年吐个好彩头。”

蔡文姬被卫语琰儿琰儿的叫不禁还是脸上一红,便拉着小如立马收拾收拾桌上剩余的牛奶糖,放在盛器里转好,就要落荒而逃。

在走出厨房的时候,蔡文姬突然绝对被卫仲道在称呼上占了点便宜,于是回过了头对卫仲道吐了吐舌头,算是做了个鬼脸。

卫仲道目送两女离开的眼神突然愣住了,这是真的是那个千古才女蔡文姬吗?她刚刚是不是对我做鬼脸来着?

老李小李等也是看在眼里,此时都忍不住笑声,卫语回过神来,脸色一沉嗔怪道:“笑够了没有?笑够了就做饭!一个个都不想干了是吗!”



卫家的年夜饭非常温馨,早就没有了东汉末年的小案几,跪坐这一个礼仪也是被取消了。

那吃火锅的圆桌已经成了卫家正是款待贵客的桌子,那木质躺椅也是人手一把,用老祖宗的话就是,无他,坐着舒服。

这样的圆桌罢了好几桌,第一桌便是以卫老夫人坐在最上席,卫城蔡邕等人一字排开,卫语等小辈便坐在了下首,小如本来在卫府地位不低在卫老夫人一再的要求之下也上了桌子,就连卫语堂兄卫凯也是桌上有名。

第二桌便是以潘老管家为首,潘闵老李小李等一些卫府高等级的仆人,就连蔡邕带来的几个随身老仆也是坐了上去。

其余的桌子便是陆陆续续有人上桌,反正卫家大到管家,小到门役都是有上桌的机会。

菜式全部是卫语搭配的,老李小李也是出力了不少,这两个厨子现在也是出名了,多少世家大族都要高金聘请他们,但是他们也是知恩图报之人根本不予理会。

红烧鱼是不能动筷子的,卫语解释了一下汉朝还没有的年年有余的思想,便立马得到了卫城蔡邕的一致好评,宴席之间卫语还祭出了他准备了好多天的大杀器。

甜米酒一出,立即让所有人都眼红了起来,淡淡酒味和甜甜的口感每个桌子都在一瞬间扫了干净。

对于甜米酒的试验卫语非常满意,他已经开始往酿酒行业伸手,现在卫家的存粮恐怕是河东之最,至于酿造高浓度酒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