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保证只对你好-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涵玉说这话时的表情太过无辜,愣是叫梅太妃憋了一口气,不上不下。

    事实上,他们蜀国也是这个规矩,不过,鉴于以前曾有皇帝不顾群臣反对,临死前硬是下了一道圣旨,留了自己生前的宠妃在宫里,让她们颐养天年,后来,就陆续有皇帝效仿,这“只要老皇帝乐意,没下过崽儿的妃子也可继续待在宫中享福”一说,也就变得约定俗成了。

    所以,她梅太妃也是借了这阵东风,才没被送到那清贫的地方去受苦的。

    风韵犹存的妇人觉得,这臭丫头就是故意的。可是,从表面上来说,她挑不出这丫头的错处,如果硬要争辩,反倒得冒上自掘坟墓的风险。

    梅太妃想想心有不甘,试图从肖涵玉的话里找出破绽。她心知肚明,像她这样膝下无子的后妃,按祖制确实不该留在宫中,可是,为先帝分别生下二皇子、三皇子和大公主的德妃、贤妃与令妃……梅妃郁闷了,这三人干吗要死得这么早呢?不然的话,她就有法子反驳这个臭丫头了。

    没错,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几位于皇室有生育功劳的嫔妃,包括先皇后,都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是以,按道理说,如今先帝薨逝,这宫里是不该再有半个太妃的。

    思及此,梅太妃顿时咬牙切齿。

    她当然不能让事情演变至此!倘若她们这些长辈都走了,这蜀国的后宫,不就叫这臭丫头一人独享了吗?!

    怎么想都觉得不能忍,梅太妃认为,她务必要长命百岁,每天像个恶婆婆似的盯着玉妃,断不可让这不懂礼数的臭丫头活得舒坦!

 第26章 上门找茬

        梅太妃是相当气愤的——要不是前两天清太妃拦着她,她早就领着一群人移步玉箫殿,给那个小丫头好好做做规矩了。

    一个入了皇家的后宫嫔妃,在民间晃荡了大半个月不说,回来居然都不晓得来给她们几个太妃请安!真真是气煞人也!

    皇上也真是,派人把她接回来倒算了,居然不打不骂,连半点惩罚都不给,这是要把那年纪轻轻的臭丫头捧上天去吗?

    “皇上这么做,也有皇上的难处。玉妃她……到底是东赞国送来和亲的公主啊。”

    对于她怒气冲冲的质问,已然与她一道升级的清太妃是这么劝她的。

    行,公主是吧?那她就在寝殿里坐等这位公主殿下想起皇家的规矩!

    憋着一肚子气的梅太妃等啊等,等到第五天,终于忍无可忍。

    你看你看!那丫头压根就没把她放在眼里!

    诚然,她是先帝生前最宠爱的梅妃,如今这宫里没有皇太后也没有皇后,她就是众人默认的后宫之主!这三宫六院的大小事宜,哪一件不是她来操持的?皇帝年轻,性情古怪,又没纳过妃子,定是缺乏经验,加诸他终日忙于前朝政务,想来根本就不晓得该如何约束自己的女人。那么,她作为如今这后宫里的一把手,自然要为皇帝、为厉家分忧解难!

    本着类似“忧国忧民”一般的“高尚情怀”,心有怨怼的梅太妃一路从自个儿的寝殿杀到了肖涵玉的玉箫殿。

    然后,她竟又听见了少女与孩童嬉闹的声响。

    并不遥远的回忆霎时被勾起,梅太妃气得脸都白了。她没有忘记,上一回这丫头被自己罚到藏经阁抄经之后,是皇帝下了命令,在罚期未满之前就将其给放了的。

    看来,皇帝表面上对他这玉妃不怎么上心,骨子里还是挺心疼她的啊?

    气不打一处来的梅太妃冷笑数声,二话不说就拉长了脸,趾高气昂地踏入了玉箫殿的大门。随着一声尖利的唱喏传来,抱着湘茗郡主挠其痒痒的少女蓦地一顿,她将小家伙放下,回头一看,竟瞧见了上回那个把她关进藏经阁抄书的……谁来着?

    梅太妃没想过,自己的封号居然已经被对方忘掉了,她泰然自若地站定在距离少女两丈开外的地方,以高高在上之姿暗示她赶紧地过来行礼。

    可惜,庭院里的所有人都给她见礼了,她关注的重点却只一动不动地与她对视。

    梅太妃气炸:“大胆!见到本宫,怎地无动于衷!?”

    这一次,袭上心头的怒气压根容不得她再等侍女发话,她这便亲口呵斥出声,目视对方似是一瞬……抽了抽嘴角。

    “对不住啊娘娘,我忘了你叫什么了,又怕喊错,伤了娘娘的心,所以只好姑且等一等了。”

    一个姑娘家家,小小年纪,脸皮厚成这样,三十有几的梅太妃也是醉了。她抚了抚快要憋出内伤的胸口,恶狠狠地瞪视着面无涟漪的少女,仿佛恨不能将她的脸蛋儿瞪出个窟窿来。

    是啊,谁也未曾规定,新进宫的皇妃就必须记得所有太妃的封号吧?

    如此一思,这玉妃娘娘似乎还占着几分道理。

    在院里当布景的宫女们即便敢这么想,也不敢这么说。她们大多埋低了脑袋,默默地等待着事情的后续。

    “你!你……”好在梅太妃没有让她们失望,这就面色不霁地指着少女开了口,紧接着,她又像突然记起什么一般,露出了嘲讽的笑容,“哼,那你现在知道了?还不快给本宫请安!”

    不知礼数的东西,看她还敢强词夺理!

    肖涵玉在心底白她一眼,慢吞吞地走上前去,朝她行了问安之礼。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这个道理,她肖涵玉还是明白的。

    可惜,对方并不会因为这敷衍的一福就放过她。

    梅太妃皮笑肉不笑地打量她几眼,继续发难:“玉妃自外归来多日,整个人看起来也神清气爽的,怎地不晓得要来向宫中诸位太妃请安?”

    短短一言,已然将少女的一条路给堵死了——方才还能跟小郡主玩得不亦乐乎,想来并不存在“死而复生”后气虚体弱的*。

    但实际上,若不是梅太妃自个儿提了这么一句,肖涵玉根本都不会记起这一茬。在她眼里,对这种拿鼻孔看人的家伙,都不值得她找借口来对付。

    话虽如此,她也知道,的确是自己太懒,懒得去做这种虚伪的表面功夫,别人要借此大做文章,也是钻了她的空子。所以呢,如果硬碰硬,自己铁定会吃亏,莫不如寻个折中的法子,叫这个咋咋呼呼的梅太妃闭嘴。

    思及此,少女这就面不改色地回道:“太妃娘娘,在我们东赞,一旦先帝驾崩了,除却诞下皇子、公主的妃子,那先帝的嫔妃,都是要到太庙里去,为先帝和百姓祈福的。本宫哪里知道,在你们南蜀国,竟不是这个规矩?”

    言下之意,她以为,因着新帝登基,她们这些太妃早就被送走了,故而才没来向她们问安。

    肖涵玉说这话时的表情太过无辜,愣是叫梅太妃憋了一口气,不上不下。

    事实上,他们蜀国也是这个规矩,不过,鉴于以前曾有皇帝不顾群臣反对,临死前硬是下了一道圣旨,留了自己生前的宠妃在宫里,让她们颐养天年,后来,就陆续有皇帝效仿,这“只要老皇帝乐意,没下过崽儿的妃子也可继续待在宫中享福”一说,也就变得约定俗成了。

    所以,她梅太妃也是借了这阵东风,才没被送到那清贫的地方去受苦的。

    风韵犹存的妇人觉得,这臭丫头就是故意的。可是,从表面上来说,她挑不出这丫头的错处,如果硬要争辩,反倒得冒上自掘坟墓的风险。

    梅太妃想想心有不甘,试图从肖涵玉的话里找出破绽。她心知肚明,像她这样膝下无子的后妃,按祖制确实不该留在宫中,可是,为先帝分别生下二皇子、三皇子和大公主的德妃、贤妃与令妃……梅妃郁闷了,这三人干吗要死得这么早呢?不然的话,她就有法子反驳这个臭丫头了。

    没错,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几位于皇室有生育功劳的嫔妃,包括先皇后,都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是以,按道理说,如今先帝薨逝,这宫里是不该再有半个太妃的。

    思及此,梅太妃顿时咬牙切齿。

    她当然不能让事情演变至此!倘若她们这些长辈都走了,这蜀国的后宫,不就叫这臭丫头一人独享了吗?!

    怎么想都觉得不能忍,梅太妃认为,她务必要长命百岁,每天像个恶婆婆似的盯着玉妃,断不可让这不懂礼数的臭丫头活得舒坦!

 第27章 恩公求见

    梅太妃面色不霁地瞪了少女两眼,终是转身扬长而去。

    对此,肖涵玉只觉莫名其妙:自己究竟是哪里惹到这个女人了,她作何三番两次地来寻自己的麻烦?

    想着想着,她又顺藤摸瓜地想到了另一件事。

    “琉璃。”她回过头去,注目于湘茗郡主的侍女。

    “奴婢在。”

    “现在,你们南蜀皇宫里一共有几个太妃?”

    琉璃愣了愣,随即据实以告:“回娘娘的话,留在宫中颐养天年的,有梅太妃、清太妃、如太妃、荣太妃……”

    见女子大有逐一细数的架势,肖涵玉顿时就头大了:“慢着慢着,你先告诉我,一共有几个来着?”

    琉璃认真地数了数:“一共有八位太妃娘娘。”

    肖涵玉眉角一跳:这蜀国先帝的宠妃也太多了点儿吧?!

    “娘娘……”许是她的表情太过明显,琉璃这就忍不住轻唤一声。

    “啊?”肖涵玉回过神来,与她四目相接。

    “请娘娘恕奴婢斗胆,而今,您已经是皇上的妃子了,是南蜀国的人了,还请娘娘……莫要再在旁人面前,说出诸如‘你们南蜀’这样的话……”琉璃小心翼翼地说着,同时观察着少女的脸色。

    按理说,她不过是个人微言轻的奴才,委实不该向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妃提出这等请求的——就是要提醒,也轮不到她——可是,她感激这个姑娘为自家主子所做的一切,也在连日的相处中,认定对方乃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好人,她不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看到对方因为言语不慎而被人抓住把柄。

    好在少女听了她这话,虽是不可避免地怔了怔,却很快认识到了她的一片好心。

    “我知道了啦……一时半会儿不习惯而已,以后会注意的。”

    琉璃欣慰地笑笑,直到安静许久的湘茗郡主冷不丁扯扯她的衣袖,说想喝甜汤了,她才从中抽离出身,笑吟吟地去叫人膳房拿取了。

    孰料过了一炷香的工夫,美味的甜汤没等来,倒是等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什么?有人要见我,还赖着不肯走?”

    肖涵玉上一刻还在逗小家伙玩,下一刻就不由自主地拧起眉毛,难以置信地瞅着前来通报的太监。

    那太监心里也是犯着嘀咕,心道这新帝唯一的皇妃怎地没有半点嫔妃的架子,连个“本宫”的自称都不说?

    然不管怎样,该办的差事还是得办好,他这就毕恭毕敬地答曰:“启禀娘娘,那人说他姓‘韩’,还说,只要把他的姓告诉娘娘,娘娘就一定会许他进宫拜见。”

    话音未落,肖涵玉已是蓦地一怔。

    韩?韩……难不成,是韩大哥?!

    眼下她能想到的,也只有曾经的救命恩人——韩诀了。但是,为什么韩大哥会知道她的身份?她被宫里派来的人捉住的时候,他明明都不在场……

    一念才方成形,她就遽然想到了一种不曾料想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